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第3课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课程标准
单元思维导图
CONTENTS
目 录
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埃及文化
阿拉伯文化



古代西亚文化

一、古代西亚文化
1.地理范围: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苏美尔文明 公元前3200-前2300 城邦林立
阿卡德王国时期 公元前2300-前2191 统一了巴比伦尼亚
乌尔第三王朝 公元前2113-前2006
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94-前1595
加喜特人时期 统治两河流域400年
亚述时期 公元前8世纪-前612
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26-前539
波斯帝国时期
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地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交通要塞加上水源与平原环境的自然条件优势,容易引起争夺战争,遭受到外族入侵,使得出现统一政权的次数不多。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成就
(1)文字:“楔形文字”。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贝希斯敦铭文(BC552),用埃兰文、波斯文和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三种文字把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战绩刻在悬崖上
楔形文字演变
楔形文字书写的信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成就
(2)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史诗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你所追求的人生,永远无法得到
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伴随
……
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
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
人应该关心的,唯有这些事
猖獗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大地颤抖,将成熟的庄稼淹没
一、古代西亚文化
(3)建筑和艺术
①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②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③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多幅雕刻刻画了
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
波斯王宫雕饰
亚述帝国人首飞牛
2.成就
一、古代西亚文化
(4)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①内容:
A.前言:宣言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
B.正文:详细规定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C.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2.成就
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两岸,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各民族之间代代你争我斗,现实生活动荡不安。一切都是转瞬即逝和变化无常的,生活的愉悦稍纵即逝。在政治上,巴比伦人虽然也敬奉神灵,但从根本上说巴比伦是一个法制社会。例如《汉谟拉比法典》开始假借神的口吻说话,一旦转入世俗的条文后,就把神抛到一边了。
——摘编自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探究】请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①施行严格的、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②颁行保护平民利益的规定
③施行同态复仇法
④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⑤宣扬君权神授
总结
领域 成就 特征
文字
文学
建筑和艺术
法律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创造,在西亚流行数千年
《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美伽尔的活动,诗中还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乌尔王陵板画艺术;
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人首飞牛石雕);
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埃及文化
1.地理范围:
古代埃及地处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绵延约3000年。
前王朝时期 公元前4500-前3100
早王朝时期 公元前3100-前2700
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2700-前2160
第一中间期 公元前2160-前2010
中王国时期 公元前2106-前1786
第二中间期 公元前1786-前1550
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50-前1069
第三中间期 公元前1069-前656
后期埃及 公元前656-前332
二、古代埃及文化
2.成就
(1)文字:象形文字。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
RA MS SS
RAMSES
拉美西斯二世
二、古代埃及文化
(2)文学: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莎草纸书写的《亡灵书》残片
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蒙神,你将黑夜引导到白昼,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食品的珍藏者,赐予谷物的人,普塔神给每个家带来了光明! ——尼罗河颂
2.成就
二、古代埃及文化
(3)建筑和艺术:
①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埃及人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②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赐予神庙大量财富。
阿布辛贝神庙
2.成就
图坦卡蒙黄金棺
卡尔纳克神庙多柱式大厅想象图
二、古代埃及文化
(4)科学和技术
①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在制定作为今天公历重要基础的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2.成就
古代埃及的
《太阳历》刻石
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1.地理位置: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自然因素
①亚非欧三洲交界处,东西方商路中心,交通便利,帝国疆域辽阔。
历史因素
②帝国政治相对稳定,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③统一的语言和伊斯兰教信仰,为文化繁荣提供必要前提;
④统治者重视科学文化事业,注重教育和文化保存,受其他地区文化影响。
三、阿拉伯文化
(1)文学
①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就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②故事集《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其影响。
2.成就
三、阿拉伯文化
(2)科学
①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②天文: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③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2.成就
阿拉伯数字
伊本·西那
伊本·穆萨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①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是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决定因素。
②人类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为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提供了基础。
③不同地域文化形态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是文化多样性得以形成的时代动因。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文化的生命力。文化元素越多,文化多样性就越丰富,文化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文化的生命力就越强。
②有利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保护文化多样性是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是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必要前提。③有利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未来世界是不同民族共存的世界,多元文化有利于化解冲突。
总结
4.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尊重、维护、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总结
3.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第一,美国文化霸权威胁文化多样性。文化霸权主义持续扩展,文化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有增无减。
第二,消费主义文化与大众传媒威胁文化多样性。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消费主义文化成为资本全球扩张的重要动力。传媒与娱乐的合流和媒介自身的消费主义取向的加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广大消费者和受众的价值判断与文化选择。
思维导图
巩固训练

1.《吉尔伽美什与阿伽》是古代两河流域史诗中最短的一部。该史诗中没有神灵,只有人类活动,记载的事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纪前期。史诗还透露了当时国王决策需要咨询长老议会和人民大会,并且不能随意推翻后两者的意见等信息。据此可知古代两河流域( )
A.没有受到神学影响 B.深受印欧人迁徙影响
C.专制王权尚未形成 D.最早确立了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你伽美什与阿伽》反映了两河流域的社会情况,据材料“国王决策需要咨询长老议会和人民大会”,同时国王“不能随意推翻后两者的意见”可知,古代两河流域长老议会和人民大会在政治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专制王权尚未形成,故选C项。
C
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规定“自由民犯盗窃罪而被捕者,应处死。”这反映了法典( )
A.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B.规范各阶层义务的意图
C.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 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犯盗窃罪而被捕者,应处死”,这说明其保护私有财产,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各阶层义务,B错误;材料未涉及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C错误;材料未涉及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只是强调“自由民犯盗窃罪而被捕者,应处死”,D错误。
A
3.古埃及的奥西里斯崇拜以正义和来世观念为核心,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这一变化有利于( )
A.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B.强化社会等级观念
C.维护国家秩序稳定 D.促进人文意识觉醒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崇拜以正义和来世观念为核心,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埃及,奥西里斯崇拜,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这种信仰强调正义和来世观念,有利于底层大众安于现状,有利于维护国家秩序稳定,C项正确;“君权神授思想”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可知,奥西里斯崇拜逐步扩展至普通大众,突破了社会等级的限制,排除B项;“人文意识”以人为中心,而奥西里斯崇拜以“神”为中心,排除D项。故选C项。
C
4.这一地区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是通往四方的大十字路口: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穿越过去就是东欧;往西,可以通往中欧;往东,可以到伊朗和印度;往南则是阿拉伯半岛,还可以进入非洲。以下文明属于“这一地区”创造的有( )
①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②伊本·穆萨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③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④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早期世界文明。依据材料“这一地区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是通往四方的大十字路口: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穿越过去就是东欧……还可以进入非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地区是西亚,诞生了苏美尔文明,有着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以及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①④正确;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是印度,③错误;公元9世纪,波斯的伊本·穆萨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②错误。据结论可知,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项。
B
5.约公元830年,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成立了专门的翻译机关——“智慧宫”,搜集翻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文献,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欧几里得等人的科学成就,学到了中国的筹算方法。这反映出阿拉伯人( )
A.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B.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
C.是中国科技传向西方的桥梁 D.具有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搜集翻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文献”“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学到了中国的筹算方法”等可知,这一时期阿拉伯人广泛而主动地学习外来文化,这体现了其虚心学习的精神,D项正确;当时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地区并没有被征服,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阿拉伯人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而“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C项表现阿拉伯人将中国科技与文化传播至中国,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D
6.12-13世纪,阿拉伯哲学家的著作传入欧洲,对欧洲经院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被西方称为阿维罗伊的伊本·鲁世德影响最大,他的著作被规定为巴黎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科书。这表明中世纪( )
A.阿拉伯文化促进文艺复兴的到来 B.阿拉伯文化的传入推动欧洲社会发展
C.阿拉伯哲学比欧洲哲学更加先进 D.西方教育发展取决于阿拉伯文化传入
答案:B
解析:根据“对欧洲经院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被西方称为阿维罗伊的伊本·鲁世德影响最大,他的著作被规定为巴黎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可得出阿拉伯文化传入欧洲,被欧洲人重视及使用,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B项正确;文艺复兴是14世纪,材料没有涉及到文艺复兴,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谁的更先进,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B
7.9世纪,阿拉伯帝国建立智慧宫,对从各地搜集来的几百种古希腊哲学、科学著作的原本和手抄本进行翻译、整理并收藏。12世纪末,东征的“十字军”攻陷托莱多城时发现大量阿拉伯文的古希腊著作。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
A.保存传播了欧洲古典文化 B.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C.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繁荣 D.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对古希腊的哲学、科学等著作进行翻译、整理并收藏,可见阿拉伯帝国保存传播了欧洲古典文化,A项正确;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帝国对欧洲古典文化的保存,并未体现其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阿拉伯帝国对传播保存欧洲古典文化的贡献,据材料无法得知伊斯兰文化是否繁荣,排除C项;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A
8.某文学作品把许多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以波斯传说为主,同时又吸收、汇编和加工了印度、埃及、两河流域等地的神话传说,是境内各地区文化的集大成。这一文学作品是( )
A.《摩诃婆罗多》 B.《吉尔伽美什》
C.《一千零一夜》 D.《哈姆雷特》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以波斯传说为主,同时又吸收、汇编和加工了印度、埃及、两河流域等地的神话传说,是境内各地区文化的集大成的文学作品是阿拉伯帝国的《一千零一夜》,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这一文学作品是《一千零一夜》,并不是《摩诃婆罗多》、《吉尔伽美什》和《哈姆雷特》,排除ABD项。故选C项。
C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