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学会归纳和类比推理第七课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生活》(统编版)思想政治12345核心素养命题预测思维导图考点梳理真题再现1核心素养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考情预测学会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 错误 科学精神:增强对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认识,掌握其逻辑规律,掌握寻求因果联系的不同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公共参与:正确运用归纳推理,掌握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科学探求事物因果联系。依据类比推理,进行类比试验,用理论指 导实践。 从命题内容上看,不完全归纳及常见错误、归纳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方法及常见错误是考查的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会有所考查。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 ,重点考查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方法。2命题预测高考真题 备考建议本讲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复习时关注以下命题: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与要求,把握归纳推理的方法,能够区分探求因果联系的常用方法,能结合实际事例,运用探求因果联系的常用方法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类比推理的内涵与性质,把握类比推理的方法;能结合实际事例,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结合事物属性、功能进行类比推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4 选择题:北京卷、湖南卷、甘肃卷、重庆卷2023 选择题:浙江卷、江苏卷、海南卷主观题:北京卷、浙江卷2022 选择题:海南卷思维导图3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归纳推理的含义含义种类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正确进行完全归纳推理的条件: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提高可靠程度)类比推理的含义含义类比推理与比较、比喻的对比特点:或然推理类比推理的方法模拟方法——仿生学具体方法:提高可靠程度的要求结构类比、功能类比、条件类比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和科学归纳推理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4考点梳理1、归纳推理的含义含义 类型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属于必然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①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对象都进行一一考察(认识对象复杂性——人的精力、能力和认识条件的有限性)②思维具有能动性,人们只考察认识对象中的部分情况,往往也能得到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不具有“保真”关系。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轻率概括”: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如守株待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含义特点含义原因特点分类逻辑错误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区别 含义 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考察对象 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结论范围 未超出前提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的范围结论与前 提的关系 必然的,可靠 或然的,不可靠联系 二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比较 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依据不同 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 (经验观察) 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经验观察+科学分析)对前提的要求不同 前提数量越多,结论越可靠。 前提的典型性重于数量多少。可靠性 不同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可靠性<科学归纳推理可靠性 例举 格言谚语:“蚂蚁搬家、大雨哗哗”、“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典故:“守株待兔”。 金受热后体积膨胀,银受热后体积膨胀,铁受热后体积膨胀,因为金属受热后分子的凝聚力减弱,分子运动加速,分子彼此距离加大,从而导致膨胀,而金、银、铁都是金属,所以,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膨胀。比较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类型知识拓展4考点梳理2、归纳推理的方法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的两个条件:①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不能有一个虚假的)②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不能有一个遗漏的)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的要求:①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考察/列举的对象越多,考察的范围越广,遗漏反例的可能性越小(否则易犯“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②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4考点梳理3、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主要方法方法 含义求同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异中求同)求异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同中求异)求同求异并用法 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有A则有a,无A则无a,A则是原因。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共变法 如果被考查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A变则a变,求量的变化)剩余法 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已知部分原因,推测还有其他原因,余果求余因)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区别 思维过程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 推出了新的判断,但没有超出前提范围 把个别的知识加以概括所推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新判断,超出了前提范围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前提与结论之间(除完全归纳推理之外)都只具有或然的联系联系 ①演绎推理以归纳推理为基础。演绎推理大前提的一般性知识,必须借助归纳推理,由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经过概括才能得到; ②归纳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先导。在归纳推理过程中,所获得的个别性前提需要一定的理论、原则作指导,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往往需要演绎推理加以论证。 比较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方法 特点 关键信息 备注求同法 异中求同求异法 同中求异 共变法 求量的变化 求同求异 并用法 既求同又求异 (两同一异) 剩余法 余果求余因 “都有……”分组比较“随着……变化”两次求同,一次求异“排除……”1.求异法主要是实验方法,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比求同法大,应用的范围也更广泛,时常被用来验证求同法的假定和推测。2.求同求异并用法不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简单相加,它是通过两次类似求同,然后再用类似求异法得出结论。它是一种观察的方法,其结论的可靠性不如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运用。3.共变法只在单一原因和单一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应用,否则结论就不可靠。5.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所得的结论都是或然性的。在运用时,应当注意其合理性,努力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将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4.共变法侧重看分析对象量的变化,求异法侧重被研究现象出现与不出现质的不同。归纳提升1、把一定数量的白薯种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先用温水浸过,另一部分则不经过这道程序。结果用温水浸过的那块白薯地的产量比未经过浸种的产量要高。由于其他条件都相同,可以得出结论:用温水浸白薯种子是白薯增产的原因。2、遇难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坚持多久?有人研究发现,会游泳的人在水温0℃时可以坚持15分钟,2.5℃时是30分钟,5℃时是1小时,10℃时是3小时,25℃时是一昼夜。可见,人在水中坚持的时间长短与水温高低有因果联系。3、在夏天雨后,人们发现雨后的晴空会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美丽彩虹。后来,在早晨的露水珠里又看到了七色彩带,在瀑布溅起的水星里,在船桨打起的浪花里也能看到类似现象。这些场合有许多不同的情况,但有一点相同,就是阳光穿射过水珠。因此,阳光穿射过水珠可能是彩虹出现的原因。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法当堂训练4、居里夫人发现,沥青铀矿石的放射性强度是该矿石中含铀量放射性强度的许多倍。她推测:在沥青铀矿石中还有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她从沥青铀矿石中提炼沉淀物,从沉淀物中发现了两种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元素钋po和镭。5、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注意到:得脚气病的往往是富人,穷人患此病的很少。他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后发现,穷人的劳作、生活等情况各有差别,但穷人的食物中多米糠、麸皮;富人的生活情况也各有差别,但富人吃的精米白面都把糠、麸皮去掉了。于是,他试着用米糠和麦麸治疗脚气病,果然有效。剩余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当堂训练4考点梳理4、类比推理的含义含义客观依据特点逻辑形式逻辑错误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一般→一般;一类→另一类)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前提由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比较构成,结论是或然的。)不能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则,就容易犯“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逻辑形式表示为:A对象具有属性a、b、c、dB对象具有属性a、b、c、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例举:化肥中所含的主要养分是钙、镁、氮、磷、钾,这些养分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而且,化肥呈粉末或液体状态时,植物更容易吸收。石煤渣中也含有较多的钙、镁、氮、磷、钾,把石煤渣磨成粉末,植物也容易吸收。所以,我们可以把石煤渣磨成粉末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料。4考点梳理5、类比推理的方法从思维方法的角度从思维的 角度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仿生学所运用的是模拟方法,它专门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构造及功能,用于制造先进技术装置。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①结构类比——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②功能类比——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③条件类比——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由苍蝇两翅后的平衡棒(楫翅),到新型导航仪器——振动陀螺仪的发明。◆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结构类比功能类比结构类比条件类比思考:下列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4考点梳理6、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要求要求 具体内容 举例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相同或相似属性的量)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与我国的南方柑橘产地浙江在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上都相似,因此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也能产柑橘。 实践证明这个推理是正确的。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尽量接近本质属性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接近本质的程度)一种新药在临床应用前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以此来推断这种断药对人体可能引起的反应。高等动物的属性比低等动物更接近人类,以高等动物做新药试验比以低等动物做试验进行类比,其结论要可靠得多。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与结论属性相一致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属性的性质不得矛盾)在科学史上,人们曾用月球与地球相类比,它们有许多相同属性,由此推出月球上也有生物。但后来人们发现月球昼夜温差很大,并且没有空气和水,根本不适宜生物生存,因而推翻了月球有生物的论断。4考点梳理7、类比推理的重要作用(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为了论证和说明某种事实或原理,人们往往需要寻找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已经得到承认的事实或原理,通过类比来使某种事实或原理得到论证和说明。(老婆饼没有老婆→鱼香茄子煲没有鱼)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从类比推理开始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壶盖→蒸汽机;)(2)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比较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思维方向不同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从个别性或特殊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必然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或然推理5真题再现1、(2022·海南)小海通过上游泳课发现,自己在10℃的水中可游0.5小时;在15℃的水中可游1小时;在18℃的水中可游1.5小时;在21℃的水中可游2小时。小海因此得出结论:游泳时间长短和水温高低有关。小海得出此结论的推理方法是(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类比法C材料明显未体现求异法,B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游泳时间长短和水温高低相关,未存在明显的一个共同因素,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而非类比推理,D不符合题意。5真题再现2、(2023·浙江)漫画《相似》(作者:张昕)告诉我们( )①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②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③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④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漫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没有体现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④不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是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而不是强调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①不符合题意。5真题再现3、(2023·海南)在一次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研学活动中,同学们齐心协力穿过雨林险境,学习传统黎锦技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活动结束时,大家意犹未尽、感叹时光短暂。小谢同学用以下语句表达对本次活动的感悟,其中属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人心齐,泰山移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一寸光阴一寸金B材料不能体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感悟,C不符合题意。仅通过“齐心协力穿过雨林险境”归纳出人心齐,泰山移,不能全面的归纳研学活动的感悟,A不符合题意。本次研学活动,虽然大家意犹未尽、感叹时光短暂,但用“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能真正表达对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研学活动的感悟,D不符合题意。5真题再现4、(2023·江苏)春天的微风中飘散的不仅仅有花粉,一些植物病毒也可以借着花粉在花与花之间传播。某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在农业区采集的花朵携带着100多种不同病毒的基因组片段,而来自人类活动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仅携带12种病毒。该团队认为,如果一块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这里。得出这一结论是运用了( )A.求同法B.求异法C.类比推理D.演绎推理B题述信息不涉及类比推理,C不符合题意。题述信息是根据“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这一差异因素进行的推断,A不符合题意。某研究团队是根据农业区采集的花朵比草原上的花朵携带更多病毒进行推断,得出“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这里”的一般性结论,这属于归纳推理,D不符合题意。在哪儿采 电影院、购票网站等可购买电影票的场所或平台选择哪些场次 选择当月排片场次多、观影人数多的热门电影,至少选择1部3D电影、1部2D电影,如当期无3D电影,可选择不同类型的2D电影代替如何采价及计算 每旬采集1次,每月共采集3次(其中至少包括两次周末)。尽量选择黄金时间段的场次,每月3次价格采集结束后,计算均价5真题再现5、(2024·北京)消费价格调查,俗称采价,是获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源头数据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关于电影票的采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理的前提只涉及部分调查对象,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②采价的场次越多,类比的根据就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③采价分析了观察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了演绎推理,其结论具有必然性④科学设计CPI采价方案,采集数据并加以分析,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材料中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③错误。采价的场次越多类比的根据就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这是类比推理的规则,材料中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类比推理,②错误。5真题再现6、(2024·重庆)习近平指出,“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实事求是,是兴党兴国的充分必要条件②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陷入形而上学③对坚持实事求是与兴党兴国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根源于对经验教训的归纳推理④对治党兴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归纳推理,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坚持实事求是与兴党兴国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根源于实践,③错误。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陷入唯心主义,②错误。5真题再现7、(2024·湖南)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制作了会飞的竹蜻蜓,古代科学家通过研究竹蜻蜓,提出了关于旋翼的制造原理,后来苏州巧匠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飞车,通过脚踩踏板驱动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让飞车离地一尺多高,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由此可见( )①从蝙蝠到竹蜻蜓运用了模拟方法②从竹蜻蜓到飞车运用了比较推理③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了类比推理④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的推理内在逻辑是必然推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剧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这一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是必然推理,④错误。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②说法错误。5真题再现8、(2024·甘肃)中车集团为杭州亚运会打造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其车头根据“鹰隼”仿生学设计,可大幅降低空气阻力。对于这一设计所运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旨在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③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④旨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新知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类比不同于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材料反映的不是“比喻”,②排除。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材料强调的是类比推理,而不是“比较”,①排除。5真题再现9、(2023·北京)为体验中轴线的可及之美,某学校设计了一系列研学线路,其中“中轴线古树之旅”考察了分布在故宫、景山等10处区域的古树名木,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感受历史,获得了全校好评。一位学生也希望设计一条“好评”线路,于是对照“中轴线古树之旅”规划了一条“中轴线骑行之旅”,从永定门出发,骑车一路向北,途经正阳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钟楼。指导老师建议,应将交通的便捷性和沿途的安全风险考虑在内,才能有效提升体验感。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识别材料中学生所运用的推理类型,并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该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5真题再现【答案】对照“中轴线古树之旅”规划了一条“中轴线骑行之旅”运用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越好,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度程度越高,对照“中轴线古树之旅”规划了一条“中轴线骑行之旅”,从永定门出发,骑车一路向北,途经正阳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钟楼,为了更好的找出相似属性。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指导老师建议,应将交通的便捷性和沿途的安全风险考虑在内,找出与之排斥的属性,更好的提升体验感。5真题再现10、(2023·浙江)核桃形状酷似人的大脑,因此吃核桃补脑。这一说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西班牙某研究所做了实验,研究人员邀请771名中学生,每天食用30克核桃仁。100天后,学生的注意力功能、流体智力(如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吃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6个月后,学生的反应时间减少了11.26毫秒,流体智力评分增加了1.78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症状评分减少了2.18分;另一项数据显示,学生的α-亚麻酸指标升高了0.03%。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正是核桃富含的α-亚麻酸在大脑的发育中起了作用。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材料中使用了哪些推理类型;实验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2)举出一个理由,对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5真题再现【答案】(1)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或答出“不完全归纳推理”);共变法。(2)①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吃了其他对认知能力等产生影响的食物。②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并且也在发生变化。③可能存在样本容量不足,实验跨度时间过短等情况。④可能难以确认α-亚麻酸指标升高,与人的认知能力等的提高存在因果关系。⑤可能因为吃核桃而获得心理暗示,从而对多动症等各项评分产生主观因素的影响。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