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作业(含解析)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作业(含解析)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5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作业
2020年11月一张秦岭的航拍图冲上热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2.1月份时,秦岭北侧的月平均气温可能是( )
A.8℃ B.20℃ C.32℃ D.-5℃
3.关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10℃等温线大致经过 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D.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③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B.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C.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C与其他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势因素 C.季风因素 D.气候因素
6.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B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C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D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划分乙、丙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植被差异 D.河流差异
8.对于各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
B.乙地区地形多样,河湖密布,食材丰富
C.丙地区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大
D.丁地区降水量在800mm以上,多数地区为湿润区
9.下列对于四地农业景观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哈密飘香葡萄亮 B.乙稻花香里蛙声响
C.丙旱地麦浪大豆香 D.丁甘蔗扯起青纱帐
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一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B.乙一沃野千里,林海雪原
C.丙一茫茫戈壁,黄沙漫漫 D.丁一河湖密布,水稻连片
11.下列描述各区域自然景观的诗句及其影响因素对应的是( )
A.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一海拔高
B.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一纬度高
C.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一距海远
D.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一人类活动
1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风土人情、建筑风格差异显著,下列四幅景观图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材料说明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
①调节气候
②提供矿产和木材
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涵养水源,保护水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秦岭和合南北”,从地理角度理解最合理的是( )
A.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
B.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
D.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最高的山峰
1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两个区域_______,牧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区域_______。
(2)④是_______地区,该区与③_______地区的界线D大致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地区④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_______(山脉)和淮河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_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区与_______的分界线,地区②自然条件优越,请同学们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呈东西走向,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选B。
2.答案:D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故1月份秦岭以北气温低于0℃,秦岭以南气温高于0℃。根据题意,排除ABC,故选D。
3.答案:B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也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的地方,故选B。
4.答案:C
解析:根据图可知,③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B
解析:根据图可知,C为青藏地区,海拔高,与其他区域划分的接线为一、二阶梯分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B
解析:根据图可知,A地区是北方地区,该地区的传统主食是面食,A错误;B地区是西北地区,该地区的传统美食是烤全羊,B正确;C地区是青藏地区,该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C错误;D地区是南方地区,该地区的居民喜爱吃白米饭,D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读图可得,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青藏地区。乙南方地区与丙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气候差异是划分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主要依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B
解析:甲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A错误;乙南方地区地形多样,河湖密布,食材丰富,B正确;丙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湿热,冬季冷干,C错误;丁青藏地区为高寒气候区,多数地区降水少,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甲西北地区,有新疆的哈密瓜和葡萄,A正确,不符合题意;乙南方地区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有“稻花香里蛙声响”景观,B正确,不符合题意;丙是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有“旱地麦浪大豆香”景观,C正确,不符合题意;丁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不适宜种植甘蔗,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为北方地区,沃野千里,林海雪原;乙为南方地区,河湖密布,水稻连片;丙为西北地区,茫茫戈壁,黄沙漫漫;丁为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冰川广布。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北方地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纬度高、气温低;乙南方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纬度低、降水多;丙西北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距海远;丁青藏地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海拔高。故选C。
12.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A所示的是北方地区黄土高原的窑洞,B所示的是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乡风光,C所示的是西北地区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D所示的是青藏地区的布达拉宫。故选B。
13.答案:D
解析: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东西跨度大,气候差异大。秦岭重要的生态作用有: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提供矿产和木材是秦岭的经济价值。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14.答案:B
解析:秦岭和合南北指的是,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B正确。秦岭不是南方和北方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A错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但不是秦岭和合南北的原因,C错误。从图中看秦岭一系列山峰构成的山脉,不是一座山峰,D错误。故选B。
15.答案:(1)青藏地区;海拔因素(地形因素);②③;①④
(2)西北;北方;400;干旱
(3)秦岭;0℃;湿润区;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数字①是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大致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图中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即图中的②、③,其中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即图中的①、④,这里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地为主。
(2)④是西北地区,③是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D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3)结合所学知识,图中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B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同时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降水多,气温高,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