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班主任会 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课件 (共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班主任会 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课件 (共4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班主任培训系列
目录
一、班会课的意义
二、班会课的常见形式
三、班会课设计要素和类型
四、优质班会课的标准
五、常规班会的“万能公式”
六、上好班会课需有“六能”

主题班会的意义
“知、情、意、行”看班会
1. 让学生明事理、晓规矩——“知”。
讲清是什么,讲明为什么。
2. 让向上、向善、向美的理念入心——“情”。
通过主题班会课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其情操、锻炼其意志、指导其行动,学会怎样做人。
“知、情、意、行”看班会
3.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决心做出改变——“意”。
学生为了达到老师的期望、班级的要求,甚至说为了克服自身的惰性,学生要做出哪些努力。
4.好的行为得以继续、不良行为得以遏制——“行”。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班会的其他意义
1.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养成教育等主阵地,校风形成的重要途径,班风建设主要方式之一。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习惯。学生准备开班会,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把班会课堂教给学生,对学生也是锻炼)
3.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参与意识,班会从准备到实施,学生的组织、学习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班会的其他意义
4.调节躁狂不安的青春期心理,稀释学生不良情绪和厌学态度。
5.展示学生隐性的才华,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增强学生自信和荣耀感。
6.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

班会的几种形式
班会课分类
主题班会
微班会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指在一定的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它有强烈的导向性,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主题班会的特点
1.思想性:让学生在活动情景中认知学习,得到启发教育。
2.针对性: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走进心灵,寓教于乐。
3.全员性:争取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会中
4.知识性: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讲清做什么更讲清为什么!
5.趣味性:班会内容要符合学生兴趣需要,引发学生思考。
主题班会要有系统性、连续性!
微班会
微班会是指针对性强,花费时间少,解决问题及时,场地不限,自由灵活的一种面向集体的教育形式。
它是主题班会的有效补充。
微班会的特点
短:时间短,时长在15分钟以内;省时省力,性价比高。
亲:贴近学习日常生活实际,远离假、大、空,令人倍感亲切。
活:形式灵活,内容鲜活。
实:切实解决问题,不虚浮,及时,速度快,好操作,讲实效。
小:话题切口小,一事一议,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均可入选。

班会要素和类型
班会课设计要素
1. 内容要素:
班主任,学生,活动设计。
班主任要做什么、讲什么?
学生需要提前做什么,课后需要做什么?
是否有学生活动,活动形式又是什么?
班会课设计要素
2. 结构要素: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班会课要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为什么出现了这种情况,根源是什么?引导学生自己理性思考。
怎么做: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由学生想,由学生说,由学生晓之以理,老师再导之以行。
主题班会的五种类型
班会课的不同类型
1.体验型:
通过对一个主题比较深入的体验,使学生达到对这个主题的深入理解。
比如:惜时班会课上,往瓶子中装东西。
方案一:先装石块再装沙子最后装水
方案二:先装水再装沙子最后装石块
让学生体验完之后,说一下哪个装的多!
班会课的不同类型
2.讨论型:
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讨论。
对有争议性或需讨论的问题,需要大家在讨论中寻求真理或共识。
比如:班规班纪的确定、考后表彰的标准流程等。这些都需要学生们发表看法,达成共识。

班会课的不同类型
3.表演型:
即在主题班会当中,通过角色的扮演去体验当时的道德情景。
把学生的一些日常生活、学习片段、心理活动搬上讲台,通过表扬展示引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自习课说话、考前焦虑、学习搭子相互督促
4. 叙事型:通过一个事件、故事的讲述,使大家对这个故事有体验,唤起大家的共鸣。

班会课的不同类型
5.综合型:
以上介绍的体验性、讨论型、表演型还有叙事型,实质上都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而真正的主题班会类型里面,往往是一种综合型。
比如组织一个感恩主题的班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会用到叙事、讨论、体验方式。
主题班会的主题方向
班会课的主题选择
1.政治主题:
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九一八、抗美援朝、伟人诞辰、奥运题材、时事政治(桂海潮)
2、日常主题
学法指导、考法指导、行为习惯培养、励志类、哲思类(开眼看世界)、感恩类、交友类
班会课的主题选择
3.阶段性主题:
考前动员指导、考后总结反思、高考100天动员、学校活动月相关主题
4.节日性主题:
禁毒日、母亲节、父亲节、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等
注意一点:不过洋节!
主题班会的四大误区
班会课的四大误区
1. 无准备班会。
班主任事先没准备,上台就东拉西扯信天游,兴致高时35分钟收不住,没兴趣时半节课就改为自习了。
2. 训斥式班会。
老师了解了上周学校检查通报情况,带着一肚子火,上来就是一通指责训斥,情绪激昂,言辞尖刻,学生像沉默的火山。
班会课的四大误区
3. 任务部署式班会。
班主任将校长室、级部会部署的任务,向传话筒一样,一项一项传达给学生,任务传达完了,班会也就结束了。4. 包办式班会。
教师是总设计、总代理,串词他写,节目他编,黑板他画,学生是任他摆布的木偶。
主题班会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优质班会课的标准
优质班会的评价标准
1. 目标明确,主题鲜明。
目标主题有时代性,符合校情、班情、学情,观点正确。2. 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学生身边的细节,注重知行统一;能用学生易于接受的事例说明问题,言之有物,贴近生活。
3. 形式丰富,新颖切实。
活动采取辩论、讨论、访谈、游戏、表演、竞赛、演唱、朗诵等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
优质班会的评价标准
4. 教育效果好。
学生参与面广、热情高,师生、生生互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知识得到丰富,情感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
5. 基本功扎实。
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6. 活动设计合理。
主题班会活动结构合理,能体现出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清晰的教育思路,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班会设计,无外乎“知、情、意、行”!

班会的“万能公式”
常规班会的“万能公式”
一、导入要精彩——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 环节要完整——四个阶段,一个都不能少
1、自我认知环节
2、合作分享环节
3、目标确立环节
4、行动落实环节
常规班会的“万能公式”
1、自我认知环节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对主题的学习和理解,让主题在学生心中形成自我认知、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
启发式对话,让学生对主题有兴趣、有思考、有想法。
常规班会的“万能公式”
2、合作分享环节
在学生能够初步对主题产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同桌、小组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分享,通过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达成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和情感共鸣。
常规班会的“万能公式”
3、目标确立环节
这个环节是在自我认知、同伴分享、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学生个人、合作小组或者整个班级可操作的、可落实的目标。通过情境分析、活动体验等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对主题“内化于心”。
常规班会的“万能公式”
4、行动落实环节
这个环节可分为课内行动落实和课外行动落实两个方面,主题班会仅仅让学生“内化于心”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要“外化于行”。

上好班会需有“六能”
班主任上好班会课须有“六能”
1.能在平日多观察学生,多方积累素材,全面深刻了解班情。
2.能根据班情设计小而切实的班会目标。
3.能根据班会目标设计恰当的活动,且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度要高。
班主任上好班会课须有“六能”
4.能在充分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表达,达到解决问题的实用目的。
5.能根据目标确定恰当的活动设计形式:比如朗读者、观看小视频、情景剧、心理剧等等。
6.班主任能全程参与到班会课中,观察、倾听、思考、适当点拨、共情、调整节奏、总结归纳等。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点燃、引领!
点燃的是一把火,
鼓舞的是更加自信,
唤醒的是孩子心灵中的真、善、美。
结束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