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课件-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课件-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一课
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生活》
(统编版)思想政治
1
2
3
4
5
核心素养
命题预测
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真题再现
1
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考情预测
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政治认同:认同国家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创新思维含义及特征。准确地把握直觉想象和捕捉灵感,理解迁移和想象。培养联想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水平。 公共参与: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创新思维,自觉运用联想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创新思维的特征;联想思维的特点和方法是考查的重点
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会有所考查
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命题预测
高考真题 备考建议
本讲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复习时关注以下命题:正确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及特征。通过理解创新思维的条件,创新思维的过程,树立创新思维意识,自觉进行创新思维;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特征及方法,能结合实际事例区分联想思维的两个特征、两种方法;把握联想思维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2024 选择题:湖北卷
2023 选择题:重庆卷
主观题:浙江卷
2022 主观题:北京卷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2024 无
2023 选择题:江苏卷
2022 无
思维导图
3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
要善于联想
4
考点梳理
1、创新思维的含义
含义
产生条件(客观基础)
与其它思维方式关系
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①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②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实现创新。
--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常规思维与非常规思维的辩证统一
注意: 1、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源泉和动力,而创新思维的结果往往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2、创新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方式,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4
考点梳理
2、创新思维的特征
特征 核心内容 关键词 思维表现 举例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多向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多角度、多层次、转向
非连续、直觉、灵感
求异、求新
发散思维逆向思维
联想思维
各种
创新思维
蔡伦造纸
曹冲称象、爱迪生测量灯泡容积
移动支付
【创新思维特征之间的联系】:
①三个特征不是孤立的,是紧密联系,它们统一于创新思维的过程中;
②三个特征分别体现了创新思维的三个“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思路具有
多向性
步骤具有
跨越性
结果具有
独特性
4
考点梳理
3、创新思维的“新”的表现和检验标准
表现 主要内容 对应特征
思路新
方法新
结果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新发明、新发现、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思路具有多向性
步骤具有跨越性
结果具有独特性
创新思维的检验标准:
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这是创新思维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则的体现)
材料一:蔡伦发现,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都有缺陷:竹木简太笨重;丝帛太贵;丝绵纸以蚕茧为原料,难以大量生产;麻纸质地粗劣,不利于书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以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为原料,经过精心制作,终于造出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的纸张。
材料二:爱迪生要他的助手测量一只灯泡的容积。助手测量了灯泡的直径、高度之后,开始计算。由于灯泡是不规则形状,他在几张纸上写满了数据和算式,还是得不出一个精确的数值。爱迪生取来一杯水注满灯泡,然后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筒,很快就得出那只灯泡容积的数值。
材料三:京张铁路工程难度最大的就是关沟段,铁路要在这里越过八达岭,南口和八达岭高度差近60米。詹天佑运用折返线原理修建了一条“人”字形线路,使线路坡度降低到33‰以下。 并且为火车前后各挂一个火车头,以提升爬坡能力。
思考:从创新思维角度看,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哪一特征?
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4
考点梳理
4、联想思维的含义
基础
含义
依据
途径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①外在联结:时间联结、空间联结;
②内在联结:性质联结
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①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②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时间联结:
1949年→新中国成立
空间联结: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教师→读书;
性质联结:
树叶齿状会割破手指;
锯齿状的工具→锯断木头
同是大江,有人联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有人却联想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考点梳理
4、联想思维的含义
特征
水平能力 跨越的
联结性
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联结: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
跨越: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山路和人生:曲折的山路→曲折的人生;
高山和镜子:高山→平地→平面→镜面→镜子。
炒菜锅→军用头盔
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
思维在联想时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其“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幻想。
表现
例举
表现
例举
衡量依据
提高途径
注意:但不包含梦想和理想。
4
考点梳理
5、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含义 方式 功能上
认知上
作用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如鲁班发明锯子)
在功能上发挥促进作用。(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化学审题的影响)
在功能上发挥阻碍作用。(方言对学习普通话发音的影响)
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概念,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产生影响);
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
(当这些概念不能解释“计算机网络”这个新概念时,就建立一个概念“媒体”来标志这一类事物)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连连看:迁移的方式
学习汉语拼音对学习英文字母产生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先形成了报纸、电视等概念,当这些概念不能解释“计算机网络”这个新概念时,就建立一个概念“媒体”来标志这一类事物
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利于提高对物理、化学审题能力
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概念,就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产生帮助
正迁移
负迁移
同化性迁移
顺应性迁移
4
考点梳理
5、联想思维的方法
(2)想象——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含义 特点 分类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
如把天空中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象为小白兔、小山羊等
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各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如:中国龙,西方的美人鱼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4
考点梳理
5、联想思维的方法
方式
作用 形象化的想象
“假如”式想象
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形象思维)
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①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②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岁的爱因斯坦这样想象: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狭义相对论的产生)
含义
含义
作用
作用
例举
例举
(2)想象——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拓展:想象的方式--- P102
形象化的想象 “假如”式想象
含义
作用
举例
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想象。
可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问君能有多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岁的爱因斯坦这样想象: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狭义相对论的产生)
迁移 想象
本质 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含义 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特点 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想象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方式 正迁移、负迁移(功能上);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认知上) 类型: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方式:形象化想象、“假如”式想象
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形象化想象作用
+“假如”式想象作用
关系 (1)关系: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2)做法: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比较联想思维的方法
拓展深化
5
真题再现
1、(2023·重庆)聚焦社会关注,回应群众关切。为推行“综合查一次”行政执法模式改革。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行政执法模式改革,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全科式”联合执法检查。某市开发了“技术+场景”数字化应用平台。该平台覆盖众多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协同执法场景,为破解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提供智能支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张清单、全科式”执法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以偏概全
②“聚焦社会关注,回应群众关切”贯彻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跨部门、跨领域、多头执法体现了数量变化引起质变
④以行政执法模式改革,体现问题导向的创新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质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错误。
“一张清单、全科式”执法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可以提升行政执法合力,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效,以偏概全说法错误,①错误。
5
真题再现
2、(2023·江苏)“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的景象早已深入人心。日出、日落时分,太阳接近地平线,在大气中只有极小尺寸的微尘时会发生瑞利散射,蓝色光被散射到其他位置,剩下的主要是直射的红色光,此时的太阳是红色的。然而在沙尘暴袭来时,人们会看到一种截然不同的夕阳景色——白色的太阳,这是由于浮尘颗粒较大产生无显色效应的米氏散射造成的。材料说明,正确认识事物需要( )
A.运用联想思维 B.运用形象思维
C.把握事物的本质 D.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C
形象思维是指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材料分析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太阳景观产生的原因,这明显不是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材料并不是运用形象思维,B不符合题意。
材料分析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太阳景观产生的原因,不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A不符合题意。
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太阳景观,不能体现“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D不符合题意。
5
真题再现
3、(2023·辽宁)糖是人类必需的能量来源,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在通过运动促进糖脂代谢的同时,愈加注重“减糖”。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由此可知( )
①代糖与糖无差别的同一使人们对甜味的需要得以满足
②代糖产生体现了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
③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代糖的产生是运用超前意识对糖过量摄入问题的解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详解】 代糖是一种甜味剂,不会产生糖的长期过量摄入问题,因而代糖与糖是有差别的同一,①不选。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这是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代糖的产生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②③入选。糖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在通过运动促进糖脂代谢的同时,愈加注重“减糖”,是在产生相关问题后,再研究的代糖,因而没有体现超前意识,材料中体现的是联想思维,④不选。
5
真题再现
4、(2024·湖北)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没有涉及艺术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涉及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②排除。
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并非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才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排除。
5
真题再现
5、(2023·浙江)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寻求自我进步的重要方式,人类正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领导人民破除西方现代化迷信,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结合《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
5
真题再现
【答案】
①用辩证思维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西方现代化不做简单肯定和否定,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是对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样板。
②用创新思维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党领导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攻坚克难,破旧立新,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