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核心素养期末卷】(八)——(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核心素养期末卷】(八)——(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期中卷(八)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积累运用。(45分)
1、请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注意诗句居中写,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4分)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龚自珍诗
2、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8分)
(1)与书为友,滋润童年。阅读适合的shū kān ,通过 shū lǐ
获得知识,能让我们bǎo lǎn 独特的风景, qǐ dí 人生的智慧。
(2)春日晨诵,我们和qín miǎn 共舞;冬日苦读,我们与tàn huǒ
相伴。bō zhòng 美好希望,zhào yào
纯洁的心灵。
3、选择题。(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执拗(niù) 客栈(zhàn) 间隔(jiàn) 强词夺理(qiáng)
B.瞌睡(ké) 馈赠(kuì) 眼眸(móu) 果实累累(léi)
C.镜匣(xiá) 苔藓(xiǎn) 圆锥(zhuī) 悄无声息(qiāo)
D.酬谢(chóu) 嫉妒(jí) 酵母(jiào) 丢三落四(là)
(2)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万马齐喑(沉默) B.学而不厌(满足)
C.心到最急(急忙) D.干将发硎(磨刀石)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火炬是光明的象征。 圆明园中,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B.他的病必须住院治疗。 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C.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D.花言巧语迷惑不了人。 她看着我,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
(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人人过着夜不闭户的生活。
B.这位科学家十余年来处心积虑,持之以恒,终于有了今天的成就。
C.这个人为人圆滑,而且足智多谋,需小心提防。
D.这批恶徒臭名远扬,不管耍什么花招,全村的人都能立即识破,不为所害。
(5)下列句子属于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2分)
A.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B.池子附近的树旁有几盏路灯,那发着光的圆圆的灯映在水里,就像是一个小月亮似的。
C.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D.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上去了。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你发烧了!”老师摸着我的额头关切地说,“我带你去医院!”
B.制作飞机模型需准备木料,塑料,金属,胶水等。
C.妈妈给我买的书数也数不清:《中国民间故事》《昆虫记》《城南旧事》。
D.天这么冷,你怎么还不回家呢。
(7)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可多选) (2分)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③圆明园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 )
④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8)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以下不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的是( )。(2分)
A.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B.不要回读
C.借助关键词句读 D.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先弄懂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只好利用周末到学校加班。(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2)蔺相如说:“我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改为转述句)(2分)
(3)用括号里的说明方法将语境中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妈妈,快看! 这棵树真高啊!”我指着眼前的树激动地喊道。妈妈说道:“是啊,这棵树大概有 (列数字)。“爸爸摸着我的头笑着说:“的确是高,
(作比较)。”妹妹歪着脑袋,拉拉我的衣角:“哥哥,这树远远望去,
(打比方)。”
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0分)
(1)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尚书》中说“克勤于邦, ”;朱用纯也说“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
(2)《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中,热情地讴歌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美好未来的句子 。
(3)诗词之中绘景寄情。唐代诗人王维这样写山林美景:“ ,
。 ,清泉石上流。”清代词人 在《长相思》中这样写旅程漫长:“ ,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二、综合性学习。(6分)
为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大家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五年级(1)班决定开展班级图书角建设活动。
(一)制定班级图书角借阅公约。(2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图书借阅公约,才能保证图书角有序、规范使用,请你写出两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
例:每位学生每次只能借一本书,不准随意在图书角乱翻。
1、
2、
(二)设计图书角海报宣传语。(1分)
图书角海报不仅要有好看的图片,还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请你为图书角海报设计一句宣传语吧!
(三)制作图书角好书推荐卡。(3分)
班级图书角成立了,同学们捐赠了很多书,为方便阅读,请你任选一本,填写图书推荐卡。
书名 作者 推荐理由(可分条陈述)
三、阅读理解。(24分)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材料一: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材料二: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人脸识别”现象,大到智慧城市建设,小到手机客户端的登录解锁,仿佛整个世界都进入“刷脸时代”。当你走进小区的大门口,保安还没发现你,感应门就已经自动打开;当你在自动贩卖机前购买物品,只需在自助机器上选购好物品,便可刷脸支付。零售、交通、餐饮、医院、学校等场所纷纷引入,支付宝、微信、银联也都参与其中。
材料三 某卫浴和某汽车4S店等商家园在顾客不知情前提下,用智能摄像头抓取了客户的个人人脸信息,遭到3·15晚会曝光。人脸识别信息属于生物信息,不可更改,一旦泄露,将严重影响用户的财产安全与隐私安全等。
(1)根据材料一可知,下面不属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一项是( )。(1分)
A.虹膜 B.声音 C.身份证 D.指纹
(2)简单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向我们介绍的内容。(2分)
材料二:
材料三:
(3)结合三则材料写出你对“刷脸时代”到来的感想。(2分)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父爱之舟》节选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桌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段所写的场景:
。(2分)
(2)根据要求用“滋味”写句子。(2分)
(形容味道)
(比喻某种感受)
(3)对“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句中的“心酸”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家庭状况的担忧和对父亲的感激、心疼
B.上学缴费都是东拼西凑的,感觉家里太贫穷,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
C.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
(4)钱很紧,但家里为什么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2分)
(5)“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这句话中的“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2分)
3、现代文阅读理解。(9分)
父亲的泥脚
①父亲是不穿鞋的。像许多农民那样,厚厚的脚板,踩着田埂春种秋收,沿着山径去伐薪砍柴……从早到晚,从春到秋,那沾满泥水的脚永远是那么灵巧自如。
②小时候,看着父亲不穿鞋的样子,觉得蛮洒脱自然。上街购物,父亲走在皮鞋、胶鞋的队伍中,步伐是那样稳健。带我上学,父亲那滴着泥水的双脚在光洁的石板路上留下湿湿的脚印。我跟着父亲那粗大脚印走路,觉得又平稳又安全。
③也许在学校看多了穿鞋的人,渐渐地,我觉得赤脚太土了,于是对父亲有些不满,拒绝他带我去学校。高中住校后,每隔一段时间,父亲总会来看我,每一次看到父亲那带着泥土的脚,喜悦和想念都变为不快和烦恼。
④一个初春的黄昏,父亲又到学校来,还是双脚沾满污泥。我又气又急,来不及呼唤,就对走来的父亲大声嚷道:“以后您不要光着脚到学校来,好吗 ”
⑤父亲静默了一会儿,笑笑,从帆布袋里拿出一包花生,又从口袋里掏出四十元钱塞在我手里,说:“拿着,好好照顾自己。天晚了,我还得赶回家。”说完,转过身,挑起担走了。父亲的背已微驼,步履有些迟缓蹒跚……
⑥再次来看我时,父亲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
蓝布鞋。“你看,这双鞋好不好看 ”父亲喜悦的神
情,掩不住的兴奋,我竟没有一丝惊喜,反倒有几
分茫然,恍若失去了什么。后来,母亲告诉我,穿着鞋回家的父亲,脚跟与脚趾起了泡,几天不能走路。
⑦去年,我上了大学。启程那天,父亲光着脚担着旧皮箱送我上县城搭车,依然如从前一样健步如飞———那一幕,我终生难忘。
⑧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大学毕业典礼上,我走上台去领奖,向大家致谢。如雷的掌声四起,我泪眼模糊地望着台前的家长席,在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有一双敦厚黝黑的泥脚,踏着鲜红的地毯向我走来……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上文,想一想:文章以“父亲的泥脚”为线索,描写了哪些场景 作者的感受有哪些变化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补下面思维导图的空白。(4分)
(2)第⑤段有对父亲神态、 、 和语言的描写。“父亲静默了一会儿”这一细节中,他可能在想:
。(3分)
(3)作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请围绕第⑥段内容在旁边的批注框里作批注。(2分)
(4)文章以“父亲的泥脚走在红地毯上”结束全文,以省略号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分)
四、习作天地。(25分)
世界上的爱有千万种,但最深沉、最伟大、最无私的就是父母之爱,我们在父母之爱的沐浴下健康成长,收获感动,懂得道理。请你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
2、书刊 梳理 饱览 启迪 勤勉 炭火 播种 照耀
3、(1)D
(2)C
(3)B
(4)D
(5)D
(6)A
(7)B AB C D
(8)D
4、(1)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不得不利用周末到学校加班。
(2)蔺相如说,他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
(3)20米高比旁边的楼房还要高些 就像一把大遮阳伞
5、(1)克俭于家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3)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二、(一)
1、借阅者应爱护图书,不得在图书上乱写乱画。
2、自己所借的图书不能转借给他人,图书看
完后要及时归还。
(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三)《红岩》 杨益言、罗广斌
①这本书描写了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铭记历史,激励自己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②该书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如江姐,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令人钦佩。
三、1、(1)C
(2)材料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广泛。 材料三:人脸识别技术存在隐患。
(3)人脸识别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弊端,我们要正确认识这项技术,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应对“刷脸时代”的到来。
2、(1)父亲凑钱为“我”缴学费,并送“我”去上学。
(2)妈妈今天做的红烧肉滋味好极了。通过这件小事,我才意识到被人误会的滋味确实不好受。
(3)B
(4)因为父亲对“我”读书非常重视,想尽全力支持“我”上学。
(5)“新滋味”指的是心酸的滋味,包含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境况的担忧、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等。
3、(1)又气又急 父亲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蓝布鞋来看“我”父亲光着脚担着皮箱,送“我”上县城搭车 终生难忘;
(2)动作 外貌 学校里都是穿鞋的人,我光着脚到学校来,让孩子觉得没面子了,虽然我习惯光脚走路,但为了孩子,我下次得穿双鞋来。
(3)从“崭新”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是第一次穿这双鞋,是为了看望“我”,满足“我”的需求,特意穿上的。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4)首尾呼应,让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主题更加突出,让“父亲的泥脚”在读者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四、范文:
父母之爱,如山如海
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我的父母,就像两座巍峨的大山,又似两片浩瀚的海洋,给予我无尽的关怀与力量。
我的父亲,他就像一座沉默却坚实的山。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比赛那天,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当我跑在半途,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脚步也越来越慢。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了人群中的父亲。他没有大声呼喊,只是默默地陪着我跑了一小段路,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却依旧没有停下脚步。那一瞬间,我仿佛从他身上汲取到了力量,咬着牙坚持到了最后。
我的母亲,则像一片温柔包容的海。记得有一次,我考试失利,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母亲发现后,并没有责备我,而是轻轻抱住我,耐心地安慰。她用温柔的话语开导我,告诉我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努力就好。在她的怀抱里,我的悲伤渐渐消散,内心重新充满了希望。
我的父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他们的爱如同阳光雨露,滋润我成长。我感激他们,也深深爱着他们。他们的爱,将永远是我人生路上最坚实的依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