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贵州省高考一模质量监测卷(二)物 理选择题(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一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半圆柱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横截面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在F的作用下静止在半圆柱体表面上A点,A点与截面圆心O连线与水平面成30°角,现将F由水平方向逆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向上,半圆柱体和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先变小后变大B.半圆柱体对小球的支持力保持不变C.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一直变小D.F的最大值为【答案】B【详解】A.小球受力分析,作出其受力的矢量动态三角形,如图所示可知,当F逆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向上时,F先变小后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D.结合上述可知,开始时水平方向的F最大,最大值为故D为正确,不符合题意;B.结合上述,根据矢量动态三角形可知,当F逆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向上时,半圆柱体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C.把小球和半圆柱体看作一个整体,则在水平方向地面对半圆柱体的静摩擦力等于F的水平方向的分力,令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根据上述矢量三角形可知,F水平方向的分力,即F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一直变小,则地面对半圆柱体的静摩擦力一直变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中科院研制的电磁弹射实验装置能构建微重力实验环境,把“太空”搬到地面。实验装 置像一个“大电梯”,原理如图所示,在电磁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推动实验舱竖直向 上加速运动至A位置,撤除电磁作用。此后,实验舱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返回A位置,再经历一段减速运动后静止。已知在上述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忽略阻力,实验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为4s,实验舱的质量为500kg。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舱向下运动的过程始终处于失重状态B.实验舱运动过程中距离A位置的最大距离为40mC.向上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对实验舱做功等于1×105JD.向上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对实验舱的冲量大于【答案】D【详解】A.实验舱向下运动的过程,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失重状态,后向下减速,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错误;B.实验舱在电磁弹射结束后开始竖直上抛时的速度最大,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距离A位置的最大距离选项B错误;C.实验舱在电磁弹射结束后开始竖直上抛时的速度最大,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该速度为在向上弹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所以选项C错误;D.在向上弹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有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D。3.积极发展核能是中国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而核事故核污染促使人类社会需共同正视和思考如何合理安全利用核能。下列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B.核反应堆中镉棒可以起到控制核反应速度的作用,是减速剂C.日本福岛核污水污染的海产品经过高温烹煮能去除其放射性D.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答案】D【详解】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故A错误;B.核反应堆中,在铀棒之间插入一些镉棒,可以吸收中子,不是减速剂,主要是为了调节中子数量,控制反应速度,故B错误;C.日本福岛核污水污染的海产品经过高温烹煮不能去除其放射性,故C错误;D.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处于竖直平面内,圆环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球,一原长为1.5R的轻质弹簧一端系于球上,另一端固定于圆环最低点O 。当圆环绕过圆心的竖直轴OO 转动时,小球相对圆环静止在P点,,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A. B. C. D.【答案】C【详解】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此时弹簧的长度为R,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联立解得故选C。5.某天早晨,赣州的温度为0℃,某老师刚启动汽车时看到汽车仪表盘显示后轮胎胎压均为,中午,该老师刚启动汽车时看到后轮胎压均变成了,若轮胎内的气体质量和体积均保持不变,轮胎内部气体可看成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撞击轮胎内壁的平均作用力减小B.轮胎内部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C.中午温度约为10℃D.轮胎内部气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内能不变【答案】C【详解】A.轮胎内的体积不变,压强增大,则气体分子撞击轮胎内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加,故A错误;BC.轮胎内的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有解得温度增加,则轮胎内部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故B错误,C正确;D.轮胎内部气体温度增加,内能增大,体积不变,做功为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C。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小灯泡上印有“12V 6W”字样,a、b两端所接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灯丝电阻恒定。初始时开关S断开,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A.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20Ω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10ΩC.开关S闭合后,电阻R的电功率变小D.开关S闭合后,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答案】D【详解】AB.由题可知,开关S断开时,灯泡正常发光时,副线圈两端输出电压副线圈中电流由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关系解得原线圈的电压、电流故定值电阻AB错误;C.开关S闭合后,设理想变压器及其右侧回路的等效电阻为,由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可得k为原、副线圈匝数比。开关S闭合后,减小,则等效回路总电阻减小,通过电阻R的电流增大,电阻R的电功率变大,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消耗的电功率等于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有当开关闭合时从1200Ω减小到600Ω,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一个沙漏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沿途连续漏出沙子,单位时间内漏出的沙子质量恒定为Q,出沙口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忽略沙子漏出瞬间相对沙漏的初速度,沙子落到地面后立即停止,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在已有沙子落地后的任意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子在空中形成的几何图形是一条抛物线B.在空中飞行的沙子的总质量为C.沙子落到地面时对地面的作用力为QvD.沙子落到地面时与沙漏的水平距离为【答案】B【分析】根据题干中“一个沙漏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沿途连续漏出沙子”可知,本题考查平抛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析作答。【详解】A.由于沙子下落时,沙子与沙漏均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所以漏出的沙子在水平方向上均与沙漏以相同的速度向右移动,因此沙子在空中形成的几何图形是一条直线,A错误;B.从第一粒沙子漏出开始到这粒筛子刚落地,这一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有这一过程的时间为由于单位时间内漏出的沙子质量恒定为Q,则这一过程中落下的沙子总质量满足B正确;C.沙子落到地面时的水平分速度等于,设地面对沙子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为,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解得由于地面对沙子还有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故地面对沙子的作用力大于,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知沙子落到地面时对地面度作用力大于,故C错误;D.因为沙子与沙漏在水平方向上以相同的速度v运动,所以沙子落地与沙漏的水平距离为0,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 2024年1月18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中国空间站在距地面高400km左右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此高度上有非常稀薄的大气,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1个月大概下降2km,中国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周期性修正。假设中国空间站正常运行轨道高度为h,经过一段时间后,轨道高度下降了,在这一过程中其损失的机械能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中国空间站质量为m。(若规定某星球无限远处为星球的引力零势能点,星球附近物体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其中M为星球质量,m为物体质量,r为物体到星球球心距离。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其动能与引力势能之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空间站正常在轨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B.中国空间站在轨道降低的过程中引力势能变小C.中国空间站受阻力影响高度下降后在低轨做圆周运动的运行速率比在高轨做圆周运动的运行速率小D.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下降,时损失的机械能【答案】BD【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则中国空间站正常在轨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而当物体环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有可得故中国空间站正常在轨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还可表示为A错误;B.根据引力势能表达式可知,中国空间站在轨道降低的过程中,与地球地心的距离变小,则引力势能变小,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可知轨道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大,故中国空间站受阻力影响高度下降后运行速率增大,C错误;D.轨道高度下降后机械能则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下降时损失的机械能D正确。故选BD。9.如图所示,相距为的水平虚线MN、PQ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日”学形闭合导体线框竖直放置,线框宽为L,cd到MN的距离为,将金属框由静止释放,cd边和ef边都恰好匀速通过磁场。已知ab、cd、ef边的电阻分别为R、R、3R,其他部分电阻不计,运动中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ab边始终水平,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f边和cd边通过磁场的速度之比为B.cd边通过磁场过程中,通过ab边的电量为C.ef边通过磁场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大小为D.整个线框穿过磁场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答案】ABD【详解】A.cd边进磁场时的速度为,则有ef边进磁场时的速度为,则有解得选项A正确;B.cd边通过磁场过程中,通过cd边的电量为则通过ab边的电量选项B正确:C.ef边通过磁场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大小选项C错误;D.整个线框穿过磁场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根据机械能守恒有解得则解得选项D正确。故选ABD。10.图所示,AC、BD是竖直面内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M、N是圆上的两点,OM、ON连线与AC的夹角都为30°,该圆处于方向与圆面平行的匀强电场中。一群质子从M点射出,可以到达圆上任意点。比较圆上这些点,发现到达N点的质子动能增量最大。现换用电荷量为、质量m的小球沿不同方向从M点抛出,小球仍然可以到达圆上任意点。在这些点中,小球经过A点的动能增量最大。已知圆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大于M点电势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C.小球经过B点的动能增量大于小球经过D点的动能增量D.小球在M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恰好经过D点时的动能为【答案】BD【解析】A.由于质子从M点射出,到达N点动能增量最大,则电场力对质子做正功,且N点与M点间的电势差最大,电场线的方向应由O指向N,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所以M点的电势大于O点电势,故A错误;B.带电小球沿不同方向从M点抛出,小球经过A点的动能增量最大,则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水平向左,则有解得故B正确;C.由于小球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水平向左,M到B、M到D水平位移相同,合外力做功相等,所以小球经过B点的动能增量等于小球经过D点的动能增量,故C错误;D.小球在M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做类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上有,竖直方向上有设小球恰好经过D点时的速度为,则有又有联立解得故D正确。故选BD。非选择题(54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第11题6分,第12题9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7分。其中13—15题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选用缝间距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1)由理论分析可知,波长为的单色光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形成干涉条纹,其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 (用已知量字母表示)。(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测量头手轮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分划板中心刻线在图乙中位置时手轮示数为 。(3)若已知分划板中心刻线处于位置时,手轮示数为,则该单色光的波长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 15.078/15.077/15.079【详解】(1)[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由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可得(2)[2]分划板中心刻线在图乙中B位置时手轮示数为(3)[3]由题意可知因为由图可知,相邻的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为联立可得,该单色光的波长为12.小明和同学们为探究滑动变阻器的限流特性,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选取不同的滑动变阻器,研究滑片滑动过程中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的变化情况。实验器材有:A.四节干电池(每一节电动势为,内阻忽略不计),导线若干,电压表V(量程,)B.待测滑动变阻器、、C.定值电阻、、 (1)按照图甲,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实物电路补充完整。(2)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不符合要求,需要串联一定值电阻,请你替小明选择合适的定值电阻,虚线框中应选择 (填“”或“”)。(3)已知电源电动势记为、内阻不计,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L为、间的长度,为、间的长度,取,改变滑片的位置,记录不同时的电压表示数及对应的。(4)实验中,选用三个最大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分别接入电路,描点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拟合的函数关系为,其中可表示为 ,可表示为 。(均选用、、表示)(5)采用限流式电路测量一阻值与相近的未知电阻,由图丙可知,应选择 (填“0.1”“2.0”或“20”)对应的滑动变阻器,理由是 。【答案】 2.0 此滑动变阻器与阻值相近,可以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详解】(1)[1]根据题图甲连线如图所示。 (2)[2]电源的电动势为,而电压表的量程为,需要扩大一倍,根据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及电压表的内阻为,可知需要串联的电阻为,故选择。(4)[3][4]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整理得对照得(5)[5][6]采用限流式电路测量一阻值与相近的未知电阻,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要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由题图丙可知满足条件的只有,因为选择此滑动变阻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比较明显。13.如图所示,有一足够大绝缘平板MN水平放置,平板上点处持续向上方各方向发射带电小球。射出小球的质量为,电荷量为,小球速度大小均为。在距离MN上方处平行放置一足够大光屏,光屏中心正对平板上的点。在平板和光屏之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不考虑小球间的相互作用,小球可看做质点,重力加速度为。(1)求小球打在光屏上的速度大小;(2)求小球打在光屏上的范围面积;(3)将电场强度调整为,同时在平板和光屏之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若在纸面内射出的小球打在光屏两侧到的最远距离均为,求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答案】(1);(2);(3)【详解】(1)小球到达光屏的速度为,从点运动到光屏过程,由动能定理得又解得小球打在光屏上的速度大小为(2)平行于MN发射的小球,落在光屏上距离点最远,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做类平抛运动,则有,小球打在光屏上的范围面积为联立解得(3)电场强度调整为,此时小球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经分析沿方向发射的小球打在光屏上的距离最远,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可得又联立解得14.雨滴下落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经过一段加速后会趋近匀速下落。为解释雨滴下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若将雨滴视作半径为r的球体,则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雨滴所受的阻力满足公式,其中v是雨滴的速度大小,比例系数k是常数。设雨滴间无相互作用且雨滴质量不变,雨滴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1)取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请通过列式说明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如何变化?(2)推导雨滴无风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与半径r的关系式,并说明无风情况下小雨和暴雨雨滴落地时速度有何不同;(3)古诗中“杏花微雨湿红绡”、“雨送黄昏花易落”分布描写了不同的雨对花瓣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假设作用效果取决于雨滴撞击花瓣时的平均压强。为简化问题,设雨滴竖直撞击在水平花瓣上时间极短,撞击后的速度为零,不计雨滴重力影响。已知降雨量(t时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累积深度为h),请你帮助该同学推导半径为r的雨滴撞击花瓣时的平均压强p的表达式。【答案】(1)见解析(2);暴雨雨滴落地时速度要比小雨雨滴落地时速度的速度快(3)【难度】0.65【知识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动态过程、用动量定理解决流体问题【详解】(1)对雨滴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ma由题意可知f=kr2v2即为雨滴下落过程中,速度v与加速度a方向相同,可见随着速度v的增加,加速度a减小,当阻力f增大到与重力mg一样大时,a减小到零。(2)根据上述推导当加速度为零时,雨滴速度最大,而雨滴质量当加速度a=0,可得雨滴的最大速度为由上述结论,雨滴收尾速度与半径有关,暴雨的雨滴体积大,半径大,因此速度也大。则一般情况下暴雨雨滴落地时速度要比小雨雨滴落地时速度的速度快。(3)单位时间内落到单位面积上的雨水的质量为雨滴落到荷叶上和荷叶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向上为正方向)有其中的解得15.如图甲,竖直面内有一小球发射装置,左侧有光滑绝缘圆弧形轨道ABC,A与圆心O等高,C处于坐标原点,y轴左侧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强度的大小。现将带正电绝缘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进入轨道,一段时间后小球从C点离开并进入y轴右侧,y轴右侧与直线DF(平行于y轴)中间范围内有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方向电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交变电场周期,变化规律如图乙。已知圆弧形轨道半径,小球质量,电荷量,,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及带电小球产生的电场。求:(1)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2)若小球在时刻经过C点,在时刻到达电场边界DF,且速度方向恰与直线DF平行,的大小及直线DF到y轴的距离;(3)基于(2)中直线DF到y轴的距离,小球在不同时刻进入交变电场再次经过x轴时的坐标范围。【答案】(1),方向为与水平方向成53°;(2);;(3)【详解】(1)小球在y轴左侧解得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向下,根据动能定理,小球A到C运动过程解得方向为与水平方向成53°。(2)小球到达直线DF时速度方向恰与DF平行,即水平速度恰减到0,根据电场的周期性解得根据解得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解得(3)小球在y轴右侧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再次经过x轴的运动时间相同恰经过一个周期,时刻进入电场,小球在一个周期内水平方向先减速运动再加速,此过程小球水平方向平均速度最小,离C点最近因为小球在电场内经过x轴,时刻进入电场,小球在一个周期内水平方向先加速运动解得且恰加速运动至DF所在直线,小球出电场后做匀速运动解得则此过程小球水平方向平均速度最大,离C点最远,综上,小球经过x轴时的坐标范围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贵州省高考一模质量监测卷(二)物 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一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半圆柱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横截面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在F的作用下静止在半圆柱体表面上A点,A点与截面圆心O连线与水平面成30°角,现将F由水平方向逆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向上,半圆柱体和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先变小后变大B.半圆柱体对小球的支持力保持不变C.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一直变小D.F的最大值为2.中科院研制的电磁弹射实验装置能构建微重力实验环境,把“太空”搬到地面。实验装 置像一个“大电梯”,原理如图所示,在电磁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推动实验舱竖直向 上加速运动至A位置,撤除电磁作用。此后,实验舱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返回A位置,再经历一段减速运动后静止。已知在上述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忽略阻力,实验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为4s,实验舱的质量为500kg。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舱向下运动的过程始终处于失重状态B.实验舱运动过程中距离A位置的最大距离为40mC.向上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对实验舱做功等于1×105JD.向上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对实验舱的冲量大于3.积极发展核能是中国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而核事故核污染促使人类社会需共同正视和思考如何合理安全利用核能。下列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B.核反应堆中镉棒可以起到控制核反应速度的作用,是减速剂C.日本福岛核污水污染的海产品经过高温烹煮能去除其放射性D.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4.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处于竖直平面内,圆环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球,一原长为1.5R的轻质弹簧一端系于球上,另一端固定于圆环最低点O 。当圆环绕过圆心的竖直轴OO 转动时,小球相对圆环静止在P点,,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A. B. C. D.5.某天早晨,赣州的温度为0℃,某老师刚启动汽车时看到汽车仪表盘显示后轮胎胎压均为,中午,该老师刚启动汽车时看到后轮胎压均变成了,若轮胎内的气体质量和体积均保持不变,轮胎内部气体可看成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撞击轮胎内壁的平均作用力减小B.轮胎内部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C.中午温度约为10℃D.轮胎内部气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内能不变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小灯泡上印有“12V 6W”字样,a、b两端所接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灯丝电阻恒定。初始时开关S断开,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A.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20Ω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10ΩC.开关S闭合后,电阻R的电功率变小D.开关S闭合后,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7.如图所示,一个沙漏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沿途连续漏出沙子,单位时间内漏出的沙子质量恒定为Q,出沙口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忽略沙子漏出瞬间相对沙漏的初速度,沙子落到地面后立即停止,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在已有沙子落地后的任意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子在空中形成的几何图形是一条抛物线B.在空中飞行的沙子的总质量为C.沙子落到地面时对地面的作用力为QvD.沙子落到地面时与沙漏的水平距离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 2024年1月18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中国空间站在距地面高400km左右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此高度上有非常稀薄的大气,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1个月大概下降2km,中国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周期性修正。假设中国空间站正常运行轨道高度为h,经过一段时间后,轨道高度下降了,在这一过程中其损失的机械能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中国空间站质量为m。(若规定某星球无限远处为星球的引力零势能点,星球附近物体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其中M为星球质量,m为物体质量,r为物体到星球球心距离。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其动能与引力势能之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空间站正常在轨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B.中国空间站在轨道降低的过程中引力势能变小C.中国空间站受阻力影响高度下降后在低轨做圆周运动的运行速率比在高轨做圆周运动的运行速率小D.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下降,时损失的机械能9.如图所示,相距为的水平虚线MN、PQ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日”学形闭合导体线框竖直放置,线框宽为L,cd到MN的距离为,将金属框由静止释放,cd边和ef边都恰好匀速通过磁场。已知ab、cd、ef边的电阻分别为R、R、3R,其他部分电阻不计,运动中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ab边始终水平,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f边和cd边通过磁场的速度之比为B.cd边通过磁场过程中,通过ab边的电量为C.ef边通过磁场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大小为D.整个线框穿过磁场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10.图所示,AC、BD是竖直面内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M、N是圆上的两点,OM、ON连线与AC的夹角都为30°,该圆处于方向与圆面平行的匀强电场中。一群质子从M点射出,可以到达圆上任意点。比较圆上这些点,发现到达N点的质子动能增量最大。现换用电荷量为、质量m的小球沿不同方向从M点抛出,小球仍然可以到达圆上任意点。在这些点中,小球经过A点的动能增量最大。已知圆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大于M点电势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C.小球经过B点的动能增量大于小球经过D点的动能增量D.小球在M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恰好经过D点时的动能为非选择题(54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第11题6分,第12题9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7分。其中13—15题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选用缝间距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1)由理论分析可知,波长为的单色光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形成干涉条纹,其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 (用已知量字母表示)。(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测量头手轮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分划板中心刻线在图乙中位置时手轮示数为 。(3)若已知分划板中心刻线处于位置时,手轮示数为,则该单色光的波长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2.小明和同学们为探究滑动变阻器的限流特性,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选取不同的滑动变阻器,研究滑片滑动过程中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的变化情况。实验器材有:A.四节干电池(每一节电动势为,内阻忽略不计),导线若干,电压表V(量程,)B.待测滑动变阻器、、C.定值电阻、、 (1)按照图甲,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实物电路补充完整。(2)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不符合要求,需要串联一定值电阻,请你替小明选择合适的定值电阻,虚线框中应选择 (填“”或“”)。(3)已知电源电动势记为、内阻不计,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L为、间的长度,为、间的长度,取,改变滑片的位置,记录不同时的电压表示数及对应的。(4)实验中,选用三个最大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分别接入电路,描点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拟合的函数关系为,其中可表示为 ,可表示为 。(均选用、、表示)(5)采用限流式电路测量一阻值与相近的未知电阻,由图丙可知,应选择 (填“0.1”“2.0”或“20”)对应的滑动变阻器,理由是 。13.如图所示,有一足够大绝缘平板MN水平放置,平板上点处持续向上方各方向发射带电小球。射出小球的质量为,电荷量为,小球速度大小均为。在距离MN上方处平行放置一足够大光屏,光屏中心正对平板上的点。在平板和光屏之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不考虑小球间的相互作用,小球可看做质点,重力加速度为。(1)求小球打在光屏上的速度大小;(2)求小球打在光屏上的范围面积;(3)将电场强度调整为,同时在平板和光屏之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若在纸面内射出的小球打在光屏两侧到的最远距离均为,求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14.雨滴下落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经过一段加速后会趋近匀速下落。为解释雨滴下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若将雨滴视作半径为r的球体,则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雨滴所受的阻力满足公式,其中v是雨滴的速度大小,比例系数k是常数。设雨滴间无相互作用且雨滴质量不变,雨滴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1)取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请通过列式说明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如何变化?(2)推导雨滴无风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与半径r的关系式,并说明无风情况下小雨和暴雨雨滴落地时速度有何不同;(3)古诗中“杏花微雨湿红绡”、“雨送黄昏花易落”分布描写了不同的雨对花瓣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假设作用效果取决于雨滴撞击花瓣时的平均压强。为简化问题,设雨滴竖直撞击在水平花瓣上时间极短,撞击后的速度为零,不计雨滴重力影响。已知降雨量(t时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累积深度为h),请你帮助该同学推导半径为r的雨滴撞击花瓣时的平均压强p的表达式。15.如图甲,竖直面内有一小球发射装置,左侧有光滑绝缘圆弧形轨道ABC,A与圆心O等高,C处于坐标原点,y轴左侧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强度的大小。现将带正电绝缘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进入轨道,一段时间后小球从C点离开并进入y轴右侧,y轴右侧与直线DF(平行于y轴)中间范围内有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方向电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交变电场周期,变化规律如图乙。已知圆弧形轨道半径,小球质量,电荷量,,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及带电小球产生的电场。求:(1)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2)若小球在时刻经过C点,在时刻到达电场边界DF,且速度方向恰与直线DF平行,的大小及直线DF到y轴的距离;(3)基于(2)中直线DF到y轴的距离,小球在不同时刻进入交变电场再次经过x轴时的坐标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贵州省高考一模质量监测卷(二)学生卷.docx 2025年贵州省高考一模质量监测卷(二)解析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