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第一课时 课件(共4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第一课时 课件(共49张PPT)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7
虎门销烟
资料:
鸦片,是一种叫做罂粟的植物的果实制成的。 罂粟的果实还没有成熟时,划破它的表皮,会流出 汁液,可以提炼成鸦片。很久以来,它是一种镇痛、 止泻的药物,但它更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含 有大量强烈麻醉人的毒素。人吸了鸦片,很快会上 瘾,不易戒除。慢慢地,人就变得精神萎靡,没有 一点儿力气,身心俱毁。
烟具
抽鸦片的人
英国走私船只驶向中国港口
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与此同时,英国却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对中 国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垂涎欲滴,为了掠夺中 国的财富,英国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企图借此 打开中国的大门。
时 间 鸦片数量(平均每年)
1795—1819 4000多箱
1820—1824 7889箱
1825—1829 12576箱
1830—1834 20331箱
1835—1838 35445箱
1839 40200箱
*一箱鸦片约50~60千克
1795—1839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
据统计,
1835年全国吸食鸦片的人数超过200万。
林则徐为什么要销毁鸦片?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情词恳切。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雕像
林则徐绘画像
林则徐销烟塑像创作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从他的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
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
经过20多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
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
门销烟”。
《虎门销烟》连环画 《虎门销烟》绘画
林则徐依靠民众的力量,雷厉风行地开展禁烟运动,采取 没收鸦片,抓捕烟贩,严防海关等一系列严厉措施。最终,禁烟取得成功,没收英国商人的鸦片近2万箱。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雕像
林则徐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国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在我国近代,像他一样具有先驱 精神的仁人志士们,垂范后世,值得我们敬佩。
鸦片战争:林则徐在虎门销毁2万箱鸦片,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
船40余艘、陆军4000人抵达
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
鸦片战争开始。
关天培画像
誓与炮台共存亡
关天培是广东水师提督(负责统辖一省陆路 和水路官兵),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他亲临战 场指挥,点燃火炮攻击敌人。他说:“人在炮台 在,不离炮台半步!”清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 攻,大部分士兵壮烈牺牲。关天培身负重伤,仍 坚持与英军战斗,终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
广州三元里人民对侵略者英勇抗争,保卫家园。
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纪念馆
三元里民众抗英用过的部分兵器
三元里民众抗英绘画作品
1840年6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
1841年2月
英军攻破虎门炮台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抗英
1842年6月
英军进犯吴淞
1840年7月
英军攻占定海
鸦片战争的进程
1841年初
英军占领香港岛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想一想: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中除了禁烟英雄林则徐、爱国将 军关天培、团结抗争的三元里人民,还有许 多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请收 集更多资料去感悟英烈们的爱国精神吧。
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相关电影
鸦片战争相关书籍
三元里抗击英帝国主义烈士纪念碑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法]维克多 雨果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 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 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 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 蛮所干的事情。
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
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 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
林艺术的精华。园内风景秀丽,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收藏着不 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 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 之园”。
圆明园(复原图)
圆明园(复原图)
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为什么肆无忌惮地烧毁圆明园?
帝国主义本性贪婪、野蛮,清政府腐败,国力衰退。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看到如今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圆明园是祖 国园林艺术的瑰 宝,建筑艺术的 精华。重建圆明 园可以恢复民族 往日荣光,抚平 这段历史创伤, 而目前已经具备 这样的财力和技 术水平。
历史不容抹杀, 应保留圆明园遭焚 毁后的残迹以警示 国民勿忘国耻,而 重建恐有劳民伤财 之嫌。
铭记历史、不忘屈辱、奋发图强
圆明园重建问题的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文物被掠夺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与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
落后就会挨打,国力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英国
输送鸦片
中国
虎门销烟
奋勇抗争
发动鸦片战争
英法
火烧圆明园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40
鸦片战争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圆明园的诉说
1894
甲午战争
甲午风云
虎门销烟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资源匮 乏,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 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1887年日 本参谋本部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 的“大陆政策”。
19世纪末,日本凭借国力的不断 强盛,加紧扩充备战的步伐,妄图称 霸亚洲。
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 略战争,这一年正是农历甲午年,所 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时 间 事 件
1894年7月25日 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航舰,正式挑起了侵华战争
1894年8月1日 中日双方同时正式宣战
1894年9月17日 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北洋舰队顽强抵抗,损失惨重
1894年10月下旬 日军越过鸭绿江防线,占领九连城等地
1894年11月21日 日军攻占了旅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
1895年1月20日 日军向威海发起进攻,派鱼雷艇侵入军港偷袭北洋舰队
1895年2月17日 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中日战争的介绍
时 间 事 件
1894年7月25日 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航舰,正式挑起了侵华战争
1894年8月1日 中日双方同时正式宣战
1894年9月17日 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北洋舰队顽强抵抗,损失惨重
1894年10月下旬 日军越过鸭绿江防线,占领九连城等地
1894年11月21日 日军攻占了旅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
1895年1月20日 日军向威海发起进攻,派鱼雷艇侵入军港偷袭北洋舰队
1895年2月17日 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中日战争的介绍
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曾 说过:“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耳!”1894 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 舰奋勇作战。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 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危急时刻,邓世昌 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 敌舰同归于尽。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 炮火向其射击,致远舰不幸中弹沉没,邓世昌 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
你还知道,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哪些条约?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1858年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1860年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85年 中法《中法新约》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
1901年 与俄、美、英、法、德、日、意、奥、西、比、荷等11国 签订《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有以下两款:
1.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吴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各国可派兵驻守。
清政府为什么与西方列强签订这么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说明了什么?这些条约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签订对象 条约内容 影 响
《南京条约》 1842年 英国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895年 日本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白银2亿两 ……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辛丑条约》 1901年 英国、美国、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11个国家 1.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2.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利息4厘,合计9.82亿两 …… 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 …… …… ……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落后就会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 ……
屈辱史
抗争史
中国近代史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