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祥云县第一中学2027届高一上学期模拟卷(一)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围绕思想政治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某班的同学们收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表述准确的是①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8②产生的历史前提是工人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页,第Ⅱ卷第9页至第12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分,考试用时90分钟。④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A.①②B.②③第I卷(选择题,共60分)C.③④D.①④注意事项:4.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题卡上填写清楚。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②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③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④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A.①②B.①④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C.②③D.③④1.恩格斯指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早期,决定人类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是血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人缘因素,联结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是血缘纽带,而不是经济纽带。但随民从此站了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判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社会制度更多地受劳动的发展阶段和所有制的断是因为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由此得到发展。由此可见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①阶级斗争贯穿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领导阶级,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②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③原始社会以血缘为纽带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的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原始社会末期经济高度发达,人们之间的关系由血缘纽带向经济纽带转变A.①③B.②④A.①②B.①④C.②3D.①④C.②③D.③④6.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任务也会有所差异。下列能正确体现近代2.明朝时期,民间流传一首歌谣,歌词为:“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中国社会内部三者关系的是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民谣是一定时期历史的反映。造成民谣中反映的社A.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地主统治—争取人民解放会现状的根本原因是B.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A.森严的等级制度B.封建土地所有制C.半封建—民族矛盾一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C.残酷的地租剥削D.封建的君主专制D.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一争取人民解放高一思想政治XY·第1页(共12页)高一思想政治XY·第2页(共12页)祥云县第一中学2027届高一上学期模拟卷(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4678910答案cB◇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yDDCB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CDDAAD【解析】1,阶级斗争贯穿于整个阶级社会,而不是贯穿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①错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社会制度更多地受劳动的发展阶段和所有制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由此得到发展。由此可见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原始社会以血缘为纽带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的,②③符合题意;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发展,但经济并不是高度发达,④错误。故本题选C。2.封建的君主专制、森严的等级制度、残酷的地租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均是造成民谣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原因,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根本原因,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错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必经阶段而非最终目标,④错误。故本题选B。4.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错误:《共产党宣言》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②错误:《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高一思想政治XY参考答案·第1页(共8页)验和教训,③正确:《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④正确。故本题选D。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①错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③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④正确。故本题选B。6.半封建体现的是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而在这方面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D正确:半殖民地体现的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民族矛盾,而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A、B错误:半封建不体现民族矛盾,C错误。故本题选D。7.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③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④正确。故本题选D。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①③正确: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②排除;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④排除。故本题选C。9.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A排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B、D排除: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高一思想政治XY参考答案·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祥云县第一中学2027届高一上学期模拟卷(一)思想政治 祥云县第一中学2027届高一上学期模拟卷(一)思想政治-答案.pdf 祥云县第一中学2027届高一上学期模拟卷(一)思想政治 祥云县第一中学2027届高一上学期模拟卷(一)思想政治-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