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精讲】23:走向未来的少年 课件(共26张ppt)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教材梳理(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一轮复习精讲】23:走向未来的少年 课件(共26张ppt)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教材梳理(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专题二十三 走向未来的少年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 考点 考情分析
1.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4.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5.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树立“劳动光菜、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1. 政治认同 (1)政治方向(2)价值取向(3)家国情怀 2. 道德修养 (1)个人品德(2)社会公德 3. 健全人格 (1)理性平和(2)积极向上(3)友爱互助 4.责任意识 (1)主人翁意识(2)担当精神 少年的担当 关于少年担当尽责、职业选择、敬业精神的考查近五年山东中考多有出现,预测可能会以模范人物事迹、学生生活情境、社会热点话题载体,多以选择题、生活解析类的题目呈现,以名言警句类、漫画类、启示类为主,关联考点多为人生价值、梦想、责任意识、亲社会行为、奉献社会等
多彩的职业 走向未来的少年
少年的担当
我的毕业季
为世界添光彩
走向多彩世界
少年当自强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当代青年的责任:认识、如何承担
学无止境
多彩的职业
学习压力:认识、影响、原因、做法
职业准备:为什么、怎么做
敬业精神:为什么、怎么做
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原因、做法
在实践中学习:原因、做法
从这里出发
畅想未来
踏上新征程
为什么、怎么做
时代优势、怎么做
1.从普通的事做起;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2.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肩负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少年接续奋斗。
3. 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4.实践出真知。
5.主动服务社会;知行合一;终身学习。
6.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
8. 珍惜当下,立足现实,脚踏实地,理性分析,合理选择;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
10.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
④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⑤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1)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
(2)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续奋斗。
(4)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
1.青少年为什么要有理想、有担当?
2.如何正确认识青少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3.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的历史重任是什么?
不是两个百年,因为第一个实现了。
肩负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4. 当代青少年应具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全球视野下,如何做一个有情怀,有抱负的青少年?)
⑴对国家: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⑵对世界: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对世界)
⑷ 对人类: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性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5.为什么说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对人类:人类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
(2)对青少年:学习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6.缓解考试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⑴转移注意力,⑵保持身体轻松, ⑶自我暗示 ⑷保持适度紧张。
7.我们应怎样做好职业的准备?(或者: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②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③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
④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8.为什么要培养敬业精神
(1)每一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
(2)国家对职业行为有法律规范要求,社会对职业行为有道德要求。
(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4)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敬业精神的表现)
9.怎样培养敬业精神?
(1)要学会处理好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爱岗敬业。
(2)要珍惜大好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 提高各方面素质,为明天做好准备
10.初中三年,我们的收获有哪些?
(1)初中三年,我们在学海中泛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
(2)我们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我们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长的路上互帮互助,风雨同行。
(4)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操守,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识,坚持与德共进,与法同行。
(5)我们逐步树立全球视野,主动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
11.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
懂得珍惜当下;立足现实,我们脚踏实地走向远方的目标。
要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好这重要的一步,用勤劳和泪水开辟人生和事业的美好前程。
学会合理选择,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掌握选择的策略。
无论身在何处,走向远方,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2.为什么要畅想未来?
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力量,延展生命的宽度,更是为了很好的服务社会和国家
13.畅想未来(走向未来)你打算如何承载时代重托?或者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2)畅想未来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3)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地行动。
(4)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14.踏上新征程,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1)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2)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这告诉我们,时代新人的成长成才之路是( )
①投身实践,砥砺前行 ②坚定信念,求真务实
③知行合一,艰苦奋斗 ④追求自我,勇挑重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少年担当的理解。
①②③:分析题文科知,“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体现了要投身实践,砥砺前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体现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知行合一,艰苦奋斗,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的是为国家贡献力量,而不是追求自我,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孔子生逢乱世,却为恢复有道的社会秩序而周游列国,至今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 )
A.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B.坚持自我,彰显个性
C.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胸怀家国,勇毅担当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少年担当。D:分析题文,孔子在乱世中为了理想的社会秩序而努力,体现了他心怀天下、以家国为己任、勇敢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看似不可能的情况时,依然为了国家、社会的美好而勇敢地去行动、去担当,这与“胸怀家国,勇毅担当”最为契合;故D符合题意;ABC:“心怀善意,关爱他人”“坚持自我,彰显个性”“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题干描述中体现得并不明显;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注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这主要启示青少年( )
A.回望成长,实现自我超越 B.把握当下,珍惜青春年华
C.着眼未来,丰富知识储备 D.胸怀天下,树立全球视野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少年担当。D:分析题文,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注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这主要启示青少年要胸怀天下,树立全球视野。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对全球事务的关心,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交流合作;故D符合题意;A:“回望成长,实现自我超越”强调的是对自身成长历程的回顾和超越,与关注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的主旨不符;故A符合题意;B:“把握当下,珍惜青春年华”侧重于珍惜当前的时光,努力奋斗,没有直接涉及到全球视野和对人类问题的关注;故B不符合题意;C:“着眼未来,丰富知识储备”虽然也提到了未来,但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不如“胸怀天下,树立全球视野”更能准确体现对青少年关注世界局势的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20年来,各级共青团联合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选拔派遣50余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以西部地区为主的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一批批西部计划志愿者奔向西部、深入基层,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 )
①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②投身志愿服务,放弃学业
③追求名利至上,成为优秀人才 ④立志报效祖国,担当时代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少年担当。①④:分析题文,题干中讲述了各级共青团等部门选拔派遣大量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奔赴西部展现了他们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体现了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所;他们深入基层服务,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这是报效祖国、担当时代责任的表现,故①④符合题意;②:放弃学业是错误的理解,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志愿者们是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投身志愿服务的,故②错误;③:追求名利至上与志愿者们的行为和精神完全相悖,他们是出于奉献和担当去做这些事的,并非为了名利,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
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2023年、党中央再次对建设“学习型大国”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对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B.能迅速提高我们改变世界的能力
C.是提升全体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D.表明人人已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终身学习的理念。A:分析题文,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意味着每个人都应当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贯穿人生的始终,所以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故A正确;B: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大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迅速大幅提高改变世界的能力;故B错误;C:教育是提升全体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故C错误;D:“表明人人已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符合实际情况,目前还未达到人人都养成主动学习习惯的程度;故D错误;故本题选A。
6.(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2024年4月28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1088个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对象中,属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象占33.7%,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一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占4.1%。以上数据启示我们( )
①传统职业将退出历史舞台,新的职业将会兴起
②要顺应时代变化,向“新”而行,迎接未来挑战
③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④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职业规划、尊重劳动。①:传统职业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和调整;故①错误;②:新质生产力的对象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表彰中占有一定比例,这启示我们要顺应时代变化,向“新”而行,迎接未来挑战;故②正确;③:无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还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故③正确;④: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职业发展趋势,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
7.(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从遨游苍穹到下潜深海,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大国工匠“高、精、尖、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建功扬名。这启示我们( )
A.做好职业准备,只选择新兴职业
B.只有成为大国工匠,才能担当时代责任
C.在面临人生的新抉择时,要随遇而安
D.要敬业创优,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职业规划。
D:分析题文,大国工匠们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和敬业精神令人钦佩;这告诉我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当追求敬业创优的态度;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故D符合题意;
A:传统职业与新兴职业都有其重要性和发展机遇,不能仅局限于新兴职业;故A错误;
B:每个岗位都能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担当责任并非只有成为大国工匠这一种途径;故B错误;
C:“在面临人生的新抉择时,要随遇而安”是消极的态度。我们应当积极规划、主动选择,而不是随意对待;故C错误;
故本题选D。
8.(2024·天津·中考真题)高铁飞驰、巨轮远航、5G领先、大飞机逐梦……我国重大工程不断“开张”、大国重器接连“刷屏”,背后的功臣正是千千万万的一线工程师。他们用行动启示我们( )
①确定人生目标,就能够成为劳动模范 ②践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③立足个人追求,用梦想成就人生辉煌 ④发扬敬业精神,用劳动创造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敬业精神。
②④:分析题文,千千万万的一线工程师助力我国重大工程不断“开张”、大国重器接连“刷屏”;工程师们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对技术和工艺精雕细琢,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他们敬业爱岗,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启示我们要发扬敬业精神,通过劳动创造美好未来;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确定人生目标,就能够成为劳动模范”说法过于绝对,确定人生目标只是一个起点,还需要付出努力和实践;故①错误;③:工程师们的成就更多是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而不仅仅是个人追求,故③错误;故本题选C。
9.(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为响应号召,九年级(2)班以“中国式现代化·青年担当”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同学们提交的下列作品中,设计合理的是( )
①展示“国际湿地城市青年志愿者风采”图片,配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播报“武汉大学南北极科考队获五四青年奖章”新闻,配文“冰原磨砺,青春出彩”
③绘制“民族伟大复兴”时间轴,标注“为203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④剪辑“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视频,标注“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现状。①:“国际湿地城市青年志愿者风采”的图片展示,体现了青年志愿者们为环境保护所做的贡献,故①符合题意;②:“武汉大学南北极科考队获五四青年奖章”的新闻播报,体现了青年大学生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所做的贡献,故②符合题意;③:依据教材知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③说法错误;④: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0.(2024·湖北·中考真题)随着时代进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等技术普遍应用,新职业大量涌现。争做时代的追光者,做好职业规划与准备,我们需要( )
①完全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②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树立创新意识,弱化传统职业 ④提高自身素质,拥抱新兴行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职业规划与准备。①:我们在做职业规划与准备时,不能完全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还需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和社会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故①说法错误;③:传统职业也有其重要价值和作用,不能弱化传统职业,故③说法错误;②④:分析可知,争做时代的追光者,做好职业规划与准备,我们需要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拥抱新兴行业;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让我们的职业选择更有意义和价值;提高自身素质,拥抱新兴行业,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故②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1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互利共赢 携手同行】
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由最初的“大写意”逐渐转换成精雕细琢的“工笔画”,并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理念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民心相通不断拓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奠定坚实民意基础。
(1)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2)我国还向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3)青少年应该为世界的发展做好哪些准备?
【答案】(1)“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2)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等等。
(3)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放眼全球;关注世界发展;关注人类命运;心系祖国;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等等。
12.(2024·江西·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加深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某班学习小组开展了探究式学习活动。
【迭代升级向“质”提升】下面是学习小组查找到的一组图片。
劳动工具发展及对劳动者要求示意图
(1)从上述图示中能概括出哪些结论?
【答案】(1)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或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或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劳动工具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劳动工具的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面向未来向“能”发力】通过此次探究学习,小组成员认识到,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3)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应为未来“储能”,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请写下你的“储能”行动宣言。
要求:紧扣主题,价值观正确,逻辑合理,表述清晰,不少于60字。
“储能”行动宣言
当下,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形成,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将 。
示例:我将增强社会责任感,锤炼品德修为,提高法治意识,立志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我将丰富知识储备,树立科学精神,提升创新能力,练就过硬本领,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