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1 浮力(教案)2024-2025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1 浮力(教案)2024-2025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9.1 浮 力
1.物理观念: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知道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
2.科学思维:
(1)能运用浮力知识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2)能利用证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和推理能力。
3.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液体的浮力,具备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具有初步的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
(2)能完成“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能提出合理的猜想,能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能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能体会浮力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现象,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1.浮力概念的建立;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2.清楚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弹簧测力计,乒乓球,小金属块,铁块,装有水的烧杯,去掉底的饮料瓶,装有水的水槽,浓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境引入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扔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海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到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认为奴隶们受到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由此引入浮力)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浮力
多媒体展示:教材P99图9-1-1。
讨论:(1)图中的物体除了受重力以外,还受什么力?方向如何?
(2)浮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向上的浮力。一般用F浮表示。
浮力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能否列举几个事例呢?(学生尽可能列举一些常见的事例)
学生实验:比较小金属块在空气和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后请学生汇报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
教师总结:小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小金属块受到了竖直向上托的力。
讨论:如果换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教师总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就叫做浮力。
教师提问:刚才的实验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你能通过实验进一步知道小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吗?
讨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是由于小金属块受到浮力作用,所以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值。
教师总结:浮力=物重(G)-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F浮=G-F。
探究点二 浮力产生的原因
问题引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什么受到向上的浮力呢?
演示实验:取一个去掉底的饮料瓶,瓶口朝下放置,把一个乒乓球放入瓶内,乒乓球落在瓶颈处。当向瓶内倒水时,乒乓球是否会浮起?先让学生猜一猜。倒水后乒乓球并没有浮起来。再将饮料瓶的瓶口浸入大水槽中,看此时乒乓球会怎样。
讨论:为什么开始乒乓球没有浮起来?当饮料瓶口浸入大水槽时,乒乓球为什么浮起来了?
学生阅读:阅读教材P100-P101“活动2”中的内容,并思考讨论其中的问题。
教师总结: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大。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学生活动: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回答刚才乒乓球的两种情况。
探究点三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多媒体展示:人悠闲地躺在死海中看书;钢铁制造的万吨巨轮浮在水面上。
提出问题:看到上述情景,你想到了什么?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猜想与假设:学生结合上面的情景并联系实际提出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思路:利用称重法分别测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深度不同、液体密度不同时浮力如何变化。
获取信息:如图所示。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
(1)从位置1→2→3的过程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并记录。
(2)从位置3→4的过程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并记录。
(3)将铁块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
分析论证:分组实验后,全班集中交流实验结果,各小组汇报实验的方法、数据和结论。
教师总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关;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
教师讲解:并非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关键取决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部分有多少,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就越大。
想一想:游泳者感觉到潜入水中时比浮在水面游泳时受到的浮力大,其原因是什么?
三、板书设计
9.1 浮 力
1.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本节课我选择了许多学生能亲身探究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去体验、讨论、分析、猜想和实验。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突出了物理课堂的主旋律“活动教学”。
2.本节课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练结合,学习新的知识以后及时练习、巩固学习的效果。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参与积极,讨论热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