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青年的特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青年的特质”

资源简介

高中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青年的特质”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01.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陈独秀
02.青年力量如天之初日,必将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远。——毛泽东
03.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5月1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4.“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成为新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5月1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为议论文;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作文材料分析
材料引用了陈独秀、毛泽东、习近平关于青年的论述,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青年的特质、使命与价值。陈独秀将青年比作初春、朝日、百卉萌动、利刃新发,着重突出青年时期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是人生最宝贵阶段,意味着青年充满活力与希望,拥有改变世界、创造美好未来的可能性,奠定了对青年积极向上特质的认知基础。
毛泽东提出青年力量如天之初日,必将担当起偌大世界,明确了青年肩负的重任与使命,在时代发展进程中,青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应胸怀广阔天地,以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去迎接挑战,承担起国家、社会乃至全球发展赋予的责任,强调青年与时代使命紧密相连的关系。
习近平的讲话进一步丰富了青年内涵,指出奋斗是青春亮丽底色,行动是有效磨砺,揭示了青年成长与实践奋斗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不懈奋斗和实际行动,青年才能磨砺自我、实现价值;同时强调责任担当让青春闪光,以及青年的创新热情与动力,这要求青年在时代浪潮中,以创新思维和积极担当精神,投身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回应时代需求,实现个人与国家发展的有机统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一最强音,则是当代青年使命担当的鲜明写照,体现了青年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在民族复兴征程中,青年以坚定誓言表达内心信念与行动决心,展现时代青年风貌与价值追求。
综合来看,材料围绕青年主题,从青年特质、时代使命、奋斗担当、创新精神以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奉献等多个维度展开,引导考生深入思考青年在时代背景下应如何定位自身、发挥优势、履行使命,要求考生结合时代特征与自身发展,阐述对青年价值与责任的深刻理解,展现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关注与担当意识,体现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思想境界与精神风貌,写出具有时代气息与深度思考的议论文。
二、立意指导
1. 青年当以奋斗之姿绘就青春华章:着重阐述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路径。以黄文秀为例,她从名校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在艰苦环境中,走村串户了解民情,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用奋斗书写青春。奋斗让青年在面对困难时砥砺前行,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创造不平凡业绩,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凸显奋斗对青年成长的决定性作用。
2. 肩负时代使命,彰显青年担当:此立意聚焦于青年与时代使命的紧密联系。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无数“90 后”“00 后”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奔赴抗疫一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奋战,救治患者,承担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这体现青年在时代危机面前挺身而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以担当精神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展现青年在时代浪潮中的关键作用与价值担当。
3. 以创新精神点燃青春引擎:围绕青年的创新特质展开,探讨其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北斗卫星团队平均年龄仅 36 岁,他们突破传统导航技术瓶颈,自主创新研发出全球领先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青年凭借创新热情与动力,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积极探索,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活力,推动社会进步,彰显创新是青年推动时代前行的核心力量。
三、标题范例参考
1. 《以青春之我,耀信仰之光》
2. 《执青春之笔,绘时代华章》
3. 《燃青春之火,铸强国之梦》
4. 《展青年担当,谱时代新篇》
5. 《扬青春朝气,担时代重任》
6. 《怀壮志以长行,携青春而抚凌》
7. 《青春正当时,担当谱芳华》
8. 《乘时代东风,绽青春芳华》
9. 《矢志奋斗,青春无悔》
四、五句名言名句及分析
1.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
分析:此句展现了毛泽东对人生满怀的壮志豪情与自信无畏,对于青年而言,应秉持这种自信去勇敢闯荡、拼搏奋斗,在时代浪潮中不惧困难,以积极心态迎接挑战,激发自身潜能,向着远大目标奋勇前行,为青年树立起豪迈自信的精神榜样,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激励性。
2.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分析:李大钊先生的话语深刻阐述了青年与世界、人类发展的紧密联系,指明青年肩负着推动文明进步、创造幸福的崇高使命,激励当代青年拓宽视野,胸怀天下,以青春力量为国家、民族乃至全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升华文章的思想境界,强化青年使命担当的主题。
3.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分析:孟郊此诗告诫青年要珍惜青春时光,趁早有所作为。青春短暂易逝,不容虚度,应及时努力奋斗,抓住成长机遇,在有限的青春里积累知识、锤炼品格、实现价值,为论述青年珍惜时光奋斗提供有力依据,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与劝诫意味。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分析:诗句表达了时代更迭中人才辈出、各展风采的观点,在青年主题下,激励当代青年树立信心,凭借自身才华与努力,在时代舞台上展现独特价值,引领时代潮流,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强调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与不可替代的地位,丰富文章内涵。
5.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分析:李大钊精准地刻画了青年勇往直前、不惧困难、富有创造力的特质,在写作中可用于展现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鼓励青年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态度突破困境,创造历史,为论证青年精神与价值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凸显青年力量。
五、八个经典事例
1. 秦玥飞的乡村坚守: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工作机会,回到湖南老家当“村官”。他致力于改善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不怕吃苦,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需求,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成立公益计划帮助住住创业。秦玥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中展现青春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打破了人们对名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固有认知,成为青年服务基层的典范。
2. 苏炳添的速度突破:苏炳添在短跑领域不断挑战自我,尽管年龄增长、伤病困扰,但他凭借顽强毅力和科学训练方法,一次次突破极限。他以 32 岁的“高龄”在奥运会赛场上跑出惊人成绩,成为首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打破了亚洲人在短跑项目上的瓶颈。苏炳添的拼搏奋斗体现了青年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体育竞技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青年的风采,激励着无数青年在各自领域勇于挑战极限,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
3. 曹原的科研创新:曹原在科研道路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创新能力。他在攻读博士期间,发现了石墨烯超导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困扰物理学界多年的难题,其研究成果在全球引起轰动,多次登上顶级学术期刊封面。曹原的成就彰显了青年在科研创新领域的巨大潜力,他以敏锐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人类科学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成为青年投身科研、追求创新的榜样,推动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
4. “嫦娥团队”的逐梦星河:“嫦娥团队”平均年龄 33 岁,他们肩负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重任。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和巨大的科研压力,团队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无畏的勇气,成功实现了嫦娥系列探测器的发射、着陆、巡视等任务,推动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使中国在航天领域迈向世界前列。他们的奋斗与创新展现了青年团队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的关键作用,为航天事业注入青春活力,诠释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
5. 李子柒的文化传承:李子柒以短视频形式展现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和文化魅力,她亲力亲为学习传统手工艺,如制作文房四宝、酿造传统美酒、烹饪地方美食等,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场景,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引发全球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与喜爱。李子柒在文化传播领域的独特贡献,体现了青年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创新实践,以青春视角挖掘文化价值,为文化传承发展开辟新路径,展现了青年的文化自信与担当精神。
6. 凉山救火英雄群体: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一群平均年龄二十多岁的消防战士挺身而出,他们在熊熊烈火中逆向前行,与火魔展开殊死搏斗,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森林资源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展现出青年在危难时刻的无畏勇气和崇高使命担当,诠释了青春在奉献中闪耀的价值,成为时代的英雄楷模,激发全社会对青年奉献精神的敬仰与传承。
7. 陈祥榕等戍边英雄:戍边战士陈祥榕等在加勒万河谷地区,面对外军蓄意挑衅和暴力攻击,毫不畏惧,英勇战斗,展现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子之心。他们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坚守岗位,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以年轻的生命筑起巍峨界碑。这些戍边英雄的事迹彰显了青年在保家卫国中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让青春在祖国边疆绽放最绚丽之花,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8. “天问一号”探测器背后的青年团队:“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与运行,背后是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他们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在火星探测任务中攻克诸多技术难关,如自主研发新型探测器结构、优化飞行轨道设计、解决远距离通信问题等。这些青年科研人员日夜奋战,以创新思维和精湛技术,助力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中国行星探测新篇章,展现了青年在航天科技领域的智慧与担当,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范文一:《暖在良心坚守——“油条哥”当选》
在《暖闻》专栏的候选新闻中,“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复炸油”炸油条,此则新闻宛如冬日暖阳,暖人心扉。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屡现的时代,“油条哥”的坚守显得弥足珍贵。他抵住了利益的诱惑,用实际行动捍卫着顾客的健康,这不仅是一种商业道德的坚守,更是人性善良与诚信的彰显。因此,我认为“油条哥”的新闻更适合刊登在《暖闻》专栏。
坚守商业道德,是“油条哥”暖闻的基石。商业活动中,诚信与道德是无形却珍贵的资产。古有晋商“以义制利”,诚信经营,赢得百年商誉;今有“油条哥”,在炸油条这一平凡生意里,不被低成本高利润的“复炸油”所动,坚守良心底线。他清楚地知道,每一根油条都关乎顾客的健康,每一次坚守都是对商业道德的捍卫。这种坚守,让顾客吃得放心,让社会对商业诚信重拾信心,为整个商业环境注入一股清流,如春风化雨,温暖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人们对诚信经营的期待。
传递社会正能量,是“油条哥”暖闻的光芒。他的事迹经网络传播后,引发广泛关注与赞誉,成为人们热议的正面典型。在社会舆论场中,他像一颗启明星,照亮了人们对善良、诚信、责任的认知之路。当人们为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忧心忡忡时,“油条哥”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坚持告诉大家:良心经营是可行的,道德坚守是值得赞扬的。他的故事激发了更多人在各自岗位上坚守正道,从街边小店到大型企业,从个体商户到公司白领,纷纷以他为榜样,传递着诚信、负责的正能量,让温暖在社会中持续蔓延,驱散了人们心头对不良商业行为的阴霾。
彰显平凡岗位价值,是“油条哥”暖闻的温度。炸油条或许只是一份平凡甚至有些不起眼的工作,但“油条哥”却赋予了它不凡的意义。他每日早起准备新鲜食材,精心把控每一道工序,在烟火缭绕中,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正如雷锋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伟大精神,“油条哥”也让我们看到,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只要心怀对职业的敬畏、对顾客的负责,就能发光发热,温暖他人。他的存在,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们找到了价值坐标,激励着他们用同样的热情与坚守,书写属于自己的温暖篇章,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充满希望与力量。
“油条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新闻,更是一首关于良心、诚信与责任的赞歌。他用温暖的坚守,为社会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相信,在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能以最质朴的方式,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与勇气,让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始终怀揣着温暖与希望,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社会家园。
范文二:《画展中的人文暖光——那一抹宽容》
面对《暖闻》专栏的三则新闻,画展主办方对损坏名画男孩的宽容处理,如同一束明亮而温暖的光,照亮了人性中善良与包容的角落,使其成为最适宜刊登的暖闻。在这个快节奏且有时略显冷漠的时代,这份宽容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呵护了一个孩子的心灵,更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价值的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关怀至上,是画展暖闻的核心价值。主办方在面对名画受损这一意外事件时,没有被物质损失冲昏头脑,而是第一时间关注到男孩的心理状况。这与当今社会部分人过度看重物质利益、忽视人性关怀形成鲜明对比。正如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关爱贫困与病患,将每一个人的尊严与幸福置于首位,画展主办方的做法同样体现了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尊重。他们深知,一幅名画的价值或许可以衡量,但一个孩子的心灵创伤可能影响其一生。这种人文关怀,如春风拂柳,轻柔地抚慰着男孩幼小的心灵,也温暖了整个社会的精神家园,让人们重新审视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应如何抉择,为社会树立了人文关怀的标杆。
培养社会责任感,是画展暖闻的潜在力量。主办方的宽容并非无原则纵容,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他们希望通过此举,让男孩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懂得责任与担当,学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种宽容式的教育理念,类似于古代贤达对子侄的教导,不重苛责而重引导。当社会以这样的包容心态对待犯错者时,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愧疚与自省,从而主动承担责任,改正错误。男孩在感受到主办方的善意后,更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以同样的宽容与善良对待他人,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整体责任感的提升,让温暖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延续。
塑造美好社会风尚,是画展暖闻的深远影响。这一事件经传播后,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与反思,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它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让更多人意识到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纠纷与冲突,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画展主办方一样,秉持宽容、理解的态度,那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从邻里之间的琐事争吵到陌生人之间的无意碰撞,从商业往来的利益纷争到公共事务的意见分歧,宽容都能化解矛盾,让社会充满爱与温暖,营造出一种互帮互助、互谅互让的良好风尚,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画展主办方的宽容之举,是人性光辉在现实生活中的闪耀,是温暖与爱的传递。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小小的善举,能够引发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反响,能够点亮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能够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愿我们都能从这则暖闻中汲取力量,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洋溢着爱与责任的美好家园,为每个人的心灵找到栖息之所,共同描绘一幅和谐、温暖、美好的社会画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