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024年下学期长沙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第十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将题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 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 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 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2. 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蛋白质,其合成和分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膜系统包括图2中的①②③④⑤⑥B. 图1中的过程a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 图1中的过程c与图2中细胞器①②⑤有关D. Tg的胞吐过程能更新细胞膜3.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电镜照片,图中甲和乙是两种细胞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甲、乙细胞器分别被称为细胞“能量转换站”和“消化车间”B. 甲通过内膜折叠增加膜面积促进有氧呼吸的进行C. 硅肺病与吞噬细胞中乙的膜被破坏有关D. 图示过程可以发生在正常的细胞中4. 细胞呼吸过程如下图所示(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丙酮酸,O2参与水的生成B. ①②④过程均能产生少量能量C. 线粒体中含有催化①③过程酶D. 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产生B的过程有②和③5. 将某植物叶片浸入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定时测定该植物叶片细胞液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b点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B. c点时细胞液体积可能大于a点时细胞液体积C. 在ac段中,该植物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D. 在ac段中,该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均有物质交换6. 为了验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能发生部分交换。将植物分生区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让其不断增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原理是DNA复制时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着色深,而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分裂前期是否发生部分交换,可通过观察中期染色单体的颜色是否有深浅变化来判断B. 若第二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则中期着色较深的染色单体上会有着色较浅的部分C. 若不发生部分交换,第二次分裂中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条着色都比较浅D. 若不发生部分交换,第一次分裂中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较深,另一条较浅7.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8.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B. 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C. 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D. 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9. 细胞需要维持某些离子的正常浓度才能保持活性。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是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环形多肽,可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微生物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导致其死亡,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缬氨霉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11个肽键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得缬氨霉素能够发挥作用C. 缬氨霉素将细胞内的K+顺浓度梯度运输到细胞外D. 缬氨霉素同时具有运输K+和催化ATP水解的作用10. 引发肺炎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些病原体都不具有染色体B. 蛋白质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 遗传物质彻底水解都可得到6种物质D. 通过抑制病原体细胞膜的合成可治疗各种肺炎11.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卵细胞的体积很大,有利于存储有机物供胚胎早期发育B. 质膜外表面存在的糖被,有利于细胞间的识别C. 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核退化并排出,有利于其分裂D. 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12. 人体细胞会经历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过程B. 细胞分化会改变细胞的基因C. 细胞衰老会导致细胞代谢加快D. 细胞凋亡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不利二、多选题13. 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B. 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不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C. 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D. 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14. 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细胞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构成有被小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 该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但不消耗能量C. 受体介导的胞吞表明细胞摄取大分子需要借助载体蛋白D. 受体介导的胞吞体现了受体具有特异性15.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尔基体膜上的酶可促进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 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K+的速率受细胞内O2浓度影响D. 细胞核上的核孔可实现细胞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16.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有( )A. 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的液面会上升B. 水分子会从烧杯进入漏斗C. 水分子会从漏斗进入烧杯D. 蔗糖分子从漏斗进入烧杯三、非选择题17. 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预计到下世纪中后期,大气CO2浓度将是现在的两倍。科研人员研究了CO2浓度倍增对培养在适宜温度下的大针茅O2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曲线可知,CO2浓度倍增导致大针茅O2释放速率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出现这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壤水分充足、光照强度为15001ux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但O2释放速率并没有倍增,说明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还可能包括______________(答出2个)。(3)据图分析,干旱季节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措施减缓大针茅光合速率的降低。18. 科学家发现光系统的部分实验及结果如下。实验1:科学家测量了不同波长处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谱(反映叶绿体中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和量子产额(等于释放氧气数/实际吸收光子数),结果如图1。实验2:1956年科学家用远红光、红光分别照射和这两种光同时照射小球藻,并测量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吸收光谱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并不完全吻合,其原因是图中曲线是通过测定_________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获得。(2)当量子产额等于0.1时,每释放1个氧气,需要吸收_________个光子,在波长大于680nm处,量子产额大幅下降,该现象称为红降效应。红降效应_________(填“是”“不是”)由光合色素对光的吸收率下降引起,理由:_________。(3)由图2可知,单独用远红光和红光照射小球藻的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当用红光和远红光同时照射时,光合速率远_________(填“大于”“小于”)两者分别照射之和,该现象称为增益效应。(4)科学家对红降效应和增益效应的解释:光反应在两个光系统进行,分别为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光系统I可以吸收利用远红光,与NADPH的产生有关,光系统Ⅱ主要吸收红光及波长更短的光,与水的光解有关,光系统Ⅱ向光系统I提供_________。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间具有_________作用,因此会出现增益效应。(5)卡尔文等科学家阐释了卡尔文循环及其产物的运输。在叶绿体_________中,卡尔文循环消耗ATP和NADPH,将_________还原为三碳糖。三碳糖被转化为_________,这些产物被分配到植物异养器官。19. 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下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1)据图分析,a图处于分裂__________期,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器是细胞内执行重要功能的结构,b中①所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该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A.葡萄糖氧化分解 B.CO2生成 C.乳酸生成 D.O2的消耗(3)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4)若在细胞培养物中加入APC抑制剂,则细胞分裂会停留在b图时期,该时期为分裂__________期。由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AP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0. 植物生理图 1 所示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图 2是某高校课题组研究温度对谷皮菱形藻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横坐标为生长天数,纵坐标为OD 值越大代表生长速率越大。(1)字母 A、F 代表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A. 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光反应 B. 类囊体膜上的色素、暗反应C. 叶绿体基质中的色素、光反应 D. 叶绿体基质中的色素、暗反应(2)图 1 中,以H+的跨膜梯度推动合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A. 物质A B. 物质B C. 物质C D. 物 质 D(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若光照强度突然下降,则短时间内物质 D 的含量将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当植物关闭气孔时,从外界摄取 CO2 的量会减少,此时光合速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不下降,试指出一种光合速率不下降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4)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制约光合作用速率和植物的生长速率。试根据图2概述不同温度对谷皮菱形藻生长速率的影响规律:_____。21. 正常细胞的分裂是在机体的精确调控下进行的,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细胞会通过衰老、凋亡实现机体的自我更新。请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细胞增殖包括____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具有周期性。图中的A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2)根据____,有丝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图中的C和D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____期,由C到D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3)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存在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检查机制,该机制与染色体的着丝粒上的SAC蛋白有关,能够检查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着丝粒上,当着丝粒都与纺锤丝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时,SAC蛋白与着丝粒脱离,并失去活性,分裂进入下一时期。干扰SAC的功能,会将细胞阻滞在有丝分裂____期。(4)F到G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F和G所含核DNA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F到H过程称为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____的过程。2024年下学期长沙市第十五中学高一第十三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A3.【答案】A4.【答案】A5.【答案】A6.【答案】B7.【答案】C8.【答案】D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A二、多选题13【答案】ACD14.【答案】BC15.【答案】BD16.【答案】ABC三、非选择题17.【答案】 ①. 升高 ②. CO2浓度倍增,暗反应加快,和ATP消耗速率增加,水光解速率增加③. 色素含量、NADPH和ATP含量、酶的数量(活性)、C5的数量等 ④. 增加水分供应、增加CO2浓度18.【答案】(1)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2) ①. 10 ②. 不是 ③. 量子产额只计算实际吸收的光(3)大于 (4) ①. 电子##e- ②. 协同(5) ①. 基质 ②. 二氧化碳、三碳酸 ③. 蔗糖19.【答案】 ①. 间 ②. 有完整的核膜核仁 ③. 线粒体 ④. BD ⑤. CD ⑥. 中 ⑦.APC含量上升将使得保全素(SCR)分解,于是释放分离酶,分离酶分解染色单体之间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移动到细胞两极完成DNA均分做准备20.【答案】 ①. B ②. C ③. 上升 ④. 参与固定CO2 的酶数量有限,正处于饱和状态/光照强度弱, 光反应速率低,生成的 ATP、NADPH 数量不足,CO2 固定生成的三碳化合物相对充裕 ⑤. 酶的活性 ⑥. 总体而言,温度越高,谷皮菱形藻的生长速率越大;但是,温度偏高时,维持较高生长速率的天数较短,温度降低时,维持较高生长速率的天数增加21【答案】(1) ①. 物质准备 ②.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2) ①. 染色体的行为 ②. 后 ③. 着丝粒分裂(3)中 (4) 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②. 相同 ③.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PAGE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