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五校高一年级联合调研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蓝细菌具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B. 硝化细菌能利用水和CO2制造有机物,原核生物C. 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种群层次D. 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病毒并不代表人工制造了生命2.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各种分子”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B.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的观点C. 细胞学说的提出主要运用了观察、不完全归纳和推理等科学方法D. 细胞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要与其他细胞共同作用3. 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已实现,2021年9月24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富含K、Ca、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K、Ca、Zn、Mg是组成“巨型稻”细胞的大量元素B. 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都可以在“巨型稻”中找到C. “巨型稻”和普通稻细胞中元素种类差别很大D.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4. 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春游时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野果,色浅,味甜,采摘回来欲检测其中的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野果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且需要水浴加热B. 若该生物组织中不存在还原糖,则加入斐林试剂前后样液不变色C. 检测是否含有脂肪时,加入苏丹Ⅲ染液后便可直接观察是否出现橘黄色D. 检测蛋白质时,先向样液中加入0.1g/ml氢氧化钠溶液,再加0.05g/ml的硫酸铜溶液5. 下图所示为细胞中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①指的是结合水,该部分水较少,丢失不会导致细胞死亡B. 图中②指的是自由水,细胞代谢旺盛时该部分水的含量会增多C. 存在形式由②转变成①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等抗逆能力D. 图中甲可表示组成细胞结构,乙可表示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6. 苏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的“酥”是指酥油,即从牛奶或羊奶内提炼出来的脂肪,“饴”是指麦芽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酥”和“饴”两种物质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组成是完全相同的B. “饴”属于还原糖,溶解后加入斐林试剂立即会产生砖红色沉淀C. “酥”和“饴”都可为细胞提供能源,但长期过多食用会影响健康D. 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它们之间的转化程度有明显的差异7. 细菌内环状肽一般是先合成线性的肽链,再由多肽连接酶催化肽链首尾相连形成的。某种细菌内形成环状三十肽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环状三十肽一定没有游离氨基和羧基B. 肽链I形成肽链II的过程中,肽键数减少了3个C. 环状三十肽和肽链II的肽键数目相同D. 环肽形成于细菌的核糖体上并在内质网中加工8.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肌肉中的肌蛋白及大多数酶的结构不同的原因是( )A. 所含氨基酸的元素组成、数目、排列顺序及氨基酸上的R基都不同B.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不同,排列顺序相同C.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D.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肽键的空间结构不同9. 如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⑤具有运输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B. 若⑤广泛分布于昆虫的外骨骼,则还能用于废水处理C. 若⑥是DNA分子,则③中含胸腺嘧啶、核糖和磷酸D. 若⑦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则④是甘油和脂肪酸10. 人们对细胞膜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过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 蛋白质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C. 细胞膜的内表面上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被D.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脂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11. 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 图2中g、h、i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C. 图1中的a、b、c都通过囊泡相联系D. 图2所示变化能实现生物膜成分的更新12.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 ②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 ③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D. ④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DNA可以自由出入的结构1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转运蛋白C. 胞吞、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 只有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14. 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pH为3时酶的活性小于pH为9时酶的活性B. 实验的自变量是1h后淀粉剩余量,因变量是pHC. 应先将各组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pH值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匀D. 1h后若将pH为13的试管的pH调至7,则其淀粉剩余量迅速下降15. ATP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结构中①的名称是腺苷B. 组成ATP的五碳糖与组成DNA的五碳糖相同C. 细胞生命所需能量主要由②③之间的磷酸键断裂提供D. 正常细胞内ATP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 细胞受到冰冻胁迫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结冰和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不变B. 在解冻以后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C. 巯基(—SH)一定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D. 抗冻植物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的能力17. 如图为电镜下某细胞的局部。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B. 结构③是细胞中“生产蛋白质的机器”C. 结构①、②、③、④、⑥均具有膜结构 D. 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结构①18.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利用0.3g/mL蔗糖溶液和清水进行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如图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相当于渗透装置的半透膜B. 图中的细胞液浓度可能高于外界溶液C. 图示现象的形成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D. 图示现象形成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一定是逐渐增强的19. 甲、乙、丙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丁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反应速率最终不再上升是因为酶的活性下降所致B. 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也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C. 图丙中,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不变D. 图丁中,c点和d点相关酶促反应的速率都处于最大值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20. 下图中,图1为细胞中某些结构的化学组成,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①②③④代表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图2、3分别表示某些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 图1中,②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细胞中的②与①相比,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动物细胞内(2) 具有储能作用的丁物质是_____。(2)图2所示结构的基本单位可用字母_____表示,该链中的一个五碳糖可与_____个磷酸相连。(3)图3所示化合物是由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过程形成的,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有_____。(4)假设某蛋白质分子中的一条肽链为91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wS(z>91,w>92),并且是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将该91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_____个半胱氨酸,_____个赖氨酸,_____天门冬氨酸。(结果可含分子式中的未知数)。21. 人体内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成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右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胆固醇的细胞器是_____,胆固醇在血液中通常需要磷脂分子的包裹进而形成LDL的形式来运输,与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这种LDL膜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2)细胞膜上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其合成及转移到细胞膜上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当LDL受体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3)溶酶体是由_____形成囊泡产生的,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水解酶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这种运输离不开细胞中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具有识别功能的复合物。(4)除了处理LDL-受体复合物获得胆固醇等养分外,图中⑥→⑨过程说明溶酶体还具有_____的功能,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降解后的产物,若对细胞有用,则可以再利用,若无用则被排出细胞外。当养分不足时,细胞的⑥-⑨过程会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5)现提取该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据此细胞膜表面积的值应_____(填“>”、“=”或“<”)S/2。22. 科研人员将耐盐植物冰菜和不耐盐植物柑橘分别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计算生长率,结果如图1。图2是冰菜盐囊细胞中4种离子的转运方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分析可推知植物______是冰菜,理由是______。(2)随着外界NaCl浓度升高,植物A逐渐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外界NaCl浓度______细胞液浓度,细胞______。(3)图2中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______,其动力来自于______。(4)H+从外界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5)已知过多的Na+在细胞质基质中积累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使得细胞代谢速率下降,据图2分析冰菜盐囊细胞______,降低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避免细胞代谢速率的下降。23. 不同种类的纤维素酶的结构和活性有很大差别,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图甲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乙是与酶有关的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_____,作用机理是_____。(2)从结果分析,图甲实验研究的课题是探究_____的影响。能否确定50℃是这两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_____(填“能”或“不能”)。(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图乙的曲线: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则曲线上b点对应的pH值表示_____,此时酶活性最高。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Y轴表示酶促反应速率。曲线bd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限制。(4)若研究对象是胃蛋白酶,则选用的底物是_____。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反应的速率将_____(填“先增大后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24. 某小组以紫色洋葱外表皮、黑藻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质壁分离时间的记法是从滴下溶液开始到约50%的细胞出现明显质壁分离为止,清水复原时间的记法是从滴下清水开始到约50%的细胞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为止,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蔗糖溶液浓度(g/mL)实验材料 0.1 0.2 0.3 0.4 0.5紫色洋葱外表皮 质壁分离时间(s) — 184 101 50 39清水复原时间(s) — 46 40 58 —黑藻质壁分离时间(s) — — 231 160 120清水复原时间(s) — — 350 172 151注:“—”表示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1)在下列器具中,该实验需要用到是_____(填字母)。(2)由实验结果可知,黑藻的细胞液浓度可能_____(填“>”“<”或“=”)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3)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能在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图所示。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液浓度_____(填“>”“<”或“=”)细胞外的蔗糖溶液浓度,内因是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若改为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_____。(4)下图能正确表示发生质壁分离后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是_____。A. B. C. D.(5)用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的叶绿体,发现不同光照强度下,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通过移动对光照作出不同的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A. 叶绿体的移动与细胞质的流动有关 B. 叶绿体弱光下的响应有利于吸收利用光能C. 叶绿体强光下的响应能避免被灼伤 D. 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五校高一年级联合调研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答案】A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A6.【答案】B7.【答案】B8.【答案】C9.【答案】B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AC15.【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答案】BCD17.【答案】AC18.【答案】AD19.【答案】ABD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20.【答案】(1) ①. 核糖核苷酸 ②. 核糖和尿嘧啶 ③. 糖原(2) ①. b ②. 1或2(3) ①. 3 ②. 脱水缩合 ③. ③⑤⑦(4) ①. 1 ②. z-91 ③. (w-92)/221.【答案】(1) ①. 内质网 ②.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 (2) ①. 蛋白质 ②.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③. 升高(3) ①. 高尔基体 ②. 糖类 ③. 蛋白质(4) ①.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②. 增强 (5)<22.【答案】(1) ①. 植物B ②. 冰菜耐盐而柑橘不耐盐,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植物A的生长率急剧下降,而植物B生长率下降相对较慢(2) ①. 大于 ②. 失水(3) ①. 主动运输 ②. H+势能(4) ①. 协助扩散 ②. 该过程需要载体,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能量(5)将Na+转运到液泡或转运出细胞外23.【答案】(1) ①. 蛋白质或RNA ②. 催化 ③. 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2) ① 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 ②. 不能(3) ①. 最适pH ②. 酶浓度(酶量)(4) ①. 蛋白质 ②. 不变 ③. 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2左右,pH为10时胃蛋白酶已经失活,即使再降低pH,酶活性也不会恢复24.【答案】(1)abd (2)>(3) ①. < ②.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③. 绿色 ④. 红色 ⑤. K+和NO3-进入液泡,使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4)C (5)ABCPAGE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