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第一课时《爸爸妈妈多辛苦》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第一课时《爸爸妈妈多辛苦》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
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
课题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1)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针对学生道德修养中家庭美德的核心素养培养,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能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2)教材分析: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主题下的第一课。本单元聚焦学生家庭生活,是低中高段的衔接环节。从认识和体会父母和家人爱的基础上,认识自己的家庭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家庭贡献。如下图: 本单元共三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些事我来做》《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设计逻辑层层递进: 本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一个板块是“爸爸妈妈多辛苦”,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第二个板块是“少给父母添麻烦”,旨在引导学生管好、照顾好自己,用实际行动关心、体贴父母。两个板块有先后的逻辑关系: 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再引导学生管好自己,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做一个懂事的孩子,用行动体贴父母,不让父母操心。
2.学习者分析
现在好多家庭基本上都是两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他们对父母的在家的辛劳习以为常,视而不见。对父母的工作上的辛劳就更谈不上了解。即使知道父母每天忙里忙外,但却无法体会爸爸妈妈多辛苦。
3.学习目标确定
通过生活观察,了解父母在生活中的辛劳,感恩父母父母的付出。 通过小记者访问,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进一步体会父母的辛劳。 (3)通过案例分析,思考父母的辛苦所在,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 难点: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父母在工作上的辛苦。
5.学习评价设计
采用学生个人评价、学生相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参与意识、表达能力、知识运用等方面及时进行反馈,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进行调整。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前体验 初步感悟教师活动 课前任务1: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在家一天的劳动,并记录下来。 课前任务2:和爸爸妈妈交换角色,做一做爸爸或妈妈平时辛劳的事情并记录下来。学生活动 1.课前进行家庭观察; 2.记录父母在家中的劳动; 3.体验爸爸或妈妈平时辛劳的事情并记录。设计意图说明:通过观察和体验活动,学生初步感知和了解爸爸妈妈生活中的辛苦,为课堂的交流分享和深化感悟做重要铺垫。二、课中体验,深化感受教师活动 引入话题 唤醒生活 1.播放:一位孩子妈妈忙碌的一天。 2.提问:说一说体会。 3.引入课题。 (二)合作学习 体验生活 1.过渡:你留意过父母平时在家都忙些什么吗? 2.小组合作:请同学们将自己观察父母在家一天的劳动,在组内进行分享并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3.课前活动展示:与父母角色互换,体验父母在家中的辛劳。 4.过渡:温暖的家庭中总有人在默默地付出,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鹃爸爸的故事。 5.提问: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小鹃爸爸的辛苦? 6.追问:通过观察,你的爸爸妈妈都为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7.小结:父母为家庭忙碌,为我们的成长操劳,真是辛苦。 (三)深化感悟 引导生活 1.过渡:父母在家里的辛苦,我们可以看得到,他们平时工作时是什么样子呢,你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吗? 2.分组交流:你认为父母工作时的辛苦体现在哪儿? 3.采访再现:洋洋对妈妈的访问实录。 4.提问:你觉得洋洋妈妈的工作辛苦吗?为什么? 6.追问:假如你是洋洋,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7.活动:如果要对父母的工作进行一次“小记者访问”,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 (四)课堂总结 感悟升华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2.总结:爸爸妈妈是撑起家的柱梁,他们的辛苦付出、默默奉献,让我们的家更有爱温暖!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要热爱父母、体贴父母、关心父母、感恩父母,并用实际行动分担家庭责任。学生活动 (一)引入话题 唤醒生活 1.观看并感受这位妈妈的忙碌。 2.表达体会并认真倾听同学发言。 (二)合作学习 体验生活 1.思考父母平时在家忙碌的事情。 2.组内轮流分享发现,积极表达自己感受并安静倾听同学发言。 3.观看和倾听体验当家长的一天分享。 4.阅读小鹃的日记。 5.思考小鹃爸爸的辛苦,并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6.回忆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受父母为自己成长操劳的辛苦。 (三)深化感悟 引导生活 1.回忆自己对父母工作的了解。 2.思考父母工作时的辛苦体现。 3.了解洋洋采访妈妈的案例,角色扮演体验小记者访问。 4.思考洋洋妈妈的工作是否辛苦以及辛苦在何处。 5.设计访问父母工作提纲,并在课后完成访问实录和感受书写。 课堂总结 感悟升华 认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总结本节课所学。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第三人”视角回望家庭生活,以此来映射自身生活,让他们从司空见惯的父母辛劳中有所发现,有所触动;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开展同学合作,促进相互学习和成长;通过全班交流分享,丰富并提升对父母辛劳的认识。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教师活动 拓展活动:家庭情感驿站 1.表达:你想对为家庭辛苦付出的父母长辈说什么?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吧! 2.担当:我为家庭担责任,每天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学习分担家庭责任。 学生活动 在课后向辛苦的父母真情表达,并积极用实际行动承担家庭责任。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向辛苦的父母真情表达,激发学生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通过让学生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习承担家庭责任,提升学生家庭责任感。
7.板书设计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学习资源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解决真实问题,带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活动;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丰富学生多感官学习体验。
9.教学反思与改进
这节课属家庭话题,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息息相关,难点在于激发学生对父母辛苦的情感理解、认同和感恩,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积极选取典型的、真实的学生家庭情景和故事,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深化和升华教育主题。
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