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殖民体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十二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结合教材以及历史地图,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拉丁美洲、美洲被殖民的过程,展示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间脉络;2.唯物史观:分析欧洲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原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更深的认识;3.史料实证:找到相关图片和史料论证殖民者对亚非拉进行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统治;4.历史解释: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西方列强的侵略,体会亚非拉人民的反抗,培养家国情怀。目录CONTENTS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殖民国家及范围(15世纪末-18世纪晚期)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时间 殖民国家 殖民范围15-16世纪中叶 西班牙16世纪 葡萄牙17-18世纪 荷兰 英国 法国1496年,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殖民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拉丁美洲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的地区。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2.殖民统治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政治上:(2)经济上:实行总督制度(代表国王行使最高权利),进行专制等级统治;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②开采金银矿,掠夺财富;③奴役屠杀印第安人,进行黑奴贸易;④垄断殖民地贸易,限制阻碍殖民地经济发展。遭受奴役的印第安人“地狱之口”拉美殖民化特点-----掠夺式、移植式的侵略①直接掠夺金银体现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特征;②移植宗主国落后政治体制与生产方式。③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保证宗主国利益。3.影响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学思之窗】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欧洲、西班牙带来怎样的影响?对美洲:加剧了美洲的贫困,社会经济发展长期畸形。对欧洲:引发价格革命,推动社会转型;推动资本原始积累。西班牙: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发展国内工商业的资本,16世纪后期走向衰落。材料 西班牙皇室和封建贵族主导了殖民扩张,一夜暴富后,他们把钱都花在了奢侈品消费上。结果就是,左手从美洲抢来的金银,右手就流入了能提供丰富制成品的、作为竞争对手的英国、法国、荷兰手中,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漏斗”。更糟糕的是,大量金银的涌入,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平民阶层不但没有从“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中得到任何好处,还要承受节节攀升的物价,生活困苦不堪。——蓝凰《“日不落帝国”的两种命运:西班牙VS英国 》二、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15、16世纪西、葡在亚洲的早期殖民活动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国家 主要侵略对象 殖民特点葡萄牙 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 建立商站,垄断商路,欺诈贸易西班牙 菲律宾 直接统治,抢夺土地和财富问题思考:葡、西在亚洲殖民为什么像在拉美那样占领更广阔的殖民地?①亚洲国家封建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实力;②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力量较弱。2.南亚: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通过东印度公司掠夺巨额财富(2)挑动内战,坐收渔利(3)直接武力侵略结果: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3.东南亚:荷、英、法、美汇聚东南亚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荷兰: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了整个印度尼西亚。(2)英国:到19世纪末,英国已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3)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4)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4.西亚:英、法、俄在西亚扩张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2)俄国和英国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还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列强在奥斯曼帝国划分势力范围英国……在1800-1841年间,先后4次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随后,法国、美国、奥地利等国也援例同伊朗签订了类似条约。……伊朗门户被打开后,外国特别是英国的廉价商品便潮水般的涌入伊朗。在19世纪30年代,从英国输入的纺织品几乎占伊朗全部进口总值的90%。5.东亚:中、朝两国遭受侵略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中国: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朝鲜: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问题思考:亚洲为什么俄国和日本没有成为殖民地?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分别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加强了本国实力,没有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三、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工业革命前—15世纪~19世纪中叶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从15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侵入非洲。(2)到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3)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殖民活动范围:沿海地区总结:殖民目的: 进行奴隶贸易,获取巨额利润。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在非洲殖民地工业革命后逐渐放弃奴隶贸易,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场何原料产地。2.工业革命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①英法: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英国:1882年,占领埃及英国:对苏丹进行武力扩张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法国:占领突尼斯法国:占领摩洛哥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②英国:1882年英国占领了整个埃及,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进行扩张。③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英法还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北非地区(2)向内陆扩展: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①英国: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②法国:把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③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列强的侵略方案1.英国的计划被称为“2C 计划”,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是纵贯非洲的殖民帝国方案。2.法国“2S计划”,由塞内加尔向东部非洲的索马里扩张,企图建立横贯非洲的法属殖民帝国,因而推行“塞内加尔—索马里计划”。3.德国的方案是把要连接东非和西南非洲的属地,建立斜断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4.柏林会议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背景:(2)目的:(3)召开:(4)内容:(5)影响: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①“有效占领”: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②“地图上作业”:各国可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殖民国家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俾斯麦主持柏林会议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9世纪后期,垄断的出现让资本主义跃上了一个新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上最后一块尚未瓜分的土地垂涎三尺。非洲内陆探险和矿产资源的发现对殖民主义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医疗技术的提高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殖民者不再满足于“无形的统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下》合作探究:列强为什么于19世纪后期加快了瓜分非洲的步伐?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②非洲是仅存的未瓜分土地;③非洲内陆探险和矿产资源的发现;④医疗技术的提高。⑤柏林会议制定了瓜分的基本原则。列强瓜分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想一想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划分的这种随意性严重损害了非洲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极为复杂的民族问题,还酿成非洲国家间此起彼伏的边界冲突与战争。在研究了尼日利亚东南沿海靠近喀麦隆边境的克罗斯河流域后,英国学者安尼指出:那里民族众多,却“支离破碎”、“相当混乱”,这是“欧洲人的残暴造成的”,是“分割边界”的结果。——金点强 王守望《非洲:几何线边界埋下祸根》特点:分界线大多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出,自然边界线占比不高。问题:列强在瓜分非洲时不顾非洲传统,无视非洲国家主权,在地图上人为划界。影响: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四、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西方国家殖民世界进程图(1492-1914)1.形成(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表现:①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②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③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英国 55 3.9亿法国 29 6235万德国 10 1307万比利时 1 1500万葡萄牙 8 968万荷兰 8 3741万意大利 4 139万2.原因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5世纪新航路开辟(开始)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工场手工业时期暴力掠夺原始积累武力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初步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最终形成)根源: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1)15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国家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3)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寻找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3.影响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对世界:材料一 在这个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他们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 随着殖民扩张急剧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①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材料四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材料三②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一战)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3.影响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续发生。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材料二 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②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③打破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推动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材料一 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性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轨道。——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近代卷》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列强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总结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殖民侵略的影响南亚:英国---印度东南亚:荷、英、法、美西亚:英、法、俄东亚:中、朝早期殖民全面殖民:柏林会议19世纪末20世纪初 瓜分非洲形成原因、标志评价殖民体系英法美在亚洲的殖民活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五、 巩固练习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1878年,万国博览会期间,法国等国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涉及多项当时国际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另外还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人放置在博览会中加以展示,借以塑造“异国情调”。据此可知,这次博览会( )A.引导世界关注非洲问题 B.呼吁各国加深科技合作C.彰显殖民大国优势姿态 D.推广工业革命的新成就C解析:1878年的万国博览会,不仅展示了工业成就,还通过国际会议讨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体现了当时国际秩序中各国力量的博弈和影响力。同时将阿尔及利亚人作为展示对象,反映了当时殖民主义下的力量不平等和文化霸权,彰显了殖民大国的优势姿态,故C项正确。引导世界关注非洲问题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和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技合作,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博览会推广工业革命新成就的信息故D项错误。一、人类文明的产生2.19世纪末,欧美竞相热衷于研究热带医学,随后,英国的两所热带医学院先后派出了十几支科考探险队伍前往西非进行实地考察,开展非洲瘟疫研究,并向政府提交了考察报告。这反映出此时期( )A.欧洲列强在非洲的竞争激烈 B.热带医学研究技术不断进步C.西非瘟疫威胁欧美民众健康 D.英国加强对非洲的殖民统治A解析:19世纪末,欧美竞相热衷于研究热带医学,英国的两所热带医学院还派出十几支科考探险队伍前往西非实地考察并提交报告。这表明在对非洲的相关研究方面,欧美各国存在竞争,都希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成果和优势,反映出欧洲列强在非洲的竞争激烈,选项 A是合理的,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欧美对热带医学的研究热情以及英国的具体行动,并没有直接提及热带医学研究技术不断进步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明确指出西非瘟疫威胁到了欧美民众的健康,只是说对西非进行瘟疫研究,不能由此得出西非瘟疫威胁欧美民众健康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重点在于对西非瘟疫的研究,而不是强调英国加强对非洲的殖民统治,没有相关表述和暗示,D项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3.1884年,《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规定:“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这一规定旨在( )A.镇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B.巩固列强瓜分非洲的成果C.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完整 D.协调列强殖民扩张中的矛盾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84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列强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其中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该规定和该会议旨在协调列强殖民扩张中的矛盾,D项正确;材料是针对非洲,没有涉及亚洲、拉丁美洲,排除A项;材料强调协调列强殖民扩张中的矛盾,而不是巩固列强瓜分非洲的成果,排除B项;非洲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沦为英法德等国的殖民地,排除C项。故选D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4.19世纪,英国史学家考尔德科特在《大英殖民帝国》一书里写道:“英国殖民者往往会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不像西班牙人那样大肆杀戮,而是“征服了当地的印第安部落,将其驯化为奴”。对于被视为英女皇王冠上宝石的印度,作者更是强调:“英国统治印度的目的在于教化”。这些记录( )A.说明历史叙述受作者立场的影响 B.夸大英国殖民对印度的积极作用C.提供研究英国殖民史的一手史料 D.客观上缓和英国与殖民地的矛盾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史学家由于站在殖民主义立场上,对英国殖民行为大加赞赏,极度美化英国对外的侵略,这说明历史叙述受阶级立场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英国殖民对印度产生了积极作用,排除B项;《大英殖民帝国》属于学者研究成果,并非一手史料,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英国与殖民地的矛盾得以缓和,排除D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5.185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使美国公民可以自由攫取全球海岛上的鸟粪,此后,英法日德等国都加入了鸟粪岛的“争夺战”。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鸟粪岛都附属于某一国家。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B.立法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C.美国主导世界贸易经济霸权 D.资本主义加强了对资源的争夺D解析:从材料“国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使美国公民可以自由攫取全球海岛上的鸟粪,此后,英法日德等国都加入了鸟粪岛的“争夺战”。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鸟粪岛都附属于某一国家。”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攫取鸟粪的旗号,实质是在加强在全球资源的掠夺,D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项;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美国主导世界贸易经济霸权是在二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D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6.据前苏联非洲问题专家葛罗米柯统计,非洲边界44%是按经线和纬线,30%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只有26%是由河流、湖泊和山脉所构成的自然边界线。这是( )A.基于国际法基本规则 B.缘于西方国家的殖民因素C.体现民族自决的原则 D.由非洲自然地理特征决定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殖民者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对非洲实行瓜分政策,往往以经纬线进行分割,所以今天非洲很多国家的国界线相对笔直,B项正确;非洲边界的形成缘于西方国家的殖民因素,与国际法基本规则无关,排除A项;非洲边界的形成缘于西方国家的殖民因素,没体现民族自决的原则,排除C项;非洲仅26%的地区是由自然边界线划分,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