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物理观念:(1)认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知道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2.科学思维:(1)观察飞机的结构,建立飞机机翼的模型,通过流体压强的知识推理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2)对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3.科学探究: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分组用具体实验验证猜想,通过交流展示,加深对流体压强的认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初步领略由于流体压强差异而产生的自然奥秘,引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培养学生交流讨论的意识和协作精神。教学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生活中的实例。漏斗、乒乓球、纸片、塑料吸管、小木条、飞机机翼模型、电风扇、托盘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情境展示 用手托着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翻转的漏斗中,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如果在吹气的同时放开手,会看到什么现象?乒乓球为什么在漏斗中不会掉下来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探究点一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过渡提问 我们知道乒乓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放开手时,若不向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会掉下来。吹气后乒乓球不会掉下来,说明其除了受重力,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吹气前、后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不变,气压不变;而上方到漏斗口的空气流速变快,气压变小。说明流动起来的空气的压强比静止时的压强小,气体的压强是不是跟其流速有关呢?概念引入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活动 同学们的桌子上有两个乒乓球,一支塑料吸管,两根小木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塑料吸管,两张纸等器材。自由选择器材,做一到二组实验。提示:可以用嘴吹气产生气流,用注射器喷射水产生水流,通过一些物体的运动状况来分析判断压强大小的变化。这里提供几个参考实验装置,请看大屏幕,如图所示。同学们也可以自己设计别的实验方案。总结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展示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其他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相关的例子。如火车的安全线,龙卷风吹翻屋顶,汽车的“气流偏导器”等。 探究点二 飞机的升力过渡提问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飞机飞行的画面,可是沉重的飞机不是像鸟一样扇动翅膀飞行的,它的“翅膀”不能扇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飞机飞起来的呢?活动 如图所示,取一个飞机机翼模型放在托盘测力计上,把电风扇置于模型的正前方,当电风扇通电运转时,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总结 机翼的上方呈弧形,当气流从机翼经过时,上方的流速比下方大,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强比下方小,于是就产生了使机翼上升的力,这就是升力。第5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2.飞机的升力: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3.应用实例:汽车尾翼、飞机机翼、火车站站台安全线、军舰航行队列等。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由跟我学、跟我做的教师讲授型模式向我要学、我要做、我要说的学生探究型模式转变,整个课堂80%的时间是学生说、学生做。通过问题情境的层层深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气氛是开放的、合作的、创新的、平等的,让大家在轻松中学、在动态中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展示机翼升力产生的原理,由于流体力学本身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光靠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流体流动的特点和作用在机翼上、下方的压力大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感性认识,真正体会到神奇的升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