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拟写人:蔡新洋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期担任七年级(6)班、七年级(8)班的数学,七(6)班70人,七(8)班68人,两个班共有学生138人。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他们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二、教材分析.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内容介绍: (1)点线面的处理。 (2)展开与折叠的目的与处理(想和做的关系:先做后想——先想后做) (3)截一个几何体的目的和处理。 (4)从不同方向看的处理,三视图的要求。 (5)平面图形的定位,第23页做一做。 (6)回顾与思考的要求和处理。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 (2)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以后,它可以用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像。因此,学习之初,应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以后,则应鼓励学生先想像,再动手。 (3)应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棱柱模型制作等的教学。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内容介绍: (1)有理数的引入——数怎么不够用了。(如正、负数的定义) (2)通过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内容启发学生的思考。 (3)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第42页) (4)有理数加减法的设计思路:先整数后分数,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方法、探索规律。第56页:代数和的渗透——注重实质、淡化形式。解决实际问题:第62页。 (5)例题的教学(如第49页)。 (6)数感的培养(如第53、62页)。(7)习题的灵活处理(如第55页)。 (8)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处理。 (9)有理数乘方的处理:注重对乘方意义的理解。 (10)24点游戏——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11)计算器的使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有趣的规律。 (12)回顾与思考的处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有理数概念和运算含义的教学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注重对运算含义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己归纳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交流,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规范的语言。 (3)注重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删除繁难的笔算、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中出现的复杂运算,应鼓励使用计算器。 (4)注重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注重实质、淡化形式(代数和的处理)。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内容介绍: (1)字母能表示什么:目的、处理 (2)代数式的重点:符号论、赋予意义。 (3)代数式求值的重点:程序的思想(对应)、实际背景、寻找规律。 (4)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处理。 (5)去括号法则的处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提供充分的探索规律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2)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经历语言叙述到代数式表示、代数式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 (3)抓住代数式(符号化、赋于意义)、代数式求值(实际背景、寻求规律)、代数式运算(适度训练、验证规律)的重点。 (4)注意所学内容的螺旋上升,避免“补充”内容(整式与整式运算的处理)。第四章 平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内容介绍: (1)“线”的丰富背景。 (2)线段的运算书写形式的淡化。 (3)角的处理:多种活动形式、对度分秒复杂换算的淡化。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充分挖掘和调用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实背量,尽可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在恰当的问题情景中进行教学。 (2)让学生经历观察、测量、折纸、简单模型操作、画图与图案设计等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建立空间观念,不宜用教师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 (3)在操作活动中,鼓励他们发现规律,发展有条理地思考,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内容介绍: (1)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2)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 (3)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尽量结合。 (4)方程的应用——抓住等量关系,淡化人为分类。日历中的方程——寻找超律、不同的设未知数的方法。我变胖了等——运用列表、画线段图答明确等量关系。讨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核心(等量关系、对解的检验和解释)。应用问题的进一步开发。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设置丰富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模型化的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不宜人为地分类。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内容介绍:(1)“100万有多大”的目的和处理。 (2)科学记数法的处理和重点(实际背景、与大数感受相联系)。 (3)统计图学习的重点(融于统计过程中,注重对统计图特点的理解及运用适当的统计图表 示数据)。 (4)开展丰富的调查活动(如第188、196页——学生的作品)。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及对大数的感受,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大数,估计大数和表示大数。 (2)注重使学生从事数据处理的过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或预测,将统计图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作为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一部分。 (3)应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教学中所采用的问题情境应尽量来源于实际,问题的解答要符合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4)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调查以及与同学、教师的讨论,寻求合理的答案,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第七章 可能性内容介绍: (1)不确定事件的引入、对游戏的充分讨论。 (2)对随机实验(摸球游戏、转盘游戏)的重视。 (3)第205页对调查数据的经验。 (4)随机实验中学生经验的积累(谁转出的四位数大),在教学中考察学生的随机观念及随机观念的内涵的理解。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对于随机事件,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经验,教师应及时了解并加以引导。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亲自动手获得实验数据,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社非常重要的。 (3)注重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特点的体验,避免过早进入概率的计算。进度安排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4课时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17课时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16课时 第十周期 期中考试第四章 平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18课时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12课时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16课时第七章 可能性10课时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五、具体措施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六、个人进修计划本人在本学期参加个人进修计划如下:一、要做到依法治教、廉洁从教。依法治教就要坚决不移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自觉地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要在教学中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言行,奉公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要廉洁从教就要做到不搞第二职业,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私任何学生。二、要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我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把学校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在工作中要做到不斤斤计较,工作中任劳任怨。还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如:〈〈数学教学〉〉、〈〈广东教育〉〉等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方面的报刊杂志,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参加教研教学活动中,要积极上好一人一课,在参加评课活动中要积极发言,并注意吸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到严谨治学。三、要做好表率、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一行一举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身为一名教师要身先士卒,起到带头作用,言行举止要正派,为人师表。四、要积极学好电脑操作。五、要认真学好普通话,提高讲普通话的水平。六、要做到努力争取多一点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获取新的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我能做到争取一切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