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2024年12月份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已知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类RNA病毒,我们利用其遗传物质与人细胞无细胞核、线粒体和其他细胞器的无细胞抽提物在试管内温育,成功获得了有感染性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合成的病毒与天然病毒完全一样
B.脊髓灰质炎病毒彻底水解产物为核糖、磷酸、四种碱基
C.利用碱基A、T、C、G可组成脊髓灰质炎病毒的4种核糖核苷酸
D.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析,该病毒的合成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成功制造了生命
2.草履虫、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它们的大小和性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D.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3.根据元素含量占比不同,生物体内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下列实例能证明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生物体缺Na元素,会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
B.绿色植物缺少Mg元素,叶片会变黄
C.油菜缺少B元素,会只开花不结果实
D.血液中Ca元素含量过低会出现肌肉抽搐
4.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常见的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很少,称为微量元素。下列均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
A.C、N、Zn、Ca B.O、N、S、Cu
C.H、P、K、Mg D.C、H、O、Fe
5.图甲表示A、B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乙表示钙对某种植物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甲可知,B的浓度为b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
B.据图乙可知,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
C.据图甲可知,B的浓度为d时,虽然对提高产量有利,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
D.据图乙可知,钙对花粉管生长速率的影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
6.图甲表示A、B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乙表示钙对某种植物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据图甲可知,A的浓度为a时,最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B.据图甲可知,B的浓度为d时,虽然对提高产量有利,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
C.据图乙可知,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
D.据图乙可知,花粉管的生长速率随钙的浓度升高而加快
7.下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学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若X 表示含氮化合物,则①~④可表示氨基酸、磷脂、RNA、叶绿素
B.若X 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①-④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C.若X是葡萄糖,①~④代表麦芽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则此图可以表示为葡萄糖它们的单体
D.若X 表示组成细胞中的有机物,则①~④代表蛋白质、核酸、脂肪、无机盐
8.《养生四要》中记载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五谷(麦、黍、稷、麻、菽),五畜(牛、犬、羊、猪、鸡)、五果(李、杏、枣、桃、栗)和五菜(葵、韭、藿、薤、葱)。这些食物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质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谷”中的麦芽糖、蔗糖、淀粉等都是还原糖
B.“五果”中的果糖需水解为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C.“五菜”中的纤维素虽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D.与同等质量的葡萄糖相比,“五畜”中的脂肪氧化分解需要的氧气较少
9.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肉毒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致命影响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人们食入并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下图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局部结构由5种单体组成,含4个肽键
B.该局部结构彻底水解需要4分子的水
C.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煮沸1min后的肉毒毒素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11.下图是生物体内核酸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式图,其中a、b、m分别代表相应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为核糖,则m有A、U、G、C共4种
B.若m为胸腺嘧啶,则其对应的b只有1种
C.豌豆叶肉细胞中的m有5种
D.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体内的b有8种
12.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某些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甲、乙、丙三图中,靶细胞都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 接收信号分子
B.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
C.细胞膜上有信息接收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
D.细胞间都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的
13.用3H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用来合成唾液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中,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参与合成与分泌唾液淀粉酶的具膜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3H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14.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其选择性输送机制由中央运输蛋白决定(如图所示)。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会导致疾病,例如心房颤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孔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合成也需要核糖体
B.核孔复合物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
C.人成熟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
D.心房颤动可能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15.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一种渗透作用装置。图3是另一种渗透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这两个装置所用的半透膜都不能让蔗糖分子通过,但可以让葡萄糖分子和水
分子通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1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则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B.图2中,若A为0.3g/mL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则平衡后A 侧液面与B侧液面一样高
C.图3中,若每次平衡后都将产生的水柱h移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h将会越来越小
D.图3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则开始时浓度大小关系为 Ma>MA,达到平衡后 Ma16.图1表示酶量一定、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Vmax”表示该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Km”表示在该条件下达到1/2 Vmax时的底物浓度。图2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原理不相同
B.Km的大小可体现酶与底物结合能力的强弱
C.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图1中的M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D.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适量上述两种抑制剂,Vmax都会下降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52分)
17.为保证市民的食品安全,执法人员会使用ATP荧光检测系统对餐饮行业中餐具等用品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萤火虫尾部发光器发光的原理。请据图回答:(注:AMP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一个磷酸基团构成)

(1)图a为萤火虫尾部发光器发光的原理,据图分析可知萤火虫能够发光是由于萤火虫腹部细胞内的 催化荧光素反应,从而放出光子而发出荧光。
(2)图b中的荧光检测仪可检测上述反应中荧光强度,从而推测微生物含量。该仪器可用作检测微生
物含量的前提包括 。
①所有生物活细胞中都含有ATP;②不同细胞中ATP浓度差异不大;③荧光强度与ATP供应呈正相关;④试剂与样品混合后发荧光属于放能反应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为保证该反应顺利进行,检测试剂中除了荧光素酶外,至少应有 (2项)。根据酶的特性,检测试剂应在 条件下保存。
(3)ATP的结构简式为 ,中文名称是 。A代表 。
(4)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但细胞内ATP的含量较少,细胞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 。
(5)请写出ATP合成反应式 。
18.某研究人员利用油菜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菜种子制成匀浆,测得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1所示。
实验2:将成熟的油菜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发现其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其干重变化如图2所示。据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1)据实验1推测,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积累的原因可能是 。根据该原因,如果你是一个养鸭专业户,在鸭子出栏前对鸭子增肥的做法是 。
(2)据实验2推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干重含量增加主要是 (填元素符号)引起的,第7天后种子干重
含量降低是 引起的。
(3)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经一系列过程逐步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现有萌发数天的水稻种子,为了探究这些种子中的淀粉的水解程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首先取这些萌发的水稻种子制成匀浆,各取2 mL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接着向甲组试管中加入碘溶液并充分震荡,向乙组试管中 (请写出对乙组试管进行的操作)。
①若观察到 现象,可得到结论为淀粉部分水解。
②若观察到 现象,可得到结论为淀粉完全水解。
19.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 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 (用图中编号填写)和 (用图中编号填写)以及二者之间的 。
(2)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后来研究表明,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 进出细胞的。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 红心萝卜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甲乙丙丁戊的溶液浓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
③水分子能进出植物细胞,而蔗糖分子不能,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20.请据图分析:
Ⅰ、图一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图示一为 (动物或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是其有 (填文字,答两点)和大液泡。若该细胞为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其细胞质中还应具有的细胞器是 。
(2)若该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 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 。
(3)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Ⅱ、图二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4)物质X为单体,构成的大分子物质具有多样性,物质X进入细胞后,依次经过结构 (填文字)、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最后形成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此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器d 提供。
(5)研究图示二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21.如图1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是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 是 。物质c是 ,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 种。
(2)图2所示为物质B 的分子结构,B是由①、②两条直链多肽和③环状多肽构成,其氨基酸总数为200个。据此分析可知,物质B中含有的肽键数目为 个;若物质B 中含有12个谷氨酸(R基中含有一个—COOH)和9个赖氨酸(R基中含有一个—NH2),则B分子中至少含有 个游离的—COOH。
(3)物质d是 ,它和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胆固醇是构成 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中 的吸收。
(4)某细菌能产生一条链状多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
该多肽进行水解,需要消耗 个水分子,得到 个谷氨酸分子。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A D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A C D D
17.(1)荧光素酶
(2) ①②③ 荧光素和氧气 低温
(3) A-P~P~P 腺苷三磷酸 腺苷
(4)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
(5)ADP+Pi+能量ATP
18.(1) 淀粉和可溶性糖转化成脂肪 给鸭子喂食富含糖类的饲料
(2) O 呼吸作用/细胞呼吸
(3) 加入斐林试剂并充分震荡,水浴加热 甲组试管溶液变成蓝色,乙组试管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 甲组试管溶液没有变成蓝色,乙组试管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
19.(1) 原生质层 ② ④ 细胞质
(2)通道蛋白
(3)无法判断
(4) 大于 乙>丁>甲>戊>丙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0.(1) 植物 细胞壁、叶绿体 中心体
(2) 12液泡 4叶绿体
(3)差速离心法
(4) 核糖体 线粒体
(5)同位素标记法
21.(1) 脂肪 核糖核苷酸 6
(2) 198 11
(3) 性激素 动物细胞膜 钙和磷
(4) 9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