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导入:一张社保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电子社保卡,10亿人的信赖2018年4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签发全国第一张电子社保卡。2024年6月12日,全国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突破10亿!4.2 我国的社会保障总议题:“小卡片”托起“大民生” ——社会保障何以托起人民幸福生活?子议题1:如何让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出最大作用?2022年9月底,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条例,自2022年10月1日起,同步施行为建立长三角区域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议学任务一:结合材料,说一说长三角一体化社保卡给李先生一家带来了哪些便捷?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哪些形式?情境1:李先生一家三口深切体会到了长三角一体化社保卡带来的全方位便利。作为工程师的李先生,凭借社保卡轻松查询社保缴纳记录、在线申请医疗费用报销,并预估养老保险待遇,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今年6月,张女士不慎失业,家庭经济压力骤增。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政策,社保卡迅速为她提供了失业补助金、就业指导服务,助力她快速重返职场并提升技能,同时通过社保卡平台,她了解到多项临时救助政策,保障了家庭在困难时期的基本生活。李先生的女儿小雨也通过社保卡得以优先预约疫苗接种和体检服务,并加入了专为儿童设计的健康保险计划。此外,李先生的祖父作为老兵,通过社保卡完成了资格认证,享受到了抚恤金自动发放和社会优抚待遇,还能方便地参与老兵纪念活动和健康讲座。长三角一体化社保卡,成为了李先生一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利工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责任主体建立主体建立依据作用:能分散社会层面的风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1、社会保障的含义:P50-1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2、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P50-4以小组汇报形式分析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P51-52地位 资金来源 保障对象 作用 主要内容社会 保险 (核心)社会 救助(最低)社会 福利(最高)社会 优抚(特殊)(1)社会保险对象③缴纳社会保险的公民地位①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资金来源②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作用⑤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④内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险”】2、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P51-1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五险拓展延伸基本养老保险 确保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年老(符合法定退休条件)而退出社会劳动后,能够获得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 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工伤 保险 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失业 保险 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失业而失去经济来源时,按法定时限和标准给予其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生育 保险 是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费用来源 全部由_____承担 由_____、单位和个人分摊保障对象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法律规定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险的人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 的保险需求 保障社会成员的___________基本生活需求商业保险VS社会保险---相关链接个人国家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避免风险)拓展延伸较高层次(2)社会救助P52-1对象③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地位①是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资金来源②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无偿)作用⑤保障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④内容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2、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3)社会福利P52-2对象③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弱势群体)地位①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②政府和社会提供作用⑤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④内容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民免费新冠疫苗接种、公园、公共体育设施等。2、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4)社会优抚P52-3对象③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地位①特殊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②国家和社会提供作用⑤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④内容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抚恤金)2、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P51-52地位 资金来源 保障对象 作用 主要内容社会 保险社会 救助社会 福利社会 优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公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五险)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最后一道防线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无偿)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政府和社会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福利津贴针对军人的特殊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提供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1、小王失业期间可从政府处领取失业金。2、陈奶奶身患糖尿病,其看病使用国家医保报销。3、为满足市民公共文化需求,杭州市全力推进城市书房建设。4、消防战士家属获得抚恤。5、北方国有企业职工的取暖补贴。6、云南地震灾区得到政府救助。7、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公交免费乘车卡。8、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哪一类型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保险课堂练习(1)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p52)3、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其他社会保障形式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情境2: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长三角地区某县为保障县人民的利益,做好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工作。对居家隔离的困难村民,申请了低保,帮助村民度过经济难关。为老年人提供颐养、医疗、护理、康复、娱乐、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推进各类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效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同时政府大力扶持乡村经济,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整个村庄都能够平稳发展。并且,在疫情期间,许多村民都自发捐款捐物,为防控疫情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互助的功能,让“保障网”更加坚实,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议学问题:结合材料思考社会保障的作用。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互助互济功能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3. 社会保障的地位(为什么)P50-1地位: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现实原因: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贫困等各种问题。“稳定功能”: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稳定器)3. 社会保障功能(为什么)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保障灾民基本生活保障儿童健康权保障教育权(1)“稳定功能”P50-1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2)“调节功能”P50-2“调节功能”: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衡器)3. 社会保障的功能(为什么)贫富之间公平和效率之间中央与地方(3)“互助互济功能”P50-3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互助互济功能”: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推器)3. 社会保障的功能(为什么)子议题2:如何优化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的讲话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议学活动三:阅读材料,自行思考,并小组讨论:小王的烦恼如何解决?情境3:小王最近比较忧愁。母亲现年58岁,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业,计划两年后步入领取养老金的行列,但她不打算返乡养老。一方面母亲希望多工作几年以增加积蓄。另一方面母亲觉得农村老家医疗设施落后,且缺乏合适的养老机构,难以获得理想的养老服务。小王联想到他之前看到过的北欧国家的“高幸福感”数据:每年额外领取两个月工资、长达6周的假期、高额收入对比,他更加烦恼:为何我国不能实施类似的高福利社保政策?考虑到自己作为企业职工,每月需缴纳数百元的养老保险费用,却要等到五六十岁后才能领取,且存在因健康问题可能无法充分享受养老金的风险,小王开始质疑缴纳社保的实际意义,甚至萌生了退保的念头。全覆盖适度权责清晰农村老家医疗设施落后,且缺乏合适的养老机构,难以获得理想的养老服务。1.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全覆盖原则)P53-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享有相同的社会保障权益议一议:有人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的全民全覆盖,因此不工作,社保也要保障我的生活。你是如何认为的?围绕“中国能否实行高福利”展开讨论。北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是一种涵盖广泛、全面细致的社会保障体系。它确保公民从出生到老年都能享受包括医疗、养老、工伤等在内的社会保险,以及包括教育、住房、育儿等在内的广泛社会福利。这种制度以平等、公平为原则,不论种族、阶级、性别,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同等的福利支持。同时,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议一议:有人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的全民全覆盖,因此不工作,社保也要保障我的生活。你是如何认为的?围绕“中国能否实行高福利”展开讨论。中国能够实行高福利中国不宜实行高福利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度原则)P54(1)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尽力而为)(2)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量力而行)开始质疑缴纳社保的实际意义,甚至萌生了退保的念头3.完善社会保障要做到权责清晰。(权责统一原则)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P55-1政府、企业、个人应该如何为我国社保事业助力 将社保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社保事业,加强监管。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保证足额按时发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按时缴纳社保,保护合法权益;不骗保,做守法公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爱心。政府企业个人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应保尽保,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制度。城乡统筹:加强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和农村待遇差距。可持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保各项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多层次:以社会保险(五险一金)为主体,社会救助保底层,积极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公平统一:要统一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安全规范:加强社会保障基金规范管理,守住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底线。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4、总要求P55-2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归纳总结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全覆盖原则)(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适度原则)(3)要做到权责清晰。(4)总要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75年砥砺奋进,我国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广大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社保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筑牢社保基石,托起百姓幸福课堂小结我国的社会保障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含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补充性的社会保障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的必要性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互助功能为什么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什么怎么做易混易错辨析1.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X2.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忧抚组成,其中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解析: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忧抚组成,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3.社会福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解析: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XX4.社会优抚是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X解析: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每个公民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解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X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建设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解析: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X7.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义务,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解析: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X8.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原则,坚持应保尽保的要求,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X解析: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1、(2024年山东卷)山东某市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新型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激活医疗数据资源,建立基于健康管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在村卫生室设置“智慧药柜”,村民可随时买到常用药品;组建影像、心电、检验、急救“一张网”,市人民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互联互通,实现分散检查、集中诊断、结果共享。建设新型智慧医疗服务体系能够( )①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丰富社会保障形式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强基层服务能力④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减轻群众就医负担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课堂测试B2、(2023全国甲卷)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各地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对上述要求理解正确的有( )①市场是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决定性因素②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③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产品属于中央政府的事权④保障基本养老服务是地方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测试C3、近年来,我国医保多项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金支付809.19亿元;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实现医保用药全国范围基本统一;国家集中采购7批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关于医保改革,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积极性②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筛选创新药进入目录→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③统一医保用药范围→增加药品报销种类→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④药品集中采购→通过市场化机制以量换价→降低居民医疗负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测试C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