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含解析)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含解析)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7.1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
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B.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区
C.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D.以高原、山地为主
2.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B.降水多,利于排水
C.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 D.多暴雪天气
中国是世界上水果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目前,我国产量较大的水果主要有柑橘、苹果、梨、葡萄、香蕉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产量较大的水果中,主要产自南方地区的有( )
①柑橘
②苹果
③梨
④葡萄
⑤香蕉
A.①② B.①⑤ C.②③ D.③④
4.南方地区水果种类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
B.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C.南方地区热量充足,气候条件优越
D.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开垦土地多
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5.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特征是( )
A.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B.东南部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C.东部有交错分布的丘陵和高原 D.平原和三角洲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6.莲藕是南方地区常见的食材,适宜生长在湖塘的浅滩淤泥中。莲藕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读“我国南方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7.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 )
①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②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③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
④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在绘制上图的过程中,有一种农作物的分布地区标注错误,该农作物是( )
A.甜菜 B.甘蔗 C.油菜 D.棉花
(传统文化)剪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能充分反映百姓生活内涵,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地域特征鲜明。读下列剪纸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9.该剪纸中的民居可能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0.剪纸所示民居特点与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木制结构—轻巧易装 B.临河建造—人口密集
C.多层结构—冬暖夏凉 D.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11.剪纸所示地区( )
A.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坦荡,一望无垠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古人对丰收喜悦之情的表达,现在此景常用于表达对南方地区惬意生活的向往。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长江以南 B.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区
C.东面濒临黄海和渤海 D.大部分属于亚热带
13.下列哪项是南方地区盛产的粮食作物( )
A.水稻 B.谷子 C.青稞 D.高粱
14.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①纬度低,光热条件好
②降水丰沛,灌溉水源充足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是_________,是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_________(“迎风坡”或“背风坡”)。
(2)图中有“紫色盆地”之称的B是_________盆地,其西部的_________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图中C为_________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中_________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3)图中D为_________(城市),别称“羊城”,是广东省行政中心,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
(4)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简述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是我国最重要的种植业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故选A。
2.答案:B
解析: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坡度大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多,利于排水,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
3.答案:B
解析:柑橘和香蕉属于亚热带、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①⑤正确;苹果、梨和葡萄属于温带水果,在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产量较大,②③④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南方地区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多低山、丘陵,A错误。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并不是以农业为主,B错误。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多种水果生长,C正确。开垦土地多不是水果种类等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包括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A正确。东南部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故B错误。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东南丘陵等,没有高原,故C错误。东部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D错误。故选A。
6.答案:A
解析:根据莲藕和竹笋的生长习性,以及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综合分析可以判断,长江中下游平原更适宜莲藕的生长,这里地势低洼平坦,多湖泊、沼泽和湿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水源充足;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选D。
8.答案:A
解析:由图中农作物分布图可以看出,南方地区种植油菜、甘蔗和棉花都是可能的,只有甜菜不可能在南方地区种植,甜菜为喜温凉作物,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等地,故选A。
9.答案:B
解析:图中水多,出行工具为船,为江南水乡特色,位于南方地区,故选B。
10.答案:D
解析:南方地区植被丰富,民居采用木头建造,是因取材方便;临河建造是因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且沿河生产生活用水便利,水运便捷;采用多层结构是因当地降水丰富,且河边较为潮湿,一层可存放物品,不住人;南方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屋顶坡度大利于排冰水。故选D。
11.答案:A
解析: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地表坦荡,一望无垠为内蒙古高原的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为青藏高原的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为黄土高原的特征,由上述分析可知,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该平原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A符合题意,故选A。
1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A错误;大部分位于湿润区,B错误;东面濒临东海和南海,C错误;大部分属于亚热带,D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属于湿润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水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纬度低,光热条件好;降水丰沛,灌溉水源充足等,①②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③错误。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属于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④错误。故选A。
15.答案:(1)秦岭;800;迎风坡
(2)四川;成都;云贵;云南省
(3)广州;位置优越,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等
(4)鱼米之乡;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湿热,河湖密布等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A秦岭与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同时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属于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地区。
(2)读图可知,B是四川盆地,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降水较多,河网稠密,土壤肥沃,矿藏丰富。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C云贵高原在我国西南部,面积有40多万平方千米。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旅游资源丰富。
(3)D广州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和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这里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科技力量雄厚,为该地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稻米和淡水鱼的主产区,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河湖密布,灌溉水源充足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