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程课标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在古代世界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认识古代文明发展的不同条件及不同特点;【核心素养明示】要求学生人类文明产生的共性;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的社会分化和阶级产生,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变革,是文明产生的基本条件。重点是各个文明古国发展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不同时空条件的联系,以及农耕文明扩展造成的大帝国的影响和联系。在帮助学生了解本单元所涉及的课标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古代不同地区文明的不同特征的对比,分析各地区文明多元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2.时空观念:通过历史时间轴以及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古代文明多元格局的理解。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文献、历史图片、历史实物等实证材料,使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4.历史解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深对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家国情怀:各地区文明的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组成部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文明是唯一的一个传承至今,连绵不绝的文明,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教材信息说明】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均已涉及到本课大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知。时隔不久,尽管课文容量、难度有所增大,但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学习习惯、思维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炒冷饭”,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本无法满足他们对新学期第一课的学习兴趣、需求。因此,在教材内容整合、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要有别于初中,注重知识内化、能力提升、思想升华,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重难点有机协调融合。本课是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第一课,分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两个子目内容。第一子目着重讲述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条件、标志、及表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第二子目依次介绍了古代苏美尔、埃及、印度、希腊等早期人类文明,各个文明独立发展、成就斐然,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通过对世界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及其杰出的贡献解读,认识到“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进而意识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涵养家国情怀,这是本课之魂。文明交流互鉴传承,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重难疑点确认】1.重点:世界各文明古国的不同特点。教材在总体介绍古代文明的产生后,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世界著名的文明区域的文明状况,重点强调古代文明的差异性特点,通过对世界各文明状况的了解,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的政治、经济以及环境等因素决定不同的文明特点,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作为教材重点进行处理。2.难点:古代文明产生过程中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虽然高一学生在初中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了解,但是这种了解还处于“知道”概念层面,还没有对这些素养深入了解,更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这些可信学科素养,因此历史学科素养的渗透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式指导】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相关准备提醒】《中外历史纲要》下地图册【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甲骨文 印章文字【师】:你知道上面的四种文字,是古代哪些文明古国的文字?哪一种文字流传至今,目前仍在使用?你还知道其他古文明的名称吗?【生】: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甲骨文是中国的,印章文字是古印度的。其中中国的汉字就是有甲骨文发展而来,一直沿用到现在,连绵不绝。早期文明除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还有就是古希腊,今天让我们领略早期文明灿烂纷呈的成就。【精彩教学】【师】讲解“文明”概念: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前提,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迈向文明的前提(1)原始农耕与畜牧出现之前: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2)农业和畜牧业【师】:通过地图地图指出农业和畜牧业培育状况。【师】: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地区 品种农 业 西亚 小麦、大麦东亚 粟、水稻南亚 芋头中南美洲 玉米、甘薯、南瓜畜 牧 业 西亚 绵羊、山羊中国 猪、狗南美印第安人 骆马【师】:学生阅读教材,和下列材料归纳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对当时人类生活的影响。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建造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几乎在所有早期文明古国中,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页逐渐发展起来。--------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生】:阅读概括。(3)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对当时人类生活的影响【师】【生】共同总结:①生产方式: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②社会分工: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一些人从社会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③贸易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交易。④居住方式: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⑤促进了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的产生。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2.私有制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1)私有制的产生①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②私有制的产生: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2)国家的形成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扩大;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国家开始形成。(3)文字的出现【师】小结:文明的产生1.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2.农耕畜牧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导致商业的出现,分工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阶级斗争,国家形成、文字出现。3.文明诞生的根原:生产力的发展4.核心素养: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明的标志 产生原因阶级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战俘沦为奴隶国家 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文字 记事、管理的需要城市 农耕文明要求定居;政治宗教活动;战争兼并。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一)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空间分布】【师】:在地图上找出两河流域位置【生】:在地图上找出。1.文明的产生【师】:两河流域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生】:根据教材和地图概括:(1)自然环境特征①河流两岸土壤肥沃②经常洪水泛滥③开放的地理环境(2)国家形态:苏美尔城市国家公元前4千纪末,在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尼普尔、基什等。(3)古巴比伦王国【师】:古巴比伦王国建立了什么制度?【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师】:颁行《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根据材料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材料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生】:阅读材料概括法典的内容。①严格的保护商业财产;②类似“福利国家”政策;③同态复仇法;④明显的阶级歧视。【师】:阅读教材,概括两河流域文化成就。【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概括。2.文明成果:(1)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2)《吉尔伽美什》史诗——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3)洪水和方舟传说:在与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4)数学:两河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二)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1.地理环境:【师】:阅读教材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希罗多德的《历史》。【生】:阅读教材概括:①尼罗河定期泛滥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料的保证(黑土地与红土地)②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埃及较早产生统一国家。【师】补充:③尼罗河中的鱼类、鸟类和动物是重要的食物来源。④土地需要重新丈量和分配。2.专制统治:法老作为神权的象征,王权神圣,权威至上。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师】:这段话表现了法老怎样的地位?【生】: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是权力、智慧和真理的化身。【师】:阅读教材,概括埃及文化成就。【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概括。3.文明成果:①神话和文学故事。②象形文字。③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加五天为节日。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⑤建造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三)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文明概况【师】:古印度文明最初诞生在何处?后来又转移到哪儿?【生】:公元前3千纪古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铁器时代来临,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2.种姓制度【师】:阅读“学思之窗”思考问题:印度神话中用人头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生】:古代印度认为,种姓制度从人类产生之初出现了,强调其神圣不可变动的特性。基本内容:【师】: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生:阅读教材并填写项目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社会阶层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普通劳动者,部分富有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和失去土地的人职责和义务 宗教祭祀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 无权利,为前三等级服务社会地位 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师】: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种姓制度带来什么影响?【生】:思考并回答。【师】生共同总结:(2)影响:①使下层民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了社会发展的进程;②使印度人民产生安于现状的心态,有利于维护统治和社会安定。③对印度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师】:阅读教材概括古代印度文化成就有哪些?【生】:阅读教材并概括。文化:(1)佛教: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冲击;(2)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3)数学: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得方法。希腊文明古希腊是个地理概念,位于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岛上山地纵横、河流众多,把希腊人分割在相对孤立的环境。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把农村地区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古希腊地理环境【师】:阅读教材以及材料概括古希腊地理环境。【生】: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山多平原少;切割成互不相连的小块地区。【师】:古希腊文明最初是什么文明?2.古希腊文明产生:(1)爱琴文明时代: 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2世纪a.克里特文明时期b.迈锡尼文明时期师:阅读教材,古希腊城邦产生于什么时期?城邦含义是什么?【生】:阅读教材进行概括。【师】.古希腊的城邦政治(1)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2)城邦的含义:从地域角度来看,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村落。从血缘的角度来看,城邦指的是具有共同血缘的公民团体。(3)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希腊城邦居民结构城 公 民 有政治权利:成年男性邦 无政治权利:妇女、未成年人居 非公民 外邦人民 奴隶类型:民主政治(雅典)、寡头政治(斯巴达)【师】:阅读教材填写表格。【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双国王制 长老会 人民大会 监察官权力 大祭司、军事统帅、部落行政领袖 创制权、决策权、司法权 终审权、最高决定权(否决权) 监督国王、司法职能、主持人民大会等产生方式 两个世袭的王族成员出任 双王,公民大会在60岁以上公民中选举产生(28人),终身制 30岁以上服兵役公民 5人,一年一任,年满30~60岁的公民,无财产限制雅典的民主政治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陪审法庭性质 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执行公民大会决议的常设机构 日常司法机关产生方式 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 30岁以上公民每年抽签产生 30岁以上无债务、犯罪前科公民每年抽签产生4.古希腊的思想、文化【师】:阅读教材,概括古希腊取得哪些文化成就?【生】:概括古希腊成就。(1)哲学: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认识你自己) 《理想国》 (吾爱吾师,吾更爱这里)(2)史学: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史学之父 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3)其他方面:神话、戏剧、雕塑、建筑等【问题探究】我们学习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的文明的基本内容,这些文明特点各异,精彩纷呈,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性,那么影响古代文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完成表格的填写。区 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制度 世界文学瑰宝、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板书设计】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农耕畜牧的产生2、诞生的基本标志:阶级、国家、文字二、文明的早期发展:(一)西亚:两河流域文明(二)北非:古埃及文明(三)南亚:古代印度文明(四)东南欧:古希腊文明特点:多元化【核心总结】西亚和埃及文明产生于青铜时代,生产力相对低下,人类仍需要依靠集体力量与自然斗争,个性独立性有限,因为较早形成专制统治与地区性大国;印度在雅利安人征服和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严格的种姓制度;希腊国家产生于铁器时代,农民获得了较大独立性,形成不同程度的集体统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