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足(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两个半球B.领土最北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两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南海、东海、黄海2.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此于( )A.俄罗斯、美国 B.加拿大、美国 C.俄罗斯、加拿大 D.美国、巴两3.以下国家中,不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是( )A.菲律宾 B.日本 C.巴基斯坦 D.文莱4.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连线正确的是( )A.福建一闽一厦门 B.湖南—鄂一武汉 C.广东一粤—桂林 D.台湾—台一台北5.“黔驴计穷”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我国哪个省( )A.陕西省 B.江西省 C.贵州省 D.甘肃省6.下列景点位于沪昆高铁沿线的是( )A.杭州西湖 B.长江三峡 C.桂林山水 D.安徽黄山7.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民族构成最复杂的是( )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下列工程中,较好地解决我国能源跨地区调配的是(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青藏铁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9. 成语“秦晋之好”的典故,分别发生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11. 下列关于我国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B.从南到北逐渐增加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西南向东北递增12.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土壤肥沃 B.雨热同期 C.地形复杂 D.气候复杂多样 13.句容所在的干湿区是(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14.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15.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16.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A.漠河和海南岛 B.漠河和吐鲁番盆地]C.哈尔滨和吐鲁番盆地 D.拉萨和漠河17.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A.西高东低,呈四级阶梯状 B.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C.南高北低,呈三级阶梯状 D.北高南低,呈四级阶梯状1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分布最广 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最大C.地形类型单一,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单一,山地面积广大19.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渤海、东海、黄海、南海20.关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自北向南递减 B.自西向东递减C.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D.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1.从北京运送一批急救药品到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22.某旅客计划从北京乘火车到杭州旅游,此行合理的线路选择及沿途所看到的景象相符的是( )A.京沪线—沪杭线、麦浪与水乡 B.京沪线—宁杭线、椰风海韵C.京广线—沪汉线、大漠与戈壁 D.京广线—沪汉线、林海雪原23.玲玲在朋友圈写道:“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油菜花”,帮她推荐观赏油菜花最佳的地区( )A.江西南昌 B.宁夏银川 C.青海湖滨 D.松花江畔24.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B.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丰茂,产三河牛、三河马C.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林业的发展D.我家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荒漠广布,绿洲农业较为发达2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铁路网西部地区稀疏,东部地区密集B.四大牧区均分布在东部地区C.东北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南地区工业中心较少D.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二、非选择题26.请将下列民族与其对应的代表节目相配对。①蒙古族 A.火把节②彝族 B.那达慕大会③壮族 C.开斋节④回族 D.三月三⑤傣族 E.泼水节答:①配 ②配 ③配 ④配 ⑤配27.下图为京广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起点站北京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 ,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终点站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单位的简称是 。(3)该高铁跨越A、B、C三条河流,其中汛期最长的是 (填河流名称),该河流最终注入的海域是 ;河流B是我国亚热带和 (温度带)的分界线,它的南北两侧自然景观存在很大差异;C河流因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素有“ ”和“ ”之称。28.右图是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古人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指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曲折东流,流入 海。(2)图中“”所示区域是黄河在上游塑造的 平原。(3)划分黄河中、下游的地点是 。(4)黄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5)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安全度过多次大的洪峰,避免了洪水的灾害。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中的“天上”指的是_____________,“海”指的是___________。(2)黄河水能资源丰富,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水能丰富的是___________。河套平原利用黄河水发展了___________农业(灌溉农业或河谷农业)。(3)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受纬度位置影响,_______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导致河水水位上涨,形成___________。(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地区的_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因此需要在中游地区开展__________综合治理。(5)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___________,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人们把它称为“___________”。答案1-5CCCDC 6-10AADCA 11-15CBAAC 16-20BBAAD 21-25CAAAB①配 B ②配 A ③配 D ④配 C ⑤配 E27.(1)华北平原 水资源缺乏(2)粤(3)珠江 南海 暖温带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28、(1)巴颜喀拉 渤 (2)宁夏(3)桃花峪 (4)上中游(5)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29(1)巴颜喀拉山 渤海 (2)①处 灌溉 (3)初春或初冬 凌汛(4)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5)长江 黄金水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