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课时作业(含解析)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课时作业(含解析)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课时作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山脉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B.④平原是由嫩江、松花江、辽河冲积形成的
C.④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①②③山脉全部位于黑龙江省内
2.下列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读东北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
①人均耕地多
②平原广阔
③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④雨热同期,一年二熟
⑤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先进的科技条件
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启幕。豆腐脑放糖,冻梨切片摆盘,热气球冰面升起。哈尔滨在中国社交媒体强势“刷屏”,特色冰雪旅游圈粉无数。这个冬季,哈尔滨很“火”,中国文旅很“热”。读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积雪厚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哈尔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哈尔滨举行国际冰雪节的有利条件是黑土广布
B.哈尔滨最大积雪的厚度为41厘米
C.哈尔滨降雪的最初日期比沈阳晚
D.哈尔滨盛产苹果、梨、柑橘等水果
6.寒假期间,泰安的小凯同学乘火车去哈尔滨参加冰雪节盛会,他选择的最合理的铁路干线应该是( )
A.陇海—兰新线 B.京广—京哈线 C.湘黔—浙赣线 D.京沪—京哈线
下图为辽宁沈阳铁西广场中心的“力量”雕塑,体现了浓重的工业色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雕塑的修建,反映了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 )
A.重工业基地 B.电子产业基地 C.轻工业基地 D.生物工程基地
8.东北三省成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的优势资源是( )
A.有色金属 B.水能 C.煤、铁、石油 D.风能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向东南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10.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距海远近
②纬度位置
③季风风向
④人类活动
⑤地形地势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11.该地区沼泽分布较多的原因主要有( )
①黑土广布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⑤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依靠肥沃的黑土地和松花江等纯净无污染的水源,成为中国最好吃的大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13.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东北地区利于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①水源纯净且较充足
②有肥沃的黑土地
③夏季水热条件较好
④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 B.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
C.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D.河流稀少,缺乏灌溉水源
15.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国界线漫长,东南与______(国家)为邻,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濒临黄海和______海,海陆交通便利。
(2)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图中①表示的______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平原土地面积广大,人口分布较为______(填“稠密”或“稀疏”),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商品率高。
(3)三江平原曾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近年来国家已经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停止开发荒地后,三江平原的鱼类、鸟类的数量和种类增多,这体现了沼泽可以______。
A.涵养水源 B.产生氧气 C.调节气候 D.维持生物多样性
(4)图中②是______工业基地,因该地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任写两种),工业部门以______(填“轻”或“重”)工业为主。
(5)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做法是______。
A.大量输入能源 B.提高森林覆盖率
C.大力发展农业 D.提高工业技术水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③分别为我国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A错误;④东北平原是由嫩江、松花江和辽河冲积而形成的,B正确;④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C错误;②山脉是小兴安岭,全部位于黑龙江省,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B错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错误;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D错误。故选A。
3.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适合大型机械化操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①②③⑤正确,A正确,故选A。
4.答案:B
解析: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便利,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东北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有利于国际冰雪节开展,A错误;读图可知,哈尔滨最大积雪的厚度为41厘米,B正确;哈尔滨降雪的最初日期是9.24,沈阳的是10.31,所以哈尔滨降雪的最初日期比沈阳早,C错误;柑橘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无法在这里种植,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由题目可知,小凯要从泰安坐火车去哈尔滨看冰雪节,陇海—兰新线指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出发,到达兰州,最终到达乌鲁木齐,火车由东向西行进,无法到达哈尔滨,A错误;京广—京哈线指从广州出发一路向北,经过石家庄到北京,再从北京出发到达哈尔滨,不经过泰安,B错误;湘黔—浙赣线指从贵州省贵阳市出发,一路向东,到达湖南省株洲市,再从株洲出发,向东到浙江省的杭州市,这条线路到不了哈尔滨,C错误;京沪—京哈线指从上海市出发向北经过泰安到达北京市,再从北京到达哈尔滨,D正确。故选D。
7.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主题雕塑体现了浓重的工业色彩,整体造型为工业吊钩,采用钢板结构,吊钩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线条粗犷,力拔千斤,预示着拉动铁西工业蓬勃发展,雕塑的修建,反映了东北三省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铁路网稠密,面临渤海和黄海,海路交通便利,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是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C正确;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丰富,风能不是其主要优势,ABD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小兴安岭,海拔较周边地区高,气温较低,因此年平均气温曲线向东南(较低纬)凸,A正确。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这是由于越向西北方向距海越远,受海洋水汽影响越小,①正确;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对该地区降水影响较小,②错误;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其降水主要受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因此其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③正确;人类活动对较大区域的降水影响较小,④错误;据图可知,在长白山附近等降水量线分布相对密集,且东南坡降水明显较西北坡多,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⑤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有利于沼泽形成,③正确;该地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积水,有利于沼泽形成,④正确;该地区气温较低,蒸发弱,地表水损失少,有利于沼泽形成,⑤正确。沼泽的形成与黑土广布和河流结冰期关系不大,①②错误。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主要是受气候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夏季短促,冬季漫长,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选C。
13.答案:A
解析: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口较少,河水纯净且较充足;有肥沃的黑土地;夏季水热条件较好。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种植水稻。故选A。
14.答案:A
解析: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每年春秋季节常受到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不利于农业发展。故选A。
15.答案:(1)朝鲜 渤
(2)三江 稠密
(3)D
(4)辽中南 煤 铁 重
(5)D
解析:(1)东北地区国界线漫长,东南与朝鲜为邻,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濒临黄海和渤海,海陆交通便利。
(2)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的三江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平原土地面积广大,人口分布较为稠密,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商品率高。
(3)三江平原曾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近年来国家已经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停止开发荒地后,三江平原的鱼类、鸟类的数量和种类增多,这体现了沼泽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故选D。
(4)图中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因该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
(5)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做法是提高工业技术水平,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