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地理试卷(75 分钟 100分)考试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二章占20%,必修第一册第三、四、五章占80%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是地内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天文现象,水星和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为地内行星)。下图示意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穿过日面的场景。读图,完成1~3题。1.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木星B.火星C.土星D.金星2.若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则A.黑点区域温度比周边高B.该活动以18年为一个周期C.黑点出现在太阳光球层D.该活动能干扰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3.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 B.气温较高C.气温与海拔呈负相关 D.天气变化显著冰劈作用是在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增大9%左右),因而它对围限它的岩石裂隙壁产生很大的压力,可达960—2000 kg/cm ,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 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更深入地渗入岩石内部,同时水量也可能增加,并再次冻结成冰。这样冻结、融化频繁进行,使裂隙不断扩大,致使岩石崩裂成为岩屑。这种作用叫冰劈作用,又称冻融风化。读图,完成4~6题。4.图示甲处箭头表示的含义有①土壤堆积,裂隙填满 ②温度下降,水结成冰 ③冰体体积变大,裂隙加深 ④水分渗入底部,风力加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形成冰劈作用的地貌常见于A.高山区、冻土分布区 B.盆地、平原地区C.低纬、沙漠地区 D.亚热带、河谷地带6.下列地质作用过程与图示冻融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沙丘移动B.植物根系对岩石的风化C.河口三角洲的形成D.庐山瀑布的形成一位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万米的高空,看到窗外纯净湛蓝的天空,而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7~8题。7.飞机大多选择在万米高空的大气层飞行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大气密度小B.海拔高,空气污染少C.水汽杂质少,云雨少D.大气对流运动显著8.游客看到的下方大气层“翻腾的云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平流运动明显B.大气下热上冷C.人类活动干扰D.下沉运动显著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东部海域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热带太平洋大范围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下图示意部分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9~11题。9.甲处洋流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温增湿B.降温减湿C.航运时顺风顺水D.阻碍鱼类聚集,生物少10.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处洋流成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甲处洋流是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B.乙处洋流是信风形成的寒流C.丙处洋流是西风形成的风海流D.丁处洋流是水温较高的暖流1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甲海域水温升高B.丙海域气候变化大C.甲海域水温下降D.丙海域渔业减产辽宁省大连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开展了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某山地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剖面结构图(如图)。据此完成12~13题。12.该山地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低矮的灌木13.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土壤剖面中c层为A.有机质层 B.淋溶层C.腐殖质层 D.淀积层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 发生了6.8级地震。下图所示区域坡面短,坡度陡峭,岩体破碎,发生地震时被波及。据此完成14~16题。14.图示区域A.为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B.河网密布,且多沙洲C.多深厚肥沃的紫色土D.雨林茂盛,城市密集15.受地震波及,当地应重点防范A.火山喷发、地面塌陷B.山崩、滚石C.溃坝、洪水D.泥石流、地裂缝16.地震发生时,合理的避灾方法是A.乘坐电梯及时转移B.高层居民立即下跳到低层C.快速撤到空旷地带D.躲避到高大建筑物负一楼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1)简述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的分布规律。(4分)(2)指出图中 A洋流的性质,并说出其对沿岸地区气候的主要影响。(6分)(3)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地中海盐度较高的原因。(8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四翅滨藜属于藜科,滨藜属常绿或半常绿饲料灌木,属深根性树种,叶小而密,富含蛋白。四翅滨藜原产于美国中西部高原,2010年开始,新疆和田沙漠腹地开展四翅滨藜引种试验,引种成功后再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在四翅滨藜分布区,农牧业水平显著提高。下图为和田沙漠局部区域图。(1)指出四翅滨藜分布区的土壤特征。(4分)(2)说明四翅滨藜对和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6分)(3)从生物的功能角度指出四翅滨藜的引种对和田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8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1)简析A 层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2)简述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的天然屏障”的主要原因。(4分)(3)说明 A层云、雨、雷电现象多发的主要原因。(4分)(4)简述B层大气运动形式与 A层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D凌日现象是指地内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木星、火星和土星都不可能出现在太阳与地球运行轨道之间的位置2.C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光球层;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边低:该活动周期一般为11年:能干扰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3.B最佳航空飞行层是大气平流层;天气变化显著和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的是近地面大气的对流层: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位于高层大气空间,其温度较高。4.B甲处表示冻融风化进一步加强,夜间气温下降,水体结成冰,体积变大,使裂隙加大、加深。5.A冰劈作用主要体现在高寒或高纬度长时间有积雪、冰川的地带,常见于高山地带及高纬度冻土分布的地带。6.B冻融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的过程,植物根系对岩石的风化属于风化作用。7.C飞机大多选择在万米高空的大气层飞行的主要原因为该层是大气的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且该层水汽杂质少,云雨少,利于飞机飞行:与大气密度大小、空气污染少关系很小。8.B游客看到的下方大气层“翻腾的云海”产生在大气层最下面的对流层,产生对流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下热上冷;与人类活动干扰关系较小:气流既有上升运动,也有下沉运动。9.B甲处洋流为秘鲁寒流,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降温减湿:向北航行为顺水,向南航行为逆水。10.A甲处洋流是离岸的东南信风吹走表层海水,导致下部冷海水上泛补充形成的上升流:乙处洋流是西风形成的寒流:丙处洋流是自高纬流向低纬的补偿流,不是西风形成的风海流;丁处洋流是水温较低的寒流。11.A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太平洋东部海域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甲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厄尔尼诺现象对丙海域气候影响很小:厄尔尼诺现象对丙海域渔业生产影响小。12.C辽宁大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13.B根据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可知,a层为有机质层,b层为腐殖质层,c层为淋溶层,d层为淀积层,e层为母质层14.A图示区域位于四川甘孜地区,位于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无紫色土,沙洲少;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且图示区域海拔较高,地形破碎,不是人口密集区。15.B此次地震强度不大,难以引起火山喷发,但会引发地面塌陷:该地岩体破碎,坡度较陡,可能会引起山崩、滚石;该地中部地势较高,修建的水库多位于山谷地带,不大可能出现溃坝和洪水;当地地表多岩石,发生泥石流的概率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地理答案.pdf 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地理试卷(含部分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