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保送生全真卷科学试题1.(2022·宁波)下列说法中,无科学性错误的是()A.饮用水越纯净越好B.低碳排放是指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含碳元素气体的排放C.绿色食品是指以绿色植物为原料的食品D.纳米材料是指粒子尺度为纳米级的材料【答案】D【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解析】【分析】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解答】A、饮用水并不是越纯净越好,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多种人类所需的无机盐,故A错误;B、低碳排放指的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一氧化碳不属于温室气体,故B错误;C、绿色食品指的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故C错误;D、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故D正确。故答案为:D。2.(2022·宁波)下列描述中,符合科学的是()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指氧化铜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内能大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的说法都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有关D.植物和动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B【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可以将铜从可溶性盐中置换出来。【解答】A、铁能与可溶性铜盐发生反应,置换出单质铜,所以“曾青”指的是可溶性铜盐,例如硫酸铜,故A错误;B、冰熔化成水时,吸收热量,所以水的内能大于冰,故B正确;C、“玉不琢不成器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故D错误。故答案为:B。3.(2022·宁波)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右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 ”,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W>Y>Z B.X>Y>W>Z C.W>X>Y>Z D.Y>W>Z>X【答案】A【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可以与盐酸反应,活动性更强的金属可以将比它弱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中置换出来。【解答】由表中信息可知,X与W可以与盐酸反应,说明X和W的活动性比氢强,Y和Z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Y和Z的活动性比盐酸弱,所以X与W的活动性强于Y和Z。Y可以与Z的硝酸盐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Z,X能与W的硝酸盐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强于W,综上可知活动性由强到弱为:X>W>Y>Z。故答案为:A。4.(2022·宁波)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 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B.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答案】D【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各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在酸性的环境下氢氧化铜难以沉淀,所以必须先把盐酸消耗掉才能生成沉淀,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酸碱的中和反应的发生,故A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在酸性环境中碳酸钠不能存在,所以稀盐酸要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才会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气体和碳酸钠,故B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颜色体现主要来自于硫酸铜的浓度,而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必须将氢氧化钠完全消耗之后才能够形成硫酸铜溶液,即硫酸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才能观察到蓝色溶液,故C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D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故选D.5.(2022·宁波)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B.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着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C.配制稀硫酸时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用10mL量筒量取5.0mL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浓硫酸遇水剧烈放热,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稀释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解答】A、氢气不纯在电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要先验纯,故A不符合题意;B、酒精着火,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且降低温度,故B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符合题意;D、10mL的量筒的精确值为0.1mL,所以可以用10mL的量筒量取5.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2·宁波)12.5g由金属钠、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与100g14.6%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 ( )A.17.55g B.23.4g C.28.25g D.无法计算【答案】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解答的关键是书写方程式,发现产物都是氯化钠,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解答】金属钠和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后钠都转化为氯化钠中的钠,盐酸中的氯元素都转化为氯化钠中的氯,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为,则氯化钠的质量为。故答案为:B。7.(2022·宁波)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答案】A【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物质一般采用热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获得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得晶体。【解答】①该操作为蒸发结晶,可以获得硫酸钾晶体,故①正确;②,故②正确;③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左侧液面高右侧液面低,说明铁生锈消耗氧气,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故③正确;④U形管中能形成稳定的压强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④正确。故答案为:A。8.(2022·宁波)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弹力C.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答案】B【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解答】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不同,所以不属于平衡力,故A错误;B、书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力物体都为桌子,大小也相等,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不同,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D、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书的重力,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等于书和桌子的重力之和,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9.(2022·宁波)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 ( )A. B.C. D.【答案】B【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解析】【分析】并联电路中若有支路没有用电器,会导致与之并联的其它支路都被短路。【解答】AC、电流只有一个回路,所以电路为串联电路,故AC错误;B、电流有两个回路,所以是并联电路,开关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故B错误;D、灯泡被导线短路,进而造成电源短路,故D错误。故答案为:B。10.(2022·宁波)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地h高处竖直下落,下落过程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 f(f> mg),着地时速度大小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下落过程重力所做的功为 mghB.物体下落过程重力所做的功为( mg-f)hC.物体下落所用的时间为h/vD.下落过程物体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答案】A【知识点】功;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解析】【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质量和下落高度有关。【解答】AB、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故A正确,B错误;C、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与重力大小不相同,所以物体的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着地时速度为v,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不为v所以所用时间不是,故C错误;D、下落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变小,即动能与势能之和变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2022·宁波)大磅砰上站着一个重为500N的人,并放置着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当人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提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磅砰的读数将减少80N B.磅秤的读数将增加80NC.磅秤的读数将不变 D.物体对磅秤的压力为380 N【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把人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总质量不变,压力不变。【解答】ABC、人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提重物,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重物给人竖直向下、大小为80N的反作用力。对于磅秤来说,物体的总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总压力不变,因此示数不变,故AB错误,C正确;D、物体对磅秤的压力为300N-80N=220N,故D错误。故答案为:C。12.(2022·宁波)一束会聚光束原来会聚于S点,今在会聚点S点之前放置一个薄凸透镜,如图所示,则 ( )A.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B.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与S点之间C.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点距离透镜比S点更远D.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有可能变成平行光线【答案】B【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当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光线将沿着与主光轴平行的方向射出;当与主光轴相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光线将相交于凸透镜的焦点;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沿原来的方向射出凸透镜。【解答】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能力,所以在汇聚点之前放置凸透镜,光线会提前会聚,相交于凸透镜和S点之间。故B正确。13.(2022·宁波)如图所示电路,已知A、C两点间电压 ,B、D两点间电压 A、E两点间的电压 160V,则可以判断 ( )A. B. C. D.【答案】B【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解题时注意关系是不确定的,不能用选项反推,最好可以代入数据进行验证。【解答】由图可知,四个电阻串联,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即,,可知。AE间电压等于四个电阻电压之和,AC间电压加BD间电压等于,可知。若,则,则,则四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为,当,例如,则,则,满足,此时AE间的电压为U=57V+33V+37V+33V=160V,所以不一定相等。故答案为:B。14.(2022·宁波)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B.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C.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答案】B【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转换法是将看不见的物理量转化为看得见的现象;放大法是将微小的变化放大。【解答】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采用了转化法,故A不符合题意;B、音叉的振动幅度较小不易观察,将乒乓球放在音叉旁边,乒乓球振动说明音叉在振动,采用了放大法,故B符合题意;C、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采用了转化法,故C不符合题意;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采用了转化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2022·宁波)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从同一地点同时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 做匀速运动( 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 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 做匀速运动,则 ( )A.甲车先到达B.乙车先到达C.同时到达D.因不知道 v1、v2l的大小关系,因此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答案】A【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数学中存在关系,可知。【解答】设两地之间的距离为s,甲运动的时间为t1,乙运动的时间为t2,由得,甲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为,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为,则有:,则。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则,则则,故t2>t1,即甲车用的时间少,即甲车先到达。故答案为:A。16.(2022·宁波)科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纳罗亚山顶设置了高精度气体分析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以百万分比计)进行了连续测量,下图描述的是1958——1978年期间的测量结果。请你根据该图分析:(1)莫纳罗亚山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 ①在每一年度里, ;②在不同的年度里, 。(2)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①在每一年度里的变化由什么引起的 ;②在不同的年度里的变化由什么引起的 。【答案】(1)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季节性变化(或有周期性);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逐年增加的,其间略有起伏(2)二氧化碳含量的周期性变化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的,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冬季则比较缓慢;二氧化碳含量逐年上升趋势可能是人类过度燃烧含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柴、秸秆等)引起的【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变化趋势可知,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大。(2)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解答】(1)由图像可知,在每一年中,莫纳罗亚山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呈现周期性,且在不同年度中总体呈增长的趋势。(2)每一年先增大后减小可能是因为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所以二氧化碳的总体含量下降,而秋冬季节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弱,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多。总体呈增长趋势可能是因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消耗的化石燃料变多,释放的二氧化碳变多。17.(2022·宁波)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若B为非金属,则B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为金属,则B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2CuO+C2Cu+CO2↑(2);【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解析】【分析】(1)碳单质和氢气具有还原性,可应用与金属的冶炼,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2)铁可以和水蒸气反应,释放出氢气,铝热反应可以置换出比铝不活泼的金属单质。【解答】(1)碳单质和氢气可以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单质置换出来,若B为非金属,则B为碳或者氢气,氧化氧化物可以为氧化铜、氧化铁等,方程式可以为2CuO+C2Cu+CO2↑。(答案不唯一)(2)若B为金属,则B可以是铁或者铝等金属,方程式可以为,也可以为等。(答案不唯一)18.(2022·宁波)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碱性减弱(pH变小),反应存在两个过程:先发生 后发生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的反应过程中CO3-、HCO3和H2CO3含量变化有如右图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盐酸使溶液pH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 。(2)曲线0AB 段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混合溶液中开始逸出CO2气体时,溶液的pH= 。【答案】(1)CO3-、HCO3(2)NaHCO3+NaCl(3)8【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找到图像中横坐标为10的位置,上方对应的是CO32-和的曲线。(2)含量变多的是生成物,变少的是反应物,据此可以判断反应方程式。(3)不稳定,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1)由图可知,当pH为10时,CO32-和的曲线相交,而含量为0,说明pH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CO32-和。(2)由图可知,曲线OAB 段,CO32-含量减小,变多所以方程式为。(3)由图可知,的曲线在pH小于等于8时存在,所以开始逸出CO2气体时,溶液的pH=8。19.(2022·宁波)研究火箭燃料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课题。早在1960年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用的燃料为液氢和液氧,我国早期的长征系列火箭也曾经用过液氢和液氧。(1)液氢和液氧火箭燃料的突出优点是 。(2)近期的长征系列火箭采用肼和液态二氧化氮作为燃料,燃烧时生成水和一种气态单质。写出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果”( The Bird Nest)。有一类硼烷也好似鸟果,故称为巢式硼烷。有化学家曾提议将其中的五硼烷 B5H9与液氧作为火箭的高能燃料,五硼烷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另一种硼烷的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则这种硼烷的分子式为 。【答案】(1)燃烧产物是水,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2)(3)【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有水生成,不会污染环境。(2)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单质的化学式,在书写方程式时注意配平。(3)根据分子式和图1确定大球和小球分别表示什么原子,再确定图2中分子的化学式。【解答】(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由题中信息可知,和二氧化氮是反应物,其中一种产物是水和一种气态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单质为氮气,故方程式为。(3)图1中五硼烷分子的分子式为 B5H9,由图可知,该分子有6个大球,所以有6个B原子,有10个小球,说明有10个H原子,所以分子式为。20.(2022·宁波)(1)我国家庭使用的交流电压是 V。(2)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 (选填“大”或“小”)。(3)无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竖立一根杆、地面上OA 是这根杆在阳光下的影,过一段时间后,影的位置移到了OB,如图所示。则AB 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选填“东”“西”“南”或“北”)。【答案】(1)220(2)大(3)东【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1)我国家庭电压为220V,频率为50赫兹。(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咋固体中传播得较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较慢。(3)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影子移动的方向与太阳移动方向相反。【解答】(1)我国家庭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2)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的速度约为,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所以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更快。(3)太阳从东边向西边运动,影子由西边向东边运动,所以AB箭头所指方向为东方。21.(2022·宁波)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完全相同的两个量筒中,甲液体的深度为h,乙液体的深度为2h,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2: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甲、乙对量筒底部产生的压强之比 。【答案】4:3;2: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大小比较;液体的压强【解析】【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解答】两个量筒完全相同,则横截面积相同,乙的深度是甲的2倍,说明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甲乙质量比为2:3,则密度之比为。甲乙对量筒底部产生的压强之比为。22.(2022·宁波)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b、cd 是从同一点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若ac=20cm,则点光源的位置在平面镜上方 cm处;若将平面镜向下平移3cm,则对应同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ab 向 (选填“左”或“右”)平移了 cm。【答案】;左;2或【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可找到像的位置,再由平面镜成像规律找到光源的位置。【解答】先将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与,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光源S与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S点,连接S与a、c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左侧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所以入射角为30°。cd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0°,由30°角对应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由勾股定理可知,,。平面镜向下平移3cm,如图所示此时等于,由相似三角形可知,可得,解得,。即向左平移了。或角等于30°,所以,则向左平移的距离为。23.(2022·宁波)质量为m 的运动员站在质量不计的均匀长板AB 的中点,板位于水平地面上,可绕通过 B 点的水平轴转动,板的A 端系有轻绳,轻绳的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后,握在运动员手中,当运动员用力拉绳时,滑轮两侧的绳都保持在竖直方向,如图所示,要使板的A 端离开地面,运动员作用于绳的最小拉力是 。【答案】mg/3【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条件。【解答】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拉力以及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二力平衡可知,重力等于支持力加拉力,即。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等于人给长板的压力,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解得。24.(2022·宁波)给你若干个阻值均为4Ω的电阻,试构造阻值为11Ω的电路,要求所用的电阻个数最少,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电阻连接图。【答案】【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总电阻最大,并联电路总电阻最小,所以要想让连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可将电阻并联。【解答】电阻之间串联,总电阻等于各电阻阻值之和,所以应先将2个电阻串联,则总电阻为8欧姆,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电阻,所以还需要将电阻并联,使并联后的总电阻为3欧姆,先将3个电阻串联后再与一个电阻并联,此时总电阻的阻值为,解得,再将并联后的电阻与刚才两个串联的电阻串联,如图所示 。25.(2022·宁波)有一固体样品,其中只含有 和 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固体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2+CO2↑已知:N碱石灰可看作是烧碱和生石灰的混合物。请填写下列各题:(1)应选用的装置是(选填代号如“①、②、③”等,装置不重复) 。(2)装置⑥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3)选用的装置连接好后,最后一个装置的作用是 。(4)写出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5)停止加热时,正确的操作是 。(6)取mg固体样品实验,经测定m g固体样品在加热时,完全分解,可得a gCO2,则mg样品中所含 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a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②⑥⑦⑧(2)浓 H2SO4;吸收反应生成的水(3)防止 Ba(OH)2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造成实验误差(4)(5)先将连接②和⑥导管先断开,再熄灭酒精灯(6)【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时,要先吸收水,因为若先用氢氧化钡溶液先吸收二氧化碳,则气体会带出溶液中的水,导致水的测量存在较大误差。(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吸收水蒸气。(3)氢氧化钡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要在其后安装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4)碱与酸性 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5)若先撤去酒精灯,会因为试管内压强减小导致浓硫酸倒吸到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所以要先将试管和试剂瓶分开。(6)由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再由总质量减去碳酸氢钠的质量即可得到碳酸钠的质量。【解答】(1)加热固体应使用试管且将试管口向下,所以发生装置选择的是②,碳酸氢钠分解以及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时都有水生成,所以需要测量生成水的质量,所以接着应连接装有浓硫酸的装置瓶,即⑥,接着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接⑦,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应连接⑧,故应选择的装备是②⑥⑦⑧。(2)由(1)可知,装置⑥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吸收水。(3)由(1)装置⑧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⑦,对实验造成干扰。(4)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5)为防止⑥中的液体倒流回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实验结束时,应先将连接②和⑥导管先断开,再熄灭酒精灯。(6)经测定mg固体样品在加热时,完全分解,可得agCO2,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168 44x a解得。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6.(2022·宁波)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配料 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含碘量 20~40 mg·kg- 保质期 18个月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若成人每天需要摄入0.15~0.20mg碘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实验分析发现,某批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 (计算保留2位小数)(1)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2)该批加碘盐的含碘量为 ,该产品是否合格 。(3)若成人平均每天食用上述加碘盐6.0g,则能否足够获得所需要的碘 ,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1)碘酸钾(KIO3)受热和见光时易分解(2);合格(3)能;食用6.0g加碘盐可获得碘0.18 mg,介于0.15~0.20 mg之间【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避热、遮光保存的药品,具有热稳定性差,见光易分解的性质。(2)。(3)每1000g食盐中含有碘酸钾52mg,则6g食盐中含有的碘酸钾的质量为.【解答】(1)碘化钾热稳定性较差,且见光易分解,所以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要避光、避热保存。(2)含碘量含碘量在20~40 mg·kg- 之间,所以是合格的。(3)食用上述加碘盐6.0g,获得的碘元素的质量为,介于0.15~0.20mg之间,所以能满足需求。27.(2022·宁波)医院里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消毒锅对器械进行消毒,不同的器械所要求的温度、压强不同。如图为自动测量锅内温度、气压的电路原理图(虚线框内为钢内部分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1)若对总质量为5kg、初温为 的钢制器械进行消毒,消毒温度达到 时,器械共吸收多少热量 (2)压强传感器 (阻值随所受的压强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置于锅内,其受压面积为 如果 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70N,则锅内允许的最高气压是多少 (3)A1为显示锅内气压大小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当锅内气压不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A显示气压值都为0,此时 阻值为200Ω,求:气压表零刻线应标在电流表 刻度盘多少毫安处 (4)热敏传感器 (阻值随温度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置于锅内, 为显示温度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 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t/℃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电阻R2/Ω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当电流表 示数为60mA时,锅内的温度为多少 【答案】(1)(2)(3)(4)R=U/I查表得温度为【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器械吸收的热量。(2)压强的计算公式:。(3)求出电阻为200欧姆时的电流即为零刻度线的位置。(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热敏传感器的电阻,查表得出对应的温度即可。28.(2022·宁波)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 ,在B、C之间接一个电压表,当A、B之间加上 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为 当A、C之间加上 电压时,电压表示数(1)求出三个电阻的阻值。(2)在A、C间接一个电流表,在B、C间加上电压 ,电流表的示数 求出 及此时 消耗的电功率【答案】(1)②③可解得(2)等效电路图为 并联后再与 串联。则有【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在B、C之间接一个电压表,当A、B之间加上U=12V的电压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UR1=U-U1=12V-3V=9V,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可得。当A、C之间加上U=12V电压时,R1与R3串联,电压表测R3两端的电压,此时R1两端的电压UR1'=U-U2=12V-8V=4V,则。联立各式,即可计算出各电阻的阻值大小。(2)在A、C间接一个电流表,在B、C间加上电压U3,R1与R3并联后再与R2串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29.(2022·宁波)一个密度为ρ、底面积为S、高为h的圆柱体,浮于圆筒形容器中,如图所示。圆筒内部横截面积为4S,筒内液体密度为 ,现向筒内缓慢的注入密度为 (已知 的液体,注入的液体与筒内液体互不相溶而浮于上层,直至把圆柱体刚好全部淹没。求:(1)下层液体的液面下降的高度(2) 该过程中浮力对圆柱体做的功W。【答案】(1)若两次圆柱体浸在ρ2 液体内的高度分别为 x1,x2,①由. 得 解得 h,②由 得 ρ2Sx2g,解得 代入x1、x2,解得(2)代入x1、x2、△x,解得【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的压强;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下沉,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上浮。7浮力指的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2)做功的条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1 / 1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保送生全真卷科学试题1.(2022·宁波)下列说法中,无科学性错误的是()A.饮用水越纯净越好B.低碳排放是指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含碳元素气体的排放C.绿色食品是指以绿色植物为原料的食品D.纳米材料是指粒子尺度为纳米级的材料2.(2022·宁波)下列描述中,符合科学的是()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指氧化铜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内能大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的说法都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有关D.植物和动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3.(2022·宁波)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右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 ”,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W>Y>Z B.X>Y>W>Z C.W>X>Y>Z D.Y>W>Z>X4.(2022·宁波)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 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B.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5.(2022·宁波)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B.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着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C.配制稀硫酸时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用10mL量筒量取5.0mL的氢氧化钠溶液6.(2022·宁波)12.5g由金属钠、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与100g14.6%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 ( )A.17.55g B.23.4g C.28.25g D.无法计算7.(2022·宁波)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8.(2022·宁波)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弹力C.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9.(2022·宁波)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 ( )A. B.C. D.10.(2022·宁波)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地h高处竖直下落,下落过程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 f(f> mg),着地时速度大小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下落过程重力所做的功为 mghB.物体下落过程重力所做的功为( mg-f)hC.物体下落所用的时间为h/vD.下落过程物体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11.(2022·宁波)大磅砰上站着一个重为500N的人,并放置着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当人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提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磅砰的读数将减少80N B.磅秤的读数将增加80NC.磅秤的读数将不变 D.物体对磅秤的压力为380 N12.(2022·宁波)一束会聚光束原来会聚于S点,今在会聚点S点之前放置一个薄凸透镜,如图所示,则 ( )A.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B.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与S点之间C.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点距离透镜比S点更远D.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有可能变成平行光线13.(2022·宁波)如图所示电路,已知A、C两点间电压 ,B、D两点间电压 A、E两点间的电压 160V,则可以判断 ( )A. B. C. D.14.(2022·宁波)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B.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C.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15.(2022·宁波)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从同一地点同时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 做匀速运动( 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 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 做匀速运动,则 ( )A.甲车先到达B.乙车先到达C.同时到达D.因不知道 v1、v2l的大小关系,因此无法确定谁先到达16.(2022·宁波)科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纳罗亚山顶设置了高精度气体分析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以百万分比计)进行了连续测量,下图描述的是1958——1978年期间的测量结果。请你根据该图分析:(1)莫纳罗亚山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 ①在每一年度里, ;②在不同的年度里, 。(2)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①在每一年度里的变化由什么引起的 ;②在不同的年度里的变化由什么引起的 。17.(2022·宁波)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若B为非金属,则B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为金属,则B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2022·宁波)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碱性减弱(pH变小),反应存在两个过程:先发生 后发生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的反应过程中CO3-、HCO3和H2CO3含量变化有如右图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盐酸使溶液pH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 。(2)曲线0AB 段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混合溶液中开始逸出CO2气体时,溶液的pH= 。19.(2022·宁波)研究火箭燃料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课题。早在1960年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用的燃料为液氢和液氧,我国早期的长征系列火箭也曾经用过液氢和液氧。(1)液氢和液氧火箭燃料的突出优点是 。(2)近期的长征系列火箭采用肼和液态二氧化氮作为燃料,燃烧时生成水和一种气态单质。写出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果”( The Bird Nest)。有一类硼烷也好似鸟果,故称为巢式硼烷。有化学家曾提议将其中的五硼烷 B5H9与液氧作为火箭的高能燃料,五硼烷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另一种硼烷的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则这种硼烷的分子式为 。20.(2022·宁波)(1)我国家庭使用的交流电压是 V。(2)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 (选填“大”或“小”)。(3)无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竖立一根杆、地面上OA 是这根杆在阳光下的影,过一段时间后,影的位置移到了OB,如图所示。则AB 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选填“东”“西”“南”或“北”)。21.(2022·宁波)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完全相同的两个量筒中,甲液体的深度为h,乙液体的深度为2h,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2: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甲、乙对量筒底部产生的压强之比 。22.(2022·宁波)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b、cd 是从同一点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若ac=20cm,则点光源的位置在平面镜上方 cm处;若将平面镜向下平移3cm,则对应同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ab 向 (选填“左”或“右”)平移了 cm。23.(2022·宁波)质量为m 的运动员站在质量不计的均匀长板AB 的中点,板位于水平地面上,可绕通过 B 点的水平轴转动,板的A 端系有轻绳,轻绳的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后,握在运动员手中,当运动员用力拉绳时,滑轮两侧的绳都保持在竖直方向,如图所示,要使板的A 端离开地面,运动员作用于绳的最小拉力是 。24.(2022·宁波)给你若干个阻值均为4Ω的电阻,试构造阻值为11Ω的电路,要求所用的电阻个数最少,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电阻连接图。25.(2022·宁波)有一固体样品,其中只含有 和 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固体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2+CO2↑已知:N碱石灰可看作是烧碱和生石灰的混合物。请填写下列各题:(1)应选用的装置是(选填代号如“①、②、③”等,装置不重复) 。(2)装置⑥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3)选用的装置连接好后,最后一个装置的作用是 。(4)写出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5)停止加热时,正确的操作是 。(6)取mg固体样品实验,经测定m g固体样品在加热时,完全分解,可得a gCO2,则mg样品中所含 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a的代数式表示)26.(2022·宁波)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配料 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含碘量 20~40 mg·kg- 保质期 18个月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若成人每天需要摄入0.15~0.20mg碘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实验分析发现,某批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 (计算保留2位小数)(1)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2)该批加碘盐的含碘量为 ,该产品是否合格 。(3)若成人平均每天食用上述加碘盐6.0g,则能否足够获得所需要的碘 ,判断的依据是 。27.(2022·宁波)医院里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消毒锅对器械进行消毒,不同的器械所要求的温度、压强不同。如图为自动测量锅内温度、气压的电路原理图(虚线框内为钢内部分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1)若对总质量为5kg、初温为 的钢制器械进行消毒,消毒温度达到 时,器械共吸收多少热量 (2)压强传感器 (阻值随所受的压强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置于锅内,其受压面积为 如果 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70N,则锅内允许的最高气压是多少 (3)A1为显示锅内气压大小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当锅内气压不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A显示气压值都为0,此时 阻值为200Ω,求:气压表零刻线应标在电流表 刻度盘多少毫安处 (4)热敏传感器 (阻值随温度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置于锅内, 为显示温度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 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t/℃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电阻R2/Ω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当电流表 示数为60mA时,锅内的温度为多少 28.(2022·宁波)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 ,在B、C之间接一个电压表,当A、B之间加上 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为 当A、C之间加上 电压时,电压表示数(1)求出三个电阻的阻值。(2)在A、C间接一个电流表,在B、C间加上电压 ,电流表的示数 求出 及此时 消耗的电功率29.(2022·宁波)一个密度为ρ、底面积为S、高为h的圆柱体,浮于圆筒形容器中,如图所示。圆筒内部横截面积为4S,筒内液体密度为 ,现向筒内缓慢的注入密度为 (已知 的液体,注入的液体与筒内液体互不相溶而浮于上层,直至把圆柱体刚好全部淹没。求:(1)下层液体的液面下降的高度(2) 该过程中浮力对圆柱体做的功W。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解析】【分析】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解答】A、饮用水并不是越纯净越好,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多种人类所需的无机盐,故A错误;B、低碳排放指的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一氧化碳不属于温室气体,故B错误;C、绿色食品指的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故C错误;D、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故D正确。故答案为:D。2.【答案】B【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可以将铜从可溶性盐中置换出来。【解答】A、铁能与可溶性铜盐发生反应,置换出单质铜,所以“曾青”指的是可溶性铜盐,例如硫酸铜,故A错误;B、冰熔化成水时,吸收热量,所以水的内能大于冰,故B正确;C、“玉不琢不成器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故D错误。故答案为:B。3.【答案】A【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可以与盐酸反应,活动性更强的金属可以将比它弱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中置换出来。【解答】由表中信息可知,X与W可以与盐酸反应,说明X和W的活动性比氢强,Y和Z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Y和Z的活动性比盐酸弱,所以X与W的活动性强于Y和Z。Y可以与Z的硝酸盐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Z,X能与W的硝酸盐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强于W,综上可知活动性由强到弱为:X>W>Y>Z。故答案为:A。4.【答案】D【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各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在酸性的环境下氢氧化铜难以沉淀,所以必须先把盐酸消耗掉才能生成沉淀,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酸碱的中和反应的发生,故A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在酸性环境中碳酸钠不能存在,所以稀盐酸要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才会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气体和碳酸钠,故B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颜色体现主要来自于硫酸铜的浓度,而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必须将氢氧化钠完全消耗之后才能够形成硫酸铜溶液,即硫酸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才能观察到蓝色溶液,故C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D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故选D.5.【答案】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浓硫酸遇水剧烈放热,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稀释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解答】A、氢气不纯在电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要先验纯,故A不符合题意;B、酒精着火,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且降低温度,故B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符合题意;D、10mL的量筒的精确值为0.1mL,所以可以用10mL的量筒量取5.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答案】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解答的关键是书写方程式,发现产物都是氯化钠,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解答】金属钠和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后钠都转化为氯化钠中的钠,盐酸中的氯元素都转化为氯化钠中的氯,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为,则氯化钠的质量为。故答案为:B。7.【答案】A【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物质一般采用热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获得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得晶体。【解答】①该操作为蒸发结晶,可以获得硫酸钾晶体,故①正确;②,故②正确;③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左侧液面高右侧液面低,说明铁生锈消耗氧气,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故③正确;④U形管中能形成稳定的压强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④正确。故答案为:A。8.【答案】B【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解答】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不同,所以不属于平衡力,故A错误;B、书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力物体都为桌子,大小也相等,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不同,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D、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书的重力,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等于书和桌子的重力之和,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9.【答案】B【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解析】【分析】并联电路中若有支路没有用电器,会导致与之并联的其它支路都被短路。【解答】AC、电流只有一个回路,所以电路为串联电路,故AC错误;B、电流有两个回路,所以是并联电路,开关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故B错误;D、灯泡被导线短路,进而造成电源短路,故D错误。故答案为:B。10.【答案】A【知识点】功;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解析】【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质量和下落高度有关。【解答】AB、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故A正确,B错误;C、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与重力大小不相同,所以物体的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着地时速度为v,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不为v所以所用时间不是,故C错误;D、下落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变小,即动能与势能之和变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把人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总质量不变,压力不变。【解答】ABC、人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提重物,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重物给人竖直向下、大小为80N的反作用力。对于磅秤来说,物体的总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总压力不变,因此示数不变,故AB错误,C正确;D、物体对磅秤的压力为300N-80N=220N,故D错误。故答案为:C。12.【答案】B【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当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光线将沿着与主光轴平行的方向射出;当与主光轴相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光线将相交于凸透镜的焦点;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沿原来的方向射出凸透镜。【解答】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能力,所以在汇聚点之前放置凸透镜,光线会提前会聚,相交于凸透镜和S点之间。故B正确。13.【答案】B【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解题时注意关系是不确定的,不能用选项反推,最好可以代入数据进行验证。【解答】由图可知,四个电阻串联,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即,,可知。AE间电压等于四个电阻电压之和,AC间电压加BD间电压等于,可知。若,则,则,则四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为,当,例如,则,则,满足,此时AE间的电压为U=57V+33V+37V+33V=160V,所以不一定相等。故答案为:B。14.【答案】B【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转换法是将看不见的物理量转化为看得见的现象;放大法是将微小的变化放大。【解答】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采用了转化法,故A不符合题意;B、音叉的振动幅度较小不易观察,将乒乓球放在音叉旁边,乒乓球振动说明音叉在振动,采用了放大法,故B符合题意;C、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采用了转化法,故C不符合题意;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采用了转化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答案】A【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数学中存在关系,可知。【解答】设两地之间的距离为s,甲运动的时间为t1,乙运动的时间为t2,由得,甲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为,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为,则有:,则。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则,则则,故t2>t1,即甲车用的时间少,即甲车先到达。故答案为:A。16.【答案】(1)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季节性变化(或有周期性);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逐年增加的,其间略有起伏(2)二氧化碳含量的周期性变化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的,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冬季则比较缓慢;二氧化碳含量逐年上升趋势可能是人类过度燃烧含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柴、秸秆等)引起的【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变化趋势可知,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大。(2)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解答】(1)由图像可知,在每一年中,莫纳罗亚山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呈现周期性,且在不同年度中总体呈增长的趋势。(2)每一年先增大后减小可能是因为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所以二氧化碳的总体含量下降,而秋冬季节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弱,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少,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多。总体呈增长趋势可能是因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消耗的化石燃料变多,释放的二氧化碳变多。17.【答案】(1)C;2CuO+C2Cu+CO2↑(2);【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解析】【分析】(1)碳单质和氢气具有还原性,可应用与金属的冶炼,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2)铁可以和水蒸气反应,释放出氢气,铝热反应可以置换出比铝不活泼的金属单质。【解答】(1)碳单质和氢气可以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单质置换出来,若B为非金属,则B为碳或者氢气,氧化氧化物可以为氧化铜、氧化铁等,方程式可以为2CuO+C2Cu+CO2↑。(答案不唯一)(2)若B为金属,则B可以是铁或者铝等金属,方程式可以为,也可以为等。(答案不唯一)18.【答案】(1)CO3-、HCO3(2)NaHCO3+NaCl(3)8【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找到图像中横坐标为10的位置,上方对应的是CO32-和的曲线。(2)含量变多的是生成物,变少的是反应物,据此可以判断反应方程式。(3)不稳定,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1)由图可知,当pH为10时,CO32-和的曲线相交,而含量为0,说明pH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CO32-和。(2)由图可知,曲线OAB 段,CO32-含量减小,变多所以方程式为。(3)由图可知,的曲线在pH小于等于8时存在,所以开始逸出CO2气体时,溶液的pH=8。19.【答案】(1)燃烧产物是水,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2)(3)【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有水生成,不会污染环境。(2)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单质的化学式,在书写方程式时注意配平。(3)根据分子式和图1确定大球和小球分别表示什么原子,再确定图2中分子的化学式。【解答】(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由题中信息可知,和二氧化氮是反应物,其中一种产物是水和一种气态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单质为氮气,故方程式为。(3)图1中五硼烷分子的分子式为 B5H9,由图可知,该分子有6个大球,所以有6个B原子,有10个小球,说明有10个H原子,所以分子式为。20.【答案】(1)220(2)大(3)东【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1)我国家庭电压为220V,频率为50赫兹。(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咋固体中传播得较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较慢。(3)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影子移动的方向与太阳移动方向相反。【解答】(1)我国家庭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2)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的速度约为,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所以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更快。(3)太阳从东边向西边运动,影子由西边向东边运动,所以AB箭头所指方向为东方。21.【答案】4:3;2: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大小比较;液体的压强【解析】【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解答】两个量筒完全相同,则横截面积相同,乙的深度是甲的2倍,说明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甲乙质量比为2:3,则密度之比为。甲乙对量筒底部产生的压强之比为。22.【答案】;左;2或【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可找到像的位置,再由平面镜成像规律找到光源的位置。【解答】先将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与,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光源S与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S点,连接S与a、c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左侧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所以入射角为30°。cd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0°,由30°角对应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由勾股定理可知,,。平面镜向下平移3cm,如图所示此时等于,由相似三角形可知,可得,解得,。即向左平移了。或角等于30°,所以,则向左平移的距离为。23.【答案】mg/3【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条件。【解答】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拉力以及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二力平衡可知,重力等于支持力加拉力,即。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等于人给长板的压力,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解得。24.【答案】【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总电阻最大,并联电路总电阻最小,所以要想让连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可将电阻并联。【解答】电阻之间串联,总电阻等于各电阻阻值之和,所以应先将2个电阻串联,则总电阻为8欧姆,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电阻,所以还需要将电阻并联,使并联后的总电阻为3欧姆,先将3个电阻串联后再与一个电阻并联,此时总电阻的阻值为,解得,再将并联后的电阻与刚才两个串联的电阻串联,如图所示 。25.【答案】(1)②⑥⑦⑧(2)浓 H2SO4;吸收反应生成的水(3)防止 Ba(OH)2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造成实验误差(4)(5)先将连接②和⑥导管先断开,再熄灭酒精灯(6)【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时,要先吸收水,因为若先用氢氧化钡溶液先吸收二氧化碳,则气体会带出溶液中的水,导致水的测量存在较大误差。(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吸收水蒸气。(3)氢氧化钡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要在其后安装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4)碱与酸性 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5)若先撤去酒精灯,会因为试管内压强减小导致浓硫酸倒吸到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所以要先将试管和试剂瓶分开。(6)由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再由总质量减去碳酸氢钠的质量即可得到碳酸钠的质量。【解答】(1)加热固体应使用试管且将试管口向下,所以发生装置选择的是②,碳酸氢钠分解以及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时都有水生成,所以需要测量生成水的质量,所以接着应连接装有浓硫酸的装置瓶,即⑥,接着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接⑦,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应连接⑧,故应选择的装备是②⑥⑦⑧。(2)由(1)可知,装置⑥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吸收水。(3)由(1)装置⑧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⑦,对实验造成干扰。(4)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5)为防止⑥中的液体倒流回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实验结束时,应先将连接②和⑥导管先断开,再熄灭酒精灯。(6)经测定mg固体样品在加热时,完全分解,可得agCO2,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168 44x a解得。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6.【答案】(1)碘酸钾(KIO3)受热和见光时易分解(2);合格(3)能;食用6.0g加碘盐可获得碘0.18 mg,介于0.15~0.20 mg之间【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避热、遮光保存的药品,具有热稳定性差,见光易分解的性质。(2)。(3)每1000g食盐中含有碘酸钾52mg,则6g食盐中含有的碘酸钾的质量为.【解答】(1)碘化钾热稳定性较差,且见光易分解,所以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要避光、避热保存。(2)含碘量含碘量在20~40 mg·kg- 之间,所以是合格的。(3)食用上述加碘盐6.0g,获得的碘元素的质量为,介于0.15~0.20mg之间,所以能满足需求。27.【答案】(1)(2)(3)(4)R=U/I查表得温度为【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器械吸收的热量。(2)压强的计算公式:。(3)求出电阻为200欧姆时的电流即为零刻度线的位置。(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热敏传感器的电阻,查表得出对应的温度即可。28.【答案】(1)②③可解得(2)等效电路图为 并联后再与 串联。则有【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在B、C之间接一个电压表,当A、B之间加上U=12V的电压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UR1=U-U1=12V-3V=9V,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可得。当A、C之间加上U=12V电压时,R1与R3串联,电压表测R3两端的电压,此时R1两端的电压UR1'=U-U2=12V-8V=4V,则。联立各式,即可计算出各电阻的阻值大小。(2)在A、C间接一个电流表,在B、C间加上电压U3,R1与R3并联后再与R2串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29.【答案】(1)若两次圆柱体浸在ρ2 液体内的高度分别为 x1,x2,①由. 得 解得 h,②由 得 ρ2Sx2g,解得 代入x1、x2,解得(2)代入x1、x2、△x,解得【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的压强;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下沉,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上浮。7浮力指的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2)做功的条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保送生全真卷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保送生全真卷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