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说话要算数》道德法治教学设计本节课教材围绕“说话要算数”这一主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说话不算数的危害。通过“爱保证”同学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说话不算数带来的后果,引发学生的思考。借助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教诲和相关故事、成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分析“说到做不到”的原因,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分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最后,通过对“对自己说话算数”的探讨,让学生认识到诚信不仅仅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全面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启发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深刻理解说话算数是重要的品质,明白说话不算数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伤害。2. 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教诲,掌握一些与失信和诚信相关的故事、成语。3. 分析“说到做不到”的原因,学会克服困难,养成说到做到的良好习惯。4. 认识到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并掌握一些对自己说话算数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讨论、分角色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 借助收集故事、分享交流等方式,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3. 运用自我分析、制定计划等方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诚实守信品质的认同感和敬佩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说话算数的原则。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说话算数的重要性,以及说话不算数的危害。2. 引导学生分析“说到做不到”的原因,帮助学生养成说到做到的习惯。3. 使学生认识到对自己说话算数的必要性,并掌握一些对自己说话算数的方法。(二)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对说话算数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诚实守信。2. 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和诱惑,坚持对自己说话算数,培养自律能力。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收集与诚信相关的故事、成语、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 准备“爱保证”同学相关场景的角色扮演道具。3. 为学生准备自我分析表格、“整理房间时间表”模板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 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诚信的动画视频片段,视频内容为两个小朋友约定一起做作业,其中一个小朋友遵守约定,另一个小朋友却因为贪玩而失约,导致遵守约定的小朋友很失望。2.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说话要算数。3. 板书课题:说话要算数(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谁还相信他的话(10 分钟)教师展示课本上“爱保证”同学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同学,大家都叫他‘爱保证’。大家看看他都做了哪些保证。”教师逐句朗读“爱保证”同学的保证内容。教师提问:“想一想,‘爱保证’同学多次说话不算数,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接着说:“假如你是他的老师、朋友或家人,你会做些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演一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爱保证”同学、老师、朋友、家人等角色,模拟相关场景。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分析每个角色的做法是否合适。教师总结:“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我们要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2. 活动园:失信的故事(10 分钟)教师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劝导人们为人处世要讲信用的教诲。现在请大家收集有关失信的故事或成语,与小组同学分享。”学生分组进行分享,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分享内容。邀请几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收集的失信故事或成语。分享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由于失信而导致害人害己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组织学生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然后请几位学生站起来分享自己的填写内容。3. 那些说话算数的人(10 分钟)教师展示课本上“阅读角——张青和李媛”的故事,声情并茂地朗读:“张青和李媛是好朋友。有一次,她们约好周六下午一起去少年宫看话剧……”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假如李媛没去少年宫向朋友说明原因,她还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吗?如果你遇到李媛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说话算数的人。现在请大家跟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吧。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也可以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安排学生进行准备,然后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同学们提供的故事,选出那些让自己敬佩和信赖的人,并写出理由。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选择和理由。(三)课堂小结(3 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重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说话算数的重要性,了解了‘爱保证’同学说话不算数可能带来的后果,还分享了很多失信和诚信的故事。希望大家能记住,说话算数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2.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说话算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邀请几位学生发言,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四)布置作业(2 分钟)1. 让学生回家收集更多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下节课分享。2. 思考自己身边有没有说话算数的人,记录一件他们说话算数的事情。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5 分钟)1. 教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说话要算数,还了解了很多诚信和失信的故事。谁能来简单说一说说话算数的重要性呢?”邀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2. 教师接着说:“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要说话算数,但是有时候却很难做到。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 为什么说到做不到(12 分钟)教师展示课本上“爱保证”同学认为自己不是故意说话不算数的相关图片和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阅读:“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爱保证’同学的情况。他认为自己并不是故意说话不算数,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分析一下他为什么做不到呢?”教师针对每一幅图片进行提问引导:展示教材中图片一,教师问:“当我们决定要说话算数的时候,总会像‘爱保证’同学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诱惑,你是怎么做的呢?”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应对方法。展示教材中图片二,教师问:“你是否也忘记过自己的承诺?怎样做才不会忘记呢?请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发言后,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和补充。展示教材中图片三,教师问:“你是否也有过类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经历?你是怎样克服的呢?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吧。”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克服经验。教师总结:“看来,要做到说话算数并不容易,我们会遇到各种诱惑、遗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找到合适的方法,就一定能逐渐养成说到做到的良好习惯。”2. 自我分析(9 分钟)教师说:“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过说话不算数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选取印象深刻的一段经历,填写在课本上的自我分析表格中。”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填写,教师巡视,给予个别学生指导。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这位同学的经历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再次出现说话不算数的情况?”3. 对自己说话算数(9 分钟)教师展示课本上张明和徐强的观点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大家看看张明和徐强的观点,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呢?”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一个人对自己说话算数同样重要,这关系到我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呢?”教师展示课本上张勇收拾房间的案例,提问:“如果你是张勇,你怎样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呢?你有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妙招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方法。(三)课堂小结(3 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重点:“同学们,今天我们探讨了为什么说到做不到,还进行了自我分析,并且明白了要对自己说话算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克服困难,做到说话算数,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2.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做到说话算数呢?”邀请几位学生发言,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行动打算。(四)布置作业(2 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对自己说话算数”的计划,比如每天坚持阅读、每天锻炼身体等,并写在作业本上。2. 在一周内,努力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执行,记录自己的执行情况和感受,下节课分享。六、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对自己说话算数”的计划制定,并记录一周内的执行情况和感受,要求内容具体、真实,能够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努力。2. 实践作业: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说话算数的原则,帮助身边的人树立诚信意识,如与家人、朋友约定事情并认真履行,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七、结语同学们,说话算数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诱惑,都能坚守诚信,做到对别人说话算数,对自己也说话算数。让我们用诚信的力量,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