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鄄城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五章第一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地轨道,是指航天器距离地面高度较低的轨道,高度在200~2000千米内。目前,全球共有4800多颗卫星,其中美国2944颗,大多数在近地轨道运行,若星链计划(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卫星互联网市场)进展顺利,将会有4.2万颗卫星包围地球,形成星链互联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近地轨道运行的星链计划卫星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2. 会干扰卫星正常运行的太阳活动是( )A. 太阳辐射和太阳耀斑 B. 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C. 太阳耀斑和太阳风暴 D. 太阳辐射和太阳黑子3. 近地轨道所在的大气层中( )A. 存在臭氧层 B. 大气密度接近星际空间 C. 以氧气主 D.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比此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读最早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复原图及地质年代表(部分),完成下面小题。宙 代 纪 距今年数(亿年) 主要生物发展阶段动物 植物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0.0258 人类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新近纪 0.2303 哺乳动物时代古近纪 0.66显生宙 中生代 白垩纪 1.45 爬行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侏罗纪 2.013三叠纪 2.52174. 科学家研究认为该古生物具有体覆毛发、食虫、擅攀爬等特点。由此推测其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 )A. 浩瀚的海洋 B. 茂密的丛林 C. 干旱的沙漠 D. 寒冷的冰原5. 我国科学家用发现化石的地区和地层对该古生物进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 )A. 辽宁新生兽 B. 东北白垩兽 C. 中华侏罗兽 D. 亚洲三叠兽如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若界面代表莫霍面,则甲( )A. 代表地壳 B. 内部含有软流层 C. 平均厚度170km D. 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7. 若界面代表古登堡面,则( )A. 甲代表软流层 B. 甲代表地幔 C. 乙代表地壳 D. 乙代表岩石圈8. 若图中界面代表太阳大气层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则( )A. 甲—光球层乙—色球层 B. 甲—色球层乙—日冕层C. 甲—光球层乙—日冕层 D. 甲—日冕层乙—色球层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图示时刻沿海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受大雾天气影响( )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④大气逆辐射增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1. 图中A、B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 东南风、西北风 B. 东北风、西南风C. 西北风、东南风 D. 西南风、东北风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直接影响图中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水循环环节是( )A. 水汽输送 B. 陆地降水 C. 蒸散 D. 下渗13. 图示水体中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 河流 B. 湖泊 C. 海洋 D. 大陆冰川下图为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该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 2月 B. 4月 C. 8月 D. 10月15. 导致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25℃及其以上海域面积明显小于西部海域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入海径流 C. 降水 D. 洋流下图为北极航线(海洋运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图示甲、乙、丙、丁四支洋流中表示暖流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7. 图中①地区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海水淡化 B. 人工降雨 C. 开采海冰 D. 修建水库18. 7月,一艘货轮从横滨港开往白令海峡的途中,货轮吃水深度的整体变化大致表现为( )A. 不断变大 B. 先变大后变小 C. 不断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下图为某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图示地貌最可能( )A. 岩溶地貌 B. 风积地貌 C. 河流地貌 D. 风蚀地貌20. 图示地貌可能出现在我国( )A. 河西走廊 B. 浙闽丘陵 C. 成都平原 D. 云贵高原21. 图示地貌所在地区盛行风向为(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正南风 D. 东北风下图为部分海岸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与图中浪蚀台的形成原因不同的地貌是( )A. 海蚀柱 B. 海蚀拱 C. 海蚀穴 D. 海滩23. 在海水的不断作用下,海蚀拱最可能演化成( )A. 浪蚀台 B. 海蚀柱 C. 海蚀穴 D. 海岬团状福禄草(下图)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一11厘米,直径10一15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叶片细小呈钻形,叶片密集成覆瓦状排列(叶片边缘彼此覆盖)。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4. 推断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在( )A. 东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25. 团状福禄草生存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①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②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④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5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常见的热力环流主要有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近年来,我国某城市为缓解城市内涝现象,铺设大量透水砖、建设多处湿地公园。下图示意该城市热岛环流空间尺度。(1)请在图中曲线上用箭头画出城市风流动方向。(2)铺设透水砖、建设湿地公园对城区水循环环节有加强作用的是____、____、____,有减弱作用的是____。(3)说明该城市铺设大量透水砖、建设多处湿地公园的积极影响。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可分为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在我国云贵高原广泛发育。下图为喀斯特地貌示意图。(1)图中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有____,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的有____。(2)说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3)分析图示地貌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鄄城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五章第一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A 2. C 3. B【4~5题答案】【答案】4. B 5. C【6~8题答案】【答案】6. A 7. B 8. D【9~11题答案】【答案】9. B 10. D 11. C【12~13题答案】【答案】12 B 13. A【14~15题答案】【答案】14. C 15. D【16~18题答案】【答案】16. D 17. A 18. C【19~21题答案】【答案】19. D 20. A 21. B【22~23题答案】【答案】22. D 23. B【24~25题答案】【答案】24. B 25. A二、非选择题:共25分。【26题答案】【答案】(1)作图如下。(2) ①. 下渗 ②. 地下径流 ③. 蒸发或蒸腾 ④. 地表径流(3)减轻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缓解城市内涝等。【27题答案】【答案】(1) ①. 石林、溶蚀洼地、孤峰 ②. 石钟乳、石笋、石柱(2)云贵高原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因强烈的抬升运动,岩层断裂,节理发育,地表起伏大,可溶性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降水丰富,水流量大,流水溶蚀作用强。(3)山地面积广,过度开发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土壤较为贫瘠;地表水短缺;地形崎岖不平,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