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4.研究表明,猛犸象(图右)毛皮和脂肪层很厚。推测其生存时期的气候条件
大庆一中 2024 级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 A.寒冷 B.炎热 C.干旱 D.温暖
5.猛犸象繁盛时期
地理试卷 A.裸子植物繁盛 B.海洋蓝藻开始出现
C.被子植物繁盛 D.陆地低等植物出现
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图 1 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图 2 示意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38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7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 年 11 月 24 日,中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携带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顺
利将探测器送入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读图“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A.银河系和太阳系 B.地月系和太阳系
C.地月系和银河系 D.地月系和可观测宇宙
2.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存在生命 6.火山喷发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
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软流层 B.地壳 C.下地幔 D.地核
A.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7.下列有关图 2 的说法,正确的是
B.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 A.①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C.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 B.②是连续的圈层,但存在的形态不规则
D.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 C.③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圈层,占有①的全部
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比地球大得多的原因是 D.④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
A.月球上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很弱 下图为不同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月球上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很强
C.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月表热量迅速散失
D.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弱,夜晚月表热量缓慢散失
2022年 6月 26日,科考人员在加拿大一金矿区发现了一只冰封了 3万多年的小猛犸象木乃伊(图
左)。这是北美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几近完好无损的猛犸象木乃伊,令所有专家都激动不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海浪侵蚀,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海浪堆积,流水溶蚀
C.风力侵蚀,流水堆积,流水溶蚀 D.海浪堆积,流水侵蚀,海浪侵蚀
9.下列关于图示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貌区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B.②地貌景观含有海蚀柱、海蚀崖
C.③地貌景观主要是石笋、石柱 D.①③景观都发育于寒冷干旱地区
10.不同河段流水作用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观。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示意图”, 下列在乙处所做的河流
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13.甲乙丙河段与①②③剖面对应正确的是
A.甲处剖面图为① B.乙处剖面图为②
A. B.
C.甲处剖面图为③ D.丙处剖面图为①
14.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冲积扇发育于出山口 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 D.峡谷多发育于河流下游
C. D.
下图为示意某地貌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阶又称堆积坡,是河流下切作用造成河谷斜坡形成的台地地形。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某段河
谷阶地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A.b→c→d→a B.b→c→a→d C.c→b→d→a D.b→a→c→d
16.该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②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③岩层渗水性强,土壤持水
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④土层疏松,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据图推测该地区地壳曾
青海冷湖镇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保存有规模庞大、最原始的雅丹地貌景观(下图)。区
A.间歇式下降 5次 B.持续式下降 5 次 C.间歇式上升 5次 D.持续式上升 5 次
域内常年盛行西北风,年降雨量 15mm 左右。完成下面小
12.每个河阶上的砾石层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题。
A.冰川沉积 B.流水搬运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17.图中冷湖雅丹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甲、乙、丙三地是河流经过的地区,图①②③是三幅河谷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18.推断图中垄槽延伸方向为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2024 年 11 月 28 日,佛山某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傍晚最美的天空(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 22.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A.①——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②——大气的削弱作用
C.③——短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④——大气逆辐射
2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使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24.有关雾霾天气叙述正确的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③增强 B.雾霾增强了地面辐射
C.雾霾加大了气温的日较差 D.雾霾吸收太阳辐射,②减弱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其效用表现在增温、保湿等方面。我国华北地区在春玉米
19.“最美天空”的形成与右图中相关的环节是
种植时进行地膜覆盖,以保障其正常发芽、生长。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 3300
A.①大气吸收 B.②大气反射 C.③大气散射 D.④大气逆辐射
米,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四幅图为不同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地膜覆盖能保障农作物正常发芽的主要原理是
A.减少了③的散失 B.增强了①的吸收
C.增强了②的反射 D.减少了④的反射
26.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地面获得的①少
B.晴天多,云量较少,②少④多
C.杂质少,大气吸收的③多
D.海拔高,空气稀薄,②多④少
读下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7.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A.A B.B C.C D.D
28.关于左图,描述正确的是
A.B 地气温高于 A地 B.A 地昼夜温差大
C.B 处天气晴朗 D.D 地气压高于 C 处
2020 年 11 月 24 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 月 17 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
20.图示地貌为海岸地貌的是
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一般自对流层顶向上至 50-55 千米高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的范围为平流层。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四种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貌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由河流侵蚀而成
②地貌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海水侵蚀形成海蚀柱
③地貌主要集中在我国广西、贵州和云南,为喀斯特溶蚀地貌
④地貌是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海水侵蚀形成离岸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38.城市“可呼吸”地面的铺设会使水循环环节中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A.③增加 B.⑤增加 C.⑥减少 D.⑦减少
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30.“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第Ⅱ卷
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 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C.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 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
下图是“某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 9 分)。
31.晴朗天气,逆温发生至结束的一般顺序为
A.t1-t2-t4-t3-t5 B.t4-t3-t2-t1-t5 C.t1-t2-t3-t4-t5 D.t2-t3-t4-t1-t5
32.逆温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扩散,主要原因是逆温会导致
A.大气运动加快 B.氧气含量增加 C.臭氧含量减少 D.大气对流减弱
某高中地理课上,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循环,地理教师设计了水循环模拟实验并引导学生
画出该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 A 层表示 层,C 层容易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33.下列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地球重力 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B.水循环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不断增加 A.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上出现极光和极昼现象
C.水循环只发生在外流区域
D.水循环促进地球水体更新和能量传递 B.太阳辐射造成不同热量带生物量的差异
34.导管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C.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固定电话的通话质量
A.蒸发 B.地下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35.若甲环节受阻,可能导致 D.太阳辐射会扰动电离层,影响通讯
A.台风频发 B.城市内涝 (2)如此图表示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所在的位置为小行星带,
C.海啸肆虐 D.海平面下降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那么地球位于图中____(在①②③④中选填)条轨道上。
36.图中序号与其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对应正 (3)若此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地震波由外向内通过③界面时速度会变____
确的是
A.②—水汽输送 B.⑤—陆地降水 (填“快”或“慢”)。软流层位于图中的____(在 ABC 中选填)层。岩石圈包括地壳和 。
C.⑦—地下径流 D.①—蒸腾 (4)若此图表示地球大气层结构,那么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能反射无线电波的位于____
37.上游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增加,对水循环环
节产生的影响是 (在 ABC 中选填)层。由于人类的冰箱和空调中使用氟氯烃化合物做制冷剂,导致某种物质减少从而
A.③增多 B.⑤减少 造成进入地面紫外线增多,该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在 ABC 中选填)层。
C.⑦减少 D.⑧增多
40.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图 2 为谷地和山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6 分)。
坡的年降水量日变化图,图 3为谷地某时段等压面和等温面分布剖面示意图。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 3300 米,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共 9 分)。 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
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如图所示)
(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
甲图 乙图
图 2 为谷地和山坡的年降水量日变化图,图 3 为谷地某时段等压面和等温面分布剖面示意图。 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 (强\弱)(1分),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
辐射 (强\弱)(1分),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1 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图中循环气流的形成过程:暖棚受热多,空气 (上升\下沉),内
室受热少,空气 (上升\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 (暖棚\内室)通过 1 通风口向气
压低的 (暖棚\内室)流动;下层空气则相反。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1)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
(2)ABCD 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
(3)若甲图所示等压面为沿海地区白天等压面,则 A、B中代表海洋的是____,此时近地面风从____
(海洋/陆地)吹来。
(4)在乙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
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5)根据图 2,由两地的降水特点可以判读甲为____(谷地\山坡)。图 3表示的是该地____(填“白
天”或“夜间”)的等压面和等温面分布剖面示意图,该时段吹____(填“山”或“谷”)风。
大庆一中高一年级第三阶段考试 41. (共 6分)
(1)弱(1 分) 弱(1 分)
地理试卷评分标准 (2)(膨胀)上升,(1分) (冷却)下沉,(1 分)
暖棚(1 分);内室(1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38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7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A C A C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A B A B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A A D D C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答案 C D D D B B D C
二、综合题(共 3小题,共 24分)
39.(共 9分,每空 1分)
(1) 日冕 黑子 B (2) ①
(3) 快 B 上地幔顶部 (4) A B
40.(共 9分,每空 1分)
(1) A
(2) B
(3) B 海洋
(4)顺时针 ②
(5)谷地 夜间 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