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素养实践测评注意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素养实践测评注意点

资源简介

五年级科学素养实践测评注意点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步骤:
把三张打孔的矩形卡纸用长尾夹固定,并直立在桌面上,调整卡纸使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再将一张无孔矩形卡纸(纸屏)同样固定,放在最后,卡纸之间的间隔约为15厘米。
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重复实验3次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重复实验3次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光直接穿过小孔 移动一张卡纸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
2、手拿三棱镜的两端,将其移至竖立的白纸前,打开手电筒,调整角度使手电筒的白光通过三棱镜。
3、观察白纸上的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手电筒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纸上出现了不同颜色的光。
实验三: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步骤: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的标记处,照亮标记。
实验四:做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根据地壳、地幔、地核的厚度,按照比例计算地球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的大小。红球直径(地核):3.4cm;黄球直径(地核+地幔):6.3cm【黄球厚度2.9cm】;蓝色地壳:薄薄一层。
根据三个圈层比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切开模型,观察它的剖面。
地核半径:3400km
地幔平均厚度:2865km
地壳平均厚度:17km
实验五:观察自制摆
1、拿一根棉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上一个小重物,做成一个简单的摆。
2、让自制摆自由摆动,幅度不要太大,观察它的运动特点,测量并记录它1分钟摆动的次数。
3、重复3次,测量并记录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实验结论:同一个摆在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
实验六:制作一个一分钟摆60次的摆
方案一:递减法
先测试摆绳长度为30cm的摆1分钟的摆动次数,然后减少5cm,测试摆绳长度为25cm的摆的摆动次数;再减少5cm,测试摆绳长度为20cm的摆的摆动次数,依次类推,当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接近60次时,再进行微调。
方案二:倍减法
先测试摆绳长度为30cm的摆1分钟的摆动次数,再测试摆绳长度为15cm的摆1分钟的摆动次数,取与目标值接近的摆绳长度,再进行微调。
方案三:递增法
摆绳长度每次增加5cm(或其他厘米数)。
方案四:倍增法
摆绳长度每次增加一倍进行实验,再调试。
实验结论: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其摆绳长度大约是25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