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2 合理利用网络1.政治认同: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道德修养: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3.法治观念: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4.健全人格: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5.责任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教学难点: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自主学习:(3分钟)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17-20,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3分钟。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重点) 2.我们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难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0101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同样是“摆弄”手机……(1)你是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的?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奶奶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弊,否认了网络的利。相反,爸爸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利,忽视了网络的弊。(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网络迅速发展,一些短视频APP深受大众喜爱,你知道哪些短视频平台呢?你在这些平台上可以看到哪些内容?◎面对鱼龙混杂的内容,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探究时刻◎快手、抖音、火山等。◎旅行、厨艺、书法、穿搭、炫富等。(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是否浏览?是否合适?是否正确?是否有用?(2)回忆一下当时的感觉?(1)你在暑假期间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候?时间和精力有限网络信息是无限视频:网瘾少年的自述探究新知相关链接含义: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表现: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危害: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认识网瘾无限的网络信息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矛 盾学会“信息节食”知识总结1.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P18第一段)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网络诽谤”、“网络传谣”入刑:新修订的《刑法》规定,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达到500次以上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112345方法与技能12345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网络谣言的危害你知道吗?1、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上信息传播秩序。2、损害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3、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给人们造成恐慌的情绪,还可能诱发违法犯罪。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P18第一段)(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P18第二段)(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P19第一段)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知识延伸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要注意哪些问题?不宣泄负面情绪不泄露他人隐私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恶意攻击他人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2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第一目传播网络正能量第二目视频:我为二十大建言献策其他发声渠道:你还知道哪些网络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课堂笔记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 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 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思维导图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辨析网络信息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传播正能量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媒介素养信息节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随堂练习1. (2022 北师大附中期中) 当前网络中流行的短视频直播软件 , 在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一些低俗的、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信息时有出现,许多同学沉溺其中,外出时也手机不离手 ,随时随地刷短视频、看直播,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都受到了不少影响 。这启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 ( )①充分学习,广泛交友,了解各类信息②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信息节食”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发挥网络优势④加强网络管理,避免网络危害身心健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C 当前网络中流行的短视频直播软件,一些低俗的、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信息时有出现,这启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发挥网络优势;许多同学沉溺其中,外出时也手机不离手,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都受到了不少影响,这启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信息节食”。 可见,②③符合题意。①中“了解各类信息”表述不正确 ,要了解有益信息;④中“加强网络管理”不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C走进中考(2023 黔西南州)2023年2月23日,湖南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的励志言行遭受网络暴力。近年来,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些“按键伤人”者( )①用合理宣泄来调节负面情绪②缺乏尊重与换位思考的意识③混淆了合法权利与一己之私④情绪管理与行为控制力不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注意!!!题干最后面问题的主语:“按键伤人”者走进中考(2023 德阳)“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让人们享受更多元表达、聆听更丰富声音的同时,也出现了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精神家园的人肉搜索、言论过激、跟风起哄、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人人有责,作为网民应该( )①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及时处置网络违法犯罪②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③把控好权利自由的边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④加强网络治理,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注意!!!题干最后面问题的主语:网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