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十四 民事权利与义务 (原卷版 解析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寒假作业十四 民事权利与义务 (原卷版 解析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作业十四 民事权利与义务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全方位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金钟罩”,彰显了党和国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决心。这说明( )
①隐私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个人信息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②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③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收集、使用、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全方位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金钟罩”。体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说明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体现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②③符合题意。
①: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而不是隐私权,①错误。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公开他人个人信息,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下面是张明一生中不同阶段发生的事情。
①7岁,用妈妈手机为游戏充值了 3000元。
②16岁,获学校长跑冠军,照片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后来照片被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作为广告宣传使用。
③34岁,在车站捡到一只皮包,未找到失主,遂将皮包带回家。
④67岁,通过快递公司给孩子邮寄海鲜,因天气原因导致延时到达的海鲜腐烂。
对上述事件的法律解释正确的是
①捡拾皮包不属于违法行为,张明的做法无可厚非
②快递公司违反合同约定,应全额赔偿张明的损失
③7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妈妈可以追回为游戏充值的钱
④体育用品公司侵犯张明的肖像权,张明可以依法主张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拾金不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一种法定义务。捡到他人的遗失物应该及时返还所有人,不知道所有人的,应该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如果捡到他人财物,拒不归还的,在刑法上是可能构成侵占罪的。在民法上是一种不当得利,故张明的做法是错误的,①排除。
②: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并以此为据主张减轻或者免除责任。因天气原因导致延时到达的海鲜腐烂,属于不可抗力,快递公司如果及时通知委托方,应被免除全部或部分违约责任,②错误。
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八岁以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且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才能有效。张明7岁,用妈妈手机为游戏充值了3000元,妈妈可以追回为游戏充值的钱,③正确。
④: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允许,张明照片被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作为广告宣传使用,体育用品公司侵犯张明的肖像权,张明可以依法主张权利,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李某喜欢拍摄短视频上传网络,与网友分享互动。有一天,她看到一对男女在小区门口拉扯争吵,便拿起手机录制视频。同日下午,李某在未对被拍摄对象进行人脸打码的情况下在某平台发布了视频,造成广泛传播,对视频中的当事人王女士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王女士遂将李某诉至法院。本案中( )
①李某的行为侵犯了王女士的荣誉权
②李某的行为侵犯了王女士的肖像权
③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行为
④可判决李某向王女士赔礼道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李某的行为没有侵犯王女士的荣誉权,①排除。
②④:李某未经王女士同意,在未对王女士进行人脸打码的情况下在某平台发布了视频,造成广泛传播,对视频中的当事人王女士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这侵犯了王女士的肖像权,可判决李某向王女士赔礼道歉,②④正确。
③:本案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肖像权,③排除。
故本题选C。
4.向某与郑某离婚,其子向某杉(11岁)按约定由母亲郑某抚养。郑某将其子姓名变更为“郑某文”,并以“郑某文”为名生活、学习,参加数学、美术、拉丁舞等国内、国际比赛,并多次获奖。多年后,向某向派出所申请将其子(已参加工作)的姓名变更回“向某杉”。下列对这一纠纷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郑某行为违背了公序良俗要求
②郑某可征求其子同意后更改其子的姓名
③姓名权是向某杉享有的身份权
④向某杉成年后有权自主决定随父(母)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详解】①:双方所生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郑某行为没有违背公序良俗的要求,①说法错误。
③: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③说法错误。
②④:向某杉成年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有权自主决定随父(母)姓,同时郑某可征求其子同意后更改其子的姓名,②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5.13周岁的李某创作了歌曲《我要走了,弯弯的宜水河》,并以1.1万元将该歌曲的表演权转让给某文化公司。李某的父母对该转让行为不予认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享有该歌曲的著作权
B.因为该歌曲没有发表,李某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
C.李某对该歌曲享有著作权,表演权转让合同有效
D.李某对该歌曲享有著作权,表演权转让合同无效
【答案】D
【详解】A:自然人作为著作权主体时,其创作行为不需要特定的行为能力。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只要创作了符合法律规定的作品,都可以成为著作权主体 。故本案中李某虽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他作为该歌曲的创作者,享有该歌曲的著作权,A排除。
B:创作行为是事实行为,不论是否发表,民事主体自作品完成之日起依法享有著作权。本案中李某创作了该歌曲,故李某享有该歌曲的著作权,B排除。
CD:李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订立的转让合同(不属于纯获利益的合同)父母不予认可,那么该转让合同自始无效,C错误,D正确。
故本题选D。
6.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即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①某公司利用他人艺名申请注册商标
②某企业私自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
③王女士未经允许在社交群频繁发布程女士肖像
④某报社将模范人物肖像用于公益宣传报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②:某企业私自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构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犯,②正确。
③:王女士未经允许在社交群频繁发布程女士肖像,构成对程女士肖像权的侵犯,③正确。
①:某公司利用他人艺名申请注册商标,侵犯他人的姓名权,不是肖像权,①排除。
④:某报社将模范人物肖像用于公益宣传报道,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④排除。
故本题选C。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情形中适合民法调整的是( )
①李某骑行时因未戴头盔被处以20元的行政罚款,李某不服
②小林在某社交平台上谩骂攻击小张,小张与小林就此产生纠纷
③国家机关与其他民事主体进行民事交易时出现的交易纠纷
④何某因不当发言被“踢出”业主群后状告群主,要求恢复群成员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李某与处罚他的行政部门不是平等的主体,不适合于民法调整,①排除。
②:小林在某社交平台上谩骂攻击小张,这涉嫌侵犯小张的人身权益,且双方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符合民法调整范围,②正确。
③:国家机关与其他民事主体进行民事交易时出现的交易纠纷,这时国家机关与其他民事主体是平等的主体关系,且涉及财产关系,符合民法调整范围,③正确。
④:该选项没有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不符合民法调整范围,④排除。
故本题选C。
8.陈某和王某2012年登记结婚,先后生育二子。2024年2月陈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要求离婚,并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及二子名下相应银行存款,其中二子名下的存款系二人成长过程中接受他人赠与所得。对于其子名下的存款归属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其子名下的存款系压岁钱,所有权应归未成年人
②作为意定监护人,父母有权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③离婚案件应当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包括压岁钱
④二子均为无民事权利,陈某有权代理处分其存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所有权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故其子名下的存款系压岁钱,所有权应归未成年人,①正确。
②:父母是法定监护人,而不是意定监护人,且父母无权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②错误。
③:离婚案件应当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包括属于孩子所有的压岁钱,③正确。
④: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因此二子依法享有民事权利,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赵某参加了H旅行社组织的A省——B省春节旅行团。行程中H旅行社没有提前通知就取消了A省著名景点的行程安排;同时受春运返程高峰影响,H旅行社临时改为从某途经地转车(无座票),导致赵某以站票方式返程回家,双方产生纠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春运返程高峰属于不可抗力,H旅行社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②赵某可以就自己的人身权受到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
③赵某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方法维权
④H旅行社应当承担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等情况。春运返程高峰不属于不可抗力,H旅行社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故①项错误。
②:材料中赵某的人身权没有受到侵害,故②项错误。
③:材料中赵某参加了H旅行社组织的春节旅行团,双方产生纠纷,赵某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方法维权,故③项正确。
④:材料中H旅行社没有提前通知就取消了A省著名景点的行程安排,同时受春运返程高峰影响,H旅行社临时改为从某途经地转车(无座票),导致赵某以站票方式返程回家,对此,H旅行社应当承担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故④项正确。
故本题选D。
10.下图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
①整合了新中国民事法律规范
②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的成果
③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了保护伞
④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漫画表明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了保护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漫画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民事法律规范,也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的成果,①②不选。
故本题选D。
11.近年来发生的一起又一起动物伤人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针对动物伤人事件,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甲女士牵着宠物狗出门,狗受汽车鸣笛影响撞倒儿童致其受伤;11岁儿童乙放任合法养的宠物犬在广场乱窜,致使老人摔倒骨折;丙动物园发生了成年游客将手伸进栅栏,被老虎咬伤的事件;路人故意挑逗丁牵着的狗,狗咬伤了路人
①根据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甲女士应承担侵权责任
②乙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③根据过错推定原则,丙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④因路人故意挑逗造成的,丁可以不承担或减轻责任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生产者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根据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甲女士应承担侵权责任,①正确。
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11岁儿童乙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②错误。
③: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根据过错推定原则,成年游客将手伸进栅栏,被老虎咬伤,丙动物园已经设置栅栏,尽到管理职责,不承担侵权责任,③错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因路人故意挑逗造成的,丁可以不承担或减轻责任,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2.高二某班学习小组在学习《法律与生活》的“民事权利与义务”时,搜集了四则案例:
案例一:交警给闯红灯的轿车司机孙某开出处罚单:扣六分,罚款200元。
案例二:王某向赵某借了50万元,并将自己的机动车交予赵某作为质押。
案例三:李某由于当地政府修路征收了家里的自建房,获得了一笔补偿款。
案例四:列车上铺的阿姨拍摄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称其不让人坐,呼吁网友“评评理”。
对以上案例分析合理的是( )
A.案例一:交警给孙某开出处罚单,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
B.案例二:王某向赵某借钱属于债权关系,客体是机动车
C.案例三:李某对家里的自建房享有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
D.案例四: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答案】A
【详解】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交警行为属于行政执法,与王某不是平等主体,交警给司机孙某开罚单,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A正确。
B:王某向赵某借钱属于债权关系,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不是机动车,B错误。
C:李某家的自建房属于自物权,自建房的宅基地属于用益物权,C错误。
D:乘客在购买车票后,相应位置使用权仅限购票乘客,中国铁路也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这表明权力行使需注意界限,从法律的层面上上铺的乘客并没有权利直接坐在下铺上,上铺乘客若需共享下铺空间理应得到下铺乘客的许可之后才可以;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火车上下铺关系不是相邻关系,D错误。
故本题选A。
13.朱某以《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跳舞的小人”(首次发表于1903年)为灵感,在网络漫画中创作了人物形象“火柴棍小人”。后来,N公司为举办某宣传活动及推广新产品,通过网络、电视和地铁发布了其拍摄的宣传广告片,其中含有与“火柴棍小人”相似的“黑棍小人”形象。朱某以N公司侵犯其著作权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法院经审理后驳回朱某的诉讼请求,这是基于( )
①原被告作品的相同部分已进入公共领域,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部分
②原被告作品的差异部分是创作者独立创作的,是具备独创性的表达
③对进入公共领域的素材进行再创作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④动漫产业正迅速发展,法院的判决将会打击动漫创作者的创作热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这些作品要具有独创性。本题中原被告作品均与《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跳舞的小人”插图存在相同部分,而该部分已进入公共领域,所以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①正确;
②:通过材料可知原被告作品的差异部分是各自独立创作的,是具备独创性的表达,②正确;
③:对进入公共领域的素材进行再创作的作品,如果具有独创性,仍然受著作权法的保护,③说法错误;
④:法院审理秉持公正司法的原则,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能够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创作者合法创作,激发创作热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王某从村集体承包一片山地用来种番石榴,果园收入颇为理想。2024年初,王某从李某手中买下一辆新能源汽车,以资金周转为由提出先付5万,双方约定一个月内付清余款10万元。王某拿到李某交付的车后,开车前往城里,以自己的一套房子为抵押向银行贷款30万元,用来扩大果园的经营规模。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王某取得该片山地的用益物权
②王某付清余款后才能获得汽车的所有权
③签订贷款合约后银行拥有王某房子的质押权
④若王某无法还贷,银行可对房子主张优先受偿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王某承包山地种植番石榴的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①正确。
②:对于动产,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因此,李某将新能源汽车交付王某后,王某就取得该车所有权,而不是待付清余款后才能获得汽车的所有权,②错误。
③:房屋属于不动产,只能抵押,不能质押,银行拥有抵押权,③错误。
④: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如果王某无力偿还贷款,银行有权以房屋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近日,一篇题为《低俗炒作博眼球,爆“瓜”文化不可取》的文章,打着A官网的旗号在网上炒作,引发部分网友误解。然而真相却是,A官网并没有发过这篇文章,此乃彻头彻尾的“套牌”戏法。所谓的网址链接,根本不是A官网的网络地址。关于该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假冒A官网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B.该虚假宣传行为损害A官网商业信誉,属不正当竞争
C.广播电视机构要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D.“套牌”戏法侵犯了A官网的著作权和商标权
【答案】A
【详解】A:题为《低俗炒作博眼球,爆“瓜”文化不可取》的文章,打着A官网的旗号在网上炒作(A官网并没有发过这篇文章),引发部分网友误解。若假冒A官网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正确。
B: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行为。材料中的炒作行为不属于虚假宣传,B排除。
C: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的主体应是执法机关,广播电视机构无权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打击,C排除。
D:A官网没有发过这篇文章,但该文章却打着A官网的旗号在网上炒作,这种“套牌”戏法侵犯了A官网的商标权、名称权,D排除。
故本题选A。
16.某商家在现场营销中声称,集够一定数量的“赞”可兑换礼品。参加该活动的小羽联系商家兑换礼品时,商家却称“一个月后兑换”。后来,商家又以“礼品兑换完了”为由拒绝履行承诺。对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羽与商家订立的是口头合同
②合同订立后,商家不能单方面变更
③商家可以未签订合同为由拒绝兑换礼品
④小羽可就双方的争议申请仲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某商家在现场营销中声称,集够一定数量的“赞”可兑换礼品,可见小羽与商家订立的是口头合同,是有效合同,合同订立后,商家不能单方面变更,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①②正确。
③:本案中小羽与商家订立的是口头合同,具备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是有效合同,商家不可以未签订合同为由拒绝兑换礼品,③错误。
④:当事人申请商事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小羽不能单方面申请仲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7.甲乙两公司达成供货合同,约定乙公司在30日内向甲公司运送1万套瓷质餐具,破损率不能超过千分之一、因包装、道路等因素,乙公司送达的瓷质餐具破损率达千分之二、下列关于乙公司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违背了全面履行合同的原则
②违背了诚信履行合同的原则
③对超出约定破损率的餐具破损负有赔偿责任
④千分之一的破损率属于法定的免责情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②:合同约定破损率不能超过千分之一,实际破损率为千分之二,乙公司违背了全面履行合同的原则。本案信息并不侧重于乙公司履行合同时主观上不诚信,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③:乙公司行为构成违约,对于超出约定破损率的餐具破损,乙公司应负有赔偿责任,③符合题意。
④:合同约定破损率不能超过千分之一,是双方约定的免责情形,不是法定的免责情形,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8.一名男子在火车上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人员各种胡搅蛮缠。该男子的行为被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 他也被人称为“霸座哥”。“霸座哥”的行为( )
①违背了民法的平等和自愿原则
②违背了民法的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③对被霸座乘客构成侵权,对铁路公司构成违约
④通常不可以通过民法之外的法律加以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平等原则强调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强调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志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材料中“霸座哥”的行为并不是违背了民法的平等和自愿原则,①错误。
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男子在火车上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人员各种胡搅蛮缠,违背了民法的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②正确。
③:“霸座哥”的行为侵犯被霸座乘客合法权益,对被霸座乘客构成侵权; 对铁路公司构成违约,没有按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③正确。
④:材料中的霸座行为既可以通过民法调整,也可以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调整,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9.某公司为增加其网络店铺的交易量,寻找刷手为其网络店铺刷单并支付报酬。何某与该公司订立刷单任务合同,并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刷单,但是该公司以何某不及时作出好评为由,拒绝支付1000元刷单报酬。对上述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由于内容违法,该刷单任务合同无效
②该公司应该向何某支付1000元的刷单报酬
③该公司组织虚假交易,破坏了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
④该刷单任务合同基于双方自愿,有一定法律约束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一份有效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刷单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破坏了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属于无效合同,①③符合题意。
②:剧单是违法行为,何某获得报酬的权利无法受到法律保护,②排除。
④:该合同虽然基于双方自愿,但是内容违法,属于无效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0.李某夫妇与本村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取得该村5亩地的承包权。后李某丈夫死亡,李某改嫁他村,村委会遂将其承包土地另行发包给本村村民黄某,并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李某知晓后,以承包未到期为由要求村委会继续履行合同,遭到拒绝后向人民法院起诉。下列对本案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李某可以要求村委会和村民黄某赔偿损失 ②村委会单方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③李某改嫁他村已不是本村村民,失去了承包权 ④村民黄某依法取得了5亩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④:本案中的黄某与村委会签订的承包合同合法有效,依法取得了5亩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黄某不需要赔偿李某的损失,①不选,④正确。
②③:李某改嫁他村,已不是本村村民,但是承包合同还没有到期,李某没有失去承包权,村委会单方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②符合题意,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1.2022年9月7日,某地产公司与肖某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在2024年3月20日前交付房屋。肖某在交房验收时,发现其所购房屋位于“腰线”层,导致阳台上半部分为玻璃,下半部分为砌筑墙体,影响室内采光,但合同签订时该地产公司未予以告知。肖某将房地产公司告上法庭。本案中( )
①该房地产公司未如实告知肖某房屋情况,违反诚信原则
②肖某和房地产公司的合同一旦生效,就不得变更或解除
③房地产公司应承担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④房地产公司以欺诈方式与肖某签订合同,双方合同无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该房地产公司未如实告知肖某房屋情况,违反诚信原则,①符合题意。
②: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②说法错误。
③:《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本案中房地产公司应承担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③符合题意。
④:《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可撤销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房地产公司以欺诈方式与肖某签订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小王家与小赵家隔墙相邻,小王在其阳台外安装了一台空调外机。但该空调外机距离小赵家的卧室不足一米,每当小王家开启空调时,就会产生较大噪声,且排放的热气会进入小赵家中,以致于小赵都不敢开卧室窗户。小赵因此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小王移除空调外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王安装空调外机的位置侵犯了原告相邻权
②不动产的相邻权人行使权力超过正当界限就构成侵权
③合理界定相邻双方用益物权才能发挥不动产价值
④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他物权的限制或延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小王安装空调外机的位置对小赵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侵犯了小赵的相邻权,也说明不动产的相邻权人超过正当界限就会构成侵权,①②正确。
③:相邻权不属于用益物权,③错误。
④: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3.张某长期居住在A小区。该小区物业对出入车辆和行人进行了分流,分进出两车道,仅限机动车通行,一车一杆(闸杆上注明“一车一杆请勿跟车,非机动车禁止行驶”的警示标语),行人和非机动车从大门旁的小门进出。某天,张某骑电动自行车回家时,试图紧贴前面的汽车从机动车通行区进入小区,不巧刚好被正在下降的闸杆砸伤。下列对该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区物业有过错,未尽到相关义务,致使张某受伤
②张某未遵循人车分流规则,受伤是自身过错导致的
③张某跟车行驶导致事故发生,应自行承担受伤后果
④小区物业的服务管理超出合理范围,应当承担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该小区物业对出入车辆和行人进行了分流,但张某未遵循人车分流规则,跟车行驶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其受伤是自身过错导致的,应自行承担受伤后果,②③正确。
①:小区物业已经设置了明确的车道分流和警示标语,尽到了合理的告知和管理义务。张某的受伤是由于其未遵循人车分流规则,跟车行驶导致事故发生所致,应当自行承担受伤后果,排除①。
④:小区物业已经设置了合理的车道分流和警示标语,其服务管理并未超出合理范围,张某的受伤与物业的服务管理无关,排除④。
故本题选C。
24.戴某的居室、厨房与某健身房的经营场所相邻。健身房在其楼宇外侧即戴某所在楼栋的西边外墙墙面处安装了带灯的广告牌,每晚开启。该广告牌灯光散射到戴某居室及周围住宅的外墙上,并通过窗户对戴某居室内造成明显影响,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妨碍。戴某与健身房交涉时,健身房辩称设置广告牌的行为已取得开发商的授权,与其他人无关。在本案中( )
①健身房在自己的经营场所外墙设置广告牌,不存在任何侵权问题
②健身房已取得开发商授权,因此具备合理免责的必备条件
③健身房应避免自己设置的带灯广告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④戴某可以主张健身房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的权益。虽然广告牌设置在其经营场所外墙,但灯光散射影响到戴某居室内,对戴某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妨碍,存在侵权问题,①错误。
②:健身房即便取得开发商授权,也不能因此具备合理免责的必备条件,②排除。
③: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该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健身房在自己的经营场所外墙设置广告牌的行为已经对戴某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应当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避免自己设置的带灯广告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③正确。
④:健身房的行为侵犯了戴某的生活安宁等合法权益,戴某有权要求其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5.曹某为修缮自家房屋选任两组人员,一组由李某承揽拆房工作,另一组由王某承揽盖房工作。两组人员同时施工。2024年1月3日,受雇于王某的马某在一楼工作时,被李某雇佣的工人从上方倒下来的砖头砸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曹某作为房主如果不存在选任过失,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②马某作为成年人施工时未尽到谨慎施工义务,应承担全部责任
③李某有管理其工人安全施工的管理义务,应承担主要过错责任
④王某未对其工人尽到提供保护人身安全的义务,应承担过错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曹某所改建的房屋涉及墙体改造、拆除,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承建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提供安全生产条件,如果曹某选任的李某具有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条件承接房屋墙体拆除工程,则其不存在选任过失,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①说法错误。
②:马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明知其上方有工人施工的情况下,应当预见到劳务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下方施工时未尽到谨慎施工义务,对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责任,但不是全部责任,②说法错误。
③:李某在雇佣工人的施工过程中,有管理其工人安全施工的管理义务,因其未尽到管理职责,致使其雇佣工人将马某砸伤,应承担主要过错责任,③正确。
④:王某作为接受劳务方对提供劳务方马某的人身安全负有保护责任,因其未尽到提供保护其人身安全措施的基本义务,作为接受劳务方的王某亦应承担过错责任,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互联网零售中心在某电商平台经营一家名为“某某化妆品专营店”的网店。2022年某日,林某某在该网店购买了2瓶名称为“×××东方古韵润暂精华素”的护肤品,并支付价款3171元,交易订单中载有“假一赔十”内容。两天后,林某某收到该精华素护肤品,护肤品外包装上载明:生产企业为“X市A化妆品有限公司”,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为“粤妆2016xxxx”。
在使用精华素护肤品后,林某某面部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经查询,案涉护肤品外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属于X市B化妆品有限公司,且无法查询到“X市A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主体信息。
林某某认为其购买的商品系假冒伪劣产品,起诉某互联网零售中心,请求解除合同及退还货款,并按合同约定赔偿十倍价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十条规定:“平台内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其向消费者承诺的赔偿标准高于相关法定赔偿标准,消费者主张平台内经营者按照承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林某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答案】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理由:①林某某通过某电商平台在某互联网零售中心经营的网店里购买护肤品,双方之间成立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关系。
②该案涉护肤品属于假冒商品。其外包装中体现的生产企业并不真实存在,生产许可证编号是其他企业,因此可以判断,案涉商品属于假冒商品,林某某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并请求退还货款3171元。
③该交易订单承诺“假一赔十”,该承诺系销售者为促进交易而作出的承诺,属于双方合同约定的内容,符合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因此,人民法院支持判决某互联网零售中心应向林某某支付十倍赔偿款31710元。
【分析】背景素材:消费者与商家的买卖合同纠纷
考点考查: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判断林某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需要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从合同的订立、违约的承担方式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林某某在该网店购买了2瓶名称为“×××东方古韵润暂精华素”的护肤品,并支付价款3171元→可联系双方买卖合同成立,且合同内容合法,真实有效,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有效信息②:在使用精华素护肤品后,林某某面部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经查询,案涉护肤品外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属于X市B化妆品有限公司,且无法查询到“X市A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主体信息→可联系该案涉护肤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卖家违约,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林某某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并请求退还货款。
有效信息③:交易订单中载有“假一赔十”内容→可联系订单上这一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对网络消费纠纷相关规定,因此,人民法院应支持“假一赔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先生和刘先生是上下楼邻居。江先生将自家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刘先生家卧室的外飘窗顶部,但这并非小区开发设计图设计预留安装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导致刘先生家卧室屋顶时常漏水,空调室外机散发的热气直接飘进刘先生家卧室,流出的冷凝水也滴到了刘先生家卧室玻璃窗上,且空调室外机有很大噪音,造成墙体共振。刘先生曾多次联系物业、居委会协调,均未解决,故诉至法院,要求江先生拆除空调室外机,并将其改装至预留位置。江先生辩称,自己安装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属于室外公共区域,在合理的界限范围之内,因此拒绝更换空调室外机位置。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江先生的辩称进行评析。
【答案】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江先生违规安装空调室外机且空调室外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噪音等情况,对刘先生家造成一定影响。江先生使用空调改善居住环境本无可厚非,但因其行为给刘先生造成损害,构成对刘先生的侵权。刘先生要求江先生拆除空调室外机,并将其改装至预留位置,符合法律规定,江先生应该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原则予以配合。
【分析】背景素材:邻里纠纷案例
考点考查: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能力考查:描述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需调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江先生的辩称进行评析,可从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的角度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江先生违规安装空调室外机且空调室外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噪音等情况,对刘先生家造成一定影响→可联系江先生行为给刘先生造成损害,构成对刘先生的侵权。法律依据:民法典规定,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有效信息②:刘先生曾多次联系物业、居委会协调,均未解决,故诉至法院,要求江先生拆除空调室外机,并将其改装至预留位置→可联系江先生应该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原则予以配合。法律依据: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女士在某婚纱摄影店支付定金2000元,预定了一个套餐金额5000元的婚纱摄影服务。双方签订《婚纱摄影合同》并注明“顾客须知所交定金,消费者单方面违约概不退还”。后来,李女士觉得拍摄地点及服装和自己预期不一致,于是想取消预定并退回定金。商家认为李女士已交纳定金,依据合同规定不予退还。双方相持不下。
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李女士能否要求商家退回2000元定金,并说明理由。
【答案】①李女士不能要求商家退回2000元定金,只能要求商家退还1000元。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本案中,主合同标的额为5000元,其百分之二十为1000元。李女士支付的定金为2000元,超过了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即超过的1000元不产生定金的效力。然而,未超过的1000元定金是有效的。
③由于李女士单方面违约,根据定金罚则,她无权要求商家退还1000元有效定金。对于超过部分的1000元,李女士有权要求商家退还。
【分析】背景材料:李女士与某婚纱摄影店的纠纷
考查知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定金罚则等
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设问指向是分析李女士能否要求商家退回2000元定金,并说明理由。本题属于原因类,可结合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定金罚则等知识,进行分析说明、阐释理由。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信息①:李女士在某婚纱摄影店支付定金2000元,预定了一个套餐金额5000元的婚纱摄影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说明本案中李女士支付的定金为2000元,超过了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即超过的1000元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关键信息②:李女士觉得拍摄地点及服装和自己预期不一致,于是想取消预定并退回定金→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违约责任、定金罚则的知识,说明她无权要求商家退还1000元有效定金。对于超过部分的1000元,李女士有权要求商家退还。
结论:李女士不能要求商家退回2000元定金,只能要求商家退还1000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相结合。
29.(2024·广东湛江·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告老麦和被告老何是斜对门邻居,老麦家在靠近上行楼梯口一侧,老何家在靠近下行楼梯口一侧。老何在自家大门右侧上方安装了一台可遥控、可旋转的摄像头,老麦一家对此产生不满,协商无果后,老麦向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陈述:被告老何家安装的摄像头可以详细记录自己家中成员进出以及亲友来访情况,还会录制到自己在家说话的声音,导致自己一家即使关着门也不敢大声说话,对家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要求被告拆除摄像头。 被告陈述:在自家门口安装监控摄像头目的是保护自家财产安全,并不是故意要获取和窥探他人信息与隐私,且安装的摄像头拍摄到的是公共走廊区域,没有侵犯原告一家的隐私,不同意拆除。
法院判决结果:被告将监控摄像头调整至无法拍摄到原告的房门口、原告一家日常使用的走廊区域及该层楼梯口的上行位置,并删除该摄像头之前录制的与原告一家相关的全部图像视频。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判决结果的合理性。
【答案】①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老何家安装的监控摄像头,会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和反映老麦及其家人的个人活动和生活状况等信息,侵犯老麦及其家人的日常隐私。法院作出上述判决,能有效维护老麦及其家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老何家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在保护自家财产安全的同时,损害了相邻方的合法权益。法院作出上述判决有利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邻里关系。③公民有保护自身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老何为保护自家财产安全而安装监控摄像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法院没有判决老何家拆除摄像头,而是要求其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这遵循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侵权责任、民法原则、邻里关系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被告将监控摄像头调整至无法拍摄到原告的房门口、原告一家日常使用的走廊区域及该层楼梯口的上行位置,并删除该摄像头之前录制的与原告一家相关的全部图像视频→可联系教材知识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法院作出上述判决,能有效维护老麦及其家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②:老何家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在保护自家财产安全的同时,损害了相邻方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教材知识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关键词③:法院没有判决老何家拆除摄像头,而是要求其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可联系教材知识这遵循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作业十四 民事权利与义务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全方位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金钟罩”,彰显了党和国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决心。这说明( )
①隐私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个人信息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②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③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收集、使用、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下面是张明一生中不同阶段发生的事情。
①7岁,用妈妈手机为游戏充值了 3000元。
②16岁,获学校长跑冠军,照片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后来照片被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作为广告宣传使用。
③34岁,在车站捡到一只皮包,未找到失主,遂将皮包带回家。
④67岁,通过快递公司给孩子邮寄海鲜,因天气原因导致延时到达的海鲜腐烂。
对上述事件的法律解释正确的是
①捡拾皮包不属于违法行为,张明的做法无可厚非
②快递公司违反合同约定,应全额赔偿张明的损失
③7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妈妈可以追回为游戏充值的钱
④体育用品公司侵犯张明的肖像权,张明可以依法主张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李某喜欢拍摄短视频上传网络,与网友分享互动。有一天,她看到一对男女在小区门口拉扯争吵,便拿起手机录制视频。同日下午,李某在未对被拍摄对象进行人脸打码的情况下在某平台发布了视频,造成广泛传播,对视频中的当事人王女士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王女士遂将李某诉至法院。本案中( )
①李某的行为侵犯了王女士的荣誉权
②李某的行为侵犯了王女士的肖像权
③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行为
④可判决李某向王女士赔礼道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向某与郑某离婚,其子向某杉(11岁)按约定由母亲郑某抚养。郑某将其子姓名变更为“郑某文”,并以“郑某文”为名生活、学习,参加数学、美术、拉丁舞等国内、国际比赛,并多次获奖。多年后,向某向派出所申请将其子(已参加工作)的姓名变更回“向某杉”。下列对这一纠纷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郑某行为违背了公序良俗要求
②郑某可征求其子同意后更改其子的姓名
③姓名权是向某杉享有的身份权
④向某杉成年后有权自主决定随父(母)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13周岁的李某创作了歌曲《我要走了,弯弯的宜水河》,并以1.1万元将该歌曲的表演权转让给某文化公司。李某的父母对该转让行为不予认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享有该歌曲的著作权
B.因为该歌曲没有发表,李某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
C.李某对该歌曲享有著作权,表演权转让合同有效
D.李某对该歌曲享有著作权,表演权转让合同无效
6.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即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①某公司利用他人艺名申请注册商标
②某企业私自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
③王女士未经允许在社交群频繁发布程女士肖像
④某报社将模范人物肖像用于公益宣传报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情形中适合民法调整的是( )
①李某骑行时因未戴头盔被处以20元的行政罚款,李某不服
②小林在某社交平台上谩骂攻击小张,小张与小林就此产生纠纷
③国家机关与其他民事主体进行民事交易时出现的交易纠纷
④何某因不当发言被“踢出”业主群后状告群主,要求恢复群成员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陈某和王某2012年登记结婚,先后生育二子。2024年2月陈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要求离婚,并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及二子名下相应银行存款,其中二子名下的存款系二人成长过程中接受他人赠与所得。对于其子名下的存款归属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其子名下的存款系压岁钱,所有权应归未成年人
②作为意定监护人,父母有权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③离婚案件应当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包括压岁钱
④二子均为无民事权利,陈某有权代理处分其存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赵某参加了H旅行社组织的A省——B省春节旅行团。行程中H旅行社没有提前通知就取消了A省著名景点的行程安排;同时受春运返程高峰影响,H旅行社临时改为从某途经地转车(无座票),导致赵某以站票方式返程回家,双方产生纠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春运返程高峰属于不可抗力,H旅行社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②赵某可以就自己的人身权受到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
③赵某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方法维权
④H旅行社应当承担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图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
①整合了新中国民事法律规范
②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的成果
③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了保护伞
④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近年来发生的一起又一起动物伤人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针对动物伤人事件,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甲女士牵着宠物狗出门,狗受汽车鸣笛影响撞倒儿童致其受伤;11岁儿童乙放任合法养的宠物犬在广场乱窜,致使老人摔倒骨折;丙动物园发生了成年游客将手伸进栅栏,被老虎咬伤的事件;路人故意挑逗丁牵着的狗,狗咬伤了路人
①根据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甲女士应承担侵权责任
②乙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③根据过错推定原则,丙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④因路人故意挑逗造成的,丁可以不承担或减轻责任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高二某班学习小组在学习《法律与生活》的“民事权利与义务”时,搜集了四则案例:
案例一:交警给闯红灯的轿车司机孙某开出处罚单:扣六分,罚款200元。
案例二:王某向赵某借了50万元,并将自己的机动车交予赵某作为质押。
案例三:李某由于当地政府修路征收了家里的自建房,获得了一笔补偿款。
案例四:列车上铺的阿姨拍摄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称其不让人坐,呼吁网友“评评理”。
对以上案例分析合理的是( )
A.案例一:交警给孙某开出处罚单,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
B.案例二:王某向赵某借钱属于债权关系,客体是机动车
C.案例三:李某对家里的自建房享有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
D.案例四: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13.朱某以《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跳舞的小人”(首次发表于1903年)为灵感,在网络漫画中创作了人物形象“火柴棍小人”。后来,N公司为举办某宣传活动及推广新产品,通过网络、电视和地铁发布了其拍摄的宣传广告片,其中含有与“火柴棍小人”相似的“黑棍小人”形象。朱某以N公司侵犯其著作权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法院经审理后驳回朱某的诉讼请求,这是基于( )
①原被告作品的相同部分已进入公共领域,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部分
②原被告作品的差异部分是创作者独立创作的,是具备独创性的表达
③对进入公共领域的素材进行再创作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④动漫产业正迅速发展,法院的判决将会打击动漫创作者的创作热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王某从村集体承包一片山地用来种番石榴,果园收入颇为理想。2024年初,王某从李某手中买下一辆新能源汽车,以资金周转为由提出先付5万,双方约定一个月内付清余款10万元。王某拿到李某交付的车后,开车前往城里,以自己的一套房子为抵押向银行贷款30万元,用来扩大果园的经营规模。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王某取得该片山地的用益物权
②王某付清余款后才能获得汽车的所有权
③签订贷款合约后银行拥有王某房子的质押权
④若王某无法还贷,银行可对房子主张优先受偿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近日,一篇题为《低俗炒作博眼球,爆“瓜”文化不可取》的文章,打着A官网的旗号在网上炒作,引发部分网友误解。然而真相却是,A官网并没有发过这篇文章,此乃彻头彻尾的“套牌”戏法。所谓的网址链接,根本不是A官网的网络地址。关于该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假冒A官网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B.该虚假宣传行为损害A官网商业信誉,属不正当竞争
C.广播电视机构要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D.“套牌”戏法侵犯了A官网的著作权和商标权
16.某商家在现场营销中声称,集够一定数量的“赞”可兑换礼品。参加该活动的小羽联系商家兑换礼品时,商家却称“一个月后兑换”。后来,商家又以“礼品兑换完了”为由拒绝履行承诺。对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羽与商家订立的是口头合同
②合同订立后,商家不能单方面变更
③商家可以未签订合同为由拒绝兑换礼品
④小羽可就双方的争议申请仲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甲乙两公司达成供货合同,约定乙公司在30日内向甲公司运送1万套瓷质餐具,破损率不能超过千分之一、因包装、道路等因素,乙公司送达的瓷质餐具破损率达千分之二、下列关于乙公司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违背了全面履行合同的原则
②违背了诚信履行合同的原则
③对超出约定破损率的餐具破损负有赔偿责任
④千分之一的破损率属于法定的免责情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一名男子在火车上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人员各种胡搅蛮缠。该男子的行为被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 他也被人称为“霸座哥”。“霸座哥”的行为( )
①违背了民法的平等和自愿原则
②违背了民法的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③对被霸座乘客构成侵权,对铁路公司构成违约
④通常不可以通过民法之外的法律加以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某公司为增加其网络店铺的交易量,寻找刷手为其网络店铺刷单并支付报酬。何某与该公司订立刷单任务合同,并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刷单,但是该公司以何某不及时作出好评为由,拒绝支付1000元刷单报酬。对上述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由于内容违法,该刷单任务合同无效
②该公司应该向何某支付1000元的刷单报酬
③该公司组织虚假交易,破坏了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
④该刷单任务合同基于双方自愿,有一定法律约束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李某夫妇与本村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取得该村5亩地的承包权。后李某丈夫死亡,李某改嫁他村,村委会遂将其承包土地另行发包给本村村民黄某,并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李某知晓后,以承包未到期为由要求村委会继续履行合同,遭到拒绝后向人民法院起诉。下列对本案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李某可以要求村委会和村民黄某赔偿损失 ②村委会单方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③李某改嫁他村已不是本村村民,失去了承包权 ④村民黄某依法取得了5亩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22年9月7日,某地产公司与肖某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在2024年3月20日前交付房屋。肖某在交房验收时,发现其所购房屋位于“腰线”层,导致阳台上半部分为玻璃,下半部分为砌筑墙体,影响室内采光,但合同签订时该地产公司未予以告知。肖某将房地产公司告上法庭。本案中( )
①该房地产公司未如实告知肖某房屋情况,违反诚信原则
②肖某和房地产公司的合同一旦生效,就不得变更或解除
③房地产公司应承担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④房地产公司以欺诈方式与肖某签订合同,双方合同无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小王家与小赵家隔墙相邻,小王在其阳台外安装了一台空调外机。但该空调外机距离小赵家的卧室不足一米,每当小王家开启空调时,就会产生较大噪声,且排放的热气会进入小赵家中,以致于小赵都不敢开卧室窗户。小赵因此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小王移除空调外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王安装空调外机的位置侵犯了原告相邻权
②不动产的相邻权人行使权力超过正当界限就构成侵权
③合理界定相邻双方用益物权才能发挥不动产价值
④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他物权的限制或延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张某长期居住在A小区。该小区物业对出入车辆和行人进行了分流,分进出两车道,仅限机动车通行,一车一杆(闸杆上注明“一车一杆请勿跟车,非机动车禁止行驶”的警示标语),行人和非机动车从大门旁的小门进出。某天,张某骑电动自行车回家时,试图紧贴前面的汽车从机动车通行区进入小区,不巧刚好被正在下降的闸杆砸伤。下列对该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区物业有过错,未尽到相关义务,致使张某受伤
②张某未遵循人车分流规则,受伤是自身过错导致的
③张某跟车行驶导致事故发生,应自行承担受伤后果
④小区物业的服务管理超出合理范围,应当承担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戴某的居室、厨房与某健身房的经营场所相邻。健身房在其楼宇外侧即戴某所在楼栋的西边外墙墙面处安装了带灯的广告牌,每晚开启。该广告牌灯光散射到戴某居室及周围住宅的外墙上,并通过窗户对戴某居室内造成明显影响,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妨碍。戴某与健身房交涉时,健身房辩称设置广告牌的行为已取得开发商的授权,与其他人无关。在本案中( )
①健身房在自己的经营场所外墙设置广告牌,不存在任何侵权问题
②健身房已取得开发商授权,因此具备合理免责的必备条件
③健身房应避免自己设置的带灯广告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④戴某可以主张健身房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曹某为修缮自家房屋选任两组人员,一组由李某承揽拆房工作,另一组由王某承揽盖房工作。两组人员同时施工。2024年1月3日,受雇于王某的马某在一楼工作时,被李某雇佣的工人从上方倒下来的砖头砸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曹某作为房主如果不存在选任过失,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②马某作为成年人施工时未尽到谨慎施工义务,应承担全部责任
③李某有管理其工人安全施工的管理义务,应承担主要过错责任
④王某未对其工人尽到提供保护人身安全的义务,应承担过错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互联网零售中心在某电商平台经营一家名为“某某化妆品专营店”的网店。2022年某日,林某某在该网店购买了2瓶名称为“×××东方古韵润暂精华素”的护肤品,并支付价款3171元,交易订单中载有“假一赔十”内容。两天后,林某某收到该精华素护肤品,护肤品外包装上载明:生产企业为“X市A化妆品有限公司”,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为“粤妆2016xxxx”。
在使用精华素护肤品后,林某某面部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经查询,案涉护肤品外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属于X市B化妆品有限公司,且无法查询到“X市A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主体信息。
林某某认为其购买的商品系假冒伪劣产品,起诉某互联网零售中心,请求解除合同及退还货款,并按合同约定赔偿十倍价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十条规定:“平台内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其向消费者承诺的赔偿标准高于相关法定赔偿标准,消费者主张平台内经营者按照承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林某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先生和刘先生是上下楼邻居。江先生将自家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刘先生家卧室的外飘窗顶部,但这并非小区开发设计图设计预留安装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导致刘先生家卧室屋顶时常漏水,空调室外机散发的热气直接飘进刘先生家卧室,流出的冷凝水也滴到了刘先生家卧室玻璃窗上,且空调室外机有很大噪音,造成墙体共振。刘先生曾多次联系物业、居委会协调,均未解决,故诉至法院,要求江先生拆除空调室外机,并将其改装至预留位置。江先生辩称,自己安装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属于室外公共区域,在合理的界限范围之内,因此拒绝更换空调室外机位置。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江先生的辩称进行评析。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女士在某婚纱摄影店支付定金2000元,预定了一个套餐金额5000元的婚纱摄影服务。双方签订《婚纱摄影合同》并注明“顾客须知所交定金,消费者单方面违约概不退还”。后来,李女士觉得拍摄地点及服装和自己预期不一致,于是想取消预定并退回定金。商家认为李女士已交纳定金,依据合同规定不予退还。双方相持不下。
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李女士能否要求商家退回2000元定金,并说明理由。
29.(2024·广东湛江·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告老麦和被告老何是斜对门邻居,老麦家在靠近上行楼梯口一侧,老何家在靠近下行楼梯口一侧。老何在自家大门右侧上方安装了一台可遥控、可旋转的摄像头,老麦一家对此产生不满,协商无果后,老麦向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陈述:被告老何家安装的摄像头可以详细记录自己家中成员进出以及亲友来访情况,还会录制到自己在家说话的声音,导致自己一家即使关着门也不敢大声说话,对家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要求被告拆除摄像头。 被告陈述:在自家门口安装监控摄像头目的是保护自家财产安全,并不是故意要获取和窥探他人信息与隐私,且安装的摄像头拍摄到的是公共走廊区域,没有侵犯原告一家的隐私,不同意拆除。
法院判决结果:被告将监控摄像头调整至无法拍摄到原告的房门口、原告一家日常使用的走廊区域及该层楼梯口的上行位置,并删除该摄像头之前录制的与原告一家相关的全部图像视频。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判决结果的合理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