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浮力1.物理观念:(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2)知道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3)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2.科学思维:(1)通过测量物体的浮力,巩固平衡力的知识,根据现象和数据验证浮力的存在。(2)应用平衡力及液体压强的相关规律,通过科学推理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3.科学探究:根据常见的现象,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分组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通过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并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称重法”测浮力。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产生的原因。剪掉底部的矿泉水瓶、乒乓球、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烧杯、水、多媒体课件等。情境展示 如图,小船能在水面游弋,海洋中巨大的冰山能在水面漂浮,是什么力量把它们托起来的呢?探究点一 浮力展示 出示一个剪掉底部的矿泉水瓶,盖上瓶盖并倒过来,装入适量的水,用手将乒乓球压入水中,然后放手,乒乓球从水中浮起,如图。提问 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谁?力的方向如何呢?学生讨论、回答:受两个力,地球施加的重力和水施加的浮力;重力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总结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提问 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石块、铜块等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如何知道所受浮力的大小呢?演示实验 测量浸没在水中的铝块所受的浮力。实验步骤: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铝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就是铝块所受重力的大小。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铝块静止时,看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3.改变铝块在水中浸没的深度,如图丙,看看示数是否有变化。注意:“浸没”指物体完全处在液面下方。实验结论:(1)从实验步骤1、2可以看到,铝块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说明浸没在水中的铝块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图甲、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2)从实验步骤2、3可以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变化,说明浸没在水中的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跟铝块所到达的深度没有关系。总结 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F浮=G-F拉。注意:在液体中,无论物体上浮还是下沉,形状规则还是不规则,运动还是静止,浸在哪种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探究点二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后所处的深度无关,那么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他的依据是:用手把一个盖好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矿泉水瓶浸入的体积越大越费力。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他的依据是:人在普通的江河中会沉入水中,在死海中不会。你还有哪些猜想?你的依据是什么?实验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思路:由以上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要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这些量有关,需要控制变量,每次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实验过程:1.为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可以逐渐增大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观察和记录浮力大小的变化,如图所示。2.为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可以把同一个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测量并记录浮力的大小。还可以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检验其他的猜想。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探究点三 浮力产生的原因提问 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教师引导: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压力差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哪里?方向又是如何呢?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由于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浸没在液体中并静止的立方体侧面每个位置上受到的液体压力,都会有正对的侧面上同一深度处受到的压力与之抵消,这样立方体侧面所受液体压力的合力为零。但是,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如图所示),于是就产生了竖直向上的压力差。立方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差就是浮力。结论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利用压力差求浮力的方法:F浮=F合=F向上-F向下。第1节 浮力1.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浮力的大小:F浮=G-F拉。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浮力的大小:F浮=F合=F向上-F向下。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很多教学目标都较好地达到了,学生能够知道各种物体在液体中都受到液体的浮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多同学受到了验证实验结论的熏陶,部分同学具有了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得到发展。叫人高兴的是,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这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本堂课的教学还没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还不够全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