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人气“爆棚”,来自南方的游客畅游在冰雪世界中。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 冬季南方的朋友未曾目睹过“冰雪世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 )A. 东西跨度大 B. 南北跨度大 C. 海陆兼备 D. 位于北温带2. 哈尔滨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A. 与朝鲜接壤 B. 简称是内蒙古 C. 是沿海省区 D. 是我国最东端读“2012—2022年中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和“2010—2020年人口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3. 关于2012年以来我国人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总量持续增长 B. 2022年出现负增长C. 总量波动较大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呈下降趋势4. “银发经济”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有( )A. 休闲娱乐、仓储物流 B. 汽车销售、服务制造C. 户外运动、网络直播 D. 医疗保健、养老服务5. 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除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外,还可以( )A. 鼓励乡村人口进城 B. 大力提倡晚婚晚育C.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D.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独竹漂”是我国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绝技。当地山高水险,先民为了相互往来,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头作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后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完成下面小题。6.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B.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东北、东南地区C. 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五大自治区内 D. 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分布不均7. “独竹源”发源地很可能位于我国的(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读下面的中国地形、地形类型及东北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8. 根据图一,可以判断中国的地势特点是( )A. 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个阶梯状分布C.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D. 地势北南低,呈三个阶梯状分布9. 根据中国地势特征,我国大多数河流( )A. 受地势影响向东流 B. 受地势影响向西流C. 受地势影响向北流 D. 受地势影响向南流10. 根据图二,可以归纳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A. 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 高原面积最多,地形以高原为主C. 地形单一,平原和丘陵面积最少 D.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上2024年4月27日,四川省巴中市地质灾害指挥部布关了关于印发《2024年度巴中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1. 四川巴中防治的地质灾害可能是( )A. 干旱 B. 寒潮 C. 沙尘暴 D. 滑坡12. 防治巴中市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是( )A. 加强监测、预测、预报工作 B. 开垦山坡土地,扩大粮食种植C. 修建大型水库 D. 不需要实施工程措施13. 下列防灾减灾方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B. 在台风多发地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C.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回家收拾贵重物品逃生D. 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土地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水资源 D. 森林资源15.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B. 应有计划、综合利用煤、铁、石油这类可再生资源C. 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D.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取之不尽的16. 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我们不仅要“节流”,而且要积极“开源”,以下属于“开源”的是( )A.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B. 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C. 光盘行动 D. 改进技术工艺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下面小题。17. 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有( )A. 南北方水资源分布均匀 B. 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南少北多C. 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D. 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南多北少18. 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做法正确的是( )A. 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 节水与跨流域调水结合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长远之策C. 跨流域调水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 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19. 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最低的是( )A. 航空运输 B. 公路运输 C. 铁路运输 D. 海洋运输20. 下列运输任务与其运输方式的搭配最合理的是( )A. 从吉林运输木材至西安——管道 B. 地震抢险救援———铁路C. 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往上海——公路 D. 一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海南——航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1.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10℃时,首日即为冬季的开始日。因而在某年立冬节气到来之际,全国从南到北实际上存在着三个气候学意义上的季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1,拉萨和武汉所处的纬度相差不大,而拉萨入冬时间较____(填“早”或“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海陆位置”或“地形地势”)。(2)读图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冬季____。图1中武汉、北京、哈尔滨三座城市中较符合甲地气候特征的是____,其中武汉是____省的省会。(3)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大致规律是____。22. 某地理小组分为三组收集资料,探究黄河与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开发利用将况。读黄河、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小组1:2023年1月3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签署了《共同推进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意见》。(1)同学1发现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____省,同学们发现黄河与长江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电站,共同原因是上游河段____,水能资源丰富。小组2:第二小组:某日搜索黄河中游与长江中游出现的新闻标题:推进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23年2月2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九届商会以视频形式举行。(2)黄河中游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这使得黄河含沙量激增。请你为治理该问题提出合理的措施建议:____。(任答一点即可)小组3:2023年2月,江苏南京博物院举办“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向观众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3)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为江西省的____,下游文明发展至今,离不开其延续千年的航运,因其航运价值巨高,有“____”之称。(4)黄河下游也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____”。23. 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图1为我国水稻、小麦集中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二十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统计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判断,A粮食作物是________,B粮食作物是________ ,两种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界线是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A作物集中产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 ,B作物集中产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2)读图2可知,二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整体表现为________(波动下降/稳步增长)。(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我国以耕地为主的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较大/较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4)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很多人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请你谈谈具体做法:________。24. 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虚线圈内)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芯片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简图”(图1)、“环渤海经济圈图”(图2)及“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饼状图”(图3),完成下列问题。(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共同分布特点是____。(2)环渤海地区包含____工业基地和____工业基地。(3)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①____;②____。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城市是____。(4)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据图3可知,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____,其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家国级的光电产业基地所在地,被形象地称为“____”。通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2题答案】【答案】1. B 2. D【3~5题答案】【答案】3. B 4. D 5. C【6~7题答案】【答案】6. A 7. B【8~10题答案】【答案】8. B 9. A 10. A【11~13题答案】【答案】11. D 12. A 13. C【14~16题答案】【答案】14 B 15. A 16. A【17~18题答案】【答案】17. B 18. B【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答案】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早 ②. 地形地势(2) ①. 高温多雨 ②. 寒冷干燥 ③. 北京 ④. 湖北(3)由北向南越来越晚(或由南向北越来越早)【22题答案】【答案】(1) ①. 青海 ②. 地势落差大(2) ① 水土流失 ②. 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等合理即可)(3) ①. 湖口 ②. 黄金水道(4)地上河【23题答案】【答案】(1) ①. 小麦 ②. 水稻 ③. 秦岭 ④. 旱地 ⑤. 水田(2)稳步增长 (3)较大(4)提倡节约粮食,避免剩餐;以节约荣,浪费可耻;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等。【24题答案】【答案】(1)均位于沿海地区(2) ①. 辽中南 ②. 京津唐(3) ①. 矿产资源丰富 ②. 交通运输便利 ③. 北京(4) ①. 长江沿岸地带 ②. 中国光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