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吹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
鼠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却
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5月3日(农历三月廿五),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昌
酃
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1示意北京市
如
某中学生拍摄到的当晚的月相。据此完成1一3题。
长
1.进人地月转移轨道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不属于
A.河外星系
召
B.银河系
C.太阳系
都
D.地月系
2.该同学观察到的月相
南
A.出现在西天空
B.亮面朝向西侧
图1
C.出现在午夜后
D.于傍晚时出现
崩
3.次日,该月相的亮面将
A增大
B.缩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从白垩纪至今已存在一亿四千万年之久,经历过
数次物种灭绝事件,是当之无愧的生物活化石。据此完成4一5题。
4.不可能和中华鲟同时存在的物种是
A.鸟类
B.恐龙
C.三叶虫
D.哺乳动物
5.中华鲟起源后经历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导致了
A.原始鱼类全部灭绝
B.两栖类动物全部灭绝
C.60%以上的恐龙灭绝
D.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荞
同温层位于对流层顶部至平流层中下层区域,从对流层顶到35一40km的一层。在该层
大气中,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大气环境较为稳定。图2为大气垂直结构图。据此完成6一
7题。
【高一地理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高度km
14
120
0
d上温度/℃
-100-500.50100
图2
6.同温层位于图中的
A.a范围
B.b范围
C.c范围
D.d范围
7.同温层所在的大气分层
A.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B.存在大量积雨云层
C.大气中水汽含量多
D,为紫外线的吸收区
清朝李光庭《乡言解颐》中记载:“霞者,赤气腾而为云也。以朝暮见,大约春夏时多,秋冬时
少”。图3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8一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吸收
削弱
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散射:大气逆辐射
反射
作用
④H
B.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
散射,大气逆辐射
②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
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
米①面
大气
字宙
辐射
空间
图3
9.夏季时,朝晚霞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A.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多,散射作用强
B.云层较厚,反射作用强
C.太阳辐射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D.水汽多,大气逆辐射强
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麓,为新疆典型的吞吐型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图4示
意博斯腾湖多年月平均水位变化。据此完成10一12题。
水位/m
1046.70
1046.65
1046.60
1046.55
1046.50
1046.45
1046.40
1
23
5
9101112月份
图4
10.导致博斯腾湖水位年内出现两次峰值的共同因素是
A光照
B.气温
C.大气降水
D.地下径流
【高一地理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高一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A2.C3.B4.C5.D6.C7.D8.D9.A10.B11.B12.C13.B14.A
15.A16.B17.A18.D19.D20.C21.A22.D23.B24.B25.C26.B27.A
28.D29.C30.A31.C32.D33.D34.B35.A
36.(1)作图如下:(正确画出近地面等压面得2分,正确画出大气环流得2分,共4分)
等压面
陆地
海洋
(2)增强海风:减弱陆风。(4分)
(3)夜晚。(2分)
理由:图示陆地在高空为低压,故近地面为高压;夜晚陆地降温快,温度低于海洋,近地面形
成高压。
(或图示海洋在高空为高压,故近地面为低压;夜晚海洋降温慢,温度高于陆地,近地面形成
低压。)(4分)》
37.(1)两(或2)日月引力(4分)》
(2)太深太大(4分)
(3)三角形(或喇叭形)宽变窄(4分)
利用方式:潮间带采集:养殖:沿海港口建设:航运:潮汐发电。(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两点,
4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