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 阿基米德原理1.物理观念:(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公式。(2)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2.科学思维:(1)在实验顺序的讨论中,能够评价容易产生误差的实验操作,培养质疑能力。(2)用具体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3.科学探究:(1)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能分析、处理数据,对实验得出的结果作出解释。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2)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水桶,饮料瓶,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空杯,水,食盐,细线等。一、情境引入学生实验:在水桶中装满水,让学生把饮料瓶向下慢慢压入水桶中,体会浮力大小的变化,注意观察现象。讨论:将饮料瓶下按过程中,饮料瓶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排开的水越来越多。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多少是否存在定量的关系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 阿基米德原理1.猜想与假设教师点拨,学生猜想:由前面实验我们知道,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也就是说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是有关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2.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讨论:参考教材P106图9-2-2,设计出实验的方案。教师评价。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实验:(1)根据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空杯、水、食盐、细线等。(2)各实验小组用体积不同的小石块、水或盐水做实验,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记录在教材P106“活动”中。(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推算: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G-F,小石块排开的水重G排=G′杯-G杯,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4.分析与论证学生交流与讨论:把实验结果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与被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教师讲述:阿基米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发现上述结论,所以它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证明,这个结论对气体同样适用。例如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大小就等于被气球排开的空气所受的重力。探究点二 浮力大小的计算要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则根据重力的公式G=mg=ρVg可知,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ρ液V排g,即F浮=G排=ρ液V排g,已知液体的密度ρ液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即可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例题讲解】在教材P102图9-1-4所示的实验中,如果铁块的体积V=50 cm3,g取10 N/kg,试问:(1)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重力为多少?它受到的浮力多大?(2)把铁块浸没在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中时,它排开盐水的重力为多少?它受到的浮力多大?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1)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的水的体积V排=V=50 cm3=5×10-5 m3。它排开的水的重力G排=m水g=ρ水V排g=1×103 kg/m3×5×10-5 m3×10 N/kg=0.5 N,所以铁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0.5 N。(2)浸没在盐水中时,被铁块排开的盐水的体积V′排=V=5×10-5 m3,排开的盐水的重力G′排=m盐水g=ρ盐水V′排g=1.1×103 kg/m3×5×10-5 m3×10 N/kg=0.55 N,所以铁块受到盐水的浮力F′浮=G′排=0.55 N。答:(1)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5 N;(2)铁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55 N。学生练习:1.体积是50 m3的氢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ρ空气=1.29 kg/m3,ρ氢气=0.09 kg/m3,g取10 N/kg)2.把重为38 N、体积为5×10-4 m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的水重为________N,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g取10 N/kg)提醒学生注意浮力是随重力产生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8的“信息浏览”,进一步了解浮力相关知识。三、板书设计9.2 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2.浮力大小的计算:F浮=ρ液V排g。1.本节综合运用了以前所学的大量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建立在“密度”“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等基础上,是力学知识的大综合,所以本节内容很重要,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本节又是本章的核心,对全章内容的顺利展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好阿基米德的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探究出物理规律,一方面降低浮力知识点的难度;另一方面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2.在浮力的应用题中,常常有多种解题方法,而学生对各种解题方法的应用条件不明确,会乱用公式,甚至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让每个学生明确求解浮力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平衡法、压力差法,对每一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或应用该方法需要的已知条件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