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3 重力(教案)2024-2025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3 重力(教案)2024-2025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6.3 重 力
1.物理观念:
(1)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正确书写关系式:G=mg,能进行简单运算。
(3)知道重力的方向,并能够应用其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能找到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知道重心位置的不同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2.科学思维:
(1)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与观察课堂实验,说明重力的存在。
(2)通过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推理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3)通过演示的现象,归纳出重力的方向,并思考重力的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3.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培养动手操作与收集数据的能力。
(2)学会用比值法、图像法处理数据,培养分析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身边的小实验以及观察生活中重力的应用,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及物体的重心。
教学难点:重力和重心的概念。
铁架台,细线,重物,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境引入
教师提问:1.放开手中的粉笔,粉笔为什么会自由下落?2.把杯中的水倒出来,水为什么从高处流向低处?3.包围地球的大气为什么不会逃逸?4.月球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动?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得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什么是重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讲个故事,在17世纪,有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小男孩。一天,他站在一棵苹果树下,突然,成熟的苹果纷纷从树上落下来,有一个苹果刚好落在小男孩的头上,于是,小男孩想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个小男孩是谁吗?
生:牛顿。
师:那么他想到的是什么问题呢?
生: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师:我们班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解答牛顿的疑问啊?
生: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师:物理学中,把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在座的每位同学,这里的桌子、仪器等受不受重力作用?
生:受。
师:那么天上的飞机和小鸟,它们受不受重力作用?
生:受。
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粉笔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粉笔;水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水。重力在物理学中用字母G表示。生活中,物体重力的大小,称为物重。
探究点二 重力的方向
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师:砸到牛顿的苹果为什么落下,从什么方向落下的?
生: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
活动:(演示实验)将一重物用细线悬挂于铁架台的横杆之下,将其放在水平面和斜面不同位置上,引导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
教师分析:在地球表面的每个地方,竖直是个特定的方向,跟当地的水平面相垂直。
举例分析重力的方向的应用。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铅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检查家中电冰箱的放置是否水平。
探究点三 重力的大小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活动:(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分别为50 g、100 g、150 g和200 g的钩码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物体的质量不同,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由此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的大小。
如果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千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无特殊说明,g≈9.8 N/kg。
归纳总结:从G=mg知道,重力跟质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物理量 质量 重力
定义 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 无 竖直向下
大小 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等变化而变化,是物体的属性 随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
单位 kg N
测量工具 天平 弹簧测力计
3.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测得的g略有差异,因此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受到的重力大小也略有差异。阅读教材P16“信息浏览”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在不同星球受到的重力。
探究点四 物体的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种材料组成的棒,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的重心在球心;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
【拓展】质量分布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二次悬挂法或寻找支点法找到。(学生动手找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
教师演示:将一段均匀的直铁丝,做成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不同的形状,用悬挂法寻找其重心的位置。
归纳总结: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
增大物体底部的支承面积,降低重心位置,都可以提升物体的稳定性。
三、板书设计
6.3 重 力
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重力方向的应用
3.重力的大小
(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受到的重力
(2)重力公式G=mg,其中g≈9.8 N/kg
4.物体的重心
(1)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看成作用在某一点上
(2)物体的稳定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生刚接触力,对于应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还是不太熟练,所以本节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