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顺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综合练习(四)地理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有着漫长的历史进程,不过真正开启太空探索新纪元的标志性事件是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下图由老师展示的人类探索太空的部分历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是哪一项(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 同学们在学习人类探索太空相关知识时,依据老师展示的人类探索太空部分历程图展开了讨论。大家推测当人类进入太空并遥望地球时,从太空中往下看,有可能看到以下哪种景象( )A. 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B. 雄伟壮阔的长城C. 道路上疾驰的车辆 D. 地表上的人类活动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恰逢秋分节气,开幕式上极具创意地融入了节气元素,美轮美奂的展示让古老文化再次绽放光彩,惊艳全球观众。读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开幕式当天(秋分),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杭州昼夜平分 B. 杭州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向正南C.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 杭州正午物体的影长达到一年中最长4. 开幕式上的节气展示环节,有大量来自杭州著名景点的画面。以下哪个节气与杭州著名景点对应的景观组合符合实际情况( )A. 谷雨-杭州花港观鱼牡丹盛开 B. 小暑-杭州断桥残雪荷花盛开C 霜降-杭州灵隐寺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大寒-杭州西溪湿地枫叶似火湾区经济是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亮点。读“世界四大湾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 下列湾区与其所在大洲匹配正确是( )A. 粤港澳大湾区—亚洲 B. 纽约湾区—非洲C. 旧金山湾区—南美洲 D. 东京湾区—大洋洲6. 关于图中甲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②为白令海峡,连接了太平洋与北冰洋③为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北美洲分界线④为巴拿马运河,连接了大西洋与太平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7. 我国的海南岛与大陆的分离形成了琼州海峡,这反映了( )A. “沧海”变“桑田” B. “桑田”变“沧海”C. 人类活动的影响 D. 海平面的升降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南半球 B. 位于北半球C. 降水为夏雨型 D. 气候雨热同期9. 推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10. 有关该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③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④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世界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人口分布差异很大。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及其原因是( )A. 甲地,位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 乙地,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C. 丙地,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D. 丁地,位于气候湿热的雨林地区12. 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非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B. 南极圈以北地区无人定居C. 世界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D. 高原地区人口集中“美丽亚细亚,光荣亚细亚,手拉手我们是一家”。我们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辛勤智慧的各地居民建造了独具特色的温馨家园。结合“亚洲气候分布图”和“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传统民居中,通风散热防潮效果最明显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4. 下列有关图中四民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地居民以捕鱼打猎为生 B. ②地民居具有隔热的功能C. ③地民居多分布在热带地区 D. ④地民居多分布在乡村聚落15. 下列做法有利于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全部拆除、重建新区②保留特色,保护与发展相协调③适度发展旅游业④保护古村落,将居民全部外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图1)和北京市某日正午旗杆影长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1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_____。图中显示的范围主要为____(东/西)半球。(2)图1中太阳光线直射____(特殊纬线),北极圈内有____(极昼/极夜)现象,对应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此时达尔文市正值____(季节)。(3)当达尔文市日出之时,新德里市正值____(黑夜/白天);图1中四个城市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4)图1中北京市当天正午旗杆影子长度及朝向符合图2中的____。(5)图1示意图可以验证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和____现象。17.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若从地图三要素角度出发,该图缺少的要素是____。(2)津山在巍山的____方向,两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3)三组同学计划前往此地春游,请根据其不同需求填写相应地形部位圈码及名称。①第一组同学体能较好,可以在____进行攀岩活动。②第二组同学寻求刺激,可以在____体验峡谷漂流项目。③第三组同学想夜晚观星,可以在____露营。(4)与图中甲地相比,乙地等高线____(稀疏/密集),坡度更____(缓/陡)。(5)若同学们在③处遇到泥石流灾害,可向____(A/B)方向逃生。18. 世界各地冷热不均,降水的差异也很大。结合世界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两地气温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____;黄河发源于③地,该地区比黄河入海口④地气温____(高/低)。(2)⑤山脉东侧比西侧降水量____(多/少),试分析其原因____。(3)图中鹿特丹、华沙、赤塔和呼玛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其影响因素是____。(4)赤塔与鹿特丹纬度位置相近,但1月平均气温差别较大,是因为鹿特丹距海____(近/远),海洋性特征明显,因此1月气温____,其河流航运价值____(高/低)。(5)据图推测鹿特丹、华沙、赤塔三个城市中,房屋墙壁最厚的是____;与赤塔相比,华沙日出时间较____(早/晚)。(6)鹿特丹的居民外出多喜欢带着雨伞外出,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19. 小张在寒假期间通过北斗卫星地图进行了一次模拟旅游活动,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逐步加深对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认识。下面是他探究的过程,请帮助他一起补充完整。(1)小张发现⑤地的民居墙体较薄,这主要是为适应⑤地_________(温和/寒冷)的气候特征。(2)向③处行进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该地沙漠广布,其民居特点是墙体_________(厚/薄),窗户_________(大/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_________(通风防潮/隔热防沙)。(3)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为:大陆东岸沿海地区人口_________,内陆地区人口_________。(4)世界人口多分布在_________(温带/寒带)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_。(5)小张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各区域人种、语言和宗教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主要地区 主要信息①国家 居民为_________种人,通用_________(语言)③地区 居民主要信奉_________教④地区 居民以_________种人为主⑤国家 居民语言主要以_________为主长顺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综合练习(四)地理试题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D 2. A【3~4题答案】【答案】3. A 4. A【5~7题答案】【答案】5. A 6. A 7. B【8~10题答案】【答案】8. A 9. B 10. C【11~12题答案】【答案】11 D 12. C【13~15题答案】【答案】13. D 14. C 15.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东(2) ①. 北回归线 ②. 极昼 ③. 夏至日 ④. 冬季(3) ①. 黑夜 ②. 东京(4)B (5) ①. 昼夜更替 ②. 时间差异【17题答案】【答案】(1)比例尺、图例(2) ①. 西南 ②. 17(3) ①. ①陡崖 ②. ③山谷 ③. ⑤山脊(4) ①. 密集 ②. 陡 (5)A【18题答案】【答案】(1) ①. 纬度位置 ②. 低(2) ①. 多 ②. 东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3) ①. 赤塔 ②. 海陆位置(4) ①. 近 ②. 高 ③. 高(5) ①. 赤塔 ②. 晚(6)全年湿润,多阴雨天气【19题答案】【答案】(1)温和 (2) ①. 厚 ②. 小 ③. 隔热防沙(3) ①. 稠密/多 ②. 稀疏/少(4) ①. 温带 ②. 地形、气候、河流、工农业发展水平等(任答一点)(5) ①. 黄 ②. 汉语 ③. 伊斯兰 ④. 黑 ⑤. 英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