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二力平衡1.物理观念:(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2)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2.科学思维:(1)根据实验现象,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推理得出平衡力的特点。(2)通过学习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关系,能根据所学论证物体的运动状态。(3)通过类比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能分辨具体情境中力的关系。3.科学探究: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相互配合的协作精神。(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二力平衡的应用及其探究。小车、两个定滑轮、两个托盘、钩码盒、细绳、多媒体课件等。问题导入 如图所示,匀速上浮的潜水艇、匀速降落的跳伞运动员、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这些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探究点一 平衡状态过渡提问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现象 (1)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书包受重力和手对它向上的拉力,保持静止。(2)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汽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结论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探究点二 二力平衡的条件过渡提问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思路:先想办法在物体上施加两个力使物体平衡,然后测量这两个力,看这两个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钩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1.使两个托盘里的钩码质量不相等。2.使两个托盘里的钩码质量相等。3.保持两个托盘里的钩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将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 小车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不相等相等相等……实验总结: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结论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八字口诀”:同体、等大、反向、共线。探究点三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识运用 (1)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电灯,若绳的拉力为2 N,则电灯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分析:电灯受重力和绳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和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电灯受到的重力为2 N。(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水平方向上受牵引力和阻力。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怎样运动?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又将怎样运动?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火车又将怎样运动?分析: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活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补充 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只要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就不可能是平衡力;两个力中,发生作用的物体只要出现第三个,就不可能是相互作用力。第2节 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通过对生活中实例和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