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延边州 2024~2025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试题共 6 页,包括两道大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为 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
码区城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
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2024年央视春晚于北京时间 2月 9日 20点在我国各大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喀什、沈阳、西安、长沙
四个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一起为世界奉上丰盛的“文化年夜饭”。下图为“春晚会场分布示意图”,据此
完成 1~3题。
1.开播时北京已夜幕降临,而喀什还处在落日余晖之中,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海拔高差大 B.纬度差异大 C.气候差异大 D.经度差异大
2.春晚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长沙 B.西安 C.北京 D.沈阳
3.央视春晚主会场设在北京,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科技创新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024年 3月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但部分地区仍乍暖还寒,体感上依
旧寒冷。下图为“3月 6日全国入春进程图”,据此完成 4~6题。
4.图中季节划分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
A.地势 B.风向 C.气温 D.降水
5.我国东部地区入春进程的方向一般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6.下列地区处于“乍暖还寒”的是( )
A.四川东部 B.湖南北部 C.福建西部 D.陕西南部
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 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左图为“两国人口数
量变化图”,右图为“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7~9题。
7.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D.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8.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9.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新能源汽车一般以电能和氢能作为能源,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特点。
在政策助力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发展迅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下图示意“近
年来我国汽车出口量变化”,据此完成 10~12题。
10.2020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量( )
A.缓慢增长 B.保持不变 C.平稳波动 D.快速增长
1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石油资源储备 B.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C.较低的技术研发门槛 D.传统汽车产业落后
1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有( )
①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降低环境污染 ④推动技术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峰值,然后经历平台期开始持续下降;“碳中和”指人类把排
放的温室气体进行处理,实现排放和吸收的动态平衡。下表示意我国 2020~2022年的能源消费结构,据此
完成 13、14题。
年份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能源类型
煤炭 56.8% 56% 56.2%
石油 18.9% 18.7% 15.6%
清洁能源 24.3% 25.3% 25.9%
13.2020年至 2022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
A.持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14.为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 )
①随手关灯 ②不用一次性餐具 ③节约用水 ④坐私家车出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线路,2022年 6 月 20日全线通车运营。下
图为“郑渝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 15、16题。
15.郑渝高铁是中国第一条桥梁、隧道比例超过 90%的高速铁路,影响其桥隧比例高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质 B.气候 C.地形 D.社会经济
16.郑渝高铁的开通,有利于( )
①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②节省人们的出行时间 ③缩短沿线城市之间的距离 ④改善沿线的生态
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下图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8题。
17.该地区发展炼铝业的主要能源优势有( )
①石油资源丰富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该地区发展炼铝业应该关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盐碱化
为提高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
分布图”,据此完成 19、20小题。
19.据图所示,以下哪个省份的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相对较多( )
A.海南省 B.甘肃省 C.河南省 D.西藏自治区
20.图中甲地直属库数量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粮食容易储存 B.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C.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 D.工业发达,需要大量粮食原料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21.【地势探秘:塑造山河的力量】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 1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
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材料 2 下面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和“我国沿 36°N附近地形剖面
示意图”
(1)据图描述我国的地势特征,并简要分析地势对我国河流和降水的影响。(3分)
(2)观察图中大型水电站的分布,指出我国大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并说明原因。(2分)
(3)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2
分)
22.【江河“奉手”,地理因素大解析】。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 1 “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水,补给黄河最
大支流渭河,每年提供 15亿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2023年 7月 16日,引汉济渭一期工程先期通水,实现
了长江、黄河第一次“牵手”
材料 2 “长江、黄河水系图和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黄河和_________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越的山脉是_________。(2分)
(2)从气候角度分析汉江水量比渭河大的原因。(1分)
(3)除水量外,说出汉江和渭河在水文特征上的其他差异。(2分)
(4)说出“引汉济渭”工程实施后,对渭河流域沿线城市的居民生活可能带来的好处。(2分)
23.【南北之异:生活中的地理密码】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生活在广州的小西寒假打算去北京旅游,为了解更多南北方的不同,小西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咨询。
下图示意二人对话场景。
(1)作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有着诸多的地理意义。小西查阅资料,绘制笔记(下
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方框补充完整。(I分)
(2)食:相比于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更爱吃大米。请说出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
(3)住:相比于南方地区,北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试分析其原因。(2分)
(4)出发准备:据以上了解,小西准备了溜冰鞋、加湿器、厚衣服等物品。请任选一件,并说明选择的
理由。(2分)
24.【长白之旅:地理视角赏盛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 1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
类繁多。长白山处于“冰雪黄金纬度带”,降雪量充沛且雪质优良。近年来,吉林省强化对长白山旅游资
源的宣传,推动长白山旅游业迅速发展,冰雪旅游更是备受青睐。在 2023~2024年雪季,景区接待游客 72
万人次,较 2018~2019年同期增长 164.3%。
材料 2 下面左图为“长白山景区分布图”,右图为“长白山地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长白山地区降水集中在______季,主要是受来自海洋的风的_________影响。(2分)
(2)说出长白山适合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
(3)分析长白山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可从旅游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作答)。(2分)
(4)长白山新的雪季翩然而至,说出身为游客的我们,能为守护长白山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有效行动。(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