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1.(2024七下·翁源期中)在我国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人,他们缺乏的营养物质最可能是( )A.含碘的无机盐 B.含铁的无机盐C.含锌的无机盐 D.含钙的无机盐2.(2024七下·翁源期中)小明到天黑就看不清东西,他听从了医生的吩咐,多吃猪肝和胡萝卜后,症状消失。推测其患病的原因是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3.(2024七下·翁源期中)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会变蓝色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①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4.(2024七下·翁源期中)北京烤鸭肉质细嫩,肥而不腻。下列有关人食用烤鸭后消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烤鸭在体内的路线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B.鸭肉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C.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对鸭肉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D.大肠能吸收部分无机盐和维生素5.(2024七下·翁源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打算办一期有关“人体消化与吸收”的黑板报,同学们准备的下列资料中,描述错误的是( )A.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食物消化B.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C.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酶D.维生素、无机盐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6.(2024七下·翁源期中)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混合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入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是( )A.胰液、肠液 B.胰液、唾液 C.唾液、胃液 D.胃液、肠液7.(2024七下·翁源期中)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为脂肪,消化器官是A B.Y为淀粉,消化器官是C和DC.Z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D D.X、Y、Z都能在D进行消化8.(2024七下·翁源期中)劳动课上安排了烹饪的相关学习,李华做了一份丰盛的午餐:馒头、红烧肉和炖豆腐。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的食物是( )A.牛奶 B.小米粥 C.香菇炒青菜 D.清蒸鲤鱼9.(2024七下·翁源期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 B.青菜买回时要清洗干净C.购买方便面要看保质期 D.食用发芽的马铃薯(2024七下·翁源期中)【主题思考】2023年,淄博烧烤成功出圈,城市空气中弥漫着“羊肉肉香”味,“进淄赶烤”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小饼、小葱、酱料的三件套搭配更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烧烤吃法。请回答下列小题:10.淄博烧烤的特色搭配中,在口腔中开始被初步分解的食物是( )A.羊肉 B.小饼 C.小葱 D.酱料11.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会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器官能对吸入的气体起清洁作用的是( )A.鼻 B.口腔 C.咽 D.肺12.(2024七下·翁源期中)小明探究血液成分时将等量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后,A、B试管中添加适量抗凝剂后静置2小时(C、D未加)。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静置结果的是( )A. B.C. D.13.(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果不小心划破手指造成出血,血液很快就能止住。此过程起止血效果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14.(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①B.②数目增多,代表有炎症C.③数量过少,会造成贫血D.感染细菌时,④会显著增加15.(2024七下·翁源期中)某地因血库存量告急,周末启动了应急献血活动,市民踊跃献血,奉献爱心。关于无偿献血和安全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橡皮管扎紧手臂时,在橡皮管下端鼓起的血管是静脉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C.献血者捐献的红细胞可以用于救治严重贫血的患者D.血库存量紧张时,向B血型的患者大量输入O型血救急16.(2024七下·翁源期中)中医“切脉”时可以感受到血管的“跳动”。引起这种“跳动”的根本原因是( )A.动脉的收缩和舒张 B.静脉的收缩和舒张C.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D.胸廓的收缩和舒张17.(2024七下·翁源期中)图为小洲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关于小鱼尾鳍中三种血管的描述,正确的的是( )A.甲是静脉血管 B.乙是毛细血管C.丙是动脉血管 D.甲乙丙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18.(2024七下·翁源期中)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下列关于选用静脉而非动脉的解释,错误的是(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19.(2024七下·翁源期中)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质量(克) 10 10 ①水(毫升) 30 30 30温度上升(C°) 2.2 1.5 3.1A.实验中,①应该为10克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C.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测定的能量值与该食物的实际能量值完全相符20.(2024七下·翁源期中)常言道“食不言,寝不语”。提倡“食不言”的原因是,如果吞咽时大声说笑,来不及被盖住喉口,食物很容易进入气管。吞咽时能盖住喉口的结构是( )A.软腭 B.气管软骨 C.甲状软骨 D.会厌软骨21.(2024七下·翁源期中)“讲文明,树新风”,随地吐痰不卫生,易传播疾病。痰形成于( )A.肺 B.喉 C.气管 D.口腔22.(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图是小毅制作的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模拟的是气管 B.③模拟的是肺C.甲模拟吸气过程 D.乙装置中,膈肌收缩23.(2024七下·翁源期中)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B.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上升C.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D.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下降24.(2024七下·翁源期中)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深度加深B.使肺泡充分扩张回缩C.可增强肋间肌、膈肌的收缩能力D.会降低气体交换的效率25.(2024七下·翁源期中)下列成语中,不包含排泄现象的是( )A.垂涎欲滴 B.气喘吁吁 C.汗流浃背 D.屁滚尿流26.(2024七下·翁源期中)2024年3月17日,澳门国际十公里长跑赛如期举行。长跑运动员比赛时常常大汗淋漓,比赛结束后应及时补充( )A.纯净水 B.淡盐水 C.浓茶水 D.果汁27.(2024七下·翁源期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排汗主要排出的物质是( )A.水、尿素、葡萄糖 B.水、尿素、无机盐C.水、无机盐、氨基酸 D.水、尿素、二氧化碳28.(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Ⅰ、Ⅱ、Ⅲ、Ⅳ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物质为尿素,则Ⅰ表示肾B.若该物质为葡萄糖,则Ⅲ表示小肠C.若该物质为氧气,则Ⅰ表示肺泡D.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表示组织细胞29.(2024七下·翁源期中)某正常成年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表(单位:g/100mL),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三样液分别是(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A样液 99 0.00 0.10 0.72 0.03B样液 95 0.00 0.00 1.50 2.00C样液 90 7.00 0.10 0.72 0.03A.原尿、血浆、尿液 B.原尿、尿液、血浆C.血浆、尿液、原尿 D.血浆、原尿、尿液30.(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脑部毛细血管网,则A中流着静脉血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C.若B为肾小球,则A、C都流着动脉血D.若A为肺动脉B为肺,则C中流着静脉血31.(2024七下·翁源期中)心血管疾病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心力衰竭是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大的挑战。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它不但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更为上千万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获新生带来希望。图1示心脏结构,图2示人工心脏参与人体血液循环的工作方式。请回答:([ ]内填序号,____上填写文字)图1 图2(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 ,能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观察心脏的结构,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10] ,在[9]和[10]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保证血液只能按照静脉→ →心室→ 的方向流动。(2)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心脏功能失常引起的,导致心脏不能满足全身基础代谢需要的疾病。如图2所示,该人工心脏代替了 (选填心脏四个腔室的名称)的相关功能。旧式人工心脏易造成血液凝固成块(血栓)的现象,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 (填一种血细胞)的功能,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3)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过程,其中肺循环的路径为[4]→[7] →肺部毛细血管网→[ ]→[9]。辅酶Q10能作为营养心肌细胞的药物,支持心脏健康,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辅酶Q10经消化吸收后,最先到达[ ]右心房。32.(2024七下·翁源期中)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材料一:日常饮食经常摄取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导致肥胖的发生。《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肥胖率为7.9%。材料二:为遏制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习惯,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节选):①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平衡膳食,达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及比例适宜。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②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在膳食中的比重;保证蛋白质摄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③肥胖儿童青少年应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做到吃饭八分饱。减少高油、高盐、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的摄入。请回答:(1)食物中富含营养物质,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 、脂肪。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主要在 (填器官的名称)被吸收。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导致肥胖,是因为多余的糖类在体内会转变成 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2)儿童青少年应保证平衡膳食,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30%、 和 。摄入新鲜蔬菜水果,既可补充 ,降低坏血病、夜盲症等疾病的发生,还能补充 ,促进肠胃蠕动。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原因是蛋白质是 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3)良好饮食行为,能促进长期健康,肥胖防控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除了养成良好饮食行为外,对于肥胖的同学,你的建议是 。33.(2024七下·翁源期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研究表明,高脂饮食习惯会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引起该病的发生。大蒜具有降血脂的功能,其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蒜氨酸等物质。近日,有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探究蒜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实验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处理方法(每天一次,连续6周) 6周后各项指标情况饲喂 给药 肝脏脂肪变性情况 血脂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1 普通饲料 蒸馏水 无 3.9 1.12 高脂饲料 蒸馏水 强 7.2 4.13 高脂饲料 含蒜氨酸的水溶液(浓度根据小鼠体重按20mg/kg进行配制) 几乎无 4.7 2.9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主要表现为肝脏脂肪变性和血脂升高)回答以下问题:(1)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能够分泌 促进脂肪的分解。图示脂肪肝的形成,对实验作出假设:蒜氨酸能抑制食物中的脂肪在器官A (写器官名)的消化和吸收降低血脂,同时通过促进肝细胞对脂肪的利用来 (选填“增加”或“减少”)肝细胞囤积脂肪,进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情。(2)第2、3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小鼠每天的饲料喂养量、给药量、运动量等条件都应保持 。该实验连续做了6周,每周记录6次,且结果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显示,第 组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最强、血脂值最高。通过第1组和第组作比较,说明 饲料会使小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第2组和第3组数据对比,说明蒜氨酸 (填“能”或“不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34.(2024七下·翁源期中)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空间站的循环利用系统(如图)是航天员们的健康生活的保障。请回答:(1)根据美国航天局研究,太空中航天员身体里的 会以每个月1.5%的速度流失,相当于一个老人在地球一年的流失量,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为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航天员在补充无机盐的同时,还需多摄入维生素 (填维生素的种类)。(2)空间站采用水电解系统提供 从而保证航天员的呼吸。当航天员胸廓容积扩大时,肺内气压 (选填“上升”或“下降”),气体入肺,在肺泡外 处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 ,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处被利用。(3)饮水储存箱可提供饮用水,航天员体内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 系统排出,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 。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原因可能是 发生病变。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解析】【解答】成年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或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故在我国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人,他们缺乏的最可能是含碘的无机盐。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2.【答案】A【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解析】【解答】A、小明的眼睛到了傍晚就看不清东西,是夜盲症的表现,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而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多吃猪肝和胡萝卜后,症状消失,A正确。B、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急滞和食欲不振。B错误。C、维生素C的缺乏症是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C错误。D、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对维持人体钙、磷代谢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障碍,从而引发骨质疏松、肌肉无力、佝偻病等健康问题,D错误。故选:A。【分析】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3.【答案】C【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解析】【解答】A、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A正确;B、②③有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C、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①②对照,探究的是“液淀粉酶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正确;D、①③对照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因此①③对照探究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D错误。【分析】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4.【答案】B【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解析】【解答】A、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烤鸭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A正确;B、鸭肉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用经过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B错误;C、胃壁内有胃腺,胃腺可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鸭肉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C正确;D、大肠没有消化功能,但是有吸收功能,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正确。故选:B。【分析】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各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同。2、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5.【答案】D【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解析】【解答】A、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促进了食物的消化,A正确。B、淀粉没有甜味,而麦芽糖具有甜味;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该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B正确;C、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正确;D、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可以吸收,D错误。故选:D。【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个过程需要消化酶的参与才能完成。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6.【答案】A【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解析】【解答】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消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配制的消化液是胰液、肠液。而胃液和唾液都不能消化脂肪,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这是与不同的消化液含有的消化酶不同有关;例如唾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而胰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7.【答案】D【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解析】【解答】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1)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2)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故选:D.【分析】做这类的题首先要学会识图.还要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糖类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这三类营养物质在小肠内都消化.8.【答案】C【知识点】合理营养【解析】【解答】馒头、红烧肉和炖豆腐,主要是提供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缺少维生素,因此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的食物是D香菇炒青菜。牛奶、清蒸鲤鱼提供蛋白质,小米粥提供糖类。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 3。9.【答案】D【知识点】食品安全【解析】【解答】A、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购买检疫合格的猪肉,A不符合题意;B、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难免喷洒过农药,青菜买回时通过清水浸泡、冲洗,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物,B不符合题意;C、购买带方便面等包装的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C不符合题意;D、 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素,它对人体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人吃了会有咽喉痒、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会死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 食物中有毒或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屡见报端,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加工、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答案】10.B11.A【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食物的消化【解析】【分析】(1)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的部位是:糖类在口腔和小肠中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脂肪在小肠中被消化。(2)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10.口腔中的消化液是唾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分解形成麦芽糖。羊肉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小葱中主要是维生素和无机盐,酱料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小饼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11.A、鼻属于呼吸道,前端有鼻毛能阻挡灰尘,鼻腔黏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经过的气体变得温暖,鼻黏膜也能分泌黏液,能粘附一定的灰尘并且能使经过的空气变得湿润;黏液中的杀菌物质还能杀灭一些病菌。鼻能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A正确;B、口腔属于消化道,不属于呼吸道,不是气体进入肺的必经通道,不能对吸入气体起到清洁作用,B错误;C、咽既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不能对空气清洁,C错误;D、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不能对气体进行处理,D错误。故选:A12.【答案】B【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解析】【解答】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可见B正确,ACD错误。故选: B。【分析】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常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血液的组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13.【答案】C【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解析】【解答】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14.【答案】A【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①是血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A正确。B、由分析可知,②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偏高,血液黏稠,B错误。C、由分析可知,③是白细胞,白细胞数量偏低,免疫力下降,C错误。D、由分析可知,④是血小板,血小板数量过少,止血困难;数量过多,易造成血栓;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③白细胞会显著增加,D错误。故选:A【分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其中血浆:淡黄色,半透明,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红细胞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个体大,数量少,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能帮助止血和加速凝血。图中: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15.【答案】D【知识点】血型与输血【解析】【解答】A、四肢的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输送回心脏的血管,所以橡皮管扎紧手臂时,在橡皮管下端鼓起的血管是静脉,故A正确;B、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故B正确;C、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可与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进行治疗,所以献血者捐献的红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严重贫血患者,故C正确;D、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因此O型血既可以输给O型血的人,也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故D错误。故选D【分析】我国实行义务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16.【答案】C【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压、脉搏【解析】【解答】中医“切脉”时感受的血管“跳动”是指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动脉的搏动。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是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引起这种“跳动”的根本原因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因此脉搏是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17.【答案】A【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解析】【解答】A、图甲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所以甲是静脉,A正确;B、图乙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所以乙是动脉,B错误;C、图丙中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丙是毛细血管,C错误;D、三种血管的血流速度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错误。故选:A。【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18.【答案】C【知识点】血管【解析】【解答】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所以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静脉血管分布较浅,血流速度慢,便于止血。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19.【答案】D【知识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解析】【解答】A、探究不同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不同种类食物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10克,A正确;B、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应浸入水中,但不能接触瓶底,否则测出的实验数据不准确,B正确;C、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放出的热量使相同体积的水温度上升最多的是核桃仁,所以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C正确;D、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D错误。故选:D。【分析】(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名。(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可以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而燃烧后剩下的物质是无机物。20.【答案】D【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解析】【解答】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阳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就会呛着,引起咳嗽,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21.【答案】C【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解析】【解答】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不符合题意。B、喉是呼吸道的组成器官之一,也是发声的器官,B不符合题意。C、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还能黏附灰尘、细菌等。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形成于气管和支气管,C符合题意。D、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点,口腔内有牙齿,对食物有磨碎,咀嚼,斯裂的作用,同时口腔内有唾液,对淀粉有初步消化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痰是气管和支气管上的黏膜腺细胞产生的黏液以及人体吸进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灰尘等,经人体咳排出体外形成的22.【答案】C【知识点】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解析】【解答】AB、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图中的玻璃管①模拟的是气管,玻璃管②模排的是支气管,气球③模拟的是肺,橡皮膜④模拟的是膈肌,AB正确;C、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高于外界空气的气体压力,从而气体就被并出,即呼气过程,由图可知,甲中③肺呈现收缩状态,则甲模拟的是呼气过程,C错误;D、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低于外界空气的气体压力,从而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即吸气过程,由图可知,乙中③肺呈现扩张状态,则乙拟的是吸气,此时的肌收缩,D正确。故选:C。【分析】图中:甲模拟的是呼气,乙模拟的是吸气;模拟的是气管,②模拟的是支气管,③模拟的是肺,④模拟的是膈肌。23.【答案】B【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析】【解答】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因此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故答案为:B。【分析】(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24.【答案】D【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析】【解答】A、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呼吸深度加深,A正确;B、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使肺泡充分扩张回缩,B正确;C、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可以增强肋间肌、膈肌的收缩能力,C正确;D、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会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D错误。故选:D。【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25.【答案】A【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解析】【解答】A、垂涎欲滴是指馋得连口水都滴下来了,口水是唾液,不属于排泄,A符合题意;B、气喘吁吁是呼出二氧化碳,属于排泄,B不符合题意;C、汗流浃背是排汗,属于排泄,C不符合题意;D、屁滚尿流是排尿,属于排泄,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排泄是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26.【答案】B【知识点】排泄的意义【解析】【解答】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淡盐水含有含钠的无机盐,能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最好饮用淡盐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27.【答案】B【知识点】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其中人体内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排出尿液。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28.【答案】C【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解析】【解答】A、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若该物质为尿素尿素在Ⅰ处减少,则Ⅰ表示肾,A正确;B、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葡萄糖,葡萄糖在Ⅰ处减少,在Ⅲ处增多,则Ⅲ表示小肠,B正确;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Ⅲ时,氧气的含量增加,Ⅲ表示的器官是肺,C错误;D、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走。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的是肺,二氧化碳在Ⅲ处增多,因此,Ⅲ表示组织细胞,D正确。故选:C。【分析】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该器官的功能有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29.【答案】B【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从表格中看出,A样液中含有葡萄糖,而不含有蛋白质,因此A样液是原尿;B样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而是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B样液是尿液;C样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也含有葡萄糖,因此C样液血浆。所以,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样液分别是原尿、尿液、血浆。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0.【答案】C【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A、如果B为脑处的毛细血管,A是动脉,流动脉血,C是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A错误;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二氧化碳增加,B错误;C、若B结构代表肾小球,则A是入球小动脉C是出球小动脉,由于肾小球只起过滤作用,并没有发生物质的交换,因此它们都是流着动脉血的,C正确;D、若B为肺,A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D错误。故选:C。【分析】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肾小球处除外):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血管。31.【答案】(1)动力;左心室;瓣膜(房室瓣);心房;动脉(2)左心室;血小板(3)肺动脉;8;3【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管;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解析】 【解答】(1)心脏主要是肌肉组织构成,能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了动力。心脏是中空的器官,四个腔分别连接不同血管,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左心室壁最厚,是因为其要将血液输送距离最远,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连接处有动脉瓣,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因此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心房中的血液只能进入心室,心室中的血液不能倒流回心房,动脉中的血液不能倒流回心室。因为瓣膜的存在,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向为静脉→心房→心室→动脉。(2)由图可知人工心脏与主动脉相连,即其中的血液有主动脉流向全身各处,因此其代替了左心室的功能。血液凝固是因为血液中的血小板作用,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小板的功能,就减少了血液凝固现象的发生。(3)人们把血液循环路线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小肠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静脉注射的药物,都会随着体循环最先出现在右心房。【分析】(1)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2)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32.【答案】(1)蛋白质;葡萄糖;小肠;脂肪(2)40%;30%;维生素;膳食纤维;建造(3)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能量消耗【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合理营养【解析】【解答】(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糖类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导致肥胖,是因为多余的糖类在体内会转变成脂肪作出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2)要做到合理营养就要保证平衡饮食,根据人类一天的活动量对能量消耗,儿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30%、40%、30%。水果和蔬菜中富含无机盐和维生素,因此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中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促进了我们肠胃的蠕动和排空。蛋白质促进人体发育,还是键槽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因此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大好时期,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蛋类、奶类、鱼类、瘦肉等。(3)良好饮食行为,能促进长期健康,肥胖为心脏带来沉重负担,提高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容易患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对于身体偏胖的同学我们的建议是:饮食注意荤素搭配,不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喝开水,不喝碳酸饮料;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能量消耗等。【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33.【答案】(1)胆汁;小肠;减少(2)蒜氨酸;相同;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3)2;2;高脂【知识点】食物的消化;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解答】(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了对脂肪的消化分解。通过分析题中示意图可知,脂肪是在小肠中被消化的。脂肪肝的出现是因为摄入脂肪酸和甘油过多,脂肪酸和甘油在肝脏处堆积导致的,本实验是验证蒜氨酸能否抑制食物中的脂肪的消化和降低血脂,同时促进肝细胞对脂肪的利用来减少肝细胞囤积脂肪,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情。(2)第2、3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除了小鼠的食物中有无蒜氨酸外,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则变量就是蒜氨酸。对照实验中,除变量外其他所有条件都要相同。 该实验连续做了6周,每周记录6次,且结果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3)从题中数据可以看出2组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最强、血脂值最高。通过第1组和第2组作比较,可以看出第1组喂普通饲料,2组喂高脂饲料,2组的肝脏脂肪变性最强,说明高脂饲料会使小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第2组和第3组数据对比,3组同样是高脂饲料,但是加入了蒜氨酸水溶液后,3组几乎没有肝脏脂肪变性,说明蒜氨酸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34.【答案】(1)钙质(钙);D(2)氧气;下降;毛细血管;左心房;线粒体(3)泌尿;肾单位;肾小管【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1)该是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无机盐,缺钙的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儿童易患佝偻病。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航天远身体中的该流失速度快于地球上钙的流逝速度,因此要补充钙的同时,还要多摄入维生素D。(2)呼吸是为了获得氧气,空间站通过电解水分离出氧气来保证航天员的呼吸。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肌肉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肺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外毛细血管中的氧气浓度,肺泡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浓度,氧气体从肺泡扩散进入毛细血管中,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就实现了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完成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再由左心室泵出送向全身各处,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用于完成各种生命活动。(3)人体内尿素、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每个肾脏都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至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时,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1 / 1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1.(2024七下·翁源期中)在我国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人,他们缺乏的营养物质最可能是( )A.含碘的无机盐 B.含铁的无机盐C.含锌的无机盐 D.含钙的无机盐【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解析】【解答】成年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或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故在我国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人,他们缺乏的最可能是含碘的无机盐。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2.(2024七下·翁源期中)小明到天黑就看不清东西,他听从了医生的吩咐,多吃猪肝和胡萝卜后,症状消失。推测其患病的原因是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答案】A【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解析】【解答】A、小明的眼睛到了傍晚就看不清东西,是夜盲症的表现,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而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多吃猪肝和胡萝卜后,症状消失,A正确。B、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急滞和食欲不振。B错误。C、维生素C的缺乏症是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C错误。D、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对维持人体钙、磷代谢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障碍,从而引发骨质疏松、肌肉无力、佝偻病等健康问题,D错误。故选:A。【分析】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3.(2024七下·翁源期中)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会变蓝色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①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答案】C【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解析】【解答】A、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A正确;B、②③有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C、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①②对照,探究的是“液淀粉酶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正确;D、①③对照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因此①③对照探究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D错误。【分析】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4.(2024七下·翁源期中)北京烤鸭肉质细嫩,肥而不腻。下列有关人食用烤鸭后消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烤鸭在体内的路线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B.鸭肉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C.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对鸭肉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D.大肠能吸收部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答案】B【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解析】【解答】A、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烤鸭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A正确;B、鸭肉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用经过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B错误;C、胃壁内有胃腺,胃腺可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鸭肉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C正确;D、大肠没有消化功能,但是有吸收功能,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正确。故选:B。【分析】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各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同。2、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5.(2024七下·翁源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打算办一期有关“人体消化与吸收”的黑板报,同学们准备的下列资料中,描述错误的是( )A.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食物消化B.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C.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酶D.维生素、无机盐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答案】D【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解析】【解答】A、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促进了食物的消化,A正确。B、淀粉没有甜味,而麦芽糖具有甜味;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该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B正确;C、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正确;D、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可以吸收,D错误。故选:D。【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个过程需要消化酶的参与才能完成。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6.(2024七下·翁源期中)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混合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入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是( )A.胰液、肠液 B.胰液、唾液 C.唾液、胃液 D.胃液、肠液【答案】A【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解析】【解答】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消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配制的消化液是胰液、肠液。而胃液和唾液都不能消化脂肪,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这是与不同的消化液含有的消化酶不同有关;例如唾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而胰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7.(2024七下·翁源期中)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为脂肪,消化器官是A B.Y为淀粉,消化器官是C和DC.Z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D D.X、Y、Z都能在D进行消化【答案】D【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解析】【解答】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1)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2)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故选:D.【分析】做这类的题首先要学会识图.还要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糖类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这三类营养物质在小肠内都消化.8.(2024七下·翁源期中)劳动课上安排了烹饪的相关学习,李华做了一份丰盛的午餐:馒头、红烧肉和炖豆腐。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的食物是( )A.牛奶 B.小米粥 C.香菇炒青菜 D.清蒸鲤鱼【答案】C【知识点】合理营养【解析】【解答】馒头、红烧肉和炖豆腐,主要是提供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缺少维生素,因此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的食物是D香菇炒青菜。牛奶、清蒸鲤鱼提供蛋白质,小米粥提供糖类。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 3。9.(2024七下·翁源期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 B.青菜买回时要清洗干净C.购买方便面要看保质期 D.食用发芽的马铃薯【答案】D【知识点】食品安全【解析】【解答】A、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购买检疫合格的猪肉,A不符合题意;B、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难免喷洒过农药,青菜买回时通过清水浸泡、冲洗,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物,B不符合题意;C、购买带方便面等包装的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C不符合题意;D、 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素,它对人体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人吃了会有咽喉痒、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会死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 食物中有毒或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屡见报端,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加工、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2024七下·翁源期中)【主题思考】2023年,淄博烧烤成功出圈,城市空气中弥漫着“羊肉肉香”味,“进淄赶烤”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小饼、小葱、酱料的三件套搭配更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烧烤吃法。请回答下列小题:10.淄博烧烤的特色搭配中,在口腔中开始被初步分解的食物是( )A.羊肉 B.小饼 C.小葱 D.酱料11.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会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器官能对吸入的气体起清洁作用的是( )A.鼻 B.口腔 C.咽 D.肺【答案】10.B11.A【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食物的消化【解析】【分析】(1)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的部位是:糖类在口腔和小肠中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脂肪在小肠中被消化。(2)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10.口腔中的消化液是唾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分解形成麦芽糖。羊肉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小葱中主要是维生素和无机盐,酱料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小饼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11.A、鼻属于呼吸道,前端有鼻毛能阻挡灰尘,鼻腔黏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经过的气体变得温暖,鼻黏膜也能分泌黏液,能粘附一定的灰尘并且能使经过的空气变得湿润;黏液中的杀菌物质还能杀灭一些病菌。鼻能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A正确;B、口腔属于消化道,不属于呼吸道,不是气体进入肺的必经通道,不能对吸入气体起到清洁作用,B错误;C、咽既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不能对空气清洁,C错误;D、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不能对气体进行处理,D错误。故选:A12.(2024七下·翁源期中)小明探究血液成分时将等量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后,A、B试管中添加适量抗凝剂后静置2小时(C、D未加)。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静置结果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解析】【解答】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可见B正确,ACD错误。故选: B。【分析】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常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血液的组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13.(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果不小心划破手指造成出血,血液很快就能止住。此过程起止血效果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答案】C【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解析】【解答】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14.(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①B.②数目增多,代表有炎症C.③数量过少,会造成贫血D.感染细菌时,④会显著增加【答案】A【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①是血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A正确。B、由分析可知,②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偏高,血液黏稠,B错误。C、由分析可知,③是白细胞,白细胞数量偏低,免疫力下降,C错误。D、由分析可知,④是血小板,血小板数量过少,止血困难;数量过多,易造成血栓;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③白细胞会显著增加,D错误。故选:A【分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其中血浆:淡黄色,半透明,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红细胞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个体大,数量少,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能帮助止血和加速凝血。图中: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15.(2024七下·翁源期中)某地因血库存量告急,周末启动了应急献血活动,市民踊跃献血,奉献爱心。关于无偿献血和安全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橡皮管扎紧手臂时,在橡皮管下端鼓起的血管是静脉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C.献血者捐献的红细胞可以用于救治严重贫血的患者D.血库存量紧张时,向B血型的患者大量输入O型血救急【答案】D【知识点】血型与输血【解析】【解答】A、四肢的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输送回心脏的血管,所以橡皮管扎紧手臂时,在橡皮管下端鼓起的血管是静脉,故A正确;B、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故B正确;C、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可与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进行治疗,所以献血者捐献的红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严重贫血患者,故C正确;D、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因此O型血既可以输给O型血的人,也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故D错误。故选D【分析】我国实行义务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16.(2024七下·翁源期中)中医“切脉”时可以感受到血管的“跳动”。引起这种“跳动”的根本原因是( )A.动脉的收缩和舒张 B.静脉的收缩和舒张C.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D.胸廓的收缩和舒张【答案】C【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压、脉搏【解析】【解答】中医“切脉”时感受的血管“跳动”是指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动脉的搏动。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是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引起这种“跳动”的根本原因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因此脉搏是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17.(2024七下·翁源期中)图为小洲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关于小鱼尾鳍中三种血管的描述,正确的的是( )A.甲是静脉血管 B.乙是毛细血管C.丙是动脉血管 D.甲乙丙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答案】A【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解析】【解答】A、图甲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所以甲是静脉,A正确;B、图乙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所以乙是动脉,B错误;C、图丙中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丙是毛细血管,C错误;D、三种血管的血流速度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错误。故选:A。【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18.(2024七下·翁源期中)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下列关于选用静脉而非动脉的解释,错误的是(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答案】C【知识点】血管【解析】【解答】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所以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静脉血管分布较浅,血流速度慢,便于止血。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19.(2024七下·翁源期中)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质量(克) 10 10 ①水(毫升) 30 30 30温度上升(C°) 2.2 1.5 3.1A.实验中,①应该为10克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C.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测定的能量值与该食物的实际能量值完全相符【答案】D【知识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解析】【解答】A、探究不同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不同种类食物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10克,A正确;B、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应浸入水中,但不能接触瓶底,否则测出的实验数据不准确,B正确;C、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放出的热量使相同体积的水温度上升最多的是核桃仁,所以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C正确;D、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D错误。故选:D。【分析】(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名。(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可以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而燃烧后剩下的物质是无机物。20.(2024七下·翁源期中)常言道“食不言,寝不语”。提倡“食不言”的原因是,如果吞咽时大声说笑,来不及被盖住喉口,食物很容易进入气管。吞咽时能盖住喉口的结构是( )A.软腭 B.气管软骨 C.甲状软骨 D.会厌软骨【答案】D【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解析】【解答】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阳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就会呛着,引起咳嗽,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21.(2024七下·翁源期中)“讲文明,树新风”,随地吐痰不卫生,易传播疾病。痰形成于( )A.肺 B.喉 C.气管 D.口腔【答案】C【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解析】【解答】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不符合题意。B、喉是呼吸道的组成器官之一,也是发声的器官,B不符合题意。C、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还能黏附灰尘、细菌等。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形成于气管和支气管,C符合题意。D、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点,口腔内有牙齿,对食物有磨碎,咀嚼,斯裂的作用,同时口腔内有唾液,对淀粉有初步消化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痰是气管和支气管上的黏膜腺细胞产生的黏液以及人体吸进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灰尘等,经人体咳排出体外形成的22.(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图是小毅制作的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模拟的是气管 B.③模拟的是肺C.甲模拟吸气过程 D.乙装置中,膈肌收缩【答案】C【知识点】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解析】【解答】AB、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图中的玻璃管①模拟的是气管,玻璃管②模排的是支气管,气球③模拟的是肺,橡皮膜④模拟的是膈肌,AB正确;C、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高于外界空气的气体压力,从而气体就被并出,即呼气过程,由图可知,甲中③肺呈现收缩状态,则甲模拟的是呼气过程,C错误;D、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低于外界空气的气体压力,从而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即吸气过程,由图可知,乙中③肺呈现扩张状态,则乙拟的是吸气,此时的肌收缩,D正确。故选:C。【分析】图中:甲模拟的是呼气,乙模拟的是吸气;模拟的是气管,②模拟的是支气管,③模拟的是肺,④模拟的是膈肌。23.(2024七下·翁源期中)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B.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上升C.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D.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下降【答案】B【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析】【解答】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因此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故答案为:B。【分析】(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24.(2024七下·翁源期中)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深度加深B.使肺泡充分扩张回缩C.可增强肋间肌、膈肌的收缩能力D.会降低气体交换的效率【答案】D【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析】【解答】A、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呼吸深度加深,A正确;B、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使肺泡充分扩张回缩,B正确;C、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可以增强肋间肌、膈肌的收缩能力,C正确;D、深呼吸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会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D错误。故选:D。【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25.(2024七下·翁源期中)下列成语中,不包含排泄现象的是( )A.垂涎欲滴 B.气喘吁吁 C.汗流浃背 D.屁滚尿流【答案】A【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解析】【解答】A、垂涎欲滴是指馋得连口水都滴下来了,口水是唾液,不属于排泄,A符合题意;B、气喘吁吁是呼出二氧化碳,属于排泄,B不符合题意;C、汗流浃背是排汗,属于排泄,C不符合题意;D、屁滚尿流是排尿,属于排泄,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排泄是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26.(2024七下·翁源期中)2024年3月17日,澳门国际十公里长跑赛如期举行。长跑运动员比赛时常常大汗淋漓,比赛结束后应及时补充( )A.纯净水 B.淡盐水 C.浓茶水 D.果汁【答案】B【知识点】排泄的意义【解析】【解答】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淡盐水含有含钠的无机盐,能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最好饮用淡盐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27.(2024七下·翁源期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排汗主要排出的物质是( )A.水、尿素、葡萄糖 B.水、尿素、无机盐C.水、无机盐、氨基酸 D.水、尿素、二氧化碳【答案】B【知识点】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其中人体内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排出尿液。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28.(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Ⅰ、Ⅱ、Ⅲ、Ⅳ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物质为尿素,则Ⅰ表示肾B.若该物质为葡萄糖,则Ⅲ表示小肠C.若该物质为氧气,则Ⅰ表示肺泡D.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表示组织细胞【答案】C【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解析】【解答】A、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若该物质为尿素尿素在Ⅰ处减少,则Ⅰ表示肾,A正确;B、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葡萄糖,葡萄糖在Ⅰ处减少,在Ⅲ处增多,则Ⅲ表示小肠,B正确;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Ⅲ时,氧气的含量增加,Ⅲ表示的器官是肺,C错误;D、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走。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的是肺,二氧化碳在Ⅲ处增多,因此,Ⅲ表示组织细胞,D正确。故选:C。【分析】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该器官的功能有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29.(2024七下·翁源期中)某正常成年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表(单位:g/100mL),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三样液分别是(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A样液 99 0.00 0.10 0.72 0.03B样液 95 0.00 0.00 1.50 2.00C样液 90 7.00 0.10 0.72 0.03A.原尿、血浆、尿液 B.原尿、尿液、血浆C.血浆、尿液、原尿 D.血浆、原尿、尿液【答案】B【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从表格中看出,A样液中含有葡萄糖,而不含有蛋白质,因此A样液是原尿;B样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而是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B样液是尿液;C样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也含有葡萄糖,因此C样液血浆。所以,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样液分别是原尿、尿液、血浆。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0.(2024七下·翁源期中)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脑部毛细血管网,则A中流着静脉血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C.若B为肾小球,则A、C都流着动脉血D.若A为肺动脉B为肺,则C中流着静脉血【答案】C【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A、如果B为脑处的毛细血管,A是动脉,流动脉血,C是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A错误;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二氧化碳增加,B错误;C、若B结构代表肾小球,则A是入球小动脉C是出球小动脉,由于肾小球只起过滤作用,并没有发生物质的交换,因此它们都是流着动脉血的,C正确;D、若B为肺,A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D错误。故选:C。【分析】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肾小球处除外):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血管。31.(2024七下·翁源期中)心血管疾病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心力衰竭是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大的挑战。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它不但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更为上千万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获新生带来希望。图1示心脏结构,图2示人工心脏参与人体血液循环的工作方式。请回答:([ ]内填序号,____上填写文字)图1 图2(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 ,能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观察心脏的结构,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10] ,在[9]和[10]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保证血液只能按照静脉→ →心室→ 的方向流动。(2)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心脏功能失常引起的,导致心脏不能满足全身基础代谢需要的疾病。如图2所示,该人工心脏代替了 (选填心脏四个腔室的名称)的相关功能。旧式人工心脏易造成血液凝固成块(血栓)的现象,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 (填一种血细胞)的功能,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3)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过程,其中肺循环的路径为[4]→[7] →肺部毛细血管网→[ ]→[9]。辅酶Q10能作为营养心肌细胞的药物,支持心脏健康,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辅酶Q10经消化吸收后,最先到达[ ]右心房。【答案】(1)动力;左心室;瓣膜(房室瓣);心房;动脉(2)左心室;血小板(3)肺动脉;8;3【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管;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解析】 【解答】(1)心脏主要是肌肉组织构成,能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了动力。心脏是中空的器官,四个腔分别连接不同血管,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左心室壁最厚,是因为其要将血液输送距离最远,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连接处有动脉瓣,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因此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心房中的血液只能进入心室,心室中的血液不能倒流回心房,动脉中的血液不能倒流回心室。因为瓣膜的存在,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向为静脉→心房→心室→动脉。(2)由图可知人工心脏与主动脉相连,即其中的血液有主动脉流向全身各处,因此其代替了左心室的功能。血液凝固是因为血液中的血小板作用,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小板的功能,就减少了血液凝固现象的发生。(3)人们把血液循环路线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小肠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静脉注射的药物,都会随着体循环最先出现在右心房。【分析】(1)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2)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32.(2024七下·翁源期中)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材料一:日常饮食经常摄取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导致肥胖的发生。《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肥胖率为7.9%。材料二:为遏制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习惯,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节选):①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平衡膳食,达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及比例适宜。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②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在膳食中的比重;保证蛋白质摄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③肥胖儿童青少年应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做到吃饭八分饱。减少高油、高盐、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的摄入。请回答:(1)食物中富含营养物质,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 、脂肪。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主要在 (填器官的名称)被吸收。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导致肥胖,是因为多余的糖类在体内会转变成 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2)儿童青少年应保证平衡膳食,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30%、 和 。摄入新鲜蔬菜水果,既可补充 ,降低坏血病、夜盲症等疾病的发生,还能补充 ,促进肠胃蠕动。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原因是蛋白质是 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3)良好饮食行为,能促进长期健康,肥胖防控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除了养成良好饮食行为外,对于肥胖的同学,你的建议是 。【答案】(1)蛋白质;葡萄糖;小肠;脂肪(2)40%;30%;维生素;膳食纤维;建造(3)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能量消耗【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合理营养【解析】【解答】(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糖类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导致肥胖,是因为多余的糖类在体内会转变成脂肪作出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2)要做到合理营养就要保证平衡饮食,根据人类一天的活动量对能量消耗,儿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30%、40%、30%。水果和蔬菜中富含无机盐和维生素,因此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中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促进了我们肠胃的蠕动和排空。蛋白质促进人体发育,还是键槽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因此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大好时期,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蛋类、奶类、鱼类、瘦肉等。(3)良好饮食行为,能促进长期健康,肥胖为心脏带来沉重负担,提高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容易患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对于身体偏胖的同学我们的建议是:饮食注意荤素搭配,不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喝开水,不喝碳酸饮料;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能量消耗等。【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33.(2024七下·翁源期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研究表明,高脂饮食习惯会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引起该病的发生。大蒜具有降血脂的功能,其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包括蒜氨酸等物质。近日,有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探究蒜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实验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处理方法(每天一次,连续6周) 6周后各项指标情况饲喂 给药 肝脏脂肪变性情况 血脂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1 普通饲料 蒸馏水 无 3.9 1.12 高脂饲料 蒸馏水 强 7.2 4.13 高脂饲料 含蒜氨酸的水溶液(浓度根据小鼠体重按20mg/kg进行配制) 几乎无 4.7 2.9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主要表现为肝脏脂肪变性和血脂升高)回答以下问题:(1)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能够分泌 促进脂肪的分解。图示脂肪肝的形成,对实验作出假设:蒜氨酸能抑制食物中的脂肪在器官A (写器官名)的消化和吸收降低血脂,同时通过促进肝细胞对脂肪的利用来 (选填“增加”或“减少”)肝细胞囤积脂肪,进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情。(2)第2、3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小鼠每天的饲料喂养量、给药量、运动量等条件都应保持 。该实验连续做了6周,每周记录6次,且结果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显示,第 组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最强、血脂值最高。通过第1组和第组作比较,说明 饲料会使小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第2组和第3组数据对比,说明蒜氨酸 (填“能”或“不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答案】(1)胆汁;小肠;减少(2)蒜氨酸;相同;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3)2;2;高脂【知识点】食物的消化;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解答】(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了对脂肪的消化分解。通过分析题中示意图可知,脂肪是在小肠中被消化的。脂肪肝的出现是因为摄入脂肪酸和甘油过多,脂肪酸和甘油在肝脏处堆积导致的,本实验是验证蒜氨酸能否抑制食物中的脂肪的消化和降低血脂,同时促进肝细胞对脂肪的利用来减少肝细胞囤积脂肪,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情。(2)第2、3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除了小鼠的食物中有无蒜氨酸外,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则变量就是蒜氨酸。对照实验中,除变量外其他所有条件都要相同。 该实验连续做了6周,每周记录6次,且结果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3)从题中数据可以看出2组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最强、血脂值最高。通过第1组和第2组作比较,可以看出第1组喂普通饲料,2组喂高脂饲料,2组的肝脏脂肪变性最强,说明高脂饲料会使小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第2组和第3组数据对比,3组同样是高脂饲料,但是加入了蒜氨酸水溶液后,3组几乎没有肝脏脂肪变性,说明蒜氨酸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34.(2024七下·翁源期中)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空间站的循环利用系统(如图)是航天员们的健康生活的保障。请回答:(1)根据美国航天局研究,太空中航天员身体里的 会以每个月1.5%的速度流失,相当于一个老人在地球一年的流失量,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为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航天员在补充无机盐的同时,还需多摄入维生素 (填维生素的种类)。(2)空间站采用水电解系统提供 从而保证航天员的呼吸。当航天员胸廓容积扩大时,肺内气压 (选填“上升”或“下降”),气体入肺,在肺泡外 处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 ,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处被利用。(3)饮水储存箱可提供饮用水,航天员体内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 系统排出,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 。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原因可能是 发生病变。【答案】(1)钙质(钙);D(2)氧气;下降;毛细血管;左心房;线粒体(3)泌尿;肾单位;肾小管【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1)该是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无机盐,缺钙的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儿童易患佝偻病。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航天远身体中的该流失速度快于地球上钙的流逝速度,因此要补充钙的同时,还要多摄入维生素D。(2)呼吸是为了获得氧气,空间站通过电解水分离出氧气来保证航天员的呼吸。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肌肉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肺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外毛细血管中的氧气浓度,肺泡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浓度,氧气体从肺泡扩散进入毛细血管中,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就实现了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完成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再由左心室泵出送向全身各处,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用于完成各种生命活动。(3)人体内尿素、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每个肾脏都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至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时,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