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10)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寒假作业】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10)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含解析)

资源简介

(10)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寒假练习
1.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宜混合施用
B.实验室配制溶液时,要在溶液中加入少许铁粉
C.金属焊接时,用溶液作除锈剂
D.与两种溶液混合可作泡沫灭火剂
2.溶液中存在平衡,欲使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同时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水 B.加冰醋酸 C.加热 D.加压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
A. B. C. D.
4.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为原料制作泡沫灭火器
B.用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使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
C.用同时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制备
D.将与混合加热制得无水
5.有①溶液、②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0.1的盐酸,反应后溶液的pH最大的是①
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6.25℃时,向0.2的氨水中加水稀释,则图中的y轴可以表示( )
①电离程度

③c()

⑤溶液的导电能力
⑥pH


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⑥⑦ D.①②⑤⑥
7.鉴别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O、、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测定溶液pH B.滴加甲基橙试剂
C.测定溶液电导率 D.滴加饱和溶液
8.已知。常温下,、。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为
B.适当稀释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反应的平衡常数的
D.均为3的溶液与溶液相比,前者水的电离程度更大
9.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实验 实验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晶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反应物浓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B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比较和结合的能力
C 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验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 用计测量相同浓度溶液与的,比较两溶液的大小 比较次氯酸和醋酸酸性强弱
A.A B.B C.C D.D
10.已知常温下水溶液中、、、的分布分数[如]随pH变化曲线如左图:溶液中和关系如右图,用溶液滴定20.00mL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d表示
B.的水解平衡常数
C.滴定过程中溶液会变浑浊
D.滴定过程中始终存在:
11.碳酸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根据实验方案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序号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将固体加入含酚酞的蒸馏水中,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水溶液变红,容器外壁发热 水解呈碱性,且水解过程放热
B 向溶液中加入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和混合发生双水解而生成白色沉淀
C 向含有、酚酞的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物质A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室温下,物质A水溶液的pH<7
D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过量酸HB 溶液中无明显气泡 相同温度下,
A.A B.B C.C D.D
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硫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1:向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呈红色;
实验2:向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测得溶液pH为7;
实验3:向溶液中通入过量,无淡黄色沉淀产生;
实验4: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溶液充分混合,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1可得出
B.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存在
C.溶液中:
D.实验4所得溶液中:
1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溶液:
B.将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中:
C.溶液与等体积的醋酸混合后的溶液中:
D.溶液:
14.(1)明砜可用于净水,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固体,过滤后再加入足量盐酸。固体能除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室温时,的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发生电离,回答下列各问题:
(1)HA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
(2)升高温度时,K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由HA电离出的约为水电离出的的_______倍。
(4)HA电离出的对于平衡起到了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草木灰中碳酸根离子与铵态氮肥中铵根离子能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氨气,所以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宜混合施用,与盐类水解有关,故A错误;
B.因为二价铁易被氧化,所以加入铁屑的目的是防止被氧化,与水解无关,故B正确;
C.溶液水解呈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与铁锈反应,所以可以用来除锈,与水解有关,故C错误;
D.铝离子和能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所以与两种溶液混合可作泡沫灭火剂,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是温度的函数,故欲使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同时增大,只能改变温度,升高温度,和均增大。故选C。
3.答案:B
解析:A.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B符合题意;
C.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使溶液显碱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铝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硫酸铝水解呈酸性,碳酸氢钠水解呈碱性,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A不符合题意;
B.利用溶解度小于,发生,溶于酸,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此原理与水解无关,B符合题意;
C.根据题给信息知水解生成沉淀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能促进水解接近完全,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铝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稀盐酸,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促进氯化铝水解,蒸干时得到的固体是氢氧化铝,灼烧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所以灼烧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铝,和水剧烈反应生成HCl而抑制铝离子水解,且与水反应既减少了水的量,所以能得到氯化铝固体,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5.答案:C
解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弱碱性,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弱碱性,因为的酸性大于的酸性,而溶液是强碱溶液,所以相同浓度的题述三种溶液碱性的强弱顺序为③>①>②,即pH的大小顺序为③>①>②,A项错误;
将题述三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溶液和溶液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移动的结果将缓冲的减小,即溶液和溶液中降低的比溶液中少一些,所以此时溶液的pH变化最大,B项错误;
若分别向题述三种溶液中加入25mL0.1的盐酸后,盐酸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呈中性;盐酸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呈弱酸性;盐酸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而水解使溶液仍然显碱性,所以反应后三种溶液的pH大小顺序为①>③>②,C项正确;
若题述三种溶液的pH相同,即溶液中的相等,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②>①>③,D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①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所以加水稀释氨水,促进电离,促进电离程度增大,不符合图像,故错误;
②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则减小且溶液体积增大,则减小,符合图像,故正确;
③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是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c(),符合图像,故正确;
④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是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减小,但是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则增大,不符合图像,故错误;
⑤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加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导电能力降低,符合图像,故正确;
⑥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是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减小,pH减小,符合图像,故正确;
⑦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则不变,不符合图像,故错误;
⑧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则不变,不符合图像,故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A.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溶液为强碱溶液,溶液中铝离子水解显酸性,溶液pH不同,测定溶液pH可以鉴别,A正确;B.滴加甲基橙试剂,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滴加甲基橙变黄色后会褪色,氢氧化钡溶液为强碱溶液,甲基变黄色,溶液显酸性,滴入甲基橙溶液为红色,可以鉴别,B正确;C.溶液导电率与离子浓度有关,三种溶液均为强电解质,导电率相差不显著,C错误;D.滴加饱和溶液,次氯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硫酸铝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溶液中小于,则水电离出的大于,A项错误;
适当稀释溶液,溶液中减小,根据水的离子积判断溶液中增大,B项错误;
反应的平衡常数,即,C项正确;
pH均为3的溶液与溶液相比,两者水的电离程度相等,D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A. 加入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晶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但缺少对照实验,故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现象,产生白色沉这说明比结合的能力强,故B正确;
C.离子将碳酸根离子沉淀,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则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碱性减弱,滴有酚敌的溶液红色变浅,故C正确;
D,盐类水解的规律是越弱越水解,同浓度次氯酸钠与醋酸钠值比较次氯酸钠大,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说明次氨酸酸
性更弱,故D正确;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由题中信息可知,为二元弱酸,、,用溶液滴定溶液,发生反应:,则酸性:,所以曲线a、b、c表示的各微粒分布曲线,曲线a代表,曲线b代表,曲线代表,曲线d为,曲线e为,故A正确;
B.的水解平衡常数,曲线d和e相交时,,此时,,则,故B正确;
C.根据右图可知,滴定过程中会生成CaA沉淀,溶液变浑浊,故C正确;
11.答案:D
解析:A.将固体加入含酚酞的蒸馏水中,水溶液变红,说明水解呈碱性,但由于固体溶于水放热,容器外壁发热并不能说明水解过程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溶液中加入,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带相反电荷的弱离子互相促进水解),故B错误;
C.溶液中由于的水解而呈碱性,溶液为红色,若物质A为,它可与生成沉淀和NaCl,溶液会由红色变为无色,而此时室温下,溶液A的pH=7,故C错误;
D.向饱和溶液中加入过量酸HB,溶液中无明显气泡,由较强酸可制较弱酸的规律可知,相同温度下,,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实验1中氢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得到硫氢化钠溶液,溶液呈碱性说明硫氢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水解常数Kh=,整理可得,A正确;
B.实验2中氢硫酸溶液与氨气反应所得溶液为中性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B错误;
C.溶液中:,C错误;
D.根据实验4混合溶液中无气泡产生,结合元素守恒可知:,D错误;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A.铵根离子和亚铁离子相互抑制水解且水解程度较小,硫酸根离子不水解,溶液呈酸性,再结合物料守恒得,A正确;B.当滴入5 mL碳酸钠溶液时,HCl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0.001 mol NaCl,所以滴入10 mL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的溶质为0.001 mol NaCl和,钠离子、氯离子不水解,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则离子浓度大小为:,B正确;的醋酸浓度远大于,所以二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正确;D.溶液中电荷守恒式为:,物料守恒式为:,得,D错误。
14.答案:(1)
(2)
(3)
(4)与水解产生的反应,促进了的水解,使转化为沉淀而被除去
解析:(1)利用,胶体能凝聚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溶液中存在,加热时HCl挥发,蒸干时得到,再灼烧得到。
(2)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利用与的相互促进水解,反缶为
(3)水解生成的,能洗去油污。
(4)与水解产生的反应,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胶体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发生聚沉,在过滤时和未反应的一同被除去。
15.答案:(1) (2)增大 (3) (4)抑制
解析:(1)的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发生电离,HA电离出的为,由,,则电离平衡常数K;
(2)HA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和的浓度增大,则K增大;
(3)HA电离出的,水电离出的,则水电离出的,;
(4)HA电离出,溶液中浓度增加,抑制了水的电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