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单元《方法导航·问卷调查》第2课 教案-【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1单元《方法导航·问卷调查》第2课 教案-【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方法导航-问卷调查》教学设计
课题 方法导航-问卷调查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四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参与问卷调查的学习,能体会到数据收集和分析对于做出合理决策的重要性。责任担当:在学习“方法导航-问卷调查”活动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在属于自己的板块和任务上尽责,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问题解决:能够处理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从而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依据。创意物化:在问卷设计中加入一些创意元素,能够根据调查的主题,创意性地提出一些独特的问题,让问卷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参与问卷调查的学习,能体会到数据收集和分析对于做出合理决策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能够处理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从而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依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2课 《方法导航-问卷调查》板书课题。播放视频。 观看教学视频。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板书课题。一、预演改进设计并制作一份问卷的初样,在小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的预演,记录预演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版本的问卷。资料卡:问卷调查预演小技巧1.要先观察、确定调查对象,选择看起来比较空闲的人成功率更大。2.选定调查对象后,坦诚地说明来意,真诚地邀请合作。说话时面带微笑,注视对方的眼睛。预演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问题1:预演超时,环节耗时过长。改进方法:设定环节时间限制并专人计时提醒。问题2:内容逻辑不清晰,观众难理解。改进方法:梳理逻辑结构,根据反馈调整内容。问题3:预演人员紧张,表达不流畅等。改进方法:提供培训练习机会,预演前心理疏导。二、实地调查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活动。资料卡:问卷的发放方式有很多种,有当面发放、邮寄发放、电话调查等回收问卷要及时,一般来说,当回收率达到70%以上时,方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问卷回收后还要进行审查,回答不完整、不按要求回答的问卷都应视为无效问卷。若无效问卷的比例过高,则会对调查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次问卷调查将会被判定为无效。统计分析调查问卷 回收调查问卷后,我们还要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为了使数据更形象直观,我们可以将数据转化为统计表或统计图。XX小组垃圾分类问卷统计表问题选项人数所占比例/%1.您认为垃圾应该分类回收利用吗?A.应该14096.5B.不应该32.1C.随便,无关紧要21.42.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A.十分了解1711.7B. 比较了解2013.8C.一般5235.9D.完全不了解5638.63.您平时会注意垃圾分类吗?A.会9062.1B.不会5537.9我们的统计图 我们得出的结论绝大多数人(140人,占96.5%)认为垃圾应该分类回收利用,无论是觉得非常有必要还是有一定必要,这表明公众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价值认可度很高。只有极少数人不太清楚,没有人持反对态度,说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理念在大众中接受度良好。虽然有17人表示十分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但更多人(20人)是比较了解,还有52人只是一般,56人完全不了解。这说明虽然有一定比例的人对垃圾分类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但仍有部分人群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方面还有一定的工作要做。撰写调查报告 经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你对垃圾分类有了哪些认识?写一份调查报告吧!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垃圾分类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态度,特开展此次调查。二、调查目的1.了解公众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程度。2.探究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3.分析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为提高垃圾分类的推广效果提供建议。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共设计了15个问题,涵盖垃圾分类知识、个人分类习惯、对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社区垃圾分类设施等方面。样本选取: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在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网络问卷平台随机发放问卷;在线下,选择了不同区域(商业区、居民区、学校等)进行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四、调查结果 根据最新的调查报告,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多地制定了相关法规和行动方案,分类投放、收运等能力得到提升。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全国社区垃圾分类平均得分不理想,多数小区需设立标准化驿站,加强投放监督,减少混合投放。五、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垃圾分类的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提高公众的意识、完善设施、加强监管,才能实现垃圾分类的有效推广,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做出贡献。三、收获园在本次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让我们来说一说吧!我的收获和反思在本次垃圾分类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正确分类垃圾,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的影响。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环保意识,也让我更加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我将继续努力,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四、再试身手经过前面的实践尝试,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问卷调查的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你还想对哪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呢?选择一个新的问题,用学到的方法继续研究吧!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一、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 ) A. 男 B. 女2.您的年龄( ) A. 18岁以下 B. 18 - 30岁C. 31 - 50岁 D. 51岁以上二、认知与习惯1.您了解绿色出行方式吗? A. 很了解 B. 了解一点 C. 不了解2.您平时绿色出行的频率( )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3.您选择绿色出行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 环保 B. 省钱
C. 方便 D. 健身三、影响因素1.哪些会阻碍您绿色出行?(可多选)
A. 距离远 B. 天气
C. 公交不便 D. 他人影响2.怎样能让您更多绿色出行?(可多选)
A. 增公交线 B. 优惠政策 C. 多自行车道四、未来意愿1.未来您会更多绿色出行吗?
A. 会 B. 不会2.您对未来城市绿色出行发展有什么期望或建议?(可简要作答)五、知识拓展(一)如何确保问卷的匿名性和安全性?匿名性1.不收集个人身份信息:在设计问卷时,避免要求填写可能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2.使用匿名编码:可以使用匿名编码或随机生成的ID来标识问卷,而不是使用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安全性1.数据加密:使用安全的问卷工具或调查平台,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加密措施,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或窃取。2.限制访问权限:只允许有必要权限的人员访问和处理问卷数据,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避免数据泄露。3.数据处理方式: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确保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不要在报告或分析中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4.合规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二)如何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选择合适样本容量需考虑多因素。首先是研究目的与问题,明确所需数据量。总体大小影响样本容量,总体越大往往样本量越大。较高的置信水平(如95%、99%)和较窄的置信区间需要更大样本量。预期效应小则需更大样本。抽样方法不同要求各异,资源限制也需权衡。预测试可辅助估计,可利用统计方法计算,同时参考实际情况(如目标人群特征、数据收集难度)及类似研究,找到理论与实际的平衡。六、课堂练习问:问卷调查课堂知识大盘点。答:在问卷调查课堂知识大盘点中,要明确调查目的,这决定问卷方向、数据有效性等,没目的会使问卷问题乱、数据无用等。问卷设计语言应简洁无歧义,问题顺序按逻辑。样本容量受总体规模、置信水平等影响,分层抽样可保各层代表性。数据收集要让对象理解问题、处理无效回答,分析数据展示比例关系可选用饼图等。 进行预演改进,不断完善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完成问卷调查的调查报告。完成“收获园”。进行再试身手。进行知识拓展进行课后练习。 让同学们在演练中完善,增强调查合理性。锻炼学生行动能力,养成积极行动的习惯。引导同学们对这次问卷调查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锻炼同学们学以致用的好习惯,对感兴趣的问卷调查话题进行再研究。拓展学生知识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小结 方法导航-问卷调查进行预演改进、实地考察完成收获园再试身手进行相关知识拓展完成课堂练习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整理今天所学习的知识,编制一份调查问卷并加以修改。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