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期末模拟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2024年7月3日,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这表现出人类逐梦太空的科学探索不断向前。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木星和土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金星和火星之间
2.地球的天然卫星甲星球是( )
A.哈雷彗星 B.太阳 C.月球 D.金星
3.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是因为地球上有( )
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适宜的温度 ③昼夜交替现象 ④液态水的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关于人类历史上对于太空的探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1号”
C.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D.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中国社会对环保工作的大力宣传与投入,人地和谐共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为更好地宣传世界地球日,在地理综合实践课上,同学们动手利用废弃可回收材料制作了简易地球仪(如上图右)。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地球仪上同学们绘制的经线是平行的
B.同学们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地轴是地球本身真实存在的
C.真实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仪上同学们绘制的纬线圈都是等长的
6.为加强环保宣传,下面是四位同学为该主题活动制作的倡议卡片,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生活中推广应用节能产品,随手关灯
B.厉行节约,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C.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适当增加一次性产品的使用
D.短途出行尽量不乘坐私家车,优先选择公共交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②地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8.①地位于②地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9.③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
A.(20°N,80°W) B.(20°S,80°W)
C.(20°N,80°E) D.(20°S,80°E)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为了从地图上获取更多的信息。读希望小学所在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希望小学位于王家屯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1.若希望小学与医院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则希望小学与医院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
A.650米 B.500米 C.250米 D.975米
12.据图中信息可知( )
A.王家屯学生去希望小学上学需经过医院 B.医院的面积大于果园的面积
C.李村东边有大片果园 D.水土保持区东边有河流流经
2024年3月15日.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白孜村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50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紧急出动参与扑救。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为了更加直观、快捷、准确地了解森林火灾的变化情况,应查阅( )
A.中国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 C.数字地图 D.中国气候图
14.灭火时,消防队员利用雅江等天然水源。在地图上.表示常年河、湖的图例是( )
A. B.
C. D.
15.查阅相关资料、数字地图并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能实现的是( )
A.精准预报地震发生时间、地点 B.有利于开展地震等应急救援
C.有利于了解哪里堵车、哪里畅通 D.为汽车、轮船等进行定位和导航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与板块相关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环大西洋火山地震带板块活跃
17.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8.下列属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的是( )
A.白令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海底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表示海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中国载人潜水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得益于( )
A.海沟深度的变化 B.海底生物的变化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国外技术的援助
21.有关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架的坡度陡、深度很大 B.洋中脊的海底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C.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D.大陆坡和大陆架是同样的地理事物
2024年3月底,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十堰市郧西大梁地区,发现了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22.勋西大梁在地质时期泥盆纪曾经可能是( )
A.海洋 B.沙漠 C.森林 D.冰川
23.下列地理现象,与郧西珊瑚化石成因相同的有( )
A.荷兰围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
C.非洲与南美洲古老地层相似
D.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和古森林遗迹
下表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表。完成下面小题。
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表
24.下列关于该四天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7日阴,北风3级 B.28日晴,东北风1级
C.29日晴,西南风2级 D.30日雷阵雨,西南风2级
25.该地这四天( )
A.阴雨为主 B.风力强劲 C.晴天较多 D.天气寒凉
26.在这四天里,下列生活指数预报,错误的是( )
A.紫外线指数:做好防晒保护 B.洗车指数:适宜洗车
C.运动指数:适宜户外运动 D.穿衣指数:羽绒服等冬季服装
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气温观测前,老师给学生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以下属于老师强调内容的是( )
A.观测仪器需放在百叶箱上方 B.记录2时、8时、14时、20时气温
C.观测仪器需要受到太阳照射 D.需测定离地面2米处的气温
28.当天的日均温是( )
A.13.5℃ B.9.5℃ C.7.5℃ D.9℃
世界各大洲人口的增长情况各不相同。下图为“部分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示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亚洲 D.欧洲
30.据图推测,欧洲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影响有( )
①资源短缺、交通压力大②劳动力短缺,影响经济发展③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④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船型屋是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一种民居形式:房屋低矮、无 窗、藏身于树林,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减弱风力;厚实的草屋顶隔热、防雨;茅草和墙壁间的缝隙,有利于通风 采光:该民居的营造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图“船形屋”景观图及结构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3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
A.吉林满族 B.内蒙古蒙古族
C.海南黎族 D.宁夏回族
3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 B.高温潮湿 C.冬冷夏热 D.干旱缺水
2022年12月9日,中国东航在上海虹桥机场接收交付首架C919大型客机,该客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型,并且我国与各国完成多个订单合作。下图为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供应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C919客机配件来源于不同国家,这一现象说明( )
A.国际竞争激烈 B.国际局势紧张 C.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D.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34.中国与有关客机供应商国家间的合作应属于( )
A.国际政治对话 B.南南合作 C.南北对话 D.南北问题
35.关于国际间经济合作重要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 B.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C.合作方的联系更加紧密 D.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二、解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36.(8分)2024年10月1日,我们的祖国迎来了第75个生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图左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右为北京二分二至日正午旗杆影子长短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国庆节与地球公转】
(1)(4分)祖国过生日时,地球公转在甲、乙、丙、丁四段中的 段,此时太阳直射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北京正值的季节是 ,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主题二:升旗时间与日出时间】
天安门广场每天日出升旗,日落降旗,象征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同落。表为北京2024年10月份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的日出时间。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日出时间 06:10 06:11 06:12 06:13 06:14 06:15 06:16
(2)(2分)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的早晚情况是逐渐变 ,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
【主题三:正午旗杆影长与太阳高度】
(3)(2分)图右中,代表夏至日正午旗杆影子长短的序号是 。国庆期间,可观测到天安门广场旗杆的正午影长逐渐变 。
37.(11分)某地理小组开展制作山体模型、绘制与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活动。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步:制作山体模型
(1)(2分)如图1所示,同学们用橡皮泥捏出山体形状,塑造出不同地形部位并标注名称,图中没有标注出的地形部位A: ,B: 。
第二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同学们制作好山体模型后,撰写了绘制步骤,并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其步骤如下:
①用美工刀沿等高线切割山体模型。
②根据一定的等高距在山体模型上用牙签画出等高线(注意每条等高线都与桌面平行),最好不少于4条等高线。
③将切好的各部分模型展示在白纸上,从最底部开始绘制山体模型的轮廓,绘制完成后将其取走,拿取上一层绘制,以此类推直至全部绘制完毕(注意每次绘制时根据两根牙签的穿孔对齐山体)。
(2)(2分)同学们的制作过程中,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图2是标注了地图“语言”的等高线地形图,但缺少了 (方向/图例/比例尺)。
第三步:观察等高线地形图
(3)(3分)据图2可知,该等高线的等高距是 米;山峰D的海拔高度约为 米;河流A的大致流向是 。
(4)(2分)结合两图分析,连接两村的拟建公路线路①和线路②,坡度较缓的是 ,请说出判断理由 。
(5)(1分)假设图2的比例尺为1:100000,则甲、乙两村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米。
(6)(1分)沿图2中M-N连线方向作剖面图正确的表示是( )
A.B.
C.D.
38.(1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河北省某中学开展了“走近气候”主题学习活动。图示意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部分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主题一:气候与自然环境
(1)(2分)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2分)比较①地和②地的降水量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原因。
(3)(2分)比较③地和④地的气温差异,并说出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
主题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4)(2分)分析因纽特人和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与当地气候特征的关系。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砍伐森林、破坏草原,使植被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加剧等。
(5)(3分)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中学生在节能减排方面可采取哪些实际行动?(答三条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C C C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A A C C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C C D B D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B D C A
36.(1) 丙 南 秋季 昼短夜长
(2) 晚 公转
(3) ② 长
37.(1) 鞍部 山脊
(2) ②①③ 比例尺
(3) 100 500-600 自西北向东南
(4) ② 顺着等高线延伸方向,坡度较缓
(5)2000
(6)C
38.(1) 赤道附近 温带季风
(2)②比①少;②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3)③比④低;③地的纬度更高
(4)因纽特人的兽皮服饰是由于当地气候寒冷;阿拉伯人白色长袍是由于当地气候炎热干燥。
(5)乘坐公交车、植树种草、少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灯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