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3秋 福田区期末)下面关于“有目的地阅读”阅读策略步骤排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
②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③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相关段落和内容
④细读相关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找出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勾画关键词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2.(2023秋 福田区期末)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蜗牛需要观察周围的情况,但同时也需要躲在自己的壳里。眼睛长在触角上就可以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它的触角又细又长,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如果一只饥饿的鸟正好停在蜗牛附近,蜗牛的眼柄就会像微型望远镜一样收缩起来。这样它们的身体就能完全藏进壳里了。现在你知道蜗牛的眼睛为什么长在触角了吗?
A.蜗牛的眼睛可以观察到四周。
B.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上的原因。
C.蜗牛的眼睛非常灵活且敏锐。
D.蜗牛的眼柄很像微型望远镜。
3.(2023秋 龙岗区期末)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4.(2023秋 坪山区期末)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
A.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外貌描写)
B.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心理描写)
C.他用鼻孔哼一声,说:“你是吹糖的人儿出身,口气怪大的。”(语言描写)
D.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动作描写)
5.(2023秋 光明区期末)围绕“好斗的公鸡”选择材料,以下材料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模样威武。 ②每天催人早起。
③获得全村斗鸡比赛的冠军。 ④找到吃的就唤鸡宝宝来吃。
⑤把来抢食的公鸡啄得落荒而逃。 ⑥冲着镜子里的自己狂啄不止。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2023秋 光明区期末)下列关于“说”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老汉沙哑地_____:“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2)“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_____着。
(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_____。
A.叫喊 请求 感慨 B.喊话 央求 感叹
C.叫嚷 乞求 慨叹 D.喊叫 肯求 赞叹
7.(2023秋 罗湖区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锯的时候,能否让毛笔杆崩裂,是制作好竹节人的关键。
B.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憨厚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
C.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D.通过这次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8.(2023秋 龙华区期末)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五行:金、木、水、火、土
B.五彩:黄、青、赤、白、黑
C.五谷:稻、豆、麦、黍、稷
D.五音:宫、商、角、徵、羽
9.(2023秋 罗湖区期末)对下面这段话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物质,它们会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电气化铁路能量消耗低
B.电气化铁路经济效益高。
C.电气化铁路环境污染小
D.电气化铁路安全性能好。
10.(2023秋 福田区期末)下面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艺术强调真实,所有道具都是真实的,不能虚拟。
B.我们常用“五音不全”形容一个人唱歌跑调,“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C.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柳骨”指的是柳宗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留意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11.(2023秋 罗湖区期末)与“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我在草原上摇曳,我在清风中呼吸,我在细雨中写诗。
B.平整的土地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2.(2023秋 罗湖区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 本味》,反映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B.鲁迅,原名周树人,课文《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C.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等。
D.中国的国剧——评剧,有丰富多变的脸谱,也有“以虚代实”的奇特表现手段。
13.(2023秋 福田区期末)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场演出的压轴好戏就要开始了,你先不要走。
B.我们需要的是踏实认真的学习,而不是有名无实的花架子。
C.当台上演员逐一亮相时,台下观众立即报以如雷的掌声。
D.很多著名的影视演员,一开始都是从唱白脸做起的。
14.(2023秋 罗湖区期末)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邹明一把扶住了快要摔倒在地的同学。
B.小亮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做什么事都斩钉截铁。
C.在蔚蓝的天空下,操场上的国旗迎风招展。
D.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做着笔记。
15.(2023秋 福田区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曝晒(pù) 山涧(jiàn) 玻璃 爆露无遗
B.笨拙(zhuó) 琴弦(xuán) 慷慨 余音绕梁
C.投掷(zhì) 点缀(zhuì) 和蔼 别出心栽
D.伶俐(líng) 皱纹(zhòu) 衣襟 斩钉截铁
16.(2023秋 光明区期末)下列关于阅读小说的方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关注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B.小说环境描写只是为了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背景,对人物的塑造没有影响。
C.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让我们记住性格各异的人物。
D.《童年》的出场人物较多,理清他们与阿廖沙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读懂故事。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7.(2023秋 龙华区期末)将错误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并将正确的拼音或词语写在横线上。
(1)A.花蕾(léi) B.岷山(mín) C.矗立(chù) D.菜畦(qí) (    )    
(2)A.肆虐(nüè) B.囫囵(lún) C.模型(mú) D.澎湃(péng) (    )    
(3)A.盘据 B.磅礴 C.衣襟 D.波光粼粼 (    )    
(4)A.颓然 B.拥戴 C.泼剌 D.伶利 (    )    
18.(2023秋 南山区期末)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乎所以 一望无     呆    呆    
   经风霜 技高一     自    自    
19.(2023秋 南山区期末)根据课文语境,把下列表示“看”的意思的字选填在相应句子中。
窥 盯 瞟
(1)我一边说,一边用眼    着窗外,生怕雨停了。《盼》
(2)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    着行人。《丁香结》
(3)他不说话,   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桥》
20.(2023秋 南山区期末)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晨风中,一株带露水的小草是风景;溪水中,   是风景;草地上,   也是风景。
21.(2023秋 龙华区期末)补全下列词语,再选词填空。
忘乎     ______钉    铁 威风    
高山        生花 轻    曼    
(1)这篇文章描写生动,文采飞扬,真是    。
(2)他稍有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   ,这个毛病总也改不了。
22.(2023秋 深圳期末)日积月累。
(1)诵读名句就像在心上画美丽的图画,画中有凌寒盛开的梅花:墙角    ,凌寒    ;有迷人的美景:   塞上,杏花烟雨江南;有高耸入云的山寺:   ,手可摘星辰。
(2)“十年树木,   。”培养人才远比栽培树木要难。
23.(2023秋 福田区期末)积累与运用。
(1)【美妙诗中景】诗中有画一般的景色,每每读起,便能愉悦身心。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   ”让我们感受到了拂面的晚风,听到了远处的蝉鸣;杜牧的“   ,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们欣赏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景;王安石的“茅檐长扫净无苔,   ”又让我们看到了成行成垄的花草树木,诗中的美景令我们陶醉!
(2)【动人爱国情】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曹植的“   ,视死忽如归”,陆游的“   ”,鲁迅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他们用自身的行动演绎了动人的爱国情。
24.(2023秋 龙华区期末)补全下列诗句。
(1)诗中有景,“九曲黄河万里沙,   ”是万里黄河奔波磅礴之美;“七八个星天外,   ”是淅沥细雨绵密清新之美;“茅檐长扫净无苔,   ”是茅草房庭洁净清幽之美。
(2)诗亦含情,“   ,   ”是曹植面对国难慷慨赴死的豪情;“待到重阳日,   ”是孟浩然与好友约定重阳把酒赏菊的温情;“   ,   ”是贺知章重回故乡感叹年华已逝的悲情。
25.(2023秋 福田区期末)积累与运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吧!
那一轮月,是中华文化。“野旷天低树,   ”,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   ,   ”,此月是辛弃疾夜晚聆听蝉鸣的悠然神往……
那一汪水,是中华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   ”,那水是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两山排闼送青来”,那水是一番生机勃勃、清净幽雅之气;“   ,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豪迈……
那一群人,是中华文化。你看,是李纲“祖宗疆土,   ,   ”的精神,是鲁迅先生“   ,惟有他发扬起来,   ”的疾呼……
还有那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皆是中华文化!
26.(2023秋 宝安区期末)积累运用古诗词、名言警句,完成问题。
(1)补充杜牧《江南春》的诗句。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2)根据语境补充名言、诗文。
[自然之美]春日的绚烂是一种美:“   ,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夜的恬静又是一种美:“明月别枝惊鹊,   ”。秋日的闲适更是一种美:“开轩面场圃,   ”。
[知音难觅]知音文化起源于锺子期与俞伯牙的传说。锺子期死,“伯牙    ,终身不复鼓琴”。从此,“   ”这一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被广为传颂。
[爱国之志]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例如“捐躯赴国难,   ”的曹植。
三.判断题(共2小题)
27.(2023秋 南山区期末)下列表述对的打“√”,错的打“×”。
(1)“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多么普通平凡,都应心怀祖国,心忧天下,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    
(2)“五彩缤纷”中的“五彩”是指“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整个词语意思是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28.(2023秋 坪山区期末)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1)“坪山大道”路牌上的拼音应写作“PINGSHAN DADAO”。    
(2)《七律 长征》《菩萨蛮 大柏地》中,“七律”“菩萨蛮”都是词牌名。    
(3)“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书”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书”,意思不相同。    
(4)写场面时,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四.语言表达(共1小题)
29.(2023秋 龙华区期末)口语交际。
新学期,你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你想竞聘什么岗位?请用充足的理由获取大家支持。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30.(2023秋 龙华区期末)阅读感悟。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①,人间正道是沧桑②。
【注释】①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②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神仙传》记载: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请写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你能想象到的画面。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表现了作者    的精神,《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作者用“   ,   ”这句诗鼓励解放军战士乘胜追击,争取全国彻底解放。
(4)请你结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毛主席诗词写作风格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31.(2023秋 南山区期末)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①尝行,见古碑,晋索境②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③裘④坐观,因⑤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②索靖:晋代书法家。③布:铺开、展开。④裘:皮衣。⑤因:于是。
(1)照样子,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卑——碑(古碑)
   (    )
   (    )
(2)加点的字意思与另外两个不同的一项是    。
①良久而去
②挥之不去
③三日方去
(3)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所创造的字体被后人称为    。你所知道的书法家还有    。(至少写一位)
(4)梳理欧阳询观古碑的过程并填空(用原文作答)。
   →   →   →(宿其旁观)
(5)短文中对人物的    描写非常传神,从中能感受到    。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32.(2023秋 龙华区期末)阅读。
【材料一】鲁迅选入初高中教材中的作品
类别 初中 高中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小说 《社戏》《故乡》《孔乙己》 《祝福》《阿Q正传》
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拿来主义》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材料二】鲁迅说写作
鲁迅说他写作的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何况我对于悲凉感本身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不圆满。”
【材料三】鲁迅与萧红
①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②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日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③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④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⑤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⑥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如果你想提前了解初高中阶段课文中鲁迅的小说作品,你会选择在材料    当中寻找答案?请列举你找出来的小说作品的名称。
   
(2)材料(二)展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和敌人不同的态度,可谓爱憎分明,请用鲁迅的一句名言来概括。
   
(3)鲁迅先生是个言行一致的人,怎么说就怎么做,结合材料(二)、(三)说说鲁迅先生是如何践行这一品质的。
   
(4)材料(三)中说“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结合该材料第④、⑤段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3.(2023秋 宝安区期末)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看戏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缕和头饰上,激起一片    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众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    、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
表现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    。
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是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    。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以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1)快速阅读选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短文的空白处。(填字母)
A.海市蜃楼 B.鸦雀无声 C.金碧辉煌 D.忠心耿耿
(2)联系上下文,在第⑥自然段的空白处补充恰当的词语。
(3)第①自然段描写了晚上八点露天劳动剧场    、   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    。
(4)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语句描写了女主角的唱功,表达了京剧艺术之美,请你给这段语句写2~3句批注。
   
(5)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写出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鼓励运用成语。
   
(6)你一定学习或欣赏过艺术表演,并发现其许多奥秘,如唱歌、唱戏、写书法、画画、弹钢琴、跳舞等。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用2~3句话写出你观看一种艺术表演后的感受。
   
(7)附加题:寒假阅读鲁迅、列夫 托尔斯泰的书籍,并与同伴、家长交流。
   
八.习作(共1小题)
34.(2023秋 南山区期末)成长路上,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记忆:有书香的熏陶,有亲人的呵护,有老师的教诲,有朋友的帮助,有成功相伴,偶尔也有失败相随……请选择一个话题,以“成长路上有 。”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与题目有关的合适事例。③叙事中借助细节描写,让真情自然流露。④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7.【答案】(1)A lěi;
(2)C mó;
(3)A 盘踞;
(4)D 伶俐。
18.【答案】忘 际 头 脑
饱 筹 言 语
19.【答案】(1)瞟;
(2)窥;
(3)盯。
20.【答案】一块光洁的鹅卵石 一只飞舞的蝴蝶
21.【答案】所以 钉截 凛凛
流水 妙笔 歌 舞
(1)妙笔生花;
(2)忘乎所以。
22.【答案】(1)数枝梅 独自开 白马西风 危楼高百尺;
(2)百年树人。
23.【答案】(1)清风半夜鸣蝉 千里莺啼绿映红 花木成畦手自栽;
(2)捐躯赴国难 位卑未敢忘忧国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24.【答案】(1)浪淘风簸自天涯 两三点雨山前 花木成畦手自栽;
(2)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还来就菊花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25.【答案】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水护田将绿绕 九曲黄河万里沙;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 中国才有真进步。
26.【答案】(1)千里莺啼绿映红 南朝四百八十寺;
(2)等闲识得东风面 清风半夜鸣蝉 把酒话桑麻
破琴绝弦 高山流水;
视死忽如归。
三.判断题(共2小题)
27.【答案】√,×
28.【答案】√,×,×,√
四.语言表达(共1小题)
29.【答案】这次竞选,我想竞选的职位是班长。因为:①我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珍惜集体每一分荣誉,愿意为大家服务。②我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强,对社会有用的复合性人才,立志为祖国建设服务。③我宽容、豁达,好的事情总记得,不好的事情总不放在心里。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30.【答案】(1)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2)我想象到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将马上突破长江天险,渡江直攻蒋家王朝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3)革命乐观主义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4)1.气势磅礴,豪迈刚烈。毛泽东的性格是豪爽阳光的,他坚毅不拔,他不畏险阻愈挫愈勇,因而他的诗词大多是豪放的,显示出一种天地任我行的豪迈,气势磅礴的精神文化品格极为突出,在《七律 长征》里有很明显的表现。2.高屋建瓴,大处落笔。毛主席放眼天下,不畏险阻愈挫愈勇,因而他的诗词大多是豪放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显示出一种高屋建瓴,大处落笔的情态。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31.【答案】(1)氐——底 底下
奇——骑 骑马;
(2)②;
(3)欧体 颜真卿、柳公权;
(4)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 及疲,乃布裘坐观;
(5)动作 欧阳询积极向他人学习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32.【答案】(1)一《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材料二中鲁迅说他写作的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材料三中第④段“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可知鲁迅先生践行了他说过的话;
(4)从第④段中“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可知萧红取得的这一切离不开鲁迅先生的帮助。不仅仅是鲁迅先生,还有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就连小海婴也不愿意离开萧红,鲁迅一家都非常有好的对待萧红,对萧红是一种极大的慰藉。第五段可知萧红闯入了上海文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所以说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33.【答案】(1)C A D B;
(2)一个庞大的舞台;
(3)没有风 静静 表现了人们对久享盛誉的艺术家出场的期待,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4)因为梅兰芳唱戏的声音令观众如醉如痴,好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虽然听不见,但很有冲击力,能淹没那股狂暴的掌声,使周围鸦雀无声,让人们沉醉;
(5)通过人们看梅兰芳大师唱戏时的反应可知,梅兰芳先生的唱腔真可谓“余音绕梁”“不同凡响”。最后一句话中用两个热情既说明了艺术家的精湛的舞台表演艺术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与共鸣;又表现了梅兰芳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热爱;
(6)最令我难忘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和《女驸马》两个京剧表演。她们一个是驸马,身穿着一件红色的衣裳,头戴红帽子,在表演的时候,面带微笑,她一会儿抬脚,一会儿手在挥动,而且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大家都沉醉在京剧里面,都被她的表演惊呆了,纷纷鼓掌喝彩;
(7)鲁迅的作品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药》《伤逝》《风筝》《少年闰土》等。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他的书很有影响力和战斗力,值得阅读。
八.习作(共1小题)
3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