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5 杠 杆1.物理观念:(1)知道杠杆及杠杆相关的概念。(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表达式。(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并能进行分类。2.科学思维:(1)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合示意图建立杠杆的模型,掌握力臂的画法。(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3)通过对模型结合杠杆平衡的原理进行分析,能解决相关问题。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而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的分类。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羊角锤,铁架台,钩码,细绳,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筷子,镊子,多媒体课件等。一、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利用简单机械搬运巨大石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桔槔在井上汲水;在现代建筑工地上,人们利用挖土机、起重机、吊车、钳子等工具进行劳动,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通过这些实例,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 杠杆教师:多媒体展示的工具中共同点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教师总结:(1)都是硬棒;(2)在力的作用下绕某一点转动。概念引入: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多媒体展示:跷跷板的简化图像,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动力臂: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阻力臂: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探究点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叫做杠杆平衡。那么,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使杠杆平衡呢?2.设计与进行实验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模拟杠杆,用钩码的拉力表示动力和阻力,改变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大小,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1)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各自钩码所受的重力的大小。(2)把左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记为动力F1,右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记为阻力F2;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数值填入教材的表中。(3)保持阻力F2和阻力臂L2不变,改变动力F1,相应调节动力臂L1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把数值填入教材的表中。(4)保持动力F1和动力臂L1不变,改变阻力F2,相应调节阻力臂L2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把数值填入教材的表中。3.分析论证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做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例】教材P25图6-5-1中的大人重800 N,小女孩重200 N。已知小女孩的座位与跷跷板的转轴距离为2 m,大人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水平平衡?解:由题知,阻力为小女孩对杠杆的力F2=200 N,阻力臂为L2=2 m,动力为大人对杠杆的力F1=800 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L1===0.5 m。大小应该坐在距跷跷板的转轴距离0.5 m处,才能使跷跷板水平平衡。探究点三 杠杆的应用如何正确作出图中杠杆的力臂呢?归纳方法:画力臂的一般步骤。①确定支点。②画出力的作用线(过F1、F2的直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足在力的作用线上。④标出力臂。作出图中动力和阻力相应的力臂,你能说说它们各自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有什么关系吗?能否对这些简单机械进行分类呢?学生讨论、分析并总结。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为三类。(1)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托盘天平、跷跷板等。(2)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省力但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小推车等。(3)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但省距离。如铁锹、船桨、筷子等。多媒体展示:人体内各部位的骨骼、关节构成的杠杆。教师结合一些具体的动作(例如:举、拿、抬、踢等)来讲解这些杠杆是如何工作的。教师提问:你能在图中画出在水果刀A点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吗?教师讲解: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即是最大动力臂。三、板书设计6.5 杠 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4.杠杆的分类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对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还不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把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另外,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能使学生领悟到杠杆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且让他们知道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