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写作指导:“个体善意与城市温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写作指导:“个体善意与城市温度”

资源简介

高中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个体善意与城市温度”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作文。
一滴水珠作用有限,无数滴水珠汇聚成江河。同样地,有人说:“一件好事,往小了说,表达一个人的善意,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城市的温度。”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材料分析
材料通过水珠汇聚成江河的比喻,引出个人做好事的意义,从小处看是个人善意的表达,从大处看则关乎城市的温度,这是一个个体行为与集体影响的关系型话题,涉及个人品德、社会氛围以及城市文化等多个层面。
从个人道德修养层面来说,做好事是个人善良本性的外在体现。一个小小的善举,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在马路上搀扶盲人过马路等,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些行为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微小的善意之举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闪光点,也是个人修养的日常实践,它们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个人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同时也为周围的人树立了榜样,传递着正能量,激发更多人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共同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小环境。
从社会层面来看,个人的善举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做好事的行列中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例如,在一些社区中,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照顾孤寡老人,定期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解闷。这种个体之间的互助行为逐渐在社区中传播开来,使整个社区充满了关爱和温暖,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而且这种积极的社会风尚一旦形成,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再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个人的善意汇聚起来能够提升城市的温度和形象。一座城市不仅仅是由高楼大厦、交通设施等物质元素构成,更重要的是居住在其中的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当市民们普遍具有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等良好品德时,这座城市就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温度。例如,在一些城市举办大型活动期间,众多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服务工作中,他们为游客提供指引、帮助维持秩序、解答各种问题,这些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让游客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友好和热情,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有助于城市的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人文活力,使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和生活之地。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个人做好事的行为有时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可能会被误解、遭遇冷漠等。但这也更加凸显了个人坚持做好事的重要性和可贵之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弘扬这种个人善意,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的一个小小善举对于整个城市、整个社会的积极意义,从而克服困难,勇敢地迈出帮助他人的步伐,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社会大环境,使城市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地。
二、立意指导
1. 聚善成城,暖人心扉:着重阐述个人的一件件小善举,如同点滴水珠,汇聚起来能够形成强大的力量,提升城市的整体温度,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通过列举不同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善意行为,如社区志愿者服务、邻里互助等,说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如何在积累中改变城市的氛围,让人们从冷漠走向关爱,从陌生走向熟悉,强调个人善意对于营造温馨城市环境的关键作用,以及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投身于善举之中,为城市增添温暖的责任和使命。
2. 以善为笔,绘城市新颜:突出个人善意对城市形象塑造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讲述个人的善举如何传承城市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并在现代社会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如通过公益活动、慈善事业等方式,展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精神风貌。以具体事例说明个人的善意行为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城市文化,参与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市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共同发展,使城市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鼓励人们用善良之举为城市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未来画卷。
3. 微善之光,点亮城市希望:强调个人善意即使微小,也具有照亮城市、激发希望的力量。在城市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个人的善意和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行为能够给受灾群众带来希望和力量,帮助城市迅速恢复生机和活力。通过讲述这些在特殊时期个人善举发挥关键作用的故事,如疫情期间市民自发为医护人员送餐、送物资等,展现个人善意在困境中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巨大能量,呼吁人们珍惜并传递每一份善意,让城市在微善之光的照耀下永远充满希望,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三、标题范例参考
1. 《积善成流,暖城之约》
2. 《小善筑大爱,温暖一座城》
3. 《善举微光,耀城之芒》
4. 《以点滴善意为城市添温》
5. 《善意如珠,串起城市温情链》
四、五句名言名句及分析
1.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此句强调了善恶不论大小,皆应重视的道理。个人的小小善举,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关乎城市的整体氛围和道德水准。它提醒人们不要轻视日常的小善,因为每一个善举都可能成为他人心中的温暖,汇聚起来就是城市的温度,激励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善良之举,为城市的美好贡献力量。
2. “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将爱比作美德的种子,寓意着个人的善意行为是传播美德的开端。在城市中,当每个人心中都种下这颗爱的种子,并通过一件件好事让它生根发芽,城市就会被美德所笼罩,充满温暖与和谐。它引导我们认识到个人善意源于内心的爱,而这种爱又会孕育出更多的善举,在城市中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城市的精神境界,让城市成为充满爱的家园。
3.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英国谚语。形象地说明了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能收获快乐和幸福。个人在城市中做好事,如为陌生人提供帮助、参与公益活动等,不仅给他人带来便利和温暖,自己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促使人们更加愿意去做好事,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使城市充满互助友爱的气息,体现了个人善意与城市温度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4.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韦唯。这句歌词深刻地表达了个体爱心汇聚的力量。在城市这个小世界里,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一点善意,无论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是精神上的关怀,那么城市将充满温暖和希望,各种社会问题将得到缓解,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城市将成为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凸显了个人善意对于构建理想城市环境的关键作用,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用爱去温暖城市。
5.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将善良的心地比作黄金,体现了善良的珍贵价值。在城市生活中,一个拥有善良心地的人,其善意的行为如同黄金般闪耀光芒,能够驱散冷漠与自私,照亮他人的生活,提升城市的道德品质。它告诉我们要珍视内心的善良,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城市因每个人的善良而变得更加珍贵和美好,强调了个人善良本质对城市的积极影响,鼓励人们保持善良,为城市增光添彩。
五、六个经典事例
1. 杭州图书馆的“零门槛”借阅:杭州图书馆多年来坚持“零门槛”借阅制度,无论读者的身份、职业、贫富如何,都可以自由进出图书馆借阅书籍,甚至允许流浪人员在馆内阅读、休息。这一小小的善举,体现了城市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不同群体的包容。许多流浪人员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寄托,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和善意,也吸引了更多市民关注和支持公共文化事业,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温度,让杭州这座城市因这份包容的善意而在文化领域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佳话,展示了公共服务机构的善意举措对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世界的积极影响。
2. 青岛“微尘”公益群体:在青岛,一个起初以“微尘”为化名的公益群体悄然兴起,众多市民纷纷以“微尘”自称,默默地捐款捐物,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从救助贫困学生到支援灾区建设,“微尘”的善举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每个“微尘”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无数“微尘”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公益力量,让青岛这座城市充满了爱心和温暖。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公益群体,展现了市民个人的善良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城市的道德风尚,使青岛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公益之城的良好形象,彰显了个人善意汇聚对城市声誉和社会凝聚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3. 成都“爱心冰柜”行动:在炎热的夏季,成都街头出现了许多“爱心冰柜”,里面摆满了免费的饮用水和冷饮,供交警、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者随时取用,以缓解他们在高温下的工作疲劳。这一爱心行动由当地商家和市民自发组织,很快得到了众多人的响应和支持,冰柜的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些小小的冰柜,传递着城市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和尊重,成为成都街头一道温暖的风景线,让人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善意和温情。从个人的捐赠行为到整个城市的爱心接力,体现了个人善意在城市中引发的共鸣和扩散效应,展示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和市民的文明素养,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城市之间的友好交流和良性竞争。
4. 武汉疫情期间的“摆渡人”志愿服务队:在新冠疫情肆虐武汉时,一支由众多私家车主组成的“摆渡人”志愿服务队挺身而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帮助运送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解决了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交通难题,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志愿者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个人善意的力量,在艰难时刻温暖了医护人员的心,也让整个城市感受到了团结和互助的精神。他们的善举不仅在武汉市民中传为佳话,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誉,提升了武汉这座城市在抗击疫情中的精神高度,成为城市精神的生动写照,展示了个人善意在特殊时期对于城市命运和社会信心的关键支撑作用。
5. 重庆“山城棒棒军”的温暖传承:重庆的“山城棒棒军”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以帮助市民搬运重物为生,虽然工作辛苦,但许多棒棒军成员在生活中充满了善意和热心肠。他们经常会在搬运过程中为雇主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如修理家具、照顾老人小孩等,而且在同行遇到困难时也会互相扶持。这种朴实的善意行为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传承多年,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尽管他们的工作平凡,但他们的善举却为城市增添了温暖的底色,体现了普通劳动者的善良品质对城市文化底蕴的丰富和城市温度的提升作用,也让重庆这座城市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具特色和魅力。
6. 西安“爱心面馆”的故事:在西安,有一家“爱心面馆”,店主多年来坚持为贫困人群、孤寡老人和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面食。他的这一善举不仅解决了部分弱势群体的温饱问题,还带动了周边居民和商家纷纷加入到关爱他人的行动中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爱心社区。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善良和互助的力量,也让西安这座古城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这家面馆的故事被广泛传播,吸引了更多游客和外地人对西安的关注和喜爱,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一个小小的商业店铺的善意行为,辐射到整个社区和城市,展示了个人善意在城市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和广泛影响力,为城市的文化传播和形象塑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范文一:
善举微光,照亮城市
“一滴水珠作用有限,无数滴水珠汇聚成江河。”诚如所言,个人的一件好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是个人善意的自然流露,更是城市温暖的源泉所在。在我看来,个人的善举虽小,却能汇聚成照亮城市的璀璨光芒。
个人善举,是城市道德风尚的基石。当我们在街头看到一位老人不慎摔倒,有人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将老人扶起;当我们在公交车上,有人主动为孕妇让座,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都在传递着善良与关爱。正如孔子所倡导的“仁者爱人”,这种仁爱之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善举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激发更多的人去践行善良。在重庆,一位“棒棒军”老人在捡到顾客装有贵重物品的包裹后,在原地苦等数小时,只为将物品归还失主。他的行为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市民的广泛赞誉和学习,让拾金不昧的美德在城市中得以弘扬,使整个城市的道德风尚得以提升,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善良的力量就在身边,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个人善举,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在社区中,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有人帮忙照顾生病的邻居,有人为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这些善举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社区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就像疫情期间,许多小区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为居家隔离的住户提供生活帮助,代购生活用品、代收快递等。这种邻里互助的行为,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更让大家在困难时刻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增强了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归属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度过了艰难时期,城市也因此变得更加团结、有力量,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个人善举,亦能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一座城市因善意而闻名,便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杭州图书馆多年来实行“零门槛”借阅,允许流浪者入馆阅读,这一善意之举被广泛传播,让杭州这座城市收获了无数赞誉和尊重,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往,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和知名度。城市的善意之举成为了它的一张亮丽名片,向外界展示着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此生活、工作和旅游,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使城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个人的善举绝非孤立的行为,它们如同点点繁星,汇聚在一起照亮了城市的夜空。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善举,用微小的力量传递温暖,让城市因我们的善意而更加美好,向着充满爱与希望的未来大步迈进,共同书写城市文明与进步的壮丽篇章。
范文二:
以善为源,润城以温
“一件好事,往小了说,表达一个人的善意,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城市的温度。”此语道出了个人善举与城市温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当今社会,个人的每一次善意之举,都如同一股涓涓细流,虽细小却蕴含着润泽城市的巨大能量,能让城市充满温情与活力。
善举能为城市注入人文关怀。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搀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善举,都能温暖人心。例如,在上海的一个地铁站,一位盲人乘客不慎摔倒,众多陌生人纷纷伸出援手,有人为他捡起掉落的物品,有人小心翼翼地将他扶起并护送至安全区域。这一小小的善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互助,让这座繁忙的城市在快节奏中不失温情。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当我们用善意对待他人时,也会收获他人的善意回应,这种相互关爱的氛围在城市中蔓延,使城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地,提升了城市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内涵。
善举是城市和谐发展的催化剂。当个人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捐赠衣物、为孤寡老人送去关爱、为失学儿童提供帮助时,这些善举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以深圳为例,许多企业和市民积极参与扶贫助困活动,为偏远山区的发展贡献力量,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加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跨越地域的善举,营造了互帮互助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市在和谐稳定的轨道上稳步前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城市的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善举还能塑造城市的品牌形象。一个充满善意的城市,更容易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例如,成都以其市民的热情好客、乐善好施而闻名,无论是在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热心帮助,还是在社区中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互相关照,都让这座城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种城市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定居创业,为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善举成为了成都的一张耀眼名片,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让城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
个人的善举对于城市而言意义非凡。让我们怀揣着善良之心,积极行动起来,用每一次小小的善举汇聚成城市的温暖洪流,让城市在善意的滋养下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爱与希望、和谐与繁荣的美好家园,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昂首前行,让城市的温暖之光永远闪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