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下图I表示血红素分子,图2表示血红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关系。血红素能与O,可逆地结合,当它与氧结合时,暗红色的缺氧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富氧动脉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H=CH,CH,CH,CH=CH.CH,--CHHO-C-CH,-CH,CH,-CH-G-0H血红素血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题1图1题1图2A.血红素分子中■所缺少的元素为F,缺乏时容易导致贫血B.红细胞中的1个血红蛋白分子含有1个血红素C.组成蛙成熟红细胞的化合物除了血红蛋白外,还有水分,无机盐,糖类,脂质、DNA,RNAD.血液流经肺部时,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2.当细胞所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质膜会发生相变,从流动的液晶态转变为固化的凝胶态。质膜中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越高,质膜的相变温度越低。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相结合既能限制磷脂分子的运动,又能将磷脂分子分隔开使其更易流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质膜上的分子流动与水没有直接关系B.维持流动的液晶态是实现质膜功能的必要前提C.动物质膜中的胆固醇对膜的液晶态和凝胶态起着双重调节作用D,耐寒植物质膜中的脂肪酸饱和度较高,且质膜的流动性也较高3.下图1为“诱导契合”学说模式图,可以解释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酶分子中有一个能够与底物结合的部位,叫作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具有柔性,与底物结合后自身发生微小的构象变化,促进底物阳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底物分子一旦转化成产物,就会与酶脱离,释放到溶波中,随后酶的构象也得以恢复。图2表示两类酶促反应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底物A产物活性中心酶底物物膨底物复合体活性中心酶题3图1题3图2A.酶分子活性中心、b、c三个结合位点在化学反应前、中、后均不相同B酶催化时需要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复合体,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具有饱和性C.葡萄糖和果糖结合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2中的A,该过程为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D.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分解支原体等微生物的细胞壁,反应过程如图2中的B4.长江流域的油菜易受渍害,渍害是洪,涝或地下水升高导致根系缺氧引起,会导致光合速率隆低。下表为某油菜品种经过不同时长的渍害处理后,测定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据表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根部酒精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叶绿素含量根部酒精含量1光合速率-0.581气孔导度-0.400.991胞间C02浓度0.48-0.99-0.991叶绿素含量-0.300.860.90-0.93注:表中数值为相关系数(),代表两个指标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11越接近1关系越密切,越接近0越不相关。A.根部在缺氧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有利于NAD*的再生,保证能量的持续供应B.根部酒精的大量积累,使光合速率一定程度下降C渍害条件下气孔关闭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可能分别受到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影响D.渍害时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叶片气孔关闭所致5.酿酒酵母有两种生活形态,单倍体和二倍体。单倍体通过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在环境压力较大时通常会死亡;二倍体也可以通过出芽进行繁殖,但在外界条件不佳时能进行减数分裂,生成一系列单倍体的孢子。单倍体的交配类型有两种,即型和α型,二者可以结合形成二倍体。某研究团队一将能合成组氨酸的a型和不能合成组氨酸的α型出芽生殖⑧a型酵母菌融合,获得的二倍体子代F,均能合成组氨细胞核酸,之后将F1所产生的100个孢子在不含组氨酸的⊙单倍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长出了24个菌落。下列相关生长叙述错误的是孢子液泡结合A.酿酒豫母是具有细胞壁和液泡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营养充足时通过出芽方式快速繁殖二倍体B.a型和α型细胞融合时的基因重组增加了后代的出芽生殖多样性C.酵母菌生活史中两次出芽生殖产生的芽体染色体数目都与亲代相同减数分裂D.若E,所产生单倍体a细胞与α细胞随机结合成题5图二倍体子代,则其中能合成组氨酸的占比为9/16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