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2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28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2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28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课堂导入
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自主学习
1.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
2.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具体形式、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因?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意义?
4.我国居民收入的来源有哪些?
5.劳动的作用、正确对待劳动的态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国民收入的含义 P45名词点击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
(2)国民收入为什么要进行分配?P44
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
政府收入主要用于财政支出
企业收入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
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
1.国民收入
(2)为什么:
(1)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补充)
①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P44
决定
决定
2.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蛋糕要如何分?为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明
爸爸
妈妈
妹妹
叔叔
爷爷
私企老板
务农
高中生
公办教师
公务员
国企技术员
议学环节一:走进小明家看分配
情境一
探究活动一:
1.小明是按照什么方式取得收入的?
2.为什么在同一家国企,小明拿的工资会比一些老同志多?
3.请结合对话内容谈谈这种收入分配方式的优点?
小明(国企技术员):老爸老妈,我回来了,今天我发工资了,有7000多元呢!
妈妈:头一个月发工资就有这么多。
小明:我也挺意外的,一开始我还担心在国企里工作施展不开我的才能,现在看来挺好的,我的工资甚至比一些老技术员还多呢。
妈妈:是吗?小毛孩子拿的工资居然比老同志还多。
小明:我负责的工作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了,厂里另外奖励给我了一千元。
妹妹:呀,哥哥真棒啊!
爸爸:你多向你哥哥学习,先努力读书,才有能力胜任工作。
按劳分配
(2)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具体形式:
①公有制企业(国有、国有控股、集体)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②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中职工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集体经济中承包经营土地获得的收入。
(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3.按劳分配
分配范围
分配主体
分配尺度
分配结果
情境二
爷爷:现在的形势真好啊!干得多干得好就能多拿工资,可不像以前我们在生产队的时候,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这能有什么收成呢?
妹妹:要是不用工作,需要什么国家就给什么就好了。
小明:想得美,都不干活,国家拿什么给你。
爷爷和妹妹提到的分配方式是哪种?能否行得通?为什么?
探究活动
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
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实行大平均
前提:人们素质极大提高,物质极大发展,能满足人民各种需求。
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容易滋生“懒汉”,导致人人都不努力工作,挫伤劳动者积极性,它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导致普遍的贫穷。
(4)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必要性: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P45相关链接)
必要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生产力发展水平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高且不平衡不充分,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谋生手段,劳动能力存在差别,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②重要性:(P45)
提高效率: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促进公平:是对人类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做大蛋糕很重要,分好蛋糕更考验中国的智慧。为了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个体商户李华经营小卖部获得的盈利收入
②民营企业员工小谢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建国村村民在村办集体企业领取的工资
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老杨获得的工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对点练习
镜头三
探究活动三:
1.叔叔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吗?
2.还有什么分配方式?
叔叔(私企老板):今天可累死我了,公司来了好几个客户,差点没忙过来。
妈妈:忙点好,要不然从哪收益?
爷爷:别累着身体。今年收益还可以吧?
叔叔:还可以,有100多万吧。
妹妹:叔叔,羡慕死我了。
叔叔:还值得羡慕啊?又要投资金,又要担风险,还要给工人发工资,管一大摊子事呢,不好干啊。还是你爸妈好,每月拿固定工资,不用担风险。
妹妹:看着叔叔当老板挺风光的,看来也不容易啊,有没有自由一些的工作啊?
爷爷:老家有别致的祖屋,你以后要是不想上班就去开个农家乐吧。
不属于
多种分配方式:按要素分配
基本工资 岗位补贴 考评奖 医疗补贴 实发
许(工人) 5350 120 350 5820
李(技术顾问) 5350 520 350 6220
王(经理) 6000 550 600 350 7500
刘(合伙人) 50000
小明叔叔私企公司2024年10月职工工资收入单
(劳动)
(技术)
(管理)
(资本)
思考:他们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来源有何不同?
种类 对应形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技术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数据要素 通过收集、筛选、加工处理的大数据而获得的收入
按土地要素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知识要素 凭借相关知识获得的收入,如知识付费、稿酬。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3000元。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3.老吴是国有企业总工程师,年工资资金收入20万。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对点练习
——资本要素
——土地要素
——劳动要素
——管理要素
——资本要素
——按劳分配
探究活动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小明叔叔公司充满活力的分配体制促进了公司的飞速发展。大量人才加盟,大量资本购买该公司股票;公司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公司股票不断升值,公司投资人也因而获益。公司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
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弊端:可能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议学环节二:解析小吕家收入来源
走进小吕家看收入来源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爸爸和妈妈周六和周日都休息,趁着双休日来到小吕乡下的叔叔家探望,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吕的姑父退休在家,每月都有养老金,小吕的姑母是个残疾人,每月政府都有发放残疾人补贴。
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小吕一家人的故事
劳动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5.我国居民收入的来源/途径
(1)主要途径
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等。
②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2)其他途径
①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店、摆摊等。
②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如今,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上半年,王先生的家庭收入共13万元,其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
①购买基金获利8000元
②出租房屋获得租金2万元
③大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10万元
④大女儿领取失业保险金2000元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C
对点练习
(1)重要性: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要求:
①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②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③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6.劳动的重要性和要求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按劳分配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弘扬劳动精神,劳动致富
为什么(原因+意义)
地位、内容、形式
构成
意义
课堂小结
易错判断:
1. 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
提示: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 居民的劳动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
提示:不一定,如果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则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3. 经营“农家乐”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  )
4. 科研人员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  )
提示:不一定,在国有企业中,科研人员的工资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所得。
5. 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
提示:数据要素参与分配,虽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但会扩大收入差距。
6. 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经营性收入。(  )
提示: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财产性收入。
7. 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
提示: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
×
×
×
×
×
×

1.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①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的收入
②股票分红收入
③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④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1、识记背诵基础知识;
2、完成《配套检测卷》对应习题;
3、预习下节课内容。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