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合江县 2024 年秋期末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学生素质监测生物 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1.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B.鸟的肺和气囊,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C.青蛙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D.鱼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躲避敌害2.狗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其嗅觉灵敏,动作敏捷,善解人意,忠于主人,不仅是最受喜欢的家庭宠物,导盲犬、军犬还助力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狗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 B.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C.胎生提高了狗的产仔率 D.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3.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趣味横生的描写了雪地捕鸟的场景,“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关于人的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生来就有的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C.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D.只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无关4.哈氏隼(一中大型猛禽)一般以家族群的形式狩猎,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可以捕获比自己体型大 2-3倍的长耳大野兔。如图为不同数量的哈氏隼合作捕食时,每只隼每天平均的能量摄入值,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哈氏隼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B.群体合作有利于提高捕食的成功率C.合作捕食的隼群越大,每只隼平均摄入的能量越少D.合作捕食时,群体内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语言”5.将鱼的内脏埋入花盆的土壤中,一段时间后扒开土壤,发现鱼的内脏不见了,这是因为( )A.鱼的内脏已作为花肥被植物的根吸收了B.鱼的内脏被花盆中的昆虫吃掉了C.鱼的内脏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D.鱼的内脏已转化为溶解于水的有机物6.我国为大熊猫保护提供的经验,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里程碑式的成功案例。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C.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大熊猫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二、分析说明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7.(5分)下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几种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填写字母)(2)C和 D呼吸方式不同,C依靠_______呼吸;D依靠 进行气体交换。(3)E是常见的海洋生物,它的结构简单,属于 动物。(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诗句,体现了“雨”和“A”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 。8.(3分)在 2023年 9月 27日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决赛”中,“梦之队”让国旗在赛场上一次次升起,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请据图回答([]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1)从动作完成来看,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骼肌和 组成。(2)图丙中[ ]内有少量的滑液,是由 分泌的,从而使关节活动更加灵活。9.(3分)2022年 11月,史上第一款粪菌移植产品 Rebyota 进入临床应用。Rebyota用于治疗肠道内艰难梭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反复感染引发的腹泻。其原理是通过收集清洗过滤健康人体粪便中多达几百上千种有益细菌组分,制成细菌悬液,再通过灌肠的方式送入患者肠道,抑制艰难梭菌的生长繁殖。(1)人体肠道为肠道细菌提供了生存场所和食物,而有的肠道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 B12和维生素 K,这些细菌与人体构成了 关系。(2)当人体长期使用某种真菌产生的 后,引起人体肠道内细菌菌群失调,从而具有抗药性的艰难梭菌大量繁殖后致病。(3)收集健康人体中的有益细菌后,可以取少量菌种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温度应设定在 ℃左右。10.(分)如图 1所示,把章鱼和虾放在大鱼缸里,中间放一玻璃板,章鱼第一次看见虾时,只是扑向玻璃板,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虾;第二次放入虾,章鱼绕过玻璃板捉到虾。图 2表示某学习小组探究“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迷宫中的黑点表示食物)的实验设计:选取 3只月龄相同的不同种仓鼠(标记为 A、B、C),经饥饿处理后,记录成功取到食物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1)仓鼠刚出生时只有人的拇指一般大小,眼睛也没有睁开,但可以迅速找到奶头,吮吸母乳,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 行为。(2)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仓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 。章鱼和仓鼠两者中, 的学习能力更强。(3)从图 2同一次取食成功所需的时间看,三只仓鼠穿越迷宫获取食物的能力不同,说明动物的行为同时受 和 的影响。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6 分)11.鱼在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水从口流进鱼体,通过鳃盖后缘流出鱼体。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验证流出比流入鱼体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多,设计实验如下,请你补充完整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用具:小金鱼,大烧杯,小网罩,滴管,清水,BTB溶液(呈蓝色,遇二氧化碳后变成黄色)。(1)方法步骤:I.取两只洁净的大烧杯,并编号为甲、乙两组。Ⅱ.甲烧杯注入 1000mL清水,乙烧杯注入 mL清水。Ⅲ.两只烧杯中各滴入等量的 ,振荡摇匀,溶液呈蓝色。Ⅳ.甲烧杯 (填操作),乙烧杯不做处理,30分钟后,观察甲、乙两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2)实验结果:甲烧杯溶液颜色变化是 ,而乙烧杯中无颜色变化。(3)实验结论: 。(4)讨论交流:设置乙组的目的是 。合江县 2024 年秋期末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学生素质监测生物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单项选择题(18分)1.B 2.C 3. B 4. C 5.C 6.A二、分析说明题(16分)7.(1)A、B (2)气孔 体壁(3)腔肠动物 (4)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8.(1) 关节 (2) ⑥ 关节囊9. (1)共生 (2)抗生素(3)37℃10.(1)先天性行为 (2)越短 仓鼠 (3)遗传因素(遗传物质) 环境因素三、实验探究题(6分)10.(1)1000 (2)BTB溶液 (3)放入小金鱼 (4)由蓝色变为黄色(5)鱼在呼吸时,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多(6)形成对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